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抛砖引玉啦:通用汽车大裁员及其影响 -- 晨枫

共:💬40 🌺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来还是祸多于福

        通用可以关闭工厂,但劳工问题未必见得就能就此解决。通用的劳工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问题,这个问题不因为关闭几个工厂而解决。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从通用支取养老金,即使从最近关闭的工厂遣散的工人,通用也要按年资支付养老金,只是不足全额而已。

        另一个是工会。大三和工会之间的战争打了几十年了。现在还难说工会到底会走强硬路线还是妥协路线,要看工会对未来的局势如何评估了。如果工会认为以退让可以换取共存,那通用的日子还好过一点。如果工会破罐子破摔,那大三的苦日子还有的是。要知道,大三的工厂绝大多数是工会化的。

        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工厂基本都不是工会化的,员工都还年轻,将来也会有问题,但现在还不会。

    • 家园 同意一半,不同意一半,还是花一下吧 :)

      同意晨枫兄对于通用裁员和汽车业的分析。但是从这件事外推到中美关系和人民币升值,似乎有点过度分析了。我能理解我们的立场和感情关系,很难避免“中国中心”,但是,not everything is about China。

      • 家园 谢谢花

        not everything is about China,这是对的,但中国是很多美国自身问题的替罪羊,这是我想说的。通用的这一重磅炸弹,或许能够把一些美国人炸醒,使他们意识到,not everything is because of China。

        • 家园 晨老大放心,炸不醒的

          爱中国的一如既往地爱,恨中国的一如既往地恨,大家还会继续说,中国买走了本来便宜的钢铁,中国人买走了本来便宜的石油,中国人吃掉了本来便宜的汉堡,反正是大家集体向右转。

    • 家园 美国经济的调节能力和抗震荡能力还是较强的!

      美国经济的调节能力和抗震荡能力还是较强的,而且他的强势目前主要在金融领域,比较高端的领域,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和他有荣损共俱的关系,他的产业只要给外界一个能良好运转的信息(或者说信心),就可以维持其经济体系的凝聚能力,因此汽车产业的震荡是不小的影响,但这种情况美国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很严重。

      • 家园 美国经济曾经有极好的抗震荡能力

        但这个能力在几十年的结构性改变后,已经大大削弱了。美国经济已经显露出很大的寄生经济的表象,而金融经济的“本体”制造业经济,已经对很多公司成为necessary evil了。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是美国的化工工业中心,其绝对规模至今仍然在世界上无出其右,但你到那里转一转就知道了,设备老旧,人员涣散,只有世界第一的架子,根本没有世界第一的气势。在过去二十年内,由于种种原因,美国没有新建大型的化工和炼油厂。作为制造业经济的最大原材料部分,如此停止不前,下游工业如何发展?靠IT赚钱是聪明的,但是靠IT撑起超级大国的经济主体,这就开玩笑了。这不是观念问题,而是简单的事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家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确实有这种感觉。

          可是象英国这种国家的经济到底是怎么转的?感觉做服务的公司要比做实业/产品的公司还多,还是说服务业公司本身就可以自循环增长?英国还有石油,更小一点的国家呢?

          关键词(Tags): #公司性质比例问题
        • 家园 IT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QUOTE][/QUOTE]靠IT赚钱是聪明的,但是靠IT撑起超级大国的经济主体,这就开玩笑了。

          没开玩笑,的确如此,想明白这点时,我对美国经济体系所创造的高度真是由衷地佩服(原来也认为美国有很多客观机遇,还有些不服)。美国的确有很多问题,但要超越他的问题起码要先能理解他现在的高度,只是否定他目前的短处和问题仍不能有所进益,跟网球冠军比应该比网球,不能跟他比象棋。这个问题太难说了,只好先这么着吧,另外说一句,老兄说的都是事实,但对事实的感受和看法,可以是不同的。

          • 家园 这么说吧

            这不是网球比赛,而是奥运会,所有项目全面对抗,从“夕阳”的田径,到二十一世纪的网球……

            其实想象英国是怎么衰落的,就不难看出美国的未来会怎么样。当然,历史不会重演,英国、美国之间有太多的不同,但经济空心化、金融化的趋势是共同的。IT不是美国经济的终极,这只是一个新的赚钱工具。君不见,即使IT也开始空心化了。当制造业公司(不管哪一个行当)的总裁们心思都在stock buy back、merging、hostile take over和hedging上,所有的制造业(包括IT)都是“夕阳”工业了,只是时间问题。

    • 家园 活该

      美国汽车工业落到现在这地步只能说是活该. 他们长期不思进取, 只希望政府帮忙打击竞争者. 80年代, 在汽车工业的游说下, 美国对每辆日本进口的MINIVAN(家用面包车? 应该怎么翻?)多征2000块税. 然后这帮家伙立马给自己的MINIVAN涨2000块! 相反日本车的进步可是无时不在, 现在好多时候甚至已经超过了德国车: 品质, 可靠性, 性价比, 款式 ...

      但是说到这个事情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影响, 我觉得到也不必过虑. 就象钢铁, 铁路等工业经历过的一样, 汽车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 达到他应有的位置后自然会稳定下来. 美国经济最强的地方就是他的自我调节能力, 社会资源会在最短时间内分配到最有成长的领域. 这也是到目前为止, 新的工业/技术生长点总是在美国最先出现的原因. 我认为通用的裁员和缩小规模也是在这个方向上的正确一步.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大航空公司身上.

      同时, 美国汽车工业不行不等于美国人造不好汽车. 本田在俄亥俄州的MARYSVILLE工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效的汽车工厂. 顺便提一下, 那里的工人在工厂开始就决定不加入工会. 我一直认为西方国家的工会是经济好坏的反向指标, 工会势力越强的国家, 经济表现往往越糟.

      • 活该
        家园 我见识过本田的工会小干部

        我为本田干过一个软件,本田的担当人是一个高高胖胖的很老实的小伙子,有一天他还没下班就被叫去开会了,我这才知道他是这个部(80多人)的工会小干部,看来日本的工会里不是一些会搅和的人在干,而是好说话肯为大家服务的人在干,属于与公司共存共荣型的工会。

      • 活该
        家园 美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性在于其大量雇用的员工

        一个行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技术,二是大量雇用员工。前者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后者的重要性万万不可小视。只有大量劳动力被雇用,取得良好的收入,才能形成富足的中产阶级,才能真正实现民富国强。

        美国经济在二十世纪初的起飞是建立在大量半熟练劳动力获得较高收入的就业机会的,知道50年代,这个发展模型基本没变,70年代是这个模型的“末班车”了。今天的美国经济朝“知识经济”和“金融经济”方向发展,对有知识、有见识的人是好机会,但对大量知识和见识都平平甚至欠缺的人,他们的机会就非常暗淡。这导致了美国中产阶级的萎缩,和社会结构的改变。汽车工业是半熟练劳动力获得较高收入的最后机会。

        汽车工业雇用的人远远超过汽车厂,对本地和协作地区的经济都有非同小可的影响,这才是通用关厂裁员的重大影响所在。

    • 家园 会不会是滑坡前的碎石呢?
    • 家园 美国汽车工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之一是工人的工资福利太好

      美国汽车工人工会这些年为这些工人争取不少福利,结果一辆车有1500美元是付他们医药费的,还不包括pensio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