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三体》的“精神母本”——《黄祸》(三体电视剧上线想到的) -- 达闻奇

共:💬275 🌺1584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体》的“精神母本”——《黄祸》(三体电视剧上线想到的) -- 有补充

    在网上看到消息,《三体》的电视剧版将于1.15日上线。

    《三体》的影视化可谓命运多舛,前有张番番折戟沉沙的电影版,中有游族的林奇斥巨资拿下三体IP,却因为同事陷害而死于非命。后又有艺画开天的动画版,腾讯视频的电视剧版,以及正在制作中的网飞版。

    《三体》这些年影响力日渐扩大,不仅原著远销海外,相关的IP开发也是新闻不断,每一次动向都会掀起一大批关注。从影响力上看,《三体》不仅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一IP,几乎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第一IP。

    网上有一个问题:有没有跟《三体》一样好看的科幻小说?下面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基本的结论是:没有。

    在很多三体粉丝看来,《三体》基本是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科幻小说,甚至是最好看的小说。什么阿西莫夫,什么克拉克,什么海伯利安都弱爆了!

    我当然理解一些三体粉或者磁铁(刘慈欣粉丝简称磁铁)对三体的推崇和顶礼膜拜。《三体》确实是一部紧抓住当今时代的焦虑点和中国人口味的小说,前一部分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后一部分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受到中国读者的热捧。

    这里面还含有一些民族主义的意味,大体说就是,科幻文学作为兼具科技属性和文化属性的产品,它的崛起从侧面印证着中国无论从科技产业还是文化产业上都迈入了世界顶尖的行列。于是,三体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2019年《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就收录了《三体》。

    不过,这里面依然还有一些模糊和夸张的成分。首先对于推崇《三体》的人来说,很多可能是不太进行文学阅读的。因为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很多当代人是不看书的,尤其是文学作品。恐怕除了网络小说,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兴趣去追看一部长篇的当代文学。

    其次,很多喜欢《三体》的人,其实并不算得上“科幻迷”,可能他们是因为媒体的传播或别人的安利才看过《三体》,结果看完后,对科幻的认知就固定在“三体”上了,无法接受其他的类型。

    我非常理解那些“除了《三体》其他小说都看不下去”的读者,我也很清楚《三体》这部书的吸引力所在。

    但要说没有比《三体》更好的科幻小说甚至小说,那就不一定了。

    首先,《三体》中很多惊为天人的创意或“点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具有“原创性”。这点很多资深科幻迷都指出过。

    更重要的是,《三体》是一部有“母本”的小说,也就是说它其实模仿了一部或多部作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之前在河里跟人提起的:王力雄的《黄祸》。

    《三体》对《黄祸》的模仿和借鉴是全方位的,无论是从背景、设定、人物、情节、氛围、意识形态、精神气质等。

    但遗憾的是,虽然《黄祸》当年在西方引起过不亚于《三体》的轰动,但它在国内是一部“禁书”,因此当看到“有没有和《三体》一样好看的小说”时,我无法将它介绍给简中互联网读者。所以也只能在河里写一写《黄祸》与《三体》的渊源。

    这里先说一下最近正在更新的艺画开天的动画版《三体》。虽然这部动画已经被喷到怀疑人生,我还是决定从它讲起。

    《三体》动画的第一幕,就是史强和汪淼在巴拿马运河进行“古筝行动”的情节。“古筝行动”是三体第一部的高潮段落,也是名场面,当初很多人被大刘的想象力惊艳就源于“古筝行动”。

    然而对于熟悉《黄祸》的人而言,几乎一眼就能看出,这不就是对《黄祸》第一幕的模仿么?

    《黄祸》的开头,中国首都因为某政治敏感事件,重新进入了大批人员聚集抗议的混乱场面,其中某派为了增援,利用敞篷卡车向天安门广场运人。不料有人在道路当中拉起了钢丝,卡车经过时车上的人被锋利的钢丝“切割”,造成路面人头滚滚、车上无头尸体东倒西歪的恐怖场面。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跟“古筝行动”的场景太相似了,甚至《黄祸》的描写还要胜出一筹。

    另外,《黄祸》描写的也是中国陷入动荡后的末世场面,虽然主要情节发生在中国,但也有世界各国被卷入其中的描写。

    人物塑造上,虽然我认为王力雄是比刘慈欣强多了,但他们也有同样的问题,就是人物是作者思想理念的某种“外化”,因而有某种人物刻板工具化的问题。其中,《黄祸》中的李克明可以说是《三体》中章北海的原型。我可以肯定刘慈欣看过《黄祸》,但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塑造人物时受到了王力雄的影响。

    不过,让我想到《黄祸》的,倒不是《三体》电视剧的上线,而是最近的几则新闻。

    众所周知,防疫放开后,很多国家对中国出行人群做了限制。其中,韩国因为给入境国人挂“黄牌”而首当其冲被反制,中国大使馆暂停了韩国进入中国的签证业务。据称韩国总统尹锡悦已经下令外交人员对中国进行解释。

    这让我想起《黄祸》中的情节:小说后半段,中国因为内部政变以及外部压力最终行政系统崩溃,而大批国人开始向海外流浪,其中主要的一支力量是主人公石戈培训的。这些人乘坐着几乎只剩一个壳的大船来到美国,媒体蜂拥而动进行采访。领头者虽然破衣烂衫,但外语流利、思维敏捷,一看就是专门为外宣培训的。

    围绕着“该不该接受中国难民”,美国迅速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接受,一派主张不接受。然后这两派迅速兵戎相见,在城市里打来打去。而随船而来的中国难民则视若无睹,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美国。

    由此又想起,之前海外文宣一直批评习的动态清零“不人道,不自由,专制,令人发指”,结果放开后,文宣面对这样的一百八十度转弯目瞪口呆,转而大骂习无耻,“躺平,摆烂、不负责任”,气的舌头都打结了。

    但最终也不得不吞下自己酿的苦果,毕竟放开是他们一直喧噪的。人的本能是维护自己说过的话,而世界各国对中国游客的“管控”,也算是他们自己要面对的心理考验。

    正如王力雄所说的:

    一些评介将这本书定义为「政治预言小说」,其实我关注的焦点不在「政治」。书的内容虽处处与「政治」纠缠在一起,但那些「政治」只是浮在外表的结果。中国也好,世界也好,人类面临的困境追根溯源并非出自政治,而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在这一点上,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民主与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难道不是步步跟在以西方为榜样的世界主流身后吗?即使是毛泽东时代,也照样把工业化奉为基本目标,无非手段有别而已。我描写中国毁灭,并非像我的许多同胞一样,是出自怨恨她未走西方之路。相反,以她最为薄弱的先天条件,沉沦于物质主义才是毁灭首先从她开始的原因。我以为,人类如果不改变自己的道路,同样的毁灭也会在中国以外同样发生。这本书描写世界毁灭是出自「黄祸」同样只是一种浮在外表的结果。即使没有当今国际社会牵一发动全身的互动影响,人类目前的生存方式最终仍会将每个社会分别导向同样的毁灭,区别只是时间和诱发条件不同。

    有人批评《黄祸》有一种「穷困沙文主义」倾向(或被称作「人口帝国主义」)似乎是在向世界宣称:你们可以瞧不起中国,你们的命运最终却捏在我们手里,我们不能比你们富有,却能让你们毁灭。这种自己活不成也要按住别人一块死、而且还为此得意的心态无疑是可憎的,但是我绝无此意。我只是想展现一个事实:无论有无中国政府进行组织操纵(如书中所写),中国一旦崩溃,「黄祸」都会涌向世界。当年几十万越南船民可以把世界搞得不堪重负,如果十多亿中国人争相走出国境,很难想像不令世界陷入绝境。今天,反向的「殖民」──即穷国向富国、弱国向强国的「殖民」已是有目共睹,也许还算是一种历史的轮回或索债吧。当然,人类的灾难有多种方式:生态惩罚,全球大战,怪病蔓延──不一定非由「黄祸」导致。我之所以写「黄祸」只是因为我生活在中国,恰好对这种威胁看得更清楚,并且它毕竟是各种可能之中的一种,应该有人展示。

    有人说九十年代中国内忧外患,尤其苏联解体后,最危险的就是中国。是王力雄的《黄祸》救了中国,他告诉西方:我们不好,你们也好不了。

    然而在几十年后,当世界因为穷奢极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次到了十字路口,这时候类似《黄祸》的战略恫吓已经失去了效力,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主义者,几乎都露出了一样的面目:磨刀霍霍向“猪羊”。

    然而谁是猪,谁是羊?这时候,恐怕我们的精神指南既不会是《黄祸》,也不是《三体》,因为《三体》提出的问题,《黄祸》早就思考过。而《黄祸》给出的答案,《三体》不会再采纳,因为刘慈欣从来不是个愿意拾别人牙慧的人(尽管无意中可能做过)。《三体》给出的答案可能是大多数唯物主义者不愿意面对的,那就是:毁灭。

    元宝推荐:普鲁托, 通宝推:海外俗人,铁手,strain2,epimetheus,普鲁托,秦波仁者,外俗内正,心有戚戚,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4)
    家园 看了三体电视剧最新一集 -- 补充帖

    里面有关于文革的部分。不过是用叶文洁和叶哲泰的事后回忆表现出来的(原著中叶哲泰在批斗中被当场打死,这是促使叶文洁黑化的重要起因)。

    看到弹幕中很多都在说为什么不按原著拍,也有人理解按原著过不了审。也有人抱怨有什么不能面对的:

    点看全图

    【这段历史有什么抬不起头的?】

    这就很有意思,如果说按照原著拍过不了审,不拍出来原著粉又不会满意。在最初的连载版和英文版中,这段都是放在全书开头的。

    不管这段原著是黑还是表现了文革,修改肯定是原著粉不满意的,他们只会对审查制度不满,进而更被刺激对文革的了解。

    这就是吊诡的地方,推动这部剧以及这么删改的人必然知道删改会起反效果,却还是这么做了。而文革本是这些人的对立面。这就是政治斗争的特点,失败一派往往只要能举起反对大旗,哪怕原来与他立场对立的也能拿来作为素材。

    所以如果有人只是想得到点什么而不在乎立场的话,跟着失败者可能得到的更多,因为人最缺的就是支持,在此基础上,什么都能包容。

    家园 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 -- 补充帖

    对于始终对那段历史讳莫如深的中国影视界来说,《三体》几乎已经是唯一可以部分触及的影视剧了。

    今后尤其是95后的年轻人,认识文革的起点就是《三体》原著及影视剧。

    “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被讲述的历史。”

    其实这也是一个普通的道理。

    家园 赛博来了 -- 补充帖

    “接吻神器”登上热搜。虽然这是个一点也不新的创意,但当它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时,还是让人感到魔幻。紧锣密鼓的时代变革浪潮是挡也挡不住了。

    这两个热搜并排的情景,预示了一种非常玄妙的未来。

    点看全图

    家园 刘慈欣怎么办 -- 补充帖

    从最近的《流浪地球2》,以及《三体》电视剧来说,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刘慈欣的“话语权”在变低。

    刘慈欣自己说球2跟原著没什么关系,也可以说是在做切割。因为科幻小说影视化的推动权并不在他这儿,作为原著作者,他其实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如果将来这方面的发展出现什么出人意料的状况,他要不要负责,要不要表态?毕竟是“一己之力将中国的科幻小说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人。但科幻小说和影视还是两个赛道。

    所以刘慈欣将来的处境可能很微妙。某派花了这么大力气去拍《三体》电视剧,接下来还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拍第二、第三部,显然不只为了拍出来给科幻迷和理工男一个乐子,而是寄予更大的希望。而这是刘控制不了的。所以将来他的处境很可能跟叶文洁一样,启发了这一切,却控制不了结果。

    我估计很快能在现实中见到“三体教”们振臂高呼:“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而刘慈欣那会儿在不在台上,或者在台上会说什么,就不好说了。

    点看全图

    • 家园 不能回在补充贴,就回主贴下面吐个槽。 -- 有补充

      球1球2除了设定,和原作是没啥关系,这有啥好质疑的。

      看过小说和电影,都能得出这个结论,这还能说是刘慈欣在做切割,这啥脑洞,真是歪的匪夷所思。

      流浪地球小说本身几乎就是一个设定集,改拍电影不大改根本没法搬上银幕。

      电影等于在原作框架下重新写故事了。里面借鉴了不少大刘别的作品,比如球1球2的主动牺牲都有《全频带阻塞》的影子,布设核弹在《吞食者》和《三体》里面都用过,数字生命的概念早在大刘在89年写《中国2185》里面就有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即使是国外的REDDIT,也都认可流浪地球是基于原作重新创作 -- 补充帖

      对于三体电视剧,国内外论坛评价很一致,都是说这剧还原原著还原地太棒了。

      至于改编,就大刘这点子横飞,一堆推进剧情的工具人风格。

      不改一下,扩充一下很难把人物立住。

      剧中增加汪淼和女儿的互动,和大史的互动等等剧情是比起干巴巴的原作要强太多了。

      原作节奏慢多了,一路从文革啃到三体游戏才总算开始进入小说描绘的世界,电视剧不改真不行。

      • 家园 爬了爬楼,感触挺深的

        原来没注意这个楼不止一页,好多半年前的好帖子原来都没读过,这事怪铁手😁。

        发现许多网友的视角不同,其实争论的主线倒不是在科幻的“奇技淫巧”本身,毕竟文学也好影视剧也好,最众落脚在故事性与内涵上,科幻本身反倒是个道具了,提供的是一个平台的意义。 既然可以有借古喻今,自然也可以接幻喻今,所以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所有的文学也都离不开时政。 我们键政党应该自豪,应该兴奋,我们不需要借古喻今,我们一步到位,客气点的点到为止,不客气的就鲜血淋漓。刘慈欣们不要羡慕死我们这些论坛灌水客😁

        我因为还没有读第二部第三部,所有不好意思把话说的太死,而且刘的几部之间有时间跨度,即使从市场接受度出发,也应该有被时政影响下的主旋律改弦更张,所以我们读出各种内涵不新鲜,不受时政影响反而才奇怪。 至于刘访谈中提到的他的理想是隽永的科幻,这个值得赞赏,但还是让时间做这个决定吧。 科技上的事,再牛的预言家也是民科,事后能不能让后人赞叹对科学发展的预见性,这个本身挑战性很大,但我其实不是太看重科幻文学作品这个属性,但绝大多数三体读者可能对科技本身倾注了很大的关注与了解,这个仁者见仁吧,反正我不是太在意科幻的科幻属性,比较关注的反而是政治内涵与对人性的挖掘,这些对文学作品来说反而有更长久的影响。

        当然第一部三体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类似一个加了科技佐料的伤痕文学,但我已经很久不看伤痕文学了,这次被安利了三体,结果在这个主线上又一次被震撼了。 年长之后再一次接触这个话题,肯定有许多新的感触,这方面比较难以解释,因为真的与年龄经历有很大关系。 但我能提出的建议是,不但不要只关注未来科技因素,同时也不要把三体当作福尔摩斯去读,情节虽然不乏曲折,但肯定比不了福尔摩斯的情节抓人。 但我看到了刘对人性与故事上的投入,这个层面的输出关乎作者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许多认知层次,这方面至少我对刘的输出档次还是满意的, 如果只是跟外星人打桥牌,实在的说我是没有精力去读的,对比现实社会中的人来说,那些太奶头乐了😁 但三体也好,黄祸也好,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幻,都具备丰富内涵与作者的诉求,这是其中引人注目,也是能引起键政党兴趣的地方。

        说到黄祸,忽然记起一个事实,好像我其实没有认真读过,出国前应该是被禁,出国后当花边文学了,拿到过但翻了翻就放下了,发现好多楼里提到的情节完全没有记忆。所以人的记忆尤其年代久远有时有一定迷惑性,要加以小心。

        通宝推:翼德,阴霾信仰,
        • 家园 二三部放心读,三体没有那么俗套

          听你这口气,猜得不错的话,既然这么多民族主义的感召,后两部主要是说地球人如何战胜三体人甚至代替之的结局吧

          这是好莱坞三流蹩脚编剧或者国内起点科幻网文的套路,刘慈欣可没这么俗套。

        • 家园 我更喜欢卫悲回的《夜色》

          90年代到新世纪前是中美差距最大的时候,那时候大部分是想不到我们现在能在很多领域鄙视老美。

          那时候是有不少悲观的情绪,大刘的《全频道阻断》虽然军事上问题一大堆,但也反应了国内普遍认为常规军力打不过美国,得另外想办法。

          这种带点悲观的基调很多文章都有,不过像黄祸这样彻底摆烂的真是不多见。

          那时候的小说涉及到军事的基本都要绞尽脑汁抹平差距,都多少有点不对称作战的思路。

          河里很早还有篇短文,讲得是海空军打不过日本,靠海量气球炸弹炸瘫炸平日本。。。

          但是国内绝大部分我看的小说都没黄祸这样摆烂。我当年看黄祸没翻多少就看不下去了。难为楼主还能从犄角旮旯里面把这陈年旧文翻出来。。。

          通宝推:脊梁硬,
    • 见前补充 4922696
      • 家园 随便,你爱信什么信什么

        刘慈欣六十多岁的人了,说话不可能像年轻时一样简单直白。如果你听不懂一个人的潜台词,我也没法说服你相信。

        这是他最近的访谈摘录,重要的我已经标黑了,爱分析的可以自己去体味分析。

        草地周刊:这两年,《流浪地球》《三体》等影片的上映把中国科幻文学推向大众,您怎么评价资本和市场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需要警惕的地方?这会不会影响到创作者的取向?

        刘慈欣:首先科幻文学本身并不是阳春白雪那么高雅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个大众文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和市场、受众、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需要市场、需要读者,它不可能孤芳自赏。举个例子,科幻是从欧洲诞生的,但是欧洲后来就把科幻当作文学来写作,把科幻电影当文艺电影来拍了,结果世界科幻的中心就毫不犹豫地从欧洲移到美国去了。在中国也一样,科幻需要市场,也需要资本,特别是像科幻影视这方面,它都是一些投资很大的东西,它不可能没有资本的介入。所以说任何一个科幻创作者,都应该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才对。没有什么要警惕的,每个创作者都不一样,就看你的目标是什么样子。如果你真的想让科幻文学有活力,有足够的受众,有规模,就必须和资本达成某种平衡。特别是科幻影视,比如我的科幻小说,只是写给科幻迷看的,但一部科幻电影不可能只拍给科幻迷看,那点数量永远不可能支撑起一个电影的票房。所以说,整个的科幻文学也好、科幻艺术也好,我们必须和资本的介入达成某种平衡感,只有产生出足够大量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最后才有可能从海量的作品中间诞生出几部经典的、进入文学殿堂的、进入历史记忆的作品。

        从科幻文学到科幻影视

        草地周刊:很多您的原作都改编成电影,您参与到这个电影的程度是多深?导演表现的画面背后的意思和意义你是认同的吗?

        刘慈欣:不同的电影、不同的导演、不同的制片人都不太一样。我是个小说作者,小说艺术、文字艺术和电影艺术不是同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我看过很多电影,是个喜欢看电影的人,但是我并不懂电影。电影的表现十分复杂,所以我是很尊重导演和制片人的,他们做出的选择我不会拒绝、横加干涉。

        草地周刊:那您对于《三体》这个剧怎么看?

        刘慈欣:我觉得是很成功的剧,它里面的演员很好,至于说剧的情节很难评价。其实我满意不满意并不重要,关键是观众满意。

        • 家园 就我个人的观感,腾讯版比小说要出彩不少

          最好的部分就是对汪淼的改编,经过第五集的升华,形象立住了。

          原著小说嘛,我看完第一部都差点没记住汪淼的名字。一个纯纯玩游戏的工具人。原著中丁仪,汪淼,杨东的关系,和认识过程也是一团乱麻,电视剧重新整理了一下,总算顺畅了不少。

          至于给观众评判嘛,三体可不是只有腾讯一个版本。动画版已经烂了,网飞版估计也不乐观。

    • 家园 好吧,终于被安利开始看《三体》腾讯版的了

      三体吵了这么多年,其实一直没太在意过,其一是国产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的直播手法,也许是早年成见了,第二是各种擦边球鲁迅文风的对现实高级黑低级红影射手法,我都很不感冒, 前者充满了对人类智商的不尊重,后者充满了负能量,有能耐当缓则却没本事承认自己没有小JJ 😁 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卢瑟文学作品,也少给我灌民族主义鸡汤,我好歹对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还没轮到要靠科幻去打鸡血的地步。

      然而不论谁评论三体,似乎都在各种物理学中耍大刀,描述各种奇妙思路与想象力,这些方面我承认确实一直比较逆向歧视,但其实最多就是不护短而已,市场上这些都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单纯逻辑,没必要上纲上线的。

      然后刘新词名气越来越大,逐渐也国际范了,这时我才开始留意了。 虽然当前国际上白左流行,国际范并不代表就是有货,但至少说明三体不是一般民俗郭德纲,或者戛纳红地毯内卷产品,最关键的触动是,能够成为国际范说明一个作品自带的内涵是超越地域文明语言的,引起来跨文明的回响,当然不是给三体刘欣词戴高帽,只是从一般规律来说。

      好了,直接来到今天,netflix预告明年一月份新版三体,据说是改写原版的。 然后我刷了刷网评,说之前的腾讯版反应很好。 嗯,小说就免了,看个电视剧还可以对付。 讨厌的是家里小孩,更直接,跨过小说电视剧直接看维基,然后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忍不住的要给我剧透,被我几次三番喝止。看来我要好好内省一下家教这个问题。再者说了,剧中那个年代那些场景是我成长过的,倒地是你懂还是我懂。哎,现在白左教育真是堪忧。

      跑题了,发这个贴的目的不是看完了的观后感,而是刚看到第二集,已经发现苗头了。 说这个科学家,叫X淼的,一下子行不起来姓什么了,牵涉到一个叫做科学frontier的组织,剧中翻译做科学边界,我感觉更应该翻做科学前沿,又跑题了。 说他参加一个会议,就是军中高层劝他做卧底,被他拒绝之后的事情。 他还是去了。这已经是剧中铺垫许多科学家因为发现物理不存在了纷纷自杀之后的事情。

      话说会议中,主持人女士又在讲这个物理不存在的事情,用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子弹打穿靶纸,说靶子里有微型科学家。总结说这些射穿的洞是一个普遍现象。 第二个例子是大家都熟悉的火鸡每天到点被喂食,以为是定律然后感恩节被屠宰那个。

      然后会议中某听众明白了之后,情绪激荡不能自已,貌似剧情准备把这个很简单的世界常态渲染成一个重大科学或哲学发现,那么多科学家都自杀了,群众也情绪爆发了。 后面还没看,就睡了。 一早醒来准备继续,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

      话说这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凡事都有边界条件的世界常态现实,高中毕业的都会习以为常,好像不应该引起这么大的反应甚至要成为剧情的主线。刘新词这是要突出什么概念呢? 也许是我警惕性太高,也许是我平时看的缓则言论太多,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防火墙。这意思是不是想说许多人们平时习以为常并投入毕生努力的事情,其实不过是某个边界之内的事情,边界之外则别有洞天?

      这样一想,发现刘欣词原来是个隐藏很深的缓则,甚至其科幻可以流行,并得到国际势力的认可,还有英文作品,难道这一切都是偶然的么。当然这不过是刚开始的剧情,后面许多还没有看,不过这个心思却是留下了,后面恐怕会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去解读情节了。

      我好奇的是,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发现这点了么? 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人评论,多少人都有比我丰富得多的与缓则与1450斗争的经验,难道是我多心了。

      • 家园 你和三体粉的区别

        你以为自己是那只火鸡。三体粉认为中国之外的人们都是火鸡😁。

        • 家园 倒是没错,我确实在中国之外啊

          看完第一部之后再看这个楼的争论,猜测你们说的很多可能都是第二部第三部我还没看的情节,听你这口气,猜得不错的话,既然这么多民族主义的感召,后两部主要是说地球人如何战胜三体人甚至代替之的结局吧。 虽然第一部看完也没改变就是缓则的读后感,难道后两部改做爱国生意了,那么达闻奇那个把刘慈心比作叶打开潘多拉盖子又是从何谈起呢,这说的我还真有点好奇了。 不过真的不想读大部头了,至少电视剧还可以随时用用快进。

          • 家园 不想看书,B站上有个我的三体罗辑传/章北海传可以去看看

            是用像乐高积木那样的方块人做的改编动画,剧情改编地很不错,除了忠实原著剧情以外,还加了褚岩等原作一笔带过的人物的戏份,使得剧情更饱满。

            这两部动画基本涵盖了三体第二部的主要剧情。

            B站官方的三体动画连抄都不会抄。。。能做得那么烂真是无语。

            我就不剧透了,第二部剧情读的时候很震撼,真是意料之外,细细琢磨又在情理之中。完全不用担心缓贼啥的。

            通宝推:川普,
          • 家园 你认为小说或者电影最吸引人的核心是啥

            地球人战胜三体人?

            不是吧。

            是火鸡只有做火鸡的命吧。

            • 家园 至少第一部对我最大的冲击是面对未知时求生、求知欲

              人在那种极端情况下可以产生很大能量,而不是认命做火鸡。 当然叶那样的人性视角也很狗血,的确没事要小心不要得罪人😄,人受伤害后的报复能量也可以是很大的。 刘的故事情节某种程度上牛就牛在出乎意料之外但似乎又不感到太意外,对人性的理解很有深度,这是一切好的文学作品的基础。

              回你帖子这么说着,有种感觉忽然明白了达闻奇那个把刘慈心比作叶打开潘多拉盖的意思了。所以说第一部是缓则文学确实没错 😄,而且比我头一两集开始看到的层次还要更深。

              观后看了不少评论说腾讯版这个比较忠实原著,那么没读原著也不算失落了。 最怕的就是影视剧的二次创作,任性发挥,那就遗憾了。

            • 家园 【火鸡只有做火鸡的命】太精辟了

              近几十年,几乎所有电影都是这个主题。当然,有的火鸡会天降好命,鲁迅说的『获美』、『得宝』之类。就连征兵的片子,也是英雄的儿子是英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