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大顺军名将之下落-田见秀篇 -- 温相

共:💬6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只可惜姚老在第3卷和第4卷之间留下好大一块空地。

          杀罗汝才,破潼关,阵斩孙传庭都是很精彩的情节,如果写出来的话就更好了。

          这么好的书,即使写成10卷本也是有市场的。

          我去年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这5卷本,是从超星当的电子版,眼睛看得累,可还是值得的。

          李自成的形象刻划得非常成功,其他角色,比如张献忠,崇祯,杨嗣昌,卢象升等人的角色也很丰满,真是部兼具史料性和文艺性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好象姚老主要参考的本子是吴伟业的“绥寇纪略”吧?(请温相指正)

          • 家园 之所以出现“姚老在第3卷和第4卷之间留下好大一块空地”:

            是因为实在不好写罗贺事件,这件事怎么说都是李自成内讧的经典范例,有损于李自成在小说中的形象。而且,雪老本人身体也不如前,精力不支,光是柿园一战所花笔墨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情可比。不过,确实遗憾,因为第三卷对李自成和罗汝才的矛盾已经披露的很到位了,就差这最后一击,结果,省略了。

            • 家园 个人认为写出来也不会影响李自成的形象。

              这一点,顾诚的“明末农民战争史”中说得比较有道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本身是带时代局限性的,他想不到象现代一样通过谈判等民主手段解决问题,而且李自成也不是没想过分权,他尝试过一段时间,打下来的地方64开设官守土,但效果很差,政令不能统一,只好最后武力解决。这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

              而且客观上这个吞并行为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就是军令政令的统一,且自成的善后工作做得比较好,没有造成太多的流血,基本保存了革命力量的完整。

              而且通观历史,这种事情在农民起义史上屡见不鲜,朱元璋就在总攻明朝之前武力解决了韩林儿,陈友谅,张士诚。只要最后成功了,就不会有太多指责,问题是李自成失败了,所以大家往往会觉得这个行为不妥。

              所以总而言之,我觉得杀罗汝才在大方向上是无可指责的。

              不过姚老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咱们也不能强求了。现有的5卷本已经是很不错了。

              :)

          • 家园 雪老在写《李自成》过程中:

            参考了大量的明末史的有关书籍、典章,为了核对某些细节,比如第二卷中册中崇祯的一些

            活动,多次往返北京故宫博物院。你看他自己写的那几首诗词,就很见功底,还有部分文言

            文的补充,也是雪老的自己的手笔。反过来再看看二月河的那些所谓的诗句,哈哈,无法可想。

          • 家园 呵呵,李自成的形象在前三卷里被大大拔高了

            不过也没有办法,写作时的环境使然。

            我以前在读前三卷的时候一直在想姚老把李自成拔的这么高,将来描写他的失败,这个落差未免太大,如何完成这个转折呢?

            姚老到底是高手,用慧梅之死作引子,第四卷又一下子来了个大跳跃,轻轻松松的就把这个转折完成了。呵呵,值得学习。

            • 家园 我觉得李自成很了不起。

              其实我觉得在前三卷中李自成的形象并没有被特别地拔高。

              一个铎卒,起事后历尽艰难,屡次失败而坚韧不拔,最终夺取政权,不容易啊。

              一个政权再腐败,对内镇压的力量对人民来说总是绰绰有余的,事实上李自成也有几次差点被消灭干净。

              没有一点特质,是很难在那样的艰难中拢住部队,再卷土重来的。

              • 家园 同意johny的看法:

                现在有一种时髦的观点,就是以往带着点左的色彩的东西一律是不足取的,怎么看都是不好的,这种虚无主义的倾向,其实也是对历史的曲解。

                自成起于微细,为反抗明朝的暴政,揭竿而起,身先士卒,历经十有余年,终于推翻明末的

                腐朽政权。你可以说自成本人不脱流寇习气和皇帝思想,那是他的局限性,以毛泽东那样的

                人物晚年犹堕入皇权的深渊,何况几百年前生于封建社会的李自成呢?

                现在,是一旦说起以往的农民起义领袖就是一顿臭骂,相反,像李鸿章、袁世凯这些人本来

                在中国历史上犯下了无数的错误,给中国人带来无穷的耻辱,如今却都是高昂起头来,迎接

                翻案者的鲜花。嘿嘿,真不知道,今夕是何年。

                • 家园 给林彪翻案也很流行

                  温相说到点子上了。现在不少人也爱给林彪翻案。胡说什么林彪要是接了班,中国现在会更好。在下听过不少类似的谬论,还有大陆一直由国民党统治如何如何,百日维新君主立宪成功了如何如何。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史上任何一次转折点如果走向历史的对立面都会产生比现在更好的结局。

                  他怎么不说说如果当年他没考上大学,结局比现在好。我看这倒有可能,没少读点书,也不会胡说八道。

                • 家园 精辟!

                  我也很烦这故翻案风。

                  其实这些人饭翻案往往就是找出对象的某些闪光点,再找出对象在做坏事的时候种种难处,说很多事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做了,也只是一个棋子,而不是主谋。

                  其实反驳也很简单,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已经说得很清除了,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一个主次之分,把握住主要矛盾,就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

                  分析历史人物也是一样,虎毒还不食子呢!(用翻案迷的话说:老虎也有善良的一面呀。)但见到老虎该不该打,当然要往死里打!

                  秦烩我就不说了,单说李鸿章,光凭一句“宰相合肥天下瘦”就知道这斯不是个好鸟。晚清吏治之差,和李鸿章有莫大关系,盛宣怀也远没有“走向共和”里描述得那么好。这两个人关键在一句话,处理任何事情都把家放在国的前面。普通人可以这样,可首辅大臣这样做可就有的说了。这一点上,李合肥远不如曾文正。

                  再者,外交谈判时,为什么敌人从点名要李鸿章当代表?其实只要是不那么天才的脑子就可以想明白,世界上能被自己对手挑选出来作为挑判代表的主算是个什么东西?

                  -以此文和温相。

                  • 家园 回复johny兄关于李鸿章:

                    李二先生是著名的家国主义者,也就是你所说的家在国之前,至于民族大义远不在李二先生的视野之内。盛宣怀作为中国近代最大的买办,一个旗昌事件就足以说明此人的

                    利欲熏心和损公肥私的内里。给这些人翻案不过应了时下

                    猎奇的心态而已。实际是比较无聊的。

                • 家园 老大说的好,顶!
              • 家园 呵呵,问题不在于把李自成写的如何有本领

                问题在于把李自成写成了老红军,老八路,思想觉悟太高了。

              • 家园 所论有道理:

                李自成在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中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位,虽然,他终不免草莽英雄的结局,

                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还是比较夺目的。有别于洪秀全和黄巢。

    • 家园 连田见秀的下场都没有弄清楚

      还敢自称是对明史有研究?真是贻笑大方了。,幸好温相还在,否则滥竽充数的也要成为专家了。

    • 家园 恨不当初身便死

      田见秀当初要是死了,还会有个好名声,最后投降还是被杀,连名声都没了,造反一辈子,

      什么也没有得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