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瞎侃 -- 老拙

共:💬206 🌺117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瞎侃(2)

      青歌赛一般般,接着侃吧。

      福建沿海空战被王子民一战终结之后,国土防空转入下一个回合——夜间低空侦察与反侦察。

      当然,夜间侦察反侦察从解放以来就一直持续着。但在台湾空军装备P2V之前,一直是一边倒,共军胜得多。

      台湾空军装备P2V之后,形势完全改观。国军的侦察机想去哪儿去哪儿,随便逛。

      为啥?因为P2V是当时绝对的高科技。这家伙全身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设备。比如地形跟踪雷达,比如电子干扰设备。比如。。。

      哎,就这两项就够了。

      P2V专门在暗夜来,低空钻山沟,遇到拦截就施放电子干扰。

      那时候共军的夜间作战飞机只有歼五甲,装备截击雷达,最大搜索距离6公里,截获距离1公里。好容易跟上了,P2V往山沟里一钻,施放电子干扰,飞行员面前一片迷茫,跟瞎子一样,怎么打?没法打。

      更糟糕的是,P2V是螺旋桨,巡航时速300公里。而歼五甲是喷气式,巡航时速450公里以上。速度差150公里,还没怎么着,呼啦一下就冲过去了。

      于是P2V就大摇大摆地进来,从福建到江西,再到湖北、河南,高兴了到北京附近再转一圈,然后大摇大摆地回台湾,睡觉去啦。

      这怎么行!于是共军这边就想办法。

      终于想起一招,就是使用同类型飞机拦截。

      共军的同类型机就是杜--2轻型轰炸机。

      杜--2,苏制轻型轰炸机,乘员4人:飞行员、领航员、通信员、射击员。是二战时苏军战场轰炸的主力机种。共军装备杜--2后,在抗美援朝轰炸大和岛和解放一江山岛作战中立过战功。前者,炸毁了美军在大和岛上的电子侦察设施(也有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后者,击沉蒋军军舰(舰名忘了)。

      这次,共军给杜--2装上截击雷达,称为杜--2波。波--苏制机载截击雷达简称的发音。

      轻型轰炸机成了夜间截击机。

      那天,P2V又来了。01号杜--2波起飞拦截,很快就接近敌机。

      P2V一看,赶紧拿出看家的本事,钻进山沟,施放电子干扰。01号紧追不舍,也钻入山沟。地面指挥引导人员在雷达显示屏上,根据两机的回波,指挥01号紧紧追在P2V后面。但机上截击雷达被干扰,看不见目标,飞行员无法瞄准,只能被动跟踪。

      这时,前面遇上一个山头。暗夜中,装备地形跟踪雷达的P2V自动拉起,杜--2波是人工操纵,看到山影为时已晚,一头撞在山头上!机组人员全部牺牲!

      01号遇难,02号起飞!

      P2V完成任务返航回来,02号从斜刺里杀出来,以90度角进入,飞向P2V。地面通报:敌机正前方1公里!

      01号全体牺牲,02号机长满腔怒火,什么雷达截获瞄准全都不管了,听见敌机就在前面,狠狠按下射击按钮,双炮齐射!火光映红了夜空,机长看见P2V就在眼前掠过,可惜炮弹没有打中。但是,与此同时,低空长时间开炮的后座力,使飞机失速,撞向地面!

      02号机组全体牺牲!

      一个晚上,损失2架飞机,牺牲8名机组人员!

      这个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那时候,几乎所有空军夜间航空兵的飞行、指挥人员都在动脑子,怎么才能破解P2V这道难题?

      终于有一天,有位指挥引导人员看焰火时灵机一动,想出一个高招,后来空军给这个高招起了个代号——“神炮”。

      什么叫“神炮”?

      是这样:先引导一架轰五飞到P2V上空,跟着它飞,轰五带上几枚照明弹;然后引导歼五甲到P2V屁股后面。这时候,下令轰五投照明弹,正好把P2V照住,歼五甲上去飞行员用肉眼瞄准打!

      怎么样,高招吧?

      剩下的就是空中地面苦练协同作战。练了一段时间,很快配合默契。

      过了不久,P2V又来了,被轰五用照明弹照住,歼五甲上去就是一顿猛打。记不清了,好像没打下来,但以后就再也不敢来了。

      与此同时,有的部队又研究出“神枪”,比“神炮”更绝。就是在歼五甲上装上探照灯,地面指挥跟上P2V后,开灯照中,开炮就打。

      不过“神枪”好像没用上,因为P2V再也不来了。

      P2V不来了,U-2 来了。开始也是想上哪儿就上哪儿。U-2 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中国西部的核工厂和核试验场。

      老美肯定认为,这回我飞到你们都到不了的高空,你总没辙了吧?

      关键词(Tags): #国土防空
      • 家园 【原创】我军首次打破P2V-7U“不破金身”功归何人?

        仔细看了《 痛打狗特务:八一银翼打击美蒋间谍机传奇(三)扬基帧察站 》。图片中P2V-7U的翅膀不知道被谁打了个窟窿,文中说空24师当晚没有行动,也不是高炮部队打的。细细看了看那个窟窿,不由得眼前一亮,此洞洞不像陈毅元帅说的拿竹竿捅的!铁定不是雷劈的!此功至今无人认领,实在说不过去。

        据吾所知我军首次打破P2V-7U“不破金身”的这一战例应该是空21师63团的飞行员的杰作。1960年10月--1961年10月,空21师第63团入闽轮战,由二台子机场转至福建连城机场。仔细查查,应该补记个二等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番大难不死留了影,但是没有必有后福。在后面的行动中仅有2位生存。

        点看全图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原创】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瞎侃(5)

        退回去一点,六十年代国土防空作战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章节——中美空军大比拼。

        从战史上讲,应该是“中越边境反擦边”。

        也就是美军扩大越南战争,轰炸北越,其战术飞机时常进入我境内和北部湾海域。

        我空海军航空兵部队,采用空中设伏和快速起飞接敌的战术,打击“快进快出”的美机,称为"反擦边".

        统计的战果如下(不一定准确):

        1.1965.4.9,海航8师24团,谷德合、程绍武、魏守信、李大云,4架歼五编队,海南岛崖

        县,美军1架F4B被己方发射的麻雀III击落 ;

        2.1965.9.20,海航4师,高翔,歼六,海南岛海口,击落F104c一架;

        3.1965.10.5,空9师25团张运宝驾歼六广西凭祥击落EA3D一架 ;

        4.1966.4.12,空26师李来喜驾歼六雷州半岛击落A3B一架;

        5.1966.5.12,空21师63团朱嗣珩驾歼五云南蒙自击伤RB66一架 ;

        6.1966.9.9,空18师54团高秀明驾歼六广西东兴击伤F105一架

        7.1966.9.17,空18师54团高长吉驾歼六广西友谊关击伤F105一架;

        8.1967.4.24,空26师78团宋义民驾歼五广西东兴击落F4B一架

        9.1967.6.21,海航6师16团王柱书,吕纪良驾歼六海南岛榆林击落F4C一架

        10.1967.8.21,空18师52团陈丰霞,韩瑞阶驾歼六广西宁明击落A6A两架

        11.1968.2.14,海航6师18团陈武录,王顺义驾歼六海南岛万宁击落击伤A1H .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67.4.24,空26师78团宋义民驾歼五广西东兴击落F4B一架的战例.

        F4B鬼怪式,超音速,第二代战机,浑身挂满了导弹,窜进来也就4-5分钟.歼五亚音速,第一代战机,只有火炮.

        我军的战术是高炮加歼五.歼五在高炮火力圈外围,低空设伏.反复进行“低空、奇袭、近战”的战术演练.

        1967年4月24日,广西凭祥地区,下午17时左右,空军雷达部队发现轰炸越南谅山至克夫一线后的两架F-4美机,先后间隔40秒向中国边境方向窜来。这时设伏在板兴的高射炮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当美机已进入中国国境,几十门火炮对准敌机猛打,集火射击,一架“鬼怪”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被炮弹击中,冒出浓浓的黑烟,一个跟头栽了下来。另一架“鬼怪”见势不妙,赶快慌慌张张扔掉副油箱,刚窜出高炮火区就遭4架歼-5的围攻。带队队长宋义民切半径,迅速逼近敌机,套进光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430米距离上,猛烈开炮射击。敌机像断了线的风筝,摔得粉身碎骨。

        整个战斗,在美机入侵我领空深度仅20公里、宽度15公里,时间只有4分钟.

        关于我机的损失,只查到:

        1966.5.12空21师副中队长袁聘就驾歼五飞机与美F4C格斗中,被敌机用导弹击中牺牲.此仗就是朱嗣珩驾歼五云击伤RB66那仗.

        据说,这是美军在中越边境屡次遭我打击后,一次有预谋的行动.当日,我驻云南歼七分队做定期检查维护,歼五分队担任战斗值班.美机即以RB66伪装入境侦察,诱我歼五出战.我歼五编队出击打其RB66时,遭美F4C4架偷袭.

        战斗损失,但非空战损失的是:

        1966.4.13,因前一天被我击落A3B一架,美军起飞大量飞机在北部湾海域寻找残骸和飞行员.我机亦起飞待机.空26师李来喜驾歼六起飞,因昨日击落敌机兴奋,起飞后忘收襟翼.增大速度后,襟翼被气流吹断,造成飞机侧滑坠毁.

        会查英文资料的"突突"老弟,您再查查外边的资料,除了1架歼五之外,我机与美机空战中,还有其他损失吗?

        关键词(Tags): #国土防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前不久看到一则消息说

          我们误击英国空中霸王民航机后,老霉曾出洞飞机报复,击落我们两架拉9,有这么回事么?

        • 家园 老总有令,得令~~

          找到三则,

          Date Pilot Aircraft Service Weapon Kill Country

          09-Apr-65 Terence Murphy F-4B USN AIM-7 MiG-17 PR China

          Ronald Fegan USN

          12-May-66 Unknown F-105D USAF MiG-17 PR China

          11-Dec-66 Unknown F-4C USAF MiG-17 PR China

          Unknown USAF

          只有66年5月那例给出了出处:Clashes; Air Combat Over North Vietnam 1965-1972, by Marshall L. Michell III,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应该就是老总说得那次吧.

          顺便把美军损失也找了,和老总的统计对应下:

          Date Victim Crew Service Victor Weapon Country Pilot(s) Source

          15-Nov-64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PR China Kaitong Xu Yao/Wagner

          02-Jan-65 AQM-34 Unmanned USAF PR China Huailian Zhang

          24-Mar-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PR China Xiangyi Wang Yao

          31-Mar-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PR China Jicheng Su Yao/Wagner

          03-Apr-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 PR China Xiaohai Dong Yao/Wagner

          09-Apr-65 F-4B Murphy/Fegan USN F-4B AIM-7 USA

          18-Apr-65 AQM-34 Unmanned USAF PR China Huailian Zhang

          03-Aug-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PR China

          21-Aug-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PR China Jicheng Su Yao

          20-Sep-65 F-104C Smith USAF MiG-19 Cannon PR China Gao Xiang Smith/Yao

          05-Oct-65 F-104C or RA-3 USAF MiG PR China Yunbao Zhang Isby/Yao

          24-Dec-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PR China Yilong Zhu Yao/Wagner

          03-Jan-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PR China Xiangxiao Lu Yao/Wagner

          07-Feb-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Quanmin Feng Yao/Wagner

          05-Mar-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Xiaoqing Sun Yao/Wagner

          23-Mar-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Yilong Zhu Yao/Wagner

          12-Apr-66 KA-3B Gleason/Jordan/Harris/Pugh USN MiG Cannon PR China Laixi Li Yao

          29-Apr-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14-Apr-67 F-4B USN MiG PR China Yimin Song Yao

          29-Apr-67 AQM-34 Unmanned USAF MiG PR China Jintang Zhang Yao

          12-Jun-67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Guangcai Liu Yao

          26-Jun-67 F-4C Blandord/Jarvis USAF MiG-17 Cannon PR China Jiliang Lu/Zhushu Wang Isby/Yao

          21-Aug-67 A-6A Scott/Trembley USN MiG-19 Cannon PR China Ruijie Han PoW-MIA/Yao

          21-Aug-67 A-6A Buckley/Flynn USN MiG-19 Cannon PR China Fengxia Chen PoW-MIA/Yao

          20-Jan-68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Yongwu Han/Yongcheng Zhou Yao/Wagner

          14-Feb-68 A-1H Dunn USN MiG-17 PR China Wulu Chen/Shunyi Wang Isby/Yao 07-Mar-68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Wenxing Jiang/Zhiyao Wang Yao/Wagner

          15-Mar-68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Zhixin Wang/Enhua Zhang Yao/Wagner

          18-Apr-68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PR China Huailan Zhang Yao/Wagner

          10-Feb-70 AQM-34 Unmanned USN MiG-19 PR China Deqi Qi/Xincheng Zhou Yao/Wagner

          大部分记录是无人机。不是无人机的有9例。老总的1,2,3,4,8,9,10,11是击落,于这个统计完全重合(第8条日期有些出入,11条是两架);5,6,7是击伤自然这个里面看不到了。

          (资料来源:http://home.sprynet.com/~anneled/usvictor.html)

          • 家园 我军损失的第一条是美方误记

            突突老弟查的资料中,我方损失的第一条,1965年4月9日美军F-4B使用AIM-7空空导弹击落我方米格-17一架,那是美方误记。他们以为发射的导弹击中了我机,实际上我机飞行员发现美机发射导弹,立即机动规避,结果导弹击中了美方的四号机。

            美方损失有记载,见图中红线标出的那一条。

            1994年美国空军专门派人找到我方参战飞行员了解情况。

            点看全图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这种认真做学问的好文章要大把地献花。
      • 家园 献花得宝, 挨篇花!
      • 家园 P2V
      • 家园 【原创】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瞎侃(3)

        兄弟抛砖,引来河友许多好玉.兄弟倍受鼓励也.

        那就接着侃,反正说的不对、不全,河友里有高人哩。

        接着说U-2。这家伙是当时全世界飞得最高的飞机,好像是21000多米?老美寻思,这回你们中共空军总没辙了吧?

        那时候,歼六升限18000多,歼七升限好像是20000。记不清楚,反正爬不到U-2那个高度。

        那位说了,飞机够不着,拿地对空导弹打Y的,不是有萨姆2吗?

        没错,一开始是拿萨姆2打的。不过兄弟在这里说的,还是航空兵打U-2。

        先说萨姆2。开始是拿萨姆2打,战果累累。这么大的中国,咱有几个萨姆2?保密--没几个:如果把当时的萨姆2都展开,其火力范围,大概是国土面积的几百万分之一?

        那不是太容易就躲过去了?除非U-2是飞蛾,自己往导弹圈里钻?那倒没有,共军萨姆2都用火车拉着,叫做地空导弹打游击——设伏。

        听说明天U-2要来,从哪儿哪儿到哪儿哪儿,头天晚上,火车拉着就奔那儿去了,半道上找个地儿埋伏好。第二天,U-2就跟鬼子似的,果真就从这儿过,三发连射!咣当!就给打下来啦!

        军博前面。隔段时间就摆上一副U-2的残骸。

        那位说了,共军够神的,他怎么知道U-2就从那儿过呢?您忘啦,兄弟说过:中共情报世界一流。这话真的不是瞎说的。

        有朋友说:打住!您这儿泄密呢!

        没有,没有。这事儿人家早明白啦。所以被打下几架之后,就采取了最绝的防范办法---头天先把U-2飞韩国釜山美军基地去,在那儿才给飞行员下达任务,发航图。一个中国人没有,你总没法了吧?

        得,这下共军萨姆2押不上宝了。

        航空兵歼七起飞,到20000米上不去了,只能在U-2下方跟着,眼睁睁地看着人家从釜山起飞,渤海进入,七拐八弯,这儿看看,哪儿照照,奔西而去。完成任务,再七拐八弯,回釜山基地去也。

        所以那时候,老美对咱们核试验的进程闹得挺清楚,卫星照片(当时分辨率不高)加U-2照片都放在总统办公桌上,军方的建议是:不等中国人试验,就把他给“外科手术”了!

        你家里最机密的行动,都被人家看的清清楚楚,那怎么行?

        空军下了狠心,这仗打不了也得打!

        当然,这又是当时的高科技,光靠刘亚楼发狠可不行。

        这下,航空兵上下全体又开始想办法。

        这天,一个地面指挥人员骑自行车,遇到一个大下坡,心里正想事儿呢,还狠蹬,结果那车越来越快,到坡底了,这伙计才醒过来,赶紧不蹬了,前面是个大上坡,自行车哗地就被“甩”上去了。这伙计当时就喊道:有了!

        兄弟声明:纯属演义啊。

        那位说,他想起什么“着”来了?

        他想起“动升限”来了。

        啥是“动升限”?

        这么回事: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最大推力下,越往高飞升力越小。当飞机的升力等于重力时,再往上就上不去了,这叫升限。

        不过,中共空军后来把这个高度叫“静升限”。如果象自行车那样“甩”上去,能不能比这个“静升限”飞得更高?

        试试看!

        歼七飞机爬到19000多,快20000米的高度,油门推倒底,打开加力,小角度俯冲,达到2倍音速,然后一拉杆跃升,飞机以动能换势能,一家伙“甩”到21000多米,突破静升限!成了!

        这个“甩”上去的高度,被中国空军称为“动升限”。

        这下可就够着U-2了,打Y的!且慢,没那么简单。

        最大的问题,在于飞机到达“动升限”时,不但没有了机动能力,而且只能保持10秒8秒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甩上去,机头与目标上下左右就偏那么几公分(再多就跟别说了),炮口没对上目标,您想操纵飞机修正,可飞机根本就不听使唤,而且几秒钟之后,飞机就直往下沉,根本保持不住。有的飞行员想修正、想带杆保持高度,结果是飞机很快失速,进入螺旋——这是最危险的空中状况,飞机打着转向下掉,转一圈掉下去2000米,如果没有良好的处置能力,几圈改不出来,一头就钻地里去!最厉害的飞行员,也得转上2圈才能改出来。

        也就是说,飞机“甩”上去,必须炮口正对着目标,光环套住,立即开火!

        记住,飞机不是直线飞上去的,而是一个抛物线“甩”上去的。是曲线,而不是直线。这是一根什么样的曲线呢?微积分方程曲线。它的主要变量是空气密度。高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推力、速度(叫表速度)、升力都在随之发生变化,飞行曲线也随之变化。

        还有,别忘了高空风,在这个高度上可以达到将近300公里/小时。由于敌我机速度不同,受风的影响也不同。

        很难。

        难不住中共空军。

        先是进行大量的微积分计算,形成立体拉升曲线,然后就是苦练,叫“三位一体”:飞行员、指挥员、雷达员。同吃、同住、同训练。练到最后就跟NBA似的,一甩手,隔着半个场,咣当一声,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栏里。

        练好了就上场。

        结果不用说,U-2又接二连三地掉下来。

        刚开始老美搞不清楚,中共哪儿来的这么多地空导弹?等整明白是歼七打下来的,除了异常惊愕以外,就是再也不来了。

        “动升限”作战击落敌机,中共空军航空兵独家记录,全世界独一份,一直保持到今天。

        关键词(Tags): #国土防空
        • 家园 U2升限唯一“公开”的数据:

            被苏联打下来的U2飞行员“供认”说是六万八千英尺,合两万米多一点。好象他就是在这个高度被打下来的。

            有人估计能达到两万四千米。

        • 家园 啥叫爱国主义教育?

          这就是,活生生滴!花!

        • 家园 为中国人骄傲!
        • 家园 这篇侃的成分大了一些,不管怎样,花一朵先!

          最初空军航空兵米格19的跃升试验是针对RB-57D,RB-57D的飞行高度最高可达两万米,1959年开始对大陆侦察飞行。咱米格19实用升限17900米,够不着,萨姆2导弹营要到1959年8月才形成战斗力,空军航空兵只好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进行突破实用升限的极限跃升试验,但是无论是米格19(歼六)还是歼七(歼七1966年1月17日,由试飞员葛文塘驾驶进行了首次飞行,歼七1无外挂实用升限18700米)极限跃升无论如何都到不了U—2的两万两。歼六通过极限跃升首次获得战果是在1964年11月15日空军航空兵第1师2团机动作战分队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六在广东省遂溪地区上空击落美军BQM—147G型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1959至1967年,我地空导弹部队击落RB-57D一架,U—2五架,其中用苏制萨姆2地空导弹击落四架,红旗1号(1965年1月)、2号(1967年9月)地空导弹各击落一架。根据中苏“10月15日协定”,1958年至1960年,苏联共向中国提供萨姆2兵器五套,导弹62枚。1959年至1964年,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就靠这5套兵器62枚导弹作战,直到1964年4月红旗1号装备部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