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共:💬2450 🌺14352 🌵61 新:
主题内有 1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
    7/0
    稳中向好
    84/0
    不死不活
    64/0
    越来越差
    62/0
    自己晕菜了
    3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等于用更坏的方式撒了

                                              这些年积累起来的负债就约等于是撒了,还啥好处都没捞到,因为全撒给尊尊自以为是的政绩了。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多负债,就算其他条件都一样,处境是不是比现在好无数倍?

                                            • 家园 你看到的是货币政策,我说的是财政政策

                                              我给你引一段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

                                              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财政紧缩是21年末开始的。

                                              • 家园 强调财政纪律不等于财政紧缩

                                                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574亿元,同比增长5.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8219亿元,同比增长7.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6355亿元,同比增长5.1%。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数据不会说谎

                                                  这几年有没有紧缩, 财政支出增速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点看全图

                                                • 家园 搞不清楚是否有统计技巧

                                                  反正地方政府肉眼可见地缺钱,某珠三角著名的富裕城市,公务员的工资打四折发,我朋友的一家上市公司,做基建的,政府欠了几十亿收不回来,搞得公司快要维持不下去了。

                                                  强调财政纪律、过紧日子,不过是紧缩的换个说法,你要非说政府没紧缩,我也没办法。

                                          • 家园 你这样说就自欺欺人了。

                                            2023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89091亿千瓦时。GDP增长5.2%。这叫经济低迷?

                                            2023年1-11月,美国全口径净发电量为38295.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GDP自报是增长的,大约是2%,不过很多人觉得和其他经济数据对比对不上号。这叫经济强盛?

                                            你能不能统一一下经济强盛和经济低迷的标准。

                                            • 家园 中房旁氏结束,美元旁氏开始

                                              美国经济收缩,断链脱钩让美元经济圈收缩,而美元发行量还在增加,美元的购买力必然出现贬值。黑五销量可做印证。购买力贬值又能维持高收益率只有一个法子:旁氏骗局。

                                              中房也是旁氏,人口达峰难以为继才某求转型。目前看拆除旁氏结构的工作还可以,没有出现流动性危机引发的区域金融危机。

                                              通宝推:川普,真离,
                                            • 家园 标题应该去掉“自欺”二字

                                              仅仅是欺人罢了。

                                              上次恒大事件鼓吹救房地产公司时,一批ID还不是一幅为民请命的样子,最后言多必失,暴露了就是为房地产老板。

                                              这次也是,说到现在,有些ID底也露了。比如 @联储主席 河友,明确是因为习总不听美国人的话, @Swell 河友,明确就是为了资本, @独立寒秋HK 河友较早明确,就是为了房地产公司。

                                              包括疫情,包括贸易战,包括制裁华为,包括房地产爆雷,包括现在股市,他们都是大有口含天宪的架势,张嘴就来。人家哪来自欺?仅仅是欺人罢了。

                                              通宝推:潜望镜,chuchong,赵美成,newbird,
                                              • 家园 忍不住当一回理中客

                                                我觉的每个人代表不同的利益很正常,屁股坐在不同的板凳上也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还有就是各个利益集团本身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河友即使为他们代言,如果分析的有道理,也是很有价值的啊。至少给我这个局外人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状况判断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从我个人能接触到的中国国内和国外的信息看,我比较认同 @独立寒秋HK 网友的判断,即在最近一轮比烂的操作中,美国人还是领先的。另外,英国跌跌撞撞,找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欧洲深受俄乌战争拖累,表现差强人意,中国给人感觉是看不懂,估计接着要放大招,但我更多的是担心。

                                                如果要做利益相关声明的话,我应该能代表在海外的一部分华人的,还指望着退休后能回(或部分靠)中国养老呢,所以我是长期看好,但对于近期中国政府的操作感到迷惘的紧。

                                                通宝推:川普,
                                                • 家园 理中客是好的。

                                                  疏影河友你好。理中客其实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当然包括我。

                                                  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我觉的每个人代表不同的利益很正常,屁股坐在不同的板凳上也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还有就是各个利益集团本身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河友即使为他们代言,如果分析的有道理,也是很有价值的啊。

                                                  我多次表扬 @独立寒秋HK 河友表明了站房地产商,早两天还表扬了 @Swell 河友进步了,表明态度就是支持资本。这些都有贴可查的。我也多次说过不同观点没问题的。

                                                  问题在哪里呢?问题他们欺人,欺骗和欺负。你也看过他们的贴,不妨多看一点,看他们是不是动不动说自己为勤劳的中国老百姓请命,是不是无视和捏做事实,是不是双标。

                                                  通宝推:不如安静,西门飘飘,落木千山,潜望镜,
                                                  • 家园 花这句“看他们是不是动不动说自己为勤劳的中国老百姓请命”

                                                    你这句说的太好了,看某主席的近来的几篇,典型的就是自己是技能专业的,看不得一些错误措施,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能把“境外势力”的这种“这些境外势力最后给他的反馈是,你们遇到的问题历史上我们都遇到过,问题很清楚,怎么处理也很清楚。至于现在什么都没做,那应该是你们领导在憋大招,准备等到某个你们认可的时刻再动手。当然,还是建议你们早点动手,越晚代价就越大”,这种境外势力的表态也拿来做“过硬证据“从而对某些进行批判,那真是太无语了。

                                                    也就是如你说的,有些筒子啊,自己有自己的利益,和所处的行业圈子,却偏偏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真不如那几位真诚的说出自己利益出发点和圈子的ID了嘛,真是“欺人,欺负,欺骗”了。也确实有不少地方和对人,对事的点评,就挺双标的,具体的就先不说了,哈哈哈哈哈😅😅😅

                                                    通宝推:不如安静,
                                              • 家园 你说的三个ID,他们的文字我都看过一点,但是也都看得不多

                                                人有自己的屁股和情绪,会本能的把自己的利益合理化神圣化,这都是常理。所以我不想妄自揣测他们的本意。不过我看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基本不理解现在中国的工业化是怎么进行的。

                                            • 家园 用电量有一定增长

                                              与国家刺激基建、支持实业有一定关系,不过这些措施都是在增加供应,实际上是恶化了供求关系,让经济更不平衡。

                                              增加供应(用电量增加)带来供过于求加剧,企业产品没有销路经营更加困难,只好低价促销,于是通缩;企业盈利下降只有裁员减薪,于是消费降级;表面上,用电量增加似乎显示经济增长还行,可到处都降价,大家节衣缩食,却戳穿了这层遮羞布,不管怎么洗地,老百姓的感受是不骗人的。

                                              美国的情况和中国正好相反,用电量下跌代表工业还在走弱,但是美国印钞给基层发钱带来了需求旺盛,虽然有通胀,可毕竟兜里钱多了不少,大家积极消费,经济看上去热火朝天,不管你怎么辩,全世界的投资者反正用钱投票,差不多全都弃中投美了,包括中国人自己,难道说,你自己觉得你比他们都聪明,他们的感觉全是错的,只有你对?

                                              • 家园 美国的数据大家都查得到,就不要来这套了。

                                                美国用电下跌不仅事工业用电下跌,个人和商业用电也是同步下跌的。虽然美国印钞发到个人,但是今年美国的个人消费扣除通胀,依旧是下跌的,这也和美国进口扣除通胀下跌是一致的,也是美国货物周转量下降是一致的。毕竟,砍掉那么多高薪岗位,不是底薪的兼职能弥补的。所以,不存在你说的美国需求旺盛,经济看上去热火朝天。至于为什么全球的钱去美国?很简单啊,就美国国债的那个5点几的利率,全球现在有多少正规生意能做到这个收益?当然美国这样做付出的利息也是极其惊人的,是个典型的七伤拳。如果不能一波放倒某些大块头,美国自己也很危险。

                                                至于你说的中国经济,你的这个模型过于简化了,其实和中国真实经济有很大的出入。中国用电量增长最大的细分项其实是数据库和算力,这块我估计你也不熟悉。其次,中国确实有很强的逆周期投资的传统,这点和韩国一样。但这也是中国经济不断壮大的一个显性因素。再有,虽然中国一直在说中国有全产业链的优势,但是真正理解的人非常少,虽然现在有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的典型案例,写经济文章的人一般也不能理解。最后,中国作为最大的工业国,他的经济增长途径依旧是靠投资拉动作为第一动力,经济增长的动力学模式和美国截然不同。两个经济动力学模型并不一致的国家用一种方式去分析,本身就不恰当。

                                                通宝推:和平共处,
                                                • 家园 投资者的钱肯定是去的美国股市

                                                  不是去的国债市场,央行的钱才主要在国债。

                                                  美国股市的回报率远超过5%,这才是吸引全世界钱的真正原因。你再说中国经济好,中国股市表现全球垫底,我都不知道你怎么圆你的逻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