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羊了个羊,我阳了! -- 潜龙在田

共:💬65 🌺530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是真事

            这是医保最大的问题,假设一个县如果每个病人都按医保规定顶格走,一年要花一百亿,现在医保手里只有十亿(这两个数字是故事,我没具体的),咋办?如果你实地了解一下,就知道在几乎所有的非大城市,年底住院都要更难一些。

            所以看到这个进目录了,那个进目录了,并不等于老百姓能用上,除非你生活在新闻联播里。大家都该用,但是就是不够,那就有人能用,有人不能用,有人等一等才能用。这时候才能体现权力的重要性。所以对于缺乏权力途径的人群,反而不如目录里的少一些但是保证能用上。对基层医院、医生在使用医保资金上规定有多么详细、严格,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的管理水平和廉洁程度。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这个是医改1.0的问题

              当地市的医保局有限定某些药械的年度使用金额,因为总所周知的医院过度医疗的问题,等于是将一个医保监管问题抛给了科室自己解决。造成的结果就是你说的那样:年底了科室盘点,发现某些药械快要或已经超标了,那么相关的医嘱停开,拒开,或让患者自费去购买。

              目前大多数地区正在搞2.0,也就是基于DRG/DIP的改革。原则上不会再有你说的问题(也就是年度住院更困难)。但是DRG由于国内前两三年数据的问题及医保本身额度的问题,也会造成类似情况:譬如实际住院需要某类药耗,但是因为DRG的费用本身/科室的收治水平/对某些规则的不理解或医生的恶意行为,会让你需要自费去处理。这里面问题有点复杂,特别在2.0医改的过渡阶段会比较频繁及明显。但是吧,随着DRG数据的完善,医院内管理技术和相关规则的完善,这种情况会明显减少。

              大致会在明年开始,部分地区会开始推进3.0医改。也就是基于区域人头的大健康管理。

              =================

              我无意非要给医改唱赞歌。

              不过相对一般人,我对医改的理解应该是要深刻很多。

              我相当认可目前医改:它肯定不完美,肯定有各种问题。但是考虑到国内医改的覆盖人群,覆盖病种,费用比例,其无疑是方向正确、效果明显的。

              通宝推:夕曦,道可道,箪食瓢饮到中年,
              • 家园 你这个是专业的

                我们只知道发牢骚,说大城市好,小城市糟。你这个不仅指出了问题的内在原因,还有解决方案。希望能够越来越好。

                btw:大家说大城市好可能未必是大城市钱多,而是你说的这个改革大城市已经完成,能够更合理分配资金而不是医生或者官员签条子决定。

            • 家园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困境

              如你说的。

            • 家园 跟你说了

              化疗药除了不在医保范围内自费,在医保范围内都有一定报销比例,患者也掏一部分。这个跟医保限额无关。比如紫杉醇就是医保甲类报销药,而白蛋白紫杉醇在好多省份就是自费药。更别说昂贵的靶向药绝大多数都是自费药

              • 家园 你这个同志啊

                这是事实,这不是讲道理讲的。你可以说你不信,但是说这些没有意义。全国这么多地方,难保都一样。但是在中小城市,大家大可以实地了解一下,到这个岁数,表亲、堂亲家里大多会遇到的。

                btw:当然祝福河友们自己不要遇到。

                • 家园 北京部队离休干部白血病靠换血

                  我认识的北京离休干部,白血病,骨髓完全坏死。

                  在301医院,靠换血,又多活了3-4年,到90岁才去世。

                  我这个帖子后面又回复,非得说这是出租车司机吹的牛。

                  通宝推:箪食瓢饮到中年,
                • 家园 我说的也是事实啊

                  因为媳妇得了乳腺癌现在真在治疗中,所以才知道这些。我现在亲自经历比你从亲戚听来真实吧

                • 家园 他应该还年轻

                  未有过改革开放前的经历。不知道公费医疗改革的缘由。人均下来中国还很穷,钱只有那么多,怎么可能不封顶。理论上说不封,实际操作上也要制造各种条件封的。

        • 家园 恕我嘴拙

          他没有使用Paxlovid, 他的出院费用基本和其他人一致,即4300-4800。用Paxlovid的是另一位,的确是自费的。小王倒是同意做小白鼠,参与一款辉瑞与国内药厂合作的类Paxlovid的新冠药的测试,可以获得5000元。补偿代价是比我们多抽10管血,另外每天填写报告。我想这个类Paxlovid可能应该是会进入医保的。脑洞一下,清零政策的改变时间节点是否也跟这个药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呢?即,假设清零政策终止,会产生大量的确诊,当然轻症为多。如果全面引进Paxlovid,则利润全被辉瑞和其销售渠道赚去了,现有的利益相关方分不到一杯羹。合作开发类Paxlovid(实际就是换名复制)是双赢的结果。走测试和批准的流程需要一定时间,清零政策调整一定要等。一旦这个流程走完,我估计清零政策也要走到底了。Paxilovid主要预防重症,这款合作药即成为开放的最好的理由之一,又照顾好了各方利益,然后如果它有效的话,也着实降低了重症的风险,一举三得。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

          通宝推:mhymark,燕人,ccceee,箪食瓢饮到中年,
      • 家园 关键是有没有个人自费?

        治疗一直是医保支付,香港工作就不知道该咋算,真是外国人肯定是国家不给出钱才对!

        从这个角度看,真患者多了还是得整方舱医院,弄几个临时的护士搞定,把医院病房留给重症

        • 家园 你理解有误。我说的原话是“可以医保支付”

          没有说他用医保支付。他是自费的,出门时还说参与新冠药测试的5000元补偿,折合下来还有700,可以等我们出院后请一顿。此外,入院时护士问过有没有医保卡,即有医保卡可以用医保支付,没有医保卡当然就得自费。外国人哪里来医保卡,怎么可能国家出钱?再有,“免费”和“医保支付”不一样概念哦。每个人医保卡里有一定的余额,每个月通过单位缴纳5金或政府划拨会增加,同时由于挂号开药会缩减。这上面的余额当然越多越好。尽管取不出来,总可以积少成多为将来不时之需有备无患吧?如果是“免费”的则是政府财政支出,不划走一元个人医保卡上的金额。两相比较,当然是"免费"的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