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六 2023年新楼 -- 骨头龙

共:💬2295 🌺20384 🌵20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3
下页 末页
    • 家园 18岁,你读了大学~

      18岁,带着父母的期望,你读了大学......

      20岁,你大二结束,开始悔恨,自己前两年幼稚的行为。于是开始努力,想要弥补前两年丢失的东西,可是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渐渐地,你的努力被现实所打败,又重复着当年幼稚的行为。

      22岁你大学毕业了,却发现,找不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26岁,你看着身边的人都结了婚,婚礼的份子钱逐年递增。春节回家,父母从带你串亲戚,变成了带你去见相亲对象,见了十几个姑娘,你每次都觉得和那个她,差了一点。

      28岁那年,你遇到了一个和你遭遇差不多的姑娘,你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她说:你还不错,你喝了一口可乐说:你也是,你还不确定喜不喜欢她,双方家长就已经摆好了订婚宴,结婚的前一周,你和朋友出去喝酒,你说,不想结婚,朋友说,你啊,就是想太多。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29岁你们终于结了婚,婚礼办得不大不小,朋友来得不多不少。攒了几年想要去实现理想的钱,搭在了这一场百人的私人庙会上。婚礼进行到中间,司仪带着标准的商业化微笑,对着台下的亲朋喊道,要不要让他们亲一个,台下那些人跟着一起起哄。不知道为什么,你简简单单地亲了一口,俩人恢复到了一开始的站位。你小声说了一句:我爱你。那个昨天还看不惯你倒腾模型的新娘,愣了一下说:我也爱你。你不确定她是不是对你说的,就像你不确定是不是对她说的一样。婚礼结束后,并没有你想象得浪漫,你听着外屋的新娘一笔一笔地算着份子钱。想着不过才两年,怎么就变成这样了。想着想着,洞房夜就睡着了。

      30岁她怀孕了,辞掉了工作,在家养胎。你在公司逐渐有了点地位,手里管着十来个人,独立负责一个项目。结婚前陪嫁的那辆20万左右的车也变成了你一个人的独享,但你依然不敢放松。每次加班,电话那头都是抱怨与委屈。但你不能争辩什么,谁让她怀了你的孩子。在这一刻,不论是她的父母还是你的父母,都无条件地站在这一边。31岁孩子落地了,前前后后连孕检加上住院费花了10万块钱,不过无所谓,你看着你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高兴得仿佛这是你的新生。

      32岁这是人生最不愿意重复的一年,平均睡眠3小时,孩子每一个小时都要闹腾一次,第二天拖着睡不醒的眼睛去上班。老板说你上班不干活,回家媳妇说你不干活。你想了半天不明白,那谁干活呢?那辆开了3年的车,成为了你真正的家,你不在抱怨路上拥堵的交通,你甚至开始希望再多堵一会。回到家,你关了发动机,在车上点了一根烟。这是你每天最幸福的十分钟,车前是功名利禄,车尾是柴米油盐。

      35岁你因为身体越来越差,加班越来越少,晋升的速度也越来越缓慢 。那天下班,媳妇告诉你,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双语的一个月3000,你皱了皱眉头,那边就已经不耐烦了。“四单元的老王家孩子,一个月6000”“你已经这样了,你想让孩子也输?”你没说话,回屋给媳妇转了6000块钱。这笔钱,你原本打算,给自己过个生日,买台新电脑。

      38岁孩子上了一年级,老师说一年级最关键,打好基础很重要。你笑着说,是是是,老师您多照顾。新生接待的老师看着你不明事理的脸,给你指了一条明路,课外辅导班,一个月2200。

      40岁的时候孩子上了三年级,老师说,三年级,最关键,承上启下很重要。你笑着说:是是是,正打算再报个补习班。

      44岁孩子上了初中,有一天回到家,他对你说,爸爸,我想学钢琴。你没什么犹豫的,你以为这些年,你已经习惯了。但那句“爸爸现在买不起”你始终说不出口,好在孩子比较懂事。他说:爸爸没事,要不我先学陶笛也可以,你看着这么懂事的孩子,却开心不起来。

      46岁孩子上了一个不好不差的高中,有一天你在开会,接到了老师的电话,电话里说你的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叫你去一趟。你唯唯诺诺地和那个比你还小5岁的领导请了个假。到学校又被老师训了一通,无非台词就是那一句,你们做家长的就知道工作,能不能陪陪孩子。你看着这个老师,有点可笑。好像当时说,家长在外辛苦点,多赚点钱让孩子多补补课的和他不是一个人。

      50岁孩子上了大学,很争气,是一个一本。他学的专业你有点看不懂,你只知道工作不一定好找而且学费还死贵。你和他深夜想聊聊,准备了半斤白酒,一碟花生米,你说着那些曾经你最讨厌的话。——还是要为以后工作着想,挑个热门的专业,活着比热爱重要。你们从交流变成了争吵,你发现,你老了,老到可能都打不过这个18岁的孩子,你说不过他,只能说一句:我是你爸爸!孩子看着你,知道再怎么争辩都没用,这场确立你最后威严的酒局不欢而散。你听得不真切,在孩子回自己屋的路上好像叨叨了一句,我不想活得像你一样。怎么就哭了呢?50岁的人了。一定是酒太辣了,对不对,一定是酒太辣了。

      55岁孩子工作了,似乎有一点理解你了,但你却反了过来,你说不要妥协。

      56岁孩子也结婚了,你问他喜欢那个姑娘么。他愣了愣说:喜欢吧

      60岁辛苦了一辈子,想出去走走,身边的那个人过了30年,你依旧分不清到底喜不喜欢。你们开始规划旅游路线,这么多年了,你们还是存在分歧,还是在争吵。某个瞬间,你觉得,这样可能也挺好。一切都准备好了,儿子说:爸妈,我工作太忙了,可以帮我照顾一下孩子么。你们退了机票,又回到了30年前。

      70岁孩子的孩子也长大了,不用天天操心了,你下定决心说:一定要去玩一趟。可是手边的拐杖,只能支持你走到楼下的花园。

      75岁你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聚满了人,你迷迷糊糊的看见医生摇了摇头。周围那些人神情肃穆,你明白了,你要死掉了。你没有感到一丝害怕,你突然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你想起来30岁的那场婚礼,原来,那时候你就死掉了吧。

      依照惯例,死前的3秒,你的大脑要走马灯,倒叙你这75个年头的一生,画面一张一张地过。

      1秒

      2秒

      两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

      第3秒,突然你笑了,原来已经回到了15岁的那一年。你看见一个男孩,他叼着一袋牛奶,背着书包。从另一个女孩家的阳台下跑过,那个男孩朝窗户里看了看。那是15岁的你暗恋的那个女孩子,你想不起来她长什么样子了,最后一秒你努力地回忆着,然后终于笑了出来。

      3秒过去了

      身边的人突然间开始嚎啕大哭

      你可能听不清了

      你最后听到的嘈杂的声音

      是一群十五六的少年 起着哄说的:

      “答应他

      答应他

      答应他”

      通宝推:风起,五峰,青青的蓝,友直友谅友多闻,河兮兮,东方白,林三,脑袋,
      • 家园 差评 说好了是笑话

        搞成悲剧了,还是带HBO味道的科幻穿越味的

      • 家园 所以说我向往共产主义

        看西闪《国家的计算》才意识到个人自由的微不足道:人是社会的动物,不光是人的思想,甚至是人的身体都没有想象的那么“自由”。

        被统治就是时刻被留意、被监督、被侦查、被控制、被教化、被灌输道理、被列进名单和被删除、被估计、被评价、被指责、被命令……被统治就是在每一项操作、每一次交易、每一个行动中都被记录、登记、计数、定价、警告、预防、改革、调整和纠正。 ​​​

        这是蒲鲁东在19世纪说过的,但到了21世纪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以上描述大大增强了,资本家实际上“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对个人的“统治”实际上更加强了。

        《魔鬼统计学》|大数据比你更懂你

        科工力量:剑桥分析是如何以“工业规模”操纵各国选民的

        《未来简史》:信算法,得永生——当大数据统治人类

        .

        .

        .

        说到解决方案,蒲鲁东的是“无政府主义”。马克思等则认为“共产主义”才是解决之道。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本朝太祖也曾经信奉“无政府主义”,但后来发现这个东西太过理想化而无法实现。从而转到马克思列宁主义。

        社会政策,是补苴罅漏的政策,不成办法。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否认权力,这种主义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如罗素所主张极端的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

        .

        .

        所以,如果你不是个富二代,又想自己以及后代过得“好”,过得“自由”,那理论上你应该是个共产主义者。

        通宝推:侧翼,
        • 家园 往往是肤浅的道理打败深刻的道理

          就像同志与小姐一样,奋斗者被贬义词为奋斗逼,一付出就觉得自己可能是韭菜。西方普世价值观多元与包容的含义就是把你引用的这段话每一个前面都加一个“不”字。

          被留意、被监督、被侦查、被控制、被教化、被灌输道理、被列进名单和被删除、被估计、被评价、被指责、被命令

          个体不是微不足道的而是独一无二的,人民有成为巨婴的自由,有成为人渣的自由,有违背公序良俗违背道德伦理的自由,通通都应该被包容。。肤浅的道理一听就懂就觉得很爽,而你说的深刻的道理需要在脑子里转几遍才能被逐步接受。

          未来我们要抵制的不是拜金主义的糖衣炮弹的进攻,而是多元包容氛围对奋斗逼的精神支柱的解构。

          • 家园 孙猴子如何逃出如来佛的手掌

            简单换个方向肯定是不行的。

            简单加个“不”类似于低级生物的“应激反应”,是比较好计算的。而且这种行为代价实际上是很高的,所以可以预计只有很少的人会放弃现在的所拥有的而采取这种行动。

            而且这种做“巨婴”的自由真的是自己“自由”选择的吗?

            对孙猴子来说,向下走钻透了如来佛的手掌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虽然看起来更难。然而人的理性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有长远规划,而不是只看眼前。

      • 家园 很好,看得心不知道是不舒服呢还是不舒服,除了一个,

        30岁能管10几生产线操作工的人很多,能带10人做项目的没几个,这个工作还是给安排到40岁以后吧,否则人生就太顺了。

      • 家园 编这个故事的好像不是正常的人
      • 家园 我不一样,真的 -- 有补充

        18岁,我很帅,被推倒

        几年后,我不算很帅了,我推倒了别人

        2X岁,我终于选择了职业,同样2X岁,我实质性放弃了专业

        30岁,我意气风发,觉得自己算是个人物,以后还必将是个人物

        40岁,我知道自己不是个人物,我开始看到了自己未来都可能要依附某些人物。

        得到过,失去过,懂的自然懂,不懂也没必要装,就那样,继续前进。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打错一个字 -- 补充帖

        20多岁选择了专业。将错就错也行。。。。

      • 见前补充 4911062
      • 家园 这篇有失水准了,就是一偏诱导人躺平的认知战文章

        不过这文章水平堪忧,通篇臆想凑字数、诱导人躺平,比如30岁管10号人、孕检加上住院费花了10万块钱,明显不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也就能吓唬吓唬年青人。

        结尾还写一段对“人类受性激素影响进入发情期时、所见并意动的第一个潜在交配对象”的回忆,逻辑不通啊,不是要诱导人躺平吗,你写这么个结尾,鼓励青年人大胆表白,效果不就是早搞对象早生娃咩?与文章立意诱导躺平相悖,KPI差评。

      • 匿名 那一年,我10岁

        在姑妈家读书,姑妈家旁边有一所名校。

        姑妈有一养女3岁,放学后就背着她玩,一放地上她就哭闹。看别的小朋友自由自在的玩,我无比羡慕。

        只上了半年学就转回家了,姑妈毕竟不是亲妈。

        20岁时,到姑妈家玩,13的表妹已经能烧一桌子好菜了,我便不再讨厌这个粘人的表妹。

        30岁时,我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四处游山玩水,途径表妹打工的浙江平湖时顺便看了她,彼时的她还没谈过男朋友,冰清玉洁,我觉得自己是个烂仔。

        40岁时,她又出现在我的通讯录上,而我工作的地方距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只有500米,我也曾经从她住的小村庄经过去上班。她那时已结束了姑父包办的婚姻独自生活。

        50岁时,看到她在抖音上展示器官捐献证书,我觉得每天都应该分一点时间为她的短视频点个赞,不看看她有没有更新就睡不安心。

        ...................................................................

        时间还在继续流淌着

        或是有意或是无意

        每隔段时间她就会出现在我的世界

        总是那么巧,那么巧

        巧得让人无语

        通宝推:花棍舞,匿名:1
      • 家园 写的不错,但作者还是在做梦

        选择了15岁暗恋的女孩能够改变这一切吗?娶了"真爱",上幼儿园就不用花钱了?老婆不关心他,他又关心过老婆吗?路还不是自己走出来的,走了什么样的路,多半已经知道前面等着的是什么了。

      • 家园 每个人都努力为别人活着

        这话听起来很惨😄。谁不是这样打小过来的。

        • 家园 关键是首先服务谁

          人是个群居动物, 总是和别人分不开的,你干得任何事儿都和别人有关。

          在成家前,你干得事儿,第一服务自己。

          成家后,你干得事儿,很可能第一服务别人:上班,做饭,打扫卫生,应酬,探望父母,辅导孩子学习,和配偶上床...

          所以要干点儿第一服务自己的事情,慰劳自己:钓鱼,锻炼,刷视频,上西西河,甚至是学习。

          你会发现,第一服务自己的事儿,干起来特别带劲。

      • 家园 笑话楼,严禁发悲剧

        全程悲剧,毫无笑点。

        而且是悲剧 x 5

        本人悲剧

        老婆悲剧

        儿子悲剧

        儿媳悲剧

        孙子悲剧

        轮回不断,悲剧不停。

        就像厨房里被我捏死的蚂蚁,第二天还是准时出来,再被我捏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