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忠哥二三事 -- 爱菊轩

共:💬70 🌺29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故事三:缆车

      我初到瑞士不久, 轩哥从纽约飞来度假.租了一辆车, 周末邀请忠哥与猫王一起外出游逛.一天,一行四人驱车到瑞士最著名的Interlaken地区准备慕名攀登附近的某冰川.没成想,该冰川已经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在二十年中退缩了近百米.现在巨大的冰舌躲在陡峭的悬崖绝壁之后舔噬着那里坚硬的岩石,冰川融化而成湍急的水流从狭窄的崖缝里喷泻而出.亲近它的唯一途径就是爬上峭壁.瑞士山民用手臂粗的树桩在80度角的陡峭悬崖上搭起了之字形盘旋上升的天梯,其惊险程度令我这个从小上房爬树惯了的女匪看了直冒虚汗.

      忠哥是何等英雄!只见他镇定自若环视周围,突然眼睛一亮.原来他发现一条钢缆从天梯售票处后面的灌木从里直通悬崖顶端的小木屋.他断定这分明是一个救命的缆车啊!于是果断地冲我一摆手:"你,就坐着个上去".

      三个徳语文盲簇拥着忠哥来到售票窗口,看他跟售票的山民办交涉.不知道为何,窗口里那个酷似我老板的和蔼小老头突然吹胡子瞪眼起来,甚至气得满面通红,转过头去不理睬我们.忠哥转过来茫然对大家说:"他说他什么都不知道.让我们上去跟那个饭馆的人交涉."原来那个绝壁顶上的小木屋是个饭馆.我看了看那根细细的钢缆在空中晃悠,打心眼里感到恐惧,觉得还不如脚踏实地走在天梯上感到放心.于是赶紧掏钱买票踏上了探险路.

      大家就前一个后两个簇拥着我出发.我倒是觉得自己在最后比较好,万一掉下去也不至于连累两人当垫子.刚一开口就被全体同伴臭骂一顿,于是只好乖乖上路了.一路小心翼翼顺利到达山顶不表.观看壮美的大冰川也不用多说.转眼就到了启程下山的时刻.大家来到那个小饭馆,只见山下上来的钢缆通到旁边一个黑乎乎的巴掌大的小屋里.我们买了冰激凌在粗糙的长凳上坐下大吃,看忠哥跟老板打商量.奇怪极了,这个刚刚还满脸羞涩微笑的英俊小老板的表情居然变得和山下老头一模一样.不过是没有留小山羊胡子来吹罢了.眼看忠哥得到坚决的否定回答,一头雾水走回来, 对我们嘀咕道:"难道他们跟开缆车的竞争生意吗?"大家都不接受这种解释,开始"恶毒"攻击他的洋泾浜德语,害得忠哥连美味的冰激凌都吃不下去了.

      缆车是坐不成了, 可人还是要下去. 两个博士与两个博士生是不会被一点小困难吓倒的.吃完了冰淇淋大家也就研究出一套方案:我面朝悬崖,倒退着往下走.下面有人拦着, 上面有人拽着.虽然极其狼狈,但最终也平安爬下了天梯.大家松了一口气,在附近稍微走动来放松僵硬的肌肉.好奇的我绕进那个钢缆落地的灌木从,突然就明白了一切:那所谓的"缆车"只是一只简陋的木筐,仅供山顶的饭馆运送货物而已!

      那可爱的卖票老头和英俊的饭馆老板一定以为我们这群可恨的外国佬在捉弄他们.

      元宝推荐:紫色风信子,
    • 家园 花!正看的高兴呢,没下文了?!
    • 家园 好看
    • 家园 哈哈,好玩,立正举手发誓状
    • 家园 俺LG山东人

      俺很少做饭,为什么泥,他嫌俺做饭太复杂。

      煮熟了就行,费那么多事,没意思。

      他还真的爱吃肉。

      • 家园 我有个山东同学,天天吃饼干当午饭也不腻——能吃饱就行!
    • 家园 有些人天生对食物没什么讲究

      到国外就比较容易解决民生问题

    • 家园 忠哥是有福之人。
    • 家园 花!还有么?继续继续
    • 家园 可爱可爱!
    • 家园 故事二: 上报纸

      忠哥是认真的党员,常年从使馆订阅人民日报海外版。除了自己细心研读并定期向国内党员老爸发送思想汇报不说,还经常向我等落后分子推荐传阅。与忠哥相反,本人顶多读读生活版的菜谱和游记。再传到下一个人手里恐怕就随手当了碗垫儿茶杯垫儿。从这一点看,这份报纸倒是得到充分利用。

      一日,读到一篇描写留学瑞士生活的文章,顿时来了兴趣。继而发现故事里居然赫然写着忠哥的大名。连忙兴奋地跑去找忠哥求证。忠哥看了作者的姓名,立刻确信是过去的邻居,进而确定自己上了人民日报!“哈,我居然上报纸啦,还是人民日报,让我来看看印数.......”。平时老黄牛一样忠厚善良的家伙也有如此强烈的虚荣心! 可真等到摊开报纸细细一读,忠哥差点儿瘫了。

      原来,忠哥当年初来瑞士,继续学雷锋做好事的传统,主动帮助维护学生宿舍的清洁卫生。某日发觉公用厨房的垃圾袋发出臭味,就学着清洁工收垃圾的样子将其捆好拎出放到街边。没料此举违反了这里定期定点回收垃圾的规定,被判定是乱丢垃圾。垃圾袋里不幸有署着忠哥大名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投递信封,他自然顺理成章是百元大罚单的得主。忠哥当了一辈子良民,批评和警告都没挨过,自然把警察局的罚款一事看得很重。于是赶忙找宿舍里的中国前辈讨个对策。最终却也没敢按照指点去警察局辩解,乖乖交了罚款,把“痛苦”默默埋在心里。这位前辈此次抖出陈年往事并不为几块钱稿费, 而是旨在宣传入乡随俗的意识,告诫大家来到国外生活学习,要尽快熟悉并遵守当地的法规:“不要无意中犯下小忠同学那样的错误”。

      经过开导,忠哥终于想开了,即便作为反面教材,上这等大报纸在瑞士几千中国人里他也是独一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