西西河

主题:新编精日亲美崇台玄幻剧《玄奘寺----中华正统回南京》 -- 狂草舞茅

共:💬81 🌺319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强盛也不够长久啊

                  比较起来,虽然老大帝国,衰败的时间长啊。

                  比如明朝,长时间受到边境困扰,而且损失惨重。唉。

                  • 家园 明朝的边境威胁

                    没怎么严重啊,蒙古打下过什么大城吗?况且明朝的经济中心已经大幅南移(一直南移),不像汉唐,经济和政治,安全,都在北方。

                    朱棣当初天子守国门,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就算明朝末年,经济中心南方还是繁荣,并未受边境战争的影响。这也是东林党在国家非常危急的关头,还能以为岁月静好,得大幅减税的客观原因。

                    汉唐比起明朝,还是要差点意思的。

                    扯了,论子孙不肖,谁比得上大唐啊

                    我把明朝的相关事实摘抄如下

                    • 家园 明朝的边境威胁远胜于前朝,成吉思汗对蒙古的改造真TM成功

                      而北方的环境也远远比前朝差太多了,一堆明军天天吃沙子。

                      明朝守得还算得力,用远少于前朝的资源基本上守住了九边,把成吉思汗千户制改造下凝聚力远超前朝的统一的蒙古给磨衰落了。

                      • 家园 有时候时势和运气是很重要的,想起篇文章,摘一段

                        101说过一句话,打仗最理想的状况是有7成把握。只有6成把握打太不保险,很有可能被翻盘,但若是你有了8成把握,那敌人一定会逃,造成无仗可打。

                        很显然,明成祖时期的北伐蒙古应该就已经达到了101所说到后一种情况,明朝太过强势,致使蒙古每次都逃。但是到了朱棣去世以后,大概又5成把握都没有了。

                        这个问题转化一下,其实也可以问,为啥北朝加隋朝N多年都没有搞定突厥,怎么唐朝只用了4年就把东突厥灭了,而且4年前突厥兵都还在长安城下呢。

                        问题可能恰恰就出在这里,由于隋唐易代过于惨烈(户数从890万户锐减到200多万户),使得颉利可汗理所当然的认为突厥入主中原的机会已经到了,不仅开始大兵压境主动进攻,而且部族主力也压得非常靠前,应该是一副随时准备再度进犯中原的架势。

                        然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一连串的意外发生,产生连锁反应,先是突厥后方的薛延陀、回纥等叛乱,然后突厥爆发严重雪灾,再然后颉利可汗也没有想到初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恢复能力惊人,仅用3年就爆出10万大军(以及相应的后勤能力)展开全面反击。再然后李靖3000骑奔袭阴山,东突厥瞬间崩盘。

                        在战争进程方面,这点可以说是惊人的相似,由于明清易代过于惨烈,清朝一度十分虚弱,噶尔丹同样看到了机会,一度杀到北京周边。这种暂时的优势,以及准噶尔购入了一批燧发枪等先进火器等因素,使得噶尔丹相信自己有与清朝决战的能力,并且自己有正面硬刚康熙取胜的可能性。

                        然后大家也都知道了,没刚过。。。于是不少人眼中的“军事天才”噶尔丹(因为他老是主动迎击几倍于己的清军)最后打着打着自己人都没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22268/answer/1700203900

                      • 家园 但是几乎一直存在,蒙古没结束就是满清,江南文人和没感觉一样

                        还要偷偷吃边饷,唉。

                    • 家园 看你用什么指标了

                      张居正变法之前,辽东两任总兵,杨照,王治道都是被蒙古射杀的,李成梁第二次出镇辽东的原因本身就是大明武将后继无人的表现,也就张居正时代,大明在辽东对蒙古硬气了几回

                • 家园 这么“伟大”的发现竟然被你发表了

                  中国历法的先进性被你轻飘飘一句话就全给抹杀了,你牛!

                  嗯嗯,汉唐数学不怎么样,祖冲之可以被你气活过来了,一行也可以把大衍历烧了。

                  另外也请别把明和汉唐同列,宋代败家毕竟还是领先,明是彻底把牌打烂的典范。

                  • 家园 古代数学发展几起几落有啥好大惊小怪的

                    隋唐人表示,他们看不懂祖冲之的《缀术》。

                    因为之前的南北朝几百年战乱的影响,不仅典籍散乱,经典思想也未传承。

                    唐朝的《算经十书》内容比较浅,主要还是公约数、公倍数、等差数列、不定方程求解实例。不定方程与剩余定理实例、天文测量、三次方程求求解实例,比起祖冲之的学术成果,那要浅太多了。这水平也不见得比明朝高明多少。

                    唐朝时候不仅仅失传了祖氏父子的《缀术》,何承天的调日法等比较高深的内容都失传了。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再次追上祖冲之则是宋金时期了,南方以秦九韶、杨辉为代表,北方有天元术大师李冶。但由于南北宋金对峙,南北之间的学术交往几乎是断绝的。后来,北方数学天元术又传元初朱世杰,南方数学又一次断了脉络。这四人便是宋元数学四大家。元初朱世杰死后,中国数学也就没落了。

                    元中叶,待这一批数学家死后,数学就急剧衰落,《四元玉鉴》之后,元朝再无高深数学著作出现。

                    从元朝开始,算筹被珠算取代,本来我们古书上就不怎么写计算过程,全靠口口相传,元明时期连计算工具都没了,那更是没人能看懂了。

                  • 家园 宋朝北方都没了,几乎接近土耳其

                    当然,倒是有钱。

                  • 家园 中国历法一直都不错

                    明朝末年,西方后来居上。祖冲之在的西东晋,和强盛王朝扯不上关系吧。

                    另外,我前面说的数学发展水平,是指的学术方面的。应用数学方面,汉唐明都是很好的。珠算就是明朝成熟的。明代商业经济繁荣,在商业发展需要条件下,珠算术普遍得到推广,逐渐取代了筹算。珠算一直要到计算机普及,到前10年才逐渐消失吧,以前这一直是主要计算工具,会计的必备技能。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闽建(福建建瓯县)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则是明朝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

                • 家园 在家里憋着玄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