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掉进日本坑里了 -- 一份抗战时华北共产党军序列引发的困惑 -- 萨苏

共:💬42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八路军自编独立第一至第六师”应该是翻译的问题

      提供一段文字,很明显,八路军的“支队”可能被日本人翻译为“师”:

      1937年11月上旬,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林彪率115师主力由五台山地

      区南下,留下独立团、骑兵营和两个连,共约2000人,由聂荣臻领导,在晋察冀3省交界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11月8日,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这样八路军115师就一分为二,成为两个部分。

      要成立新的军区,就要把115师的家当分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家产,最主要的是人员。关于作战部队的划分,中央军委在指示中已经明确了,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对机关人员的划分。机关人员的划分工作,主要由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负责(八路军的政训处已在10月22日恢复为政治部)。聂荣臻的回忆录中在写到这次“分家”时是这样说的:“我对他(罗荣桓)说,你来分好,你公平。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几个部门由你决定。哪些人留下,你有决定权,我不争一个人。罗荣桓同志对我非常支持。他亲自挑选了一些人,留下的同志虽然人数不多,但很得力。”

      晋察冀军区属八路军建制,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中央军委任命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11月13日,晋察冀军区以在北部、西部、南部和东部的部队和工作团为基础,分别组建第1军分区、第2军分区、第3军分区和第4军分区,各军分区主力部队均整编为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大队(相当于团),每个大队辖3~4个中队(相当于营)。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第2、第3大队,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邓华。该军分区以原115师独立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涞源、广灵、蔚县、易县、繁峙、灵邱等27个县,称为冀西北区。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第5、第6大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尔陆。该军分区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五台、代县、崞县、定襄、忻县、盂县等9个县,称为晋东北区。

      第3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10、第11、第12大队,司令员陈漫远,政治委员王平。该军分区以115师骑兵营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阜平、唐县、完县、曲阳、新乐、定县、望都等7个县,称为冀西中部地区。

      第4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7、第8、第9大队,司令员周建屏,政治委员刘道生。该军分区以115师第685团2营第6连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分为晋东北、雁北、直西、和冀察边等地区。

      • 家园 看来有道理

        而且鬼子的情报颇有对得上的,比如第一,第二支队(师)的指挥官,那么,邓华作过第六支队的司令么?

        • 家园 google:“邓华+支队”的结果

          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流亡在北平的东北大学生、抗日义勇军成员赵同、高鹏、纪亭谢等人为首,联络昌平县白洋城保卫团总汤万宁及其子汤玉瑷,宣布成立国民抗日军。这支队伍一成立就得到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支持,陆续派去大批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及进步青年,并建立了党的组织队委会。1937年9月底,中共北平地下组织指示部队向宛平青白口、斋堂一带转移。这时以杜存训为首的斋堂地区进步青年,在国民抗日军的影响下成立民先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中共北平市委的要求下,为加强对国民抗日军的领导,八路军总部派出以吴伟为首的几位老红军组成武装工作组来到斋堂一带,根据朱德总司令要求,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抗日根据地。11月中旬,国民抗日军根据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开往蔚县,接受改编。国民抗日军焦若愚、佟旭野和吴伟等12位老红军继续留驻斋堂一带开展工作。以市委农委书记刘杰为首的一批党员撤离北平,于中旬到达青白口一带,建立中共宛平中心县委,创建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共北方局的决定,苏梅、陈群、陈仲三也于11月中旬来到斋堂、青白口一带。几路人马会合后,成立了以刘杰为书记的中共宛平中心县委和以吴伟为队长、胡敬一为党代表的平西抗日游击队支队。1938年元旦,中心县委和游击队离开青白口、斋堂一带,前往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集训和休整,后经军区决定,开辟以斋堂川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初,晋祭冀军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率三大队自涞源出发,出紫荆关沿长城东北行进,经涞水的板城、涿县的野三坡进入斋堂川,司令部设在西斋堂村中的聂家大院。不久,部队扩编为第六支队,通常称为邓华支队。邓华支队协助地方在东斋堂建立了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后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平西地方工作委员会。邓华支队便以斋堂川为基地向周围地区发展,在西北方面,支队第一营连克怀来的矾山堡、蔚县的桃花堡和涞水的金水口等敌人据点;第二营开到坨里车站附近,摧毁维持会,在紫石口建立房涞涿联合县,在谢家堡建立宣涿怀联合县。至此,平西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4月底又在房山县长操组建房良联合县。5月,宋时轮支队经雁北开赴平西,与邓华支队会合,进一步加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力量。

          晋察冀军区于1 9 3 7年11月7日成立,次年2月,聂荣臻司令员即按中央的决定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从红军骨干比较多、战斗力比较强的第一军分区抽调了一部分兵力,由邓华同志负责,组成了邓华支队,决定进军冀东。邓华同志受领任务后,按照军区的部署,1 9 3 8年2月20日从涞源出发,逐步开辟了平西.房山、涿县、涞水、良乡(今属房山)、昌平、宛平(今属北京市丰台区)等地,在一部分县建立了抗日政权,组织了地方武装,扩充了部队,为挺进冀东建立了前进基地。1938年5月,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又将晋西北活动的宋时轮支队调到平西,与邓华支队合并,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进行东进前的整训和准备。至此,冀东人民的武装抗日大暴动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在此期间,河北省委曾前后两次派李楚离同志去阜平和平西,向聂荣臻司令员汇报了冀东的准备情况,并与邓华同志商定了八路军的东进计划和冀东起义的有关事项。

        • 家园 在我的印象中

          邓华当过支队司令(哪个支队我记不清了),后来与宋时轮的部队会合,宋时轮任司令,邓华改任政委,有人说这段时间宋时轮和邓华共事的时候关系处得不好。

          另外,部队的番号也会有变化,有时候会出现“情报不如变化快”的情况。

    • 家园 有一些是和共产党走得很近的国民党军队

      刚查到第32师是傅作义的部队,傅作义在38~39年曾搞过与的共产党合作。这个里给个网址:

      http://www.tybzw.com/shanximingren/ldmy/ldjx2.htm

      其实在北方,非蒋介石嫡系的军阀,有不少都在抗战前和共产党走得很近。傅作义是后来又缩回去了。但吉鸿昌、续范廷、张学良、杨虎城都算是。有的还真加入共产党了,如吉鸿昌。下场都挺惨,被老蒋害死了。

      原因么。北方受日本侵略的威胁就在眼前,老家都已经(或者快要)丢了。却被老蒋派去打共产党,搞两虎相斗相互消耗。再加上接触到的共产党反而有更多的善意。两相一对比。不由得不动心。

    • 家园 板凳第二排!占了座再看!
    • 家园 哈哈, 沙发。 的确看的糊涂

      总不会是二狗子唬弄的情报吧。 这番号无论无何对不上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