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安三万里——补了我心中有个大遗憾 -- 达萨

共:💬31 🌺33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看完了的感觉是编导有点着急。

              没有耐下心来仔细打磨。

              总的来说也是部不错的片子。

              但是这个题材,这个结构,这个投入,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现在不可能有样板戏那样反复开会讨论反复修改的好作品了。

              整个圈子运转的基本逻辑和心态都是追求投资收益,有这部片子编导这样追求的都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 家园 追光老总写了所有追光剧本

        很多人为此之前非常不看好长安三万里的剧情,因为之前的杨戬就剧情十分拖后腿。。。。

        这次可算口碑回转了

        • 家园 是的

          王微确实参与了几乎所有作品的剧本创作,但力度应该有所不同。

          按照网上报道,前三部作品基本是王微完全主控,所以他不仅是编剧,还是导演,制片人。

          长久以来,追光没有自己专门内容研发团队,作为前三部电影的编剧、导演与制片,王微在某种程度上垄断了创作的权利——这与皮克斯是相违背的。就连宫崎骏的制片人铃木敏夫曾说,“一个人是做不出作品的。”

          王微的内心深处是一个向往文艺的人,他出版过一本和青春有关的书、写过话剧。他不怕别人说他自恋,比起做一个转瞬即逝的科技产品,他更想留下可以传承一百年的作品。

          “我关心的是七情六欲的这种感觉,而不是欲望上的。”王微在4年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关心欲望可以更了解人性了解市场,但王微选择了情感,这是一种更微妙和难以把握的元素。

          一位追光的前员工说,王微在创作上非常坚持传递一些有哲理和文艺的台词和剧情,比如《小门神》中,王微坚持要让女主角——一个小女孩在酒吧里蹦迪;《猫与桃花源》中王微坚持要黑猫深沉并用一顿一顿的语气对斗篷说:湖底,很深,暗流,危险。不是让你害怕的才叫危险。

          王微的决定通常是不容置喙的,员工只能尽力去摸索与他沟通的艺术。《猫与桃花源》里的母猫一个最初设定是在窗台在把玩窗帘时失足掉下楼。大家觉得剧情很突兀也很蠢,但王微格外坚持。后来有人建议改成:在一个下雨天,母猫看到雨水想伸手去接,结果导致坠落。这个妥协的细节被王微接受了。

          “他很满意,既保留了情节又满足了他‘文艺’的心。”一位追光员工有些无奈地说。

          但这种情况到了《白蛇缘起》有所改变,主要原因是华纳介入了。

          2017年的《阿唐奇遇》,2018年的《猫与桃花源》,都和《小门神》一样,成为追光动画的探路之作。王微往往身兼CEO、导演、编剧、制片人等数职,他说自己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身份的转变,常活在电影的角色里,动画电影的大多工作只需在电脑前完成,这很适合他这个宅男。

          当时他一直站在台前,说自己患有「强迫症」,电影有些地方看着别扭,他会觉得不舒服。介入创作是他的常态,他一直在修改剧本,从头到尾看了四五百遍,每一遍都要修改,而太多改动又会影响制作进度。

          从本质上说,追光动画的前五年发展,也是王微自学的一个过程。

          做动画之前,他就自信于自己的自学能力,靠着看书和找人聊,他明白了整个动画行业的流程,「看第一本书时,不懂动画电影,有各种奇怪的想法,到看第20本书时,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他认为,制片人是「举着皮鞭盯电影进度」的人,编剧负责讲故事打动人心,导演保障电影的品质。

          在看王微写的剧本时,顾问安东尼不止一次提醒他这么设计不对,这时候王微就会拿出一本书,然后翻开,「你看,书上是这么写的。」

          才华与话语权不匹配的结果是票房惨淡,7800万票房的《小门神》,2700万票房的《阿唐奇遇》,都让王微知道,现实不只是自学那么简单。

          当时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接近10亿的票房,狠狠打了追光动画的脸。2018年的董事会上,追光动画一度被认为走到失败边缘,《白蛇:缘起》成了公司唯一的机会。

          2018年之后,王微逐渐妥协,他开始离开创作一线,把更多精力放在公司本身。如何让公司协调运作,让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为一个目标前行、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这是王微最大的改变。

          王微和他的所有员工都知道,《白蛇:缘起》也许是追光生存下去的唯一机会。“之前看到故事的时候大家已经觉得这部电影有戏。”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全部由追光内部培养的新人担当,王微退居幕后。

          拮据的追光必须找到愿意参与出品《白蛇》的资方。联合创始人于洲此时看到了正在积极进入中国的华纳兄弟。华纳兄弟中国进来也意外地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电影一旦变成中外合拍片,根据规定就可以免去宗教处的审核。

          但经验丰富的华纳兄弟发现了剧本上的硬伤,于是强硬推动着对《白蛇》进行了很多的改动,包括改掉了王微喜欢的“文艺”台词、换掉了原来的配音。

          “不改可能就不会投钱,这是华纳兄弟的原则。”一位参与项目的追光员工说。

          自此之后,追光的作品应该都是团队合作,王微仍然有影响,但影响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王微试图妥协,离开创作一线后,他的第二个孩子也诞生了,王微开始把更多时间花到了在上海的家庭身上。过去每日最早到最晚走的王微,如今一周在公司也就出现几次。

          接连的失利在某种程度上消磨了王微的一些锐气,他也开始对自己一直的坚持多多少少产生怀疑。“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他整个人在此时反而变得柔和了。

          一年前的一次内容创作小型会议上,几个兼职的内容智囊团成员在会议室开小会讨论事情。王微突然推开门进来找他们聊天,主动请教起剧本有什么地方要改。

          “简直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他说,在这以前这根本不可能想象,Gary从一个老板变成了一个同事。

          在过去,故事完全由王微自己把关,后来王微组建了智囊团、故事组和绿灯会三个组合:智囊团和故事组成员都由对创作和导演感兴趣的员工兼职,绿灯会由追光的董事与制片人组成。这套体系效仿的是皮克斯的Braintrust,皮克斯后来又将这套体系带入迪士尼。

          某种程度上而言,王微就是像是追光的天花板,王微的手能放得多开,追光就能长多大。

          这从作品气质上也能看出来,之前的作品直到《白蛇缘起》,还是有弄弄的文艺标签和个人风格,但从《哪吒重生》、《青蛇劫起》之后,按照网上的说法,似乎有了浓厚的”起点网文风“,气质从文艺青年变成了中二青年,加上大量赛博朋克等元素的引入,可以想见是团队在努力迎合那时候的影视潮流,包括《杨戬》中引入对体制权威的质疑等,都是商业向的改编。

          但这样反而让作品显得不伦不类,中二违和,两边都不讨好。我之所以认为《长安三万里》中重新回到了王微主导,是因为这部片子太像王微的自传了:前半生才华横溢,名利双收,却离内心的理想始终一步之遥,中年后饱受打击,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反复横跳,终于厚积薄发,绝地反击。高适和李白两人,就是王微身上两重属性的写照。现实中高适也是在五十多岁才迎来了自身的“高光时刻”,而王微今年也是五十岁。但他们内心中,都有一个不死的李白。

          通宝推:铁手,翼德,
          • 是的
            家园 花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如你介绍的王微是中国社会重新崛起的重要原因。

            现代经济学提出经济四要素:资本,人工,土地和企业家精神。

            马克思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是不包括企业家精神的。正相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还会被用来诠释企业家为剥削者和压迫者。

            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重新崛起证明了这四要素的重要性。

            • 家园 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不就是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吗?
            • 家园 不知道哎

              我其实不知道王微这算不算“企业家精神”,因为我不是企业家。

              王微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新富阶层的一枚,也是那几波风口中成功在最高峰套现的人。

              不过在财富自由之后,还有激情和愿景去死磕心中的梦想,我还是佩服的。

              不过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这么残酷,光有梦想不行,光有理性也不行。

              我个人觉得,王微之所以最初总是碰壁,到后来退居二线后也磕磕绊绊,直至重新出发后终于凤凰涅槃,核心在于“真实”。因为他真实面对了自己的内心,也真实地面对了现实世界,才有《长安三万里》的成功。李白和高适二人,都是他人生的写照,我觉得本片既没有崇高贬李,也没有崇李贬高,这两种人生态度都真实地存在于中国人身上,一体两面。

              因此,无论什么作品,想要成功都要建筑在真实的基础上。建筑在虚假上的善也是伪善,建筑在虚假上的美也是海市蜃楼,直面真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 家园 “企业家精神”这个词可能词不达意

                我还见过有翻译做“企业家素质”的。

                简而言之他去管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赚钱了。这里要把垄断生意排除。这个过程中他表现的就是企业家精神。有实际工商经验的都知道我说的是啥。

                这不仅仅是管理才能。老板肯定要有管理才能,他雇佣的经理人也有管理才能。但是仅有管理才能是做不成老板的。

                @绝对不是白领

                企业家精神或者企业家素质不是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

      • 家园 直觉觉得你对达萨搞错了

        个人认为马亲王是段子手,写不出大文章。看 @达萨 河友的贴子说是马伯庸编剧,很是觉得怪异:马亲王什么时候变身了?写出的文章,能让达萨河友这样水平的人觉得有历史感。还好你们达字头的自己修正了。

        倒不是说马亲王水平不行,只是达萨河友让一个高产主流作家,写出历史感,我觉得过分了,这不砸人饭碗么。

        • 家园 马的剧本看一个就够了。

          都是各种绕,看过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都是故弄玄虚,各种烧脑,很多情节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前段时间又来个风起洛阳,看了前面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 家园 这个话题很有趣

          我其实不太了解这里的历史感是指什么。马亲王到目前为止改编成剧集的历史作品,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等等。

          马伯庸的作品在我看来,还是属于用“微观视角”、“历史切片”的方式去试图还原、透视整个时代,这个我认为本质上还是属于《万历十五年》那一脉的写法。

          这样的写法优势是既能兼顾历史细节和还原度,又能保证可读性和通俗性。所以马伯庸的作品在ip改编市场很吃香。

          但这种写法也有局限性,就是它既试图体现小人物对历史和时代的影响,又要在历史典籍的大框架内运行,因此人物的前后往往不一致,前半段在“拱火”,后半段在“灭火”。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中观众就一直吐槽后半段张小敬人设崩了。

          所以我个人的理解,历史感其实来源于历史观,而历史观形成后,作品本身的气质就决定了。马伯庸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他在每部作品中的历史观都是隐藏的,需要读者去发掘。而《长安三万里》基本上还是很直白的,直抒胸臆,所以这个片子的“气”还是很顺的,不像追光其他作品那么拧巴,所以票房好也就不奇怪了。

          通宝推:铁手,闻弦歌,
          • 家园 艺术来于生反映生活

            你这几天关于文艺的贴子我都有看,写得很好,谢谢你。按以往的话我肯定是宝推通宝推的,现先欠着。谢谢你。

            从你这几天的关于文艺及文艺圈的情况介绍,颇有点五味杂陈的。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反过来看,一个软了,另一个是无法单独硬的。

            • 家园 客气了

              大家都是相互交流。

              对于文艺,我想说“五味杂陈”那就对了,文艺必须是百花齐放的,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一种味道或黑白两色,那文艺必然是僵死的。

              顺便也可以说说我对未来的看法。我的看法很“割裂”。对于文艺,或精神层面,我非常的乐观,一场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大爆炸即将到来,不可遏制。

              而对于物质层面,我一度非常悲观,因为以现有的人类理性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我看不到有避免冲突流血的可能性。而现在一星半点的关于黑科技的可能性,都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也正是这种焦虑的现实映射。

          • 家园 如果网页算是窗口,那亲王

            也算是同窗了,算四铁之一。还是要挺一哈。说实话,庆余年那玩意都能拍电视剧,关键还有庆帝这样的表演艺术家,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大概看了网上看了庆余年一两千集吧,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实在,比起灰熊猫的窃明,我还是粉窃明,主要那个范跑跑实在是裹脚布。比起来,新宋要好看很多。但是没火。

    • 家园 长安三万里确实是一次很好的传统文化诠释

      官方喊文化自信喊了多年,但不在文教传播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就只能喊喊而已,任凭各种公知殖人软骨病患者横行文化领域,不可能产生什么好作品,但广大民众里面不缺有识之士和能干之人,长安三万里的出现就是明证

      • 家园 中国人的心气在

        前两天看了一个视频讲夏衍解放前拍左翼电影。

        当年能拍左翼电影,是因为拍左翼电影赚钱,所以电影公司老板愿意拍,电影明星愿意演(据说阮玲玉主动演进步角色)。而当时他们办进步报纸也是实实在在的卖的出去,有广告收入,能自己养活自己。当年能看电影报纸应该都是当时的中产阶级,其中身为洋行买办的要占很大比例。当年中国人都不服输,要看左翼电影,进步报纸。更何况现在了。

        爱国宣传,正面宣扬中国的宣传,只要资本不是和钱有仇,必然是正循环,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

        今年的电影质量明显提高,而且看着也比较舒心。

        通宝推:铁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