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而不死是为贼——记飞将军孙元良 -- 啸狼

共:💬39 🌺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材料够狠的阿

      对于孙,个人看法应该是一分为二,他在带兵中确实有出问题的时候,比如南京战役中,孙因为兵力不足收缩阵地,左翼一下断掉一大块,与友军之间暴露出一个防御空隙,日军正是从他这里突破了复廓阵地。不过88师当时已经补充几次,又没有休整,打到当时的水平,已属不易。

      再有就是淮海战役突围,孙元良兵团应该说采取了正确的打法,那就是坚决打出,事实上邱李在原地死守,都变成了瓮中之鳖。孙部突围从战术上是成功的,实际上突出了解放军的封锁线,这反映了孙作为最年轻的兵团司令,打仗的敏感依然存在。不过接着他的毛病也就暴露了。孙兵团突围后居然全军因为疲劳而就地宿营,连警戒都没有派,结果解放军追击上来,一个回合孙军就炸了营。现代战争中被人家突然袭击崩溃的事情不少,但多是营团级别的,一个兵团好几万人(上文提到损失一万多人是不确的,杜聿明集团近三十万人孙元良部占了三分之一),被一击之下炸营崩溃,这大概是宋金交战以后绝无仅有的一次。

      结果孙元良只能只身逃脱了,这一仗,孙的表现的确非常不佳。

      孙也有令人感动的一面,萨认识孙一个老部下的后代,谈到南京陷落期间,孙曾经和其他难民一起被日军圈住,勒令居民指认,凡无人指任的便被杀。结果孙预先与一老妪说了自己身份,请求帮助。那老妪到时果然指认他是自己儿子。因为孙身材高大,柱拐而且口音不对,日军对他产生了怀疑,但那老妪抵死不松口,于是孙得以生还。孙脱险后令人将老妪接回奉养,终生以母视之。

      • 家园 人家好歹也是根红苗正的KMT衰果果啦

        再借上儿子的光彩,也颇能博得一些哈族

      • 家园 孙在1932年的表现还不错,其他时间的表现实在一般

        南京保卫战中无论如何,临阵逃脱的罪名是无可辩驳的,文史资料里面白纸黑字啊。

        至于说淮海,突围是军事上的正确选择,可是突围时的组织,根据《国民党将领亲历记》来看是~~~相~~~当~~滴混乱啊。

      • 家园 不同意不同意,俺有几点意见如下:

        淮海孙兵团之所以突围,乃是事先邱李孙三个兵团合计好的。后来杜聿明邱清泉开会又变卦,通知下发到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孙元亮却故意切断通讯方式,故此成了单独突围,被歼不在话下。

        孙元良反正看穿了坐守没有出路,一定一定要突围。他确定突围方针之后,故意切断通讯方式,摆明早就想好了——大家一起突围,那么他很有可能保住一部分实力,但他绝不能听指示协调行动,因为杜聿明很可能安排他干些当出头鸟、吸引共军注意力的事情,达到牺牲这个最弱的兵团保证主力兵团突围的目的。只要能突出来,事后扯个线路故障无线信号差或者共军破坏的由头太容易了,反正老蒋的军纪松得像少女腰上的呼拉圈,不可能有什么实际惩罚。千算万算没料到突围又取消了……真是弄巧成拙,偷鸡蚀米,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我没有看到具体的资料,但是我敢预言:孙兵团的突围时间、方向、次序,肯定和决定集体突围的会议上杜聿明交待的不一样。我猜他会比约定时间晚几个小时行动,这时共军的注意力按道理都集中在两个主力兵团身上,想搞他也抽不出手来。当然聪明人总是要被聪明误的,这个事情谁也没有办法。

        杜聿明集团近三十万人,其中孙元良部应该是四个师,加上兵团部不过六七万人吧,按我的印象是这样。从实力到装备到指挥官水平都是最烂的,发生炸营也不奇怪。如果不炸营,元良倒真是不一定跑得出去。

        善待救他一命的老妪一事,实属达到了一般人的道德水平而已。如果事过就忘,那才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呢……

      • 家园 花!还是萨大讲话中听

        公正厚道,有理有据,狼就是太刻薄了。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花萨大又得一宝,偶今天运气咋这好!

        捧着宝躲家里捂嘴笑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