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长征5B火箭不受控的坠落地球>> -- 方恨少

共:💬186 🌺1637 🌵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sls就是猪肉桶项目

                              他们完全可以用现成的RS68作主发动机

                              • 家园 是啊,我还以为是 RS-68 哪

                                不过 RS-68 比冲低了10%,不知有多大影响。推力虽然大不少。。。

                                虽然,载荷可能提高,可能对二级要求提高了。一级的设计也得改动。

                                • 家园 RS68喷管不行

                                  为了省钱用了烧蚀喷管,而航天飞机那个助推器推力太大,导致火箭底部太热,烧蚀喷管挺不住,其实解决起来也不算难,换个喷管就行,但制造商洛克达因开了个高价,NASA不想多花钱,所以决定复产RS25。

                                  问题是RS25也是洛克达因生产,这一刀免不了,就等着看戏吧。SLS项目的问题就不在技术上,而是政客们拿了土匪的好处,打着省钱的旗号要求采用老技术,而老技术都在那几家土匪手里,人家坐地起价,最后新技术没发展,钱反而烧得更多。。。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还是 RS25 技术更先进

                                    R S-68 为了便宜,退回燃气发生器循环。。。

                                    • 家园 SSME--RS25 太贵了

                                      搞液氧液氢的补燃循环,还要复用,价格简直是爆炸。印象里面(不一定准确)在90年代就要2000万刀还是2500万刀一台。 如果不复用的话,实在是太贵,根本用不起。

                                  • 家园 垄断害人

                                    没空叉,美帝航天真会死气沉沉。

                        • 家园 箭体不难是因为之前就没想好好搞吧

                          中国火箭箭体技术长期原地踏步,干质比普遍惨不忍睹,连带运载系数也是没眼看,921终于下定决心要在箭体上下功夫,有史以来第一次搞共底贮箱就上全箭共底,步子恐怕不小。CBC的承力结构和传统助推也不一样,除非搞芯级和助推实际不能互换的伪CBC,否则也没法拿传统助推来套。这种情况不知道还能不能用之前的情况来推演进度。

                          至于SLS……我觉得咱还是有点志气,没必要在落后典型身上找自信。前段时间龙乐豪院士的ppt说新构型光杆长9跟星舰和SLS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寻思跟星舰差距大我认,跟SLS差距大我总觉得是在嘲讽哈哈。

                          • 家园 CZ5 是新一代火箭中唯一还有尾翼的

                            作为2000年以后研发的火箭, CZ5 是唯一还有4片尾翼的,这干质比能好看嘛

                          • 家园 嘲讽啥?

                            人家是六十年前就造出土星五的机构,哪能这么容易被超过,中国航天要补的课多着呢。。。

                            • 家园 嘲讽SLS,不是嘲讽NASA

                              即使是SLS拆开来,大橙罐、SRB、DCSS、SSME哪个不是需要奋力追赶的宝贝。

                              但如果光杆长九真搞出来了,技术水平大概率还是落后,但构型和性能领先SLS应该没啥问题吧。

                              • 家园 需要嘲讽的是NASA如今只剩下考古了

                                SLS火箭坚决不研究新东西,老兄说的几样神器都出来N年了,但这几样神器咱手里还一个都没有呢,就指望一步登天全面超过SLS?

                                • 家园 并不是这样的。

                                  一方面我们要唾弃NASA 被老集团绑架,搞出来的SLS纯粹是笑话,也要看到NASA以极大的勇气扶持了 SpaceX,完全重塑了商业航天行业。

                                  另外,美国的体制NASA 并不是直接的研发部门。 真正的研发部门是各大企业。哪怕是老集团,也做出了 Atlas 5 这样优秀的系统集成产品,也 RS68这样兼顾成本效率的新主发动机。

                                  • 家园 空叉也是独一份

                                    其他美国“私营”发射公司也就平平,没有出彩地方,可以说低水准“重复建设”。。。除空叉外,唯一有的创意的电子公司,还有抄空叉作业的嫌疑,“中子”火箭还不定啥时候能出来。

                                    NASA 还是受垄断之苦,即使走“便宜”路的阿特拉斯,Delta IV 也是要价贵的要死。。。反正了垄断企业有军方发射任务就能吃饱,根本不想降价。。。Atlas 构型最有创意,统一芯级,靠固体助推器数目,涵盖低轨几吨到20吨的所有范围,还能发射载人飞船。。可要价还是那么贵。。。

                                    • 家园 贵是因为要赚垄断利润

                                      美国的联合发射公司 ULA 在之前垄断了发射,就是要赚高利润,和成本没关系。

                                      我们来看Atlas 的成本。

                                      一级: 一台 RD180 从俄国买成品1000万刀。液氧煤油的箭体也不要求低, 加起来2000万刀。

                                      助推器:0-5个 固体喷管的小直径低成本固体助推器。一个助推器100万刀差不多

                                      二级:一台RL10 发动机, 这是美国的标准二级发动机,从60年代生产到现在,是产量第一高的氢氧发动机,成本不会太高。就算500万刀,加上二级箭体和控制系统,算2000万刀最多了。

                                      这样看Atlas 5 的成本也就是4000-5000万刀 的边际成本。 其他的都是超额利润。

                                      其他商业火箭,确实都是差点意思。 蓝色起源烧了贝索斯多少亿了,现在还没发射。发动机好像也没搞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