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有没有懂汽车聊聊比亚迪? -- qdst2008

共:💬108 🌺6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比亚迪的厚积薄发

      比亚迪最初造车,主打方向是价格,所以确实有很多抄袭的地方。

      后来比亚迪利用自身的电池优势开始造电动车,深圳市政府给了很多支持,深圳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都大量采用比亚迪电动车。比亚迪的电动公交车逐渐占领了欧美的一部分市场,加州的朋友应该都看过路边大大的那个比亚迪标牌。

      比亚迪从03年就开始研究插混技术,近年来还聘请了国外做车型设计的几个大佬。真正引起大众注目的是2021年推出的宋 plus DM-i这款车型。刀片电池保证安全,DM-i解决里程焦虑(以110KM 旗舰型号为例,满电可以跑110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1100公里,基本没有虚标),用料和配置极具性价比,车型设计也非常时尚。这款车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订单量远高于销量,以至于B站的相关视频下面经常有下了订单的车主用“rnm,交车”刷屏。2022年比亚迪停产燃油车,同年比亚迪销量超过18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销售冠军。

      短短3年内,比亚迪先后推出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和“DM-p王者混动”等技术。

      今年1月比亚迪旗下仰望品牌发布了“易四方”这一核心技术,发布会上仰望U8横着出场让所有人为之震撼。这几天上海车展引起轰动的就是仰望的首次亮相,虽然仰望价格高达109万元,正式交付也要等到9月份,但据说订单已经过万。

      4月10日比亚迪的云辇系统发布,王传福自信地表示:“云辇的诞生,改写了车身控制技术依靠国外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云辇’超越国外技术水平,一登场就站上了行业领先位置,完成了从1到2的提升。”发布会上,搭载云辇-X技术的仰望U9舞动出场,现场演示了全主动车身控制技术。

      比亚迪实现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以其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特点有效地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

      通宝推:三笑,外俗内正,happyyuppie,广宽,方恨少,梓童,qq97,dfindy,
    • 家园 国产车提高的过程曲折

      zf和国企有重大利益在里面,不过推动和牵扯都是过去了,眼下是比较自由的竞技场,积累的基础上,工程实现还是相对擅长的。

      国企退出要解决,质量监管要正向。

      想想一汽,北汽,东风。。。大批选手部分退出国内赛道,不出去抢绝对不行。

    • 家园 我理解BYD的优势可能在于整合了供应链

      因为首先他自己造电池,电池产能目前是一个很大的约束因素,他不怕这个。很多零部件也是自研自产,例如最近为高端车型推出的空气悬挂。

      有一点点像三星在消费电子行业的情况。三星是存储我有,foundry我有,design我还有,连LED屏我都有。

      通宝推:亮子,唐家山,
      • 家园 比亚迪连锂矿都有,他抗制裁的能力比华为可高出去太多了

        美国能做的最多也就是靠行政命令驱逐出市场,除此之外制裁对他伤害不大。

        多说一句,任老爷子十年前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估计完全不一样。贸易战之前的任老爷子估计是真心相信全球化自由贸易这些东西的。

        虽然现在舆论都把华为跟爱国绑定起来,但是早年的任正非的真实想法恐怕很难说。

      • 家园 发展到成熟阶段,软件第一,再后品牌第一

        电器,电子把路都趟过了,没什么区别。

        电机,电池,电控,机械等就是造壳子搭架子。

        欧美日韩满脸无奈,国内的大部分厂商也很灰心,着急变现跑路的大把。此时往里挤,有的是骗,有的是盲,有的是眼光高,最后剩不下几个,投入千亿,销量千万起。

        手机行业的苹果,华为,小米,OV,三星都挺有意思的。

        • 家园 OV现在已经是七死八活的了!

          OPPO投资了几百亿的芯片公司哲库已经倒闭了!

          OV被淘汰出局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了!有疑问的只是出局的时间问题!

        • 家园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最后是造手机还是造汽车

          知道国内有些以前的汽车圈内人也在造电车,美国的几大老牌车厂也投入了电车。 但同时,从苹果到华为都有造电车的动作,当然包括特斯拉在内,都不如比亚迪的电池优势。

          感觉等到这个行业成熟起来,传统车厂的电车转型可能就是个泡泡,电车最后也要走到手机类似的路上。 不过传统车厂的现成销售渠道是个优势,能不能被特斯拉类似的直销在整个行业完全取代还是个未知数,类似4s店那样的苹果实体店似乎对于至少高端产品的售后还是有意义的,但那也不是传统车厂的强项。

          也许到了最后就是软件与电池之间的竞争,电池的优势虽然目前很明显,不过特斯拉显然是希望在软件上把汽车的交通用途上升一个台阶,打破“电车实质是为电池打工“的行业现状,把电车的实质转型成AI自动驾驶这种高附加值的产业。但一方面AI自动驾驶进入了瓶颈期,另一方面全球的新能源法规快速实施,带来了电车行业的内卷高速迭代期,电池行业独霸电车行业的短期增长是很强势的,补贴与电车本身的低技术性质带来的行业混乱,可以预期会在未来十年里形成对传统车厂与销售渠道的颠覆性改革,其过程很可能会非常类似手机行业在这二十年的路径。唯一缺乏的是类似手机网速这样的硬指标为基础的迭代轨迹,毕竟电池科技本身与AI都同时处于瓶颈期,缺乏科技上的亮点可能在相当长时间里保持电车行业的竞争内卷化,但同时也会快速把电车行业带入价格白菜化。

          没有了传统机械部件的造价限制,同时没有科技高速迭代提高的带动,电车必然大幅降价,同时淘汰靠补贴滥竽充数的大多数,甚至连特斯拉最后不但没当成电车行业的“苹果”还会被淘汰也不奇怪。低价格的另一优势是低价带来的电车广泛普及,会推动政府把立法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充电行业,电桩与电网才是电车时代真正需要内卷迭代的行业,甚至过几年出现”电车行业都是为充电行业打工“的言论。 估计当年投资比亚迪的默多克可能都没有预判到这样的未来 😄

          • 家园 电池技术瓶颈,可以用模块换电解决

            比作轮胎,飞机发动机好了,可靠性用数量来备份/弥补。

            大电池本身就是问题,一块电池的问题难解决,那就分解为四五块电池,再不行,分解为四五十块电池。快速换电补电,由专门电池服务商集中并专业解决分体的毛病,不影响用户体验。

            传统汽车方面,日韩已到极致,依旧头疼,子系统没有互补替代备份。

            电子产品的很多子系统如电池是并联,容错及可靠性强太多。

            特斯拉想先割韭菜再低价竞争,成本放一边,内部不同时期的市场,目标和路径,会干扰决策,难道分中美特斯拉两家?

            • 家园 现在已经有电车厂家在推模块换电了

              前不久坐的士,东风E70就有模块换电的车型,续航标称350公里,底盘(电池)直接吊装更换,只需1-2分钟即可。

              据的士司机介绍,换电版的车比充电版的贵,电费折合下来也要贵一倍——充电版的车电费大约0.1元/公里,换电版约需0.2元/公里,但还是比烧油或烧天然气便宜许多,且不需要等待,以往充电至少得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综合算下来还是合算得多。

          • 家园 手机换机周期越来越长了,市场也逐渐饱和了,

            所以华为,小米几年之前切入汽车行业已经是一种必然!

      • 家园 比亚迪是国内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家

        还自己生产Igbt

    • 家园 昨天华为发布了新的车载系统

      其中包括一个xmotion的子系统,说是可以在三个方向动态调节底盘,可能追不上比亚迪的云撵,但是其他车厂用了,也不至于被比亚迪甩开的太远,今天m9发布,应该能看到实际效果。

    • 家园 挣钱才是硬道理

      特别是能在海外挣到钱才是硬道理。国内的都卷成卷心菜了。

      当年韩国的那些车也就那么回事,但是基本比日本车一辆便宜个几千美元。硬是席卷世界,无往不利。现在不也洗白上岸了吗。

      比亚迪只要能占领当年韩国车的生态位。可以搞“买得起的电动车”。进不了美国市场也无所谓。世界市场足够大。

      技术啥的,做广告用的。日本车有啥天顶星技术?就凭价格实惠,结实耐用就称王这些年。

      • 家园 既然资本主义必然发展成垄断资本主义

        那么卷是客观存在,是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光看见贼吃肉了,贼挨打的时候也就是人家卷的时候大家还没有出生。

        所以卷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啊,但凡啥事,一牵扯到我的国,就有点千夫所指的势头,这还是话语权弱势问题,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不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