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安小吃之岐山臊子面列传 -- liupizi

共:💬28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刚看了个特别可乐的回复

      朋友里面一个女孩子,西安人在北京

      说:看了一半,取过碗筷来,吃了碗假模假式的“空空岐山面”。

    • 家园 我家是咸阳的

      嫂子家是眉县的,家里做的臊子面可真好吃啊,平时在家也吃不少面,偶尔还是喜欢吃这个臊子面,改天介绍一哈我们家的风味

    • 家园 馋得口水直流 花。我这个东北银就爱吃面
    • 家园 提个问题哈

      煮干水分后加能没过肉的熟油烧热,调入料酒、醋、辣椒面、盐、调和面、生姜,炒透再炖片刻出国

      这里面俺想问亮个四情:

      乙、那些能没过肉的油在出锅的时候是留在锅里还是一起出来到碗里去呀

      二、那么些油后面“炒透”的时候岂不成了“炸”?

      还是说作臊子的肉丁并不用太多,所以油其实也不算多?俺只吃过路边小摊上的,汤多面也多,一大海碗吃的饱饱的。向楼主大侠一下子叠进去两位数的量做梦都没想过啊。

    • 家园 【原创】臊子面补遗

      提到臊子面,这可是我的最爱。这里少不貌钩淞骄洹?

      关于臊子面的由来。我小时候听文化馆的老师说过一个类似的版本。周文王还是周武王打猎,打到了一只蛟龙。这可是一个希罕东西,一定要大家分享。可是人实在太多,怎么办?有人出主意,熬一锅汤,大家都用这个汤来吃面条。可是人还是太多了,光喝汤也不够呀。有人又想出一个主意,就是只吃面,不喝汤,吃完了把汤再倒回锅里去。这下不管有多少人,人人都可以吃到了。(呵呵,不要觉得恶心呀,老家吃臊子面就是这么吃的。全当高温消毒吧。)因此,臊子面在我们老家学名叫做蛟汤面(浇汤面)。

      臊子面是西府特产。西府指的是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的辖区,核心地带就是岐山和扶风两县(所谓的周原,周的发祥地)。所以理论上讲西安是没有正宗臊子面的。它有两个流派,一是岐山臊子面,这个比较有名,还有一个自然是扶风臊子面了。如果你在宝鸡本地吃饭,很多饭店是作为两个品种提供的。主要区别是岐山臊子面做臊子的时候就放很多辣椒,更辣一些。而扶风臊子面虽然吃的时候也放辣子,但是做臊子的时候不放(或者是少放,记不清了)。

      顺便提一句,虽然都是关中,但是西府和东府(就是关中平原东部)至少在吃上还是有不少不同的。比如有名的面皮,或者外地叫凉皮的东西,西府吃的就和西安不同。在岐山和扶风两县,传统上,越靠北山,臊子面做的越好,越靠南,面皮做的越好。我是宝鸡人,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同学都在外地求学,放假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一起出去吃家乡的小吃。我们很奇怪的发现几个在西安上学的也是很馋的样子。原来他们在西安也吃不到地道的家乡饭。

    • 家园 好看,好闻,好吃——
    • 家园 这口水哗哗的,花也花花的

      想起当年经过岐山在镇上进过一个小店,马路边上,很不起眼,招牌也没有,就门口一块黑板,上面写着价钱,好像有三种,臊子面和馍,饼,叫过一碗臊子面,当时渴了面上来就沌沌沌先干掉小半碗汤,被老板耻笑,心中极其不以为然,想“靠,老子吃饭还用你教,多嘴”,吃罢了了,看到墙边并排摆着几口大缸,以为是水缸,便想舀完水漱漱口,走进一看,卖糕的,满满的全是做好的臊子肉,足足能有几百斤,立马大脑短路,下巴都快掉了,那叫一个震惊,平时在家吃面都是用小勺脍一点就已经很香了,那见过这场面啊,当时是一头栽进去的心都有。后来问起老板说是下个星期用的,仅仅是一周的消耗量,马上老板那猥琐的形象在我的眼里变得高大了起来。。。。。

      关键词(Tags): #吃面
    • 家园 煎、稀、汪

      煎=热

      稀=面少,汤宽

      汪=油

      • 家园 行家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其实搞不懂的也就一个煎字,稀和汪还是很形象的

    • 家园 花上!

      俺的凉粉呢?

      • 家园 容后,容后,凉粉、浆水鱼鱼会一起写的……

        同属性的东西要汇个总

        和平大侠抢一手脚真利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