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为啥没有三顾茅庐 -- 普鲁托

共:💬278 🌺3215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靠赎买获得基本盘,在信息畅通民智已开的时代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样做无非是给带风向的人提供弹药,激起普通民众的怨愤罢了

                  • 家园 既然谈的中国人利益分配核心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史。前人皆用记录书本中警示后人。

                    宋明两个汉人王朝,一个对文举出来的文官给与士大夫共天下,一个给文官给与利泽(免税赋)。后代继承方面受共天下或免税赋带来比普罗大众极高起跑线,千年的世家可不是说笑,不过没有复古给予贵族待遇。清是文明圈的少族当政王朝,八旗是贵族制+即警惕限制又信任重用蒙汉旗人+文举的文官,同时也给文官通婚待遇。明太祖是复贵族(王族勋贵)+文举的文官+军户,破局予长子长孙双亡,朱棣退化为半勋贵半厂卫(王族废人化)与文官并立辅于军户、设两京。从文明角度,清继承发展明制同时,吸取隋唐优点及教训。

                    自古以功定爵,深得人心。继承又于五世而腰斩广传。千年来,帝王鼓励勋贵走竞争性选拔,如文举,皆不能走成功为主流。

                    本朝“无皇族不复贵族”是天子定。

                    前有北洋军政府探索出高压线,后有国民军政府孙设蒋摸出模糊边界。

                    大功者给予五代保底,其他按功劳递减四代至一代保底,甚为妥。后代如有立功则叠加保底代数,为激励;有过则对应罚除保底代数。全民无功不受禄制。

                    立功集团为“八旗”,为给暂未出不肖子孙抵消功业,功勋们需要代代尽力多立功。

                    老干部不是不想坐龙椅,常校长都不敢跨雷池一步(俩军政府叠降天花板),下有全民皆兵们虎视凶凶(大规模民兵训练最后一波生60~65年代)。老干部子弟不要自以为是,恢复常态那灭十族也回归。玩“靖康之耻”前,官僚们先想想后果。没有什么“华主席”可以再复刻。浴火重生3.0,活在小破球上有你份?

                    引用别人论述说明美方处境:

                    “第三日不落既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胆量好么。

                    没有能力,是由于去工业化 + 统治阶级蓄意制造的社会撕裂,其已彻底丧失了大规模战争动员能力。

                    没有胆子,是由于身为现任霸主,终极洗牌的最大受害者一定是美帝国自己。

                    主动挑起世界大战,好让某知名不具的东方大国或是被美帝封印多年的老欧洲列强捡漏?”

                    通宝推:青青的蓝,
                  • 家园 感觉很扯淡。

                    晋朝门阀世家不是给后代保底,又怎么样了?根本问题是权利分配。再往前追就是私有化的问题。。其他任何补丁都无济于事。

                  • 家园 插一句

                    一些事本来是不应该网络上说的 ,但是你写的有诚心我不能不提醒。现在重点批评的就是拿捏人心欺负老实人的所谓 精致,你说的 要尽量接地气才会被人接纳。

                    比如,去年年中知道华为突破后知道地产这条线完了。换你代入领导层,你要应对什么处理什么消化什么发展什么缓和什么。我也多次提过,随着中美中短线脱钩,我前几说沙利文实际是美国新生代在和我们做长期保证。对应这个我们要这么调整。这也是我在沙利文和王毅见面前说美国已经不是我们威胁层面优先序列的原因。

                    对应中美实际的脱钩,我们内部这么调整。因为一些人是基于房地产承诺上台的。他们配套的小金库在 2800和 对应雪球的中证 500配置在 4300。从中美从房地产芯片角度,当趋势来的时候,现在的都不意外。早在2022年底,有人特地提醒我,股市在2800点以下基本就是没有存在意义,大白话就是2800点是谁在投反对票。去年年中,有高手反复提,接下来矛盾是杨迪矛盾,但是就是没有人提醒他。那时候我们听的瑟瑟发抖。直到今天有人在网络上,问特定的消息源谁是不是要辞职,我才敢说对应的。这些现实中要处理的问题和矛盾。我更早前说的同级消息源横向联系被切断后,就是现在 多数人 对这波调整几乎是没有准备的原因。

                    政治大周期有时候是几百年甚至几个大朝代才能完成调整的。比如兴起与两汉的门阀政治为啥要到唐末才彻底根除,因为夏商周贵族群体的积累。哪怕唐帝国的终结,官制上彻底结束门阀体制的三省六部制也要两宋彻底败亡后。而对抗门阀依附皇权崛起的是所谓世家。世家和门阀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军权因此必须依附皇权。但是世家从两宋贯穿明清影响至今。

                    大历史几千年,但是我们都要解决现实问题。我曾经说过, 这样的话题,数字化改变的经济结构可以让上下供养比虫现在的20 22养一个提高到理想状态的4比1。然后呢,那就是后来者一步步要摸索的事情了。

                    现在你是处理大结构调整的几十年的未来,还是要为未来埋下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种子。当年我明白主席为啥相信人民的时候,我说过两句话。

                    1我只站在赢家一边

                    2.我愿意为主席等一千年

                    其他你看我明天在春节前写的相对现实多一点的东西吧。

                    通宝推:方恨少,西门飘飘,东山之石,秦波仁者,
                    • 家园 天不生习近平,万古如长夜,习主席提出了经济日心说

                      央地矛盾历史上的处理法大部分靠通过掌握军权,人事权来处理。

                      军事上重杆轻枝。一般王朝都会实现军地分离,武将与地方行政权分开。武将的任命考核选拔有中央为主体。地方上无权过问。中央元首掌握军权,可以主动选取边缘军士,或者在军事变革时代,主动提拔新时代将领。这点上汉武帝是可以学习的榜样。汉武帝事情正直钢铁武器普及以及骑兵战成为主力。汉武帝以此为由提拔了一大批新时代将领,如卫青和霍去病。现在无人机与ai深刻变革了军事技术。中央可以趁机进行新将领的选拔工作。

                      在人事权上,关键的问题是核心提拔必须从中央出发。而科举制是实现提拔从中央而出的关键。在科举制前,官员们都是靠地方上推选的。九品中正制很容易让初次的官员选拔权落入地方豪强手中。自然地方豪强做大。而科举制别管考什么,只要有一定客观的淘汰率就能把初次选拔权从地方豪强手里夺过来。这点朱元璋是个好例子。朱元璋一开始看不清科举出身的儒生。因为儒生在地方上的实际管理能力远不如地方事务官吏。但是在实践中,听中央的话比熟悉地方事务更重要。朱元璋通过实践认可了科举制。只要中央统一科举,选拔一批人才统一培训在分派到地方上,就能避开地方豪强的干扰。实现中央压制地方的局面。当然坏处就是官吏分离。地方小吏的升迁路径基本被堵了。

                      现在有个好机会就是习主席主导新经济学革命。如果习主席抓住这次机会重建经济学学风。那么就有理由进行全国性的经济再教育再考核,把首次选拔权重新从地方转到中央。先考试把认同理解习主席新质生产力的人挑选出来,在中央进行培训后空降地方。这些官员会更容易听从中央的安排,也更容易升迁。

                      习主席这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其历史地位至少相当于经济学中的哥白尼。把经济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从市场工作转到了科技创新上。这就是新时代的经济日心说。经济工作核心是围绕科技创新而展开,而过去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则是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围绕市场而展开。工作核心的不同,科创是日心说,市场是地心说。虽然新质生产力理论还不是很深刻,但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是经济学上的0到1的突变。而这个突变是由中国领袖完成。这将载入历史史册中。如果后续有科创经济学家发展壮大。出现科创板牛顿。那习主席就是科创经济学的开山祖师了。以后的史书上就是“天不生习近平,万古如长夜”。

                      再回到基本盘和汉灵帝改革上。我以为要避免乱世,解决央地矛盾,实现土地财政的改革。其实就是做三条。

                      第一,以新经济学为理由重开经学,把经学的绝对垄断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招募一批认可新经济学的新意识形态分子。让意识形态分子去与旧市场派斗争,铲除市场派交上投名状后进入基本盘。培训后空降地方,成为人才干部梯队。这相当于汉灵帝的刻熹平石经。

                      第二,整理功勋烈士后代,看看这些人的后代是否还有认可中央,愿意为国为民服务者提拔进入军队。这相当于古代勋贵后代掌控军队。当然在现代中国是无贵族有功勋。以功勋来衡量贡献区别对待后代待遇,这就变成另类的勋贵与军户。这些人的忠诚度会比地方上来的更高。如有可能最好全国的烈士未成年子女中央统一收编到首都培育成才。这相当于汉灵帝的重启州牧制度,以宗室总领关内关外重要的地方军权。

                      第三,选拔科技人才进入基本盘。选拔一批有科技贡献,特别是有关键科创的科技人才来空降地方官。这点已经展开,这次习主席去天津带的都是军工口的领军人物。这些人的关键提拔都是由中央完成,与地方上关系不多。可以作为依靠来压制地方大员。

                      • 家园 感觉新质生产力还不用拔高到如此程度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非常务实的,社会学相对于自然科学显得不那么“科学”,就在于社会掌握科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好比谷堆悖论,一粒粒谷何时变为“堆”,这从数学推导层面几乎是无解的。而科技对于人类社会的改变也具备这种效应,一项科技的突破并不会带来根本性变化,但一系列科技的变化逐渐就重构了社会,而这种变化对于身在社会中的人,会觉得“自然而然”,但对于社会的决策者,那就是天大的事。

                        所以,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上位者预判一堆新科技的变化,可能引起社会层面较大的重构,但这种重构主要发生在什么领域,程度如何,其实是未知的,只能隐约进行一定的推导(或许巨型计算机已经给出了一定程度的答案,但个人认为因为无法确定输入变量的权重判定,结果有效性不高),因此需要社会上掌握资源的人群投入基于新的生产关系(组织模式)方面的尝试,以增加未来判定的准确性。

                    • 家园 1:4的时候,可能通过加速上下轮换可以实现吧

                      上下供养比,从1:20到1:4,是升高了。如果上下之间还是以人本身为分界,把人分为上人、下人,这是很难实现的。光是维持上下之间的分界,就很困难,更不要说还需要实现上对下的指挥和控制。就好比100个人,5个上人,建一个屋子就好,95个人住草棚,似乎也没啥不行。如果25个上人,就需要盖一座院子,或许还要配一个碉楼。如果设计出来的制度,还是以人本身出发,很难实现。如果能实现上人和下人的流转,或许可以。其实,在未来有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上人对知识、制度等的垄断、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对金钱、矿产、土地等资源的控制能力,其实人之间更没有差别。控制知识好歹还需要学习,控制土地靠武力就成。有个现象可能作为注释,就是现在做事越来越偏向搭”草台班子“。专家越来越没有公信力。乐观的猜测是,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据计算、交流中心的地位会越来越低。如果实现分布式计算、交流设备的成本进一步下降,每一个人的”手机“都可以是一个计算中心、基站。那么就很容易形成自发的组织,进而形成对上人的反向管理。进而高效地优化生产关系,进而大步提高生产力。悲观的猜测是,到那个时候,root是重罪。

                      通宝推:葡萄,
                  • 家园 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过了拐点不可逆转

                    如果说被河里众人骂骂咧咧的团派,至少还能是胡四的体制内可依靠的力量,不管这个团怎么样,总还是个组织,组织的力量和凝聚力在目前全世界的政治生态中是最强大的。至于宗教信仰和领导人的个人魅力都是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方面的例子俄罗斯给我们展现了,普京靠着领导人自己的魅力、强有力的私人军队和众多各种直属武装力量,在国内各种生活资源非常充足的条件下,搞成现在如此的模样。想一想,我们哪一点比得上俄罗斯?

                    党和党的组织工作,现在是啥样?大家可以说一说,是个什么样。

                    政府这个官僚机器,经过这么多年的反腐,现在到了地级市发工资都困难的地步,无论如何,这群庞大的官僚人员内心不爽是肯定的。

                    军队、军工,最近拿下了好几个将军、董事长和总经理,连方平网友都很痛心疾首,毕竟方网友大部分时间是乐观派,只能是问题到了很严重的地步。然后是企业,国有央企都是啥样,这个吃相的问题就不说了,按照经济学的做法,全国的经济都是在国企央企下面展开的,换句话说就是除了他们,其他的企业都是在他们下面吃饭,或者是他们不吃的饭,但凡是他们以前没有吃的,你发现了,并且做起来吃的不错,那连锅带家伙都是他们的,如果原来他们吃不好的,你现在吃好了,那一样还是他们的。除了国企央企,其他的企业不可能对其有一点好印象,即使你让这些个货上市捞钱,他们也心知肚明,那只不过是为了让你养活就业人员罢了,拿到钱,就是高薪招人,然后是大规模烧钱,大股东变现跑路或者是破产,因为谁也不是傻子,做好做大做强后就是被直接拿走。再来说一下高级打工仔、中产,在以前的经济大潮中,这些人不但买了房和车,绝大部分还有剩余投入到信托、理财、保险和股市等,可是从2012年到现在的股市,中间2015年搞4000点是牛市的起步,结果是老百姓真是相信党的喉舌一进去就是千股跌停,好不容易刚刚忘记,这就有胡总编3000点以下是黄金,到今天上证指数跌的不多,但是综合指数跌幅近7%,2000多只个股跌幅在10%以上。这样的吃相,把中产仅有的一点钱抢走,除了打击人生前景愿望,那就是让这一群人哀莫大于心死,对政府不抱希望。我想说的是现在全世界的经济都是信用经济,全世界的所有主要经济体(不包括我们)全都在提振信心,加大马力印钞,然后通过汇率和全世界的交换平台疯抢物质财富,很难想像,这个时间,我们拼命地做空自己的股市,让全社会好不容易的一点点存钱也都灰飞烟灭,让我们勤劳员工生产的物质财富自己消费不起,然后在拼命打低汇率贱卖给外国人。如果这还不是卖国,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再找不出来哪朝哪代有卖国行为了。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已经早就不是马克思讲的那一套了,比如美元不仅是美元,本身参与全世界的商品交换并被认可后,美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绝对不是有些无知人员说的废纸,美债也一样,而且无论美债有多少,美国人都不用担心还的问题,谁相信美债能让美国崩溃,谁宣传这个说法,谁就是大汉奸。美国人只需要美国不能控制的美元消失,或者是能控制的美元买成美债,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个卖国贼相信美元,为美元生产锚定的物质财富,美国人就能一直玩下去。就像是打麻将,美元就是那个混子,可以是你想要的任意牌,那还有哪国哪个人不希望拥有美元呢?这一波股市的骚操作已经把中国仅有那一些中产全部收割干净了,配合着外资可以全资收购和持有我们的企业及金融资产,通过暴力机器把股市股价打成这样,然后让别人收购,即使前清都没有如此。这些都木已成舟,如此这般,连明末时的操作都比现在好一万倍,你还抱着幻想,也真够可以的了。

                    不要说股市是投机场所,不要说股市的功能是服务实体,不要说股市是为实体融资服务的。这是不懂经济规律,不尊重市场的愚昧表现。

                    股市首先为了筹资,然后是为了变现,再是为了资产优化配置和重组。这三大项,每一项都是以交易为基础的,既然是交易,那就需要买卖双方你情我愿,政府只能是监管交易的公平真实。融资是什么?融资跟筹资不是一回事,融资的性质更多是短期借款。而筹资才更符合股市功能的定位。而我们早就背离了股市设定的初衷,把这样的一个市场,搞成了偷、骗、抢的大粪坑。从股市里白白偷骗抢这个把戏,从现在开始,基本上完蛋。不管今后上涨还是下跌,红利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搞到了。不过又会有网友说,经济搞不好,股市提不起来,那是没有红利了。做人能厚颜无耻到这种地步,基本上不应该在人间。

                    说完中产,就是一般的员工了,农民不用再说,就说员工吧,基本上大致被宣传左右,老板残酷剥削压榨,老板豪车大房子,老板都是黑心贼。要么躺平,要么有一点点机会能少干活多拿钱最好,实在不行就摸鱼磨着呗。反正宣传上常有送外卖三年100万,干快递三年100万云云的,不是挣不了钱,是你不努力呗。当老板创业这个是骗不下去了,就忽悠你送外卖、快递也能百万,这他们啥脑袋才能说出这种话来?难道中国人生就的只能被美国人、西方人通过高汇率盘剥?为什么汇率不能恢复到1美元兑1.7人民币,为什么人民币不升值到1人民币兑2美元?为什么美国那个狗在杂碎特朗普一说当选总统对中国商品加税60%,国内就一片腿直哆嗦,为什么我们不能对美国出口商品直接涨价6000%,这几天不是宣传单个055就能对抗美国一个航母战斗群吗?那我们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现在就涨价10倍,全世界谁敢替代中国的商品,就把055开到他们家门口干他们呗?现在这是啥,既不反抗,静等打脸,然后使劲抢自己家里人默默地进大贡?

                    以后你也不要讲再什么血筹什么的,他们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筹码就是国内出事他们在美国能有个窝。不过很不幸,他们看着很聪明,但是他们一个都跑不了,美国也不会要这种贱货的。

                    通宝推:青青的蓝,ccceee,脊梁硬,
      • 家园 曹操是右倾现实主义,刘备是左倾理想主义

        只要能打、能出谋划策,曹操都会纳为己用,对实地、实利也是一分不让,斤斤计较。

        反观刘备,自以为挂着皇叔的头衔、汉家正统,再辅以“仁德”的虚名,就会天下归心。

        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不好意思要。后来即使要了,也很不在乎地就被吕布夺走了。对于一个没有根据地的政治集团来说,这种行为简直不可思议。

        后面对刘表亦是,诸葛亮建议早下手,刘备不答应,这才有了长坂坡的狼狈样。

        • 家园 我觉得实际考虑的成分会多些

          之前在讨论诸葛亮北伐的帖中,冒出个想法为什么不在关羽驻荆州的时候就北伐呢?

          直接北上不行,那就拿下汉中,从后来诸葛亮北伐的路线北伐,然后再拿下刘璋,占了蜀。

          为什么不早干?以前我也认可是刘备心太软,不过现在我比较认可的是:打下容易,笼住人心不容易。

          看时间线的话,赤壁之战之后好多年才入蜀。估计那几年都花在稳固新占的荆州,这还是刘备先前在刘表那呆了那么长的情况下。

          • 家园 在什么情势下北伐?隆中对的分析很高明

            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此诚不可与争锋……”,就是说光靠荆州北伐是不行的。

            孙权在江东也很牢固了,“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所谓联吴抗曹。诸葛亮说,荆州“此用武之地”:

            点看全图

            荆州就像卡在魏、吴间的楔子。北可伐魏,南可击吴。反过来说,也可被魏吴夹攻,关羽的覆灭就是这么造成的。

            所以诸葛亮又说,我们还得把益州拿下来【实际上还拿下了张鲁的汉中,这已经超出了隆中对】,有了大后方,休生养息。然后,“待天下有变”,再从荆州和秦川两路并进,北伐可成。

            诸葛亮的分析堪称完美。糟就糟在关羽为西蜀挖了个大坑,再没爬起来。诸葛亮离开荆州前一再叮嘱关羽“联吴抗曹”、“联吴抗曹”,被当了耳旁风。

            没了荆州,西蜀伐魏,只有走秦川一条路,诸葛亮也无可奈何。

            =====

            不过,对于隆中对,大的策略也值得探讨:以统一天下为目的的话,老二应该是先击垮老大?还是应该先吃掉老三,壮大自身之后再与老大一决高下?

            这个问题与当今中国的情势类似。

            通宝推:onlookor,empire2007,燕人,
            • 家园 亲和力可能是关键

              以三国而言,蜀打魏,可以算是打回老家,从情感上来说,双方融合容易。蜀打吴,则属于外来户,不容易站稳脚跟,不容易整合到一起。

              当今的话,以亚洲为例子,中国和日本、南朝鲜文化有共同处,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差别就大多了。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这个视角很有意义

                在蜀三兄弟里,刘备、张飞都是河北涿郡人,关羽是解良(今山西运城)人。加上诸葛亮是山东琅邪人。蜀国这些顶梁柱伐魏真就是打回老家,算回归。所以,《隆中对》里有言: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从此说,三国争锋对今也有启示之意。中国对日韩、东南亚,文史有近,可算融合。对印、对欧美都有“生吞活剥”的感觉😄😄

            • 家园 不一样的:现今与三国 -- 有补充

              这其中的不一样在于:

              大一统在本质上不是源于领导人,或者领导集体的个人或小集体意愿,而是源于历史发展路径的积累。所以三国分裂在中国,却在后人中被总结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除了中国,还有哪一个主要的民族共同体有这样的分合之执念?

              这个执念,一方面在于华夏族群在形成初期,在于大禹治水堕山敷土的过程中,在于西(夏)羌东夷南蛮北狄在与洪水抗争的经历中在生与死存活或消失的选择中,在于西夏东夷的碰撞交流融合中,一步步萌芽,生长,乃至扎根。在历经夏商周三代近1500年的积淀,历经秦皇汉武两位大帝对内整合对外拓展而成。

              换言之,我们的民族记忆,始于万国林立的分,但成于华夏集团的自我整合觉醒,壮于夏商周以降对于人伦和以德治天下的选择,这是第一次分久必合。而秦皇汉武则是对春秋战国的总结,这是第二次的分合。魏晋南北朝的混乱与隋唐第二帝国的建立,则是第三次分合了,而接下来的五代两宋归于元明清民国共和国迄今,这算是第四次的分合了。而这最近的合,还在路上,那就是台湾。

              至于现今的情形,我个人并不认为我们处于如下的选择困境: 老二应该是先击垮老大?还是应该先吃掉老三,壮大自身之后再与老大一决高下?

              原因很简单:当今的世界,在你我可以预见的未来(100年以内),不存在全球一统的未来。我们,也不应当去追求这个全球一统的未来。这不是我们的目标,也不是土共的目标。但是建立命运共同体这个目标是现实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以我们为主体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等于说要追求全球一统。错,这只是发展我们自己,扩大我们自己的一个手段和目标而已。

              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做那道选择题:先击垮老大,还是先吃掉老三。。。谁是老大?谁又是老三?谁又是老二?只有老大才关心这个。我们不应该关心。

              我们关心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青山绿水的热爱,是星辰大海的诗意,是和平自主的执念。

              谁要破坏,反对,阻挠这些,就是我们的敌人。谁认同,支持,共同努力,就是我们的朋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

              通宝推:青青的蓝,胡一刀,铁手,莫问前程,潜望镜,崂山一道士,qiuqiu,秦波仁者,和平共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规矩改了,只能补充,不能多回复。。。再说一点不一样的 -- 补充帖

              古 “今” 不一样。。。

              说到隆中对很高明,却让人想起一件额外的古“今”不一样来:韩信可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四百年后的诸葛亮,却不得不发明木牛流马,来翻山越岭走陈仓道。

              原因就在于,西汉初期的一场大地震,武都大地震,把发源于天水的汉水分割为西汉水和重新发源于汉中的汉水,而西汉水被隆起的山阻隔,南流汇入嘉陵江。

              可汉中毕竟是汉中呵,汉水之中。韩信当年可是渡陈仓,走水路的。而现实地理环境的变化,就不是诸葛亮能够从书本里读到了。

              • 家园 分久必合那些是老经验,未必适用于新环境

                分久必合的原因是汉人族群生产力优势,武力优势,生活水平优势,文化优势。这四个优势互为因果,一起导致了汉人族群对它族群的傲慢。

                再加上文字记录历史的传统这个催化剂,使这些优势、这种傲慢成了历史记忆。

                而所谓的民族,就是共同的历史记忆。

                拥有共同历史记忆的族群,处于东亚这个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后果自然就是分久必合。

                但是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太高明,历史记忆是会被篡改的。比如昂撒国家的电影现在拍出个黑皮肤的美人鱼,一时成为笑谈,但是如果真的这样坚持两代人,这个黑美人鱼就会成为社会共识,就会成为新的历史记忆。假设我们现在被昂撒人征服,三到四代人后,100年左右,我们曾经的3000年的历史记忆就会被新的人造记忆取代。以昂撒人对全球媒体的垄断能力,是真有能力亡国灭史的。

                在新的环境下,分久必合这类老经验不具备现实意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