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拳学如心镜,照出来的是每个人自我的化身 -- 飞龙在天

共:💬39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之!
    • 家园 观千剑而后晓器,操千曲而后知音

      灵山学武六年,恩师有三位,系统指点过我的长辈有六位,萍水相逢,意气相许的师友数十人,一诀师,一招师者不可胜数。

      发现一条规律,在学术道路上走得越远的人,越是谦虚,并非其人以道德自抑。而是接触到的未知领域远逾他人,无经验可以借鉴,一己所悟,对错与否,难以判断,心中无限惶惑所致。这些前辈,一旦能与前人或师友印证一二,必欣喜若狂。

      和这班前辈相处久了,始知什么叫做“亢龙有悔”、“群龙无首”。自己呢,不过是只“井底之蛙”。

      附:叶启立先生著《李公书文八极拳之思辨》的一段妙事

      民国七十二年初,我有幸正式拜在刘师云樵﹙公元一九○九~一九九二年﹚门下,习练武术技艺,尤以八极拳为重心。二十年余,习练八极拳不曾间断,而伴随着肢体的操作,对于八极拳的思考与探索,更是未曾停歇。其间一度陷入困顿,甚至质疑:源自李公书文一脉传承下来的八极拳有用吗?

      直到几年前,我终于豁然开朗,李公书文系统八极拳的精妙之处。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来自重练大枪及八极棍,从枪法及棍法再回头看八极拳,突然了解到李公晚年所授八极拳与早年差异如此之大,可能因为受枪法「中间一线」、棍法「身法一片」「上步用法」的影响,趋于简单、刚猛。

      第二个重要的发现,则来自研读武术相关古籍。《拳经拳法备要》﹙清朝张孔昭著﹚一书,谈及练力、出步、身法、练法等,以及各式手绘图的名称、批注,与刘师所传授八极拳大致雷同,令我惊讶不已。《苌氏武技全书》﹙清朝苌乃周著﹚一书,论「二十四字偏势」,也与刘师的八极拳极为相像。后来看到《武编》﹙明朝唐顺之着﹚及《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明朝戚继光著﹚对拳的论述,也符合刘师八极拳之架构。在时空背景及渊源都差异极大的情况下,不同的拳种竟然可以如此神似,这让我对八极拳的「寻根探源」,有了确认、 笃定的欣喜结果。

      ……

      民国八十年,刘师在景美武坛养病期间,暑假中我只要有空即陪伴在旁,有一天我将《拳经拳法备要二卷》影印放大请刘师阅读,第二天一早刘师在大厅等我,他一夜没睡,一见面,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书中所论的东西,与李老师教我的一样,让我好象又看见李老师打拳,那种刚猛简单,身体由缩而伸,横行直撞的样子,书中所画的样子跟李老师很像。」接着他说:「年轻时,看到师兄打的样子与我不同,后来看到别的拳师的东西,不只是拳,连兵器练法都不同,我只有枪法 、棍法、刀法、剑法,而没有套子,让我怀疑一辈子,今天总算明白老师教我的没错,都是好东西。」

    • 家园 这话说得很好

      经常有人高喊“得知矣”“穷尽矣”“庶近乎此”。。。与其说传统功夫的境界到此为止,那还不如说您老的功夫修为就到此打住。

      呵呵,意味深长,不可不细细体会……

    • 家园 好帖
    • 家园 这位兄台比萨军门还厉害

      萨兄好歹都还挖了一个浅坑供人踩,你老更厉害,直接遍插小旗上书“大坑”然后指望大家跳啊。

      结果是众蹲坑党人遍寻惟其旗而不得其坑,最后党人忍不住自己动手开挖然后相邀入瓮~~

    • 家园 砸花催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