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也分析一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敌后/正面战场 -- Alarm

共:💬180 🌺200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再补一句,这个问题应该结合《彭德怀自述》一起看。

        可怜的彭德怀花了多少篇幅来解释“百团大战”啊!

        • 家园 说到百团大战,从军事角度讲

          彭德怀真的够资格上军事法庭了……作战规模失控,作战组织混乱,战果无法弥补消耗,损失大而收获小,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败仗。

          自然,这一仗是“政治上正确”的,可惜,那个年代的共军没有本钱负担这种“政治上正确”……百团大战盲目扩大规模、组织混乱的恶果,在第三阶段反“扫荡”作战中体现的无以复加:由于共军的有生力量过早投入、人困马乏弹药消耗巨大而缴获甚微,在日军离开坚固设防的据点开始“扫荡”、最有利于以游击战运动战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的时候,因为手头没有生力军,共军陷入了严重的被动中。

          小小一个关家垴,面对着日军一个孤军深入的冈崎大队,八路军投入上万疲兵围歼阻援,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惨重代价,结果是援敌未阻、冈崎大队也没有被歼灭,打成了一个大滥仗。而这一仗,129师可以说是被彭德怀强逼着霸王硬上弓(彭德怀威胁:不打,我就撤了你129师的番号!),刘伯承和陈庚那个心疼哟……实在是第一、第二阶段作战已经透支了部队的潜力,而对日军作战能力的打击却只伤其皮毛、未动筋骨,没法子不被动!

          可以说,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的指挥失误、和正面战场上的国军将领有得一比,后来的华北会议上、他被人炮轰那是天经地义、不被批判那才叫没天理了。

          • 家园 战略角度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从中国全局来看,当时老蒋已经狼狈得不行了,百团大战对他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帮助,在中日大决战中提到40年八月22日,土共汇报老蒋:

            委员长蒋钧鉴:(一)奉委座迭次电称:敌在太原集中两师团之兵力,渐增强晋南,准备进攻潼洛。又据职部各兵团迭次报称:关外之敌向关内增加,津浦及冀中、冀南敌陆续南移,向陇海东段集中,似有进攻潼洛犯我西北,断我西北国际交通线企图。(二)为打击敌人企图,配合晋南及华中各友军作战,保卫西北,打破敌消灭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这一政策的毒计,职部决以组织百团兵力,对正太线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战。限期截断该线,彻底毁灭铁路交通及主要公路线,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截断其交通,以彻底粉碎敌寇进犯西北之“企图,争取整个战局之好转。百团大战已经历一月之准备,但恐电报机密不密,恐有泄漏,故未早报,特此申明。(三)百团大战除职部之一一五师主力、山东部队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一二○师、晋察冀军区各部主力及决死队之请求参战部队,计一0五个团,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空前未有的积极主力向敌进攻。谨将大战兵力部署报告如下:

              (甲)正太线三十个团。(乙)平汉线由芦沟桥至邯郸段十五个团。(丙)同浦线大同至洪洞线十二个团。(丁)津浦线由天津至德州段四个团。(戊)汾军公路六个团。(巳)白晋线六个团。(庚)北宁线二个团,(辛)平绥线二个团。(壬)泡石线四个团。(癸)德石路四个团,(子)邯郸线三个团,(丑)代县至蔚具线四个团。寅)平大线×××至大同六个团。(卯)辽平线辽县平顺三个团,宁武、奇岚、静乐四个团,共一○五个团,并已分为三个集团,分由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之。大战已于八月二十号二十时开始,战斗序战胜利,已全部取得正大全线交通截断。大战正在发展中,战况请见战报。请分电各战区,各友军部队,抑制当前之敌,以利大战之进展。谨电奉闻。职朱德、彭德怀。

            这对于在冬季反攻中吃了大亏的老蒋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长江前线所面临压力会减少很多。虽然可能存在虚报和夸大,但是当时一些战报还是可以体现土共获得一定成绩的,

             这以后,从8月22日至9月底,朱德、彭德怀每天平均向蒋介石打来三至四份百团大战的战报。每一份战报都详细陈述八路军或大部队,或小部队,向日军进攻;或取得大胜利,或取得小胜利。现摘录几份如下:

              第八号要报,8月24日。

              委员长蒋钧鉴:百团大战第八号要报。据职部刘师长伯承养电称:我陈赓旅陈正洪团,配合决死队马晚突向白晋路南关、沁县段攻击,战报如下:(一)陈团部晚乘大雨攻击漳源(沁县北),三层铁丝网冲破,当攻入街内,敌四百余退守民房顽抗,经我强攻歼敌过半。翌晨,正肃清残敌之际,敌复由沁县来援百余向我猛攻,恶战

              四小时之久,将敌击退,敌伤亡甚重,刻我军大肆破坏中,是役,共毙伤敌四百余,缴获正清查中。我副团长吴隆×身先士卒,受伤,因流血过多于马晨逝世,以下伤亡官兵二百余名。陈团另一部,马晨攻击故城(武乡西北),经数次强攻未遂,敌施放大量毒气,我中毒官兵百余,伤亡五十余,敌死伤尤重。现漳源至石壁南段铁路完全破坏,不能通车。(二)决死队马以部分头攻击回松村牛寺(沁县北),因敌顽抗未奏效,然敌死伤甚多,并将沁县北至漳源铁路全破坏,收电线八百余斤。沁县襄垣段破坏部队结果待报。等情。谨闻。职朱德、彭德怀叩。敬。第七十九,一○○,一一五号要报。

              9月27日。委员长蒋钧鉴:谨将职部百团大战要报汇呈如下:第七十九要报。(甲)据贺师长龙文电报称:(一)鱼晚,我大青山支队一部,将归绥至毕克齐及察索齐以西之电线,各破坏十余里,收回电线五百余斤……第一一五要报。据聂司令荣臻亥电报称:“困守西源堡(涞源东北)乏敌十余人,被我火攻烧毙……”第一00要报。。。。。。

              日军从中央统帅部到侵华日军上上下下,对八路军发动的这场突然袭击,尽皆大惊失色。日军中央陆军部竟怪异地惊呼:“……中共军竟于8月20日夜,在华北断然发动了号称‘百团大战’。的大反攻,”“给予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

              日军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中记载:盘据华北一带的共军,按照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部署的所谓“百团大战”,于1940年8月20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在袭击石太路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时,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使井阱煤矿等处设备,遭到彻底破坏。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期和巨款才能恢复。

              抗战以来,骄横无忌的日军从未把人民的抗战力量放在眼里,认为华北已是他们的占领区,是他们的天下了,是他们安全的“后院”。截止百团大战结束的1940年10月,日军的兵力部署情况是:“如以当时华北兵力的密度为1,则武汉地区为队长江下游三角地带为3.5,华南为3.9.”

              百团大战的发动,打得整个华北的日军措手不及,惊呼“日军从未想到中共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完全出乎日军意料。”

              中国派遣军总部急忙从武汉第11军抽调第33师团,从上海地区第13军抽调第17师团,转属华北方面军,对“过去一直潜伏地下的八路军”进行反扑。

              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大兵团奇袭作战,其成功的奥妙远远超过战果本身。

              大战结束,蒋介石马上发出通电,“嘉奖”朱德、彭德怀和所有参战将士。

              重庆等地各界民众发起慰问参战部队的活动,历时达一周之久。

            其实土共打仗吃了大亏可以肯定,但是搞破坏远远比搞建设容易,日本人后来最烦土共的也就这个,拔电线杆,扒火车道,现在这叫犯罪,当年那可是贡献,影响还是有的。不过彭还是过于理想化,没有把政治摸得很透,而太强的道德感在政治圈注定了日后的悲剧,日本人没有预料到的同时也提醒了老蒋,土共不容忽视,他暂时有点感激,但是时辰一过,马上就在琢磨如何限制中共了,而日本人经此也对土共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对付,对于土共而言,百团大战得不偿失,对于国家却还是有点功劳的。

            • 家园 说得有道理

              对于土共而言,百团大战得不偿失,对于国家却还是有点功劳的

              “对于国家却还是有点功劳的”,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了。

              百团大战到底打得好不好,是否可以在当时的条件下以更低的代价来取得更大的战果,那属于军事能力问题,在这方面完全可以指责彭。但要是只从土共的角度来考虑百团大战得失的话,那就是一党之私了,本质上跟老蒋一样也是在保存实力(区别仅在于多寡而已)。

              当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大家都需要讲政治的实用主义,由此带来的国家利益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但非要以贬低对手这样做是消极的同时来漂白自己同样的做法是积极的,那就让人反感了。

          • 家园 尽管是同样的一个军事上的问题

            俺们太祖翻手就是“政治正确”、覆手就是“政治不正确”,全凭政治的“客观需要”,这样的手法今天还有不少人在用。

            至于百团大仗后来被人指责,也不仅局限于军事方面的能力问题,往往是跟彭的个人品质挂钩的,那样的炮轰也难说都是合理的。

            • 家园 没什么好奇怪的

              “百团大战”刚打完,负面后果尚未体现出来,自然是“军事上有缺陷、政治上正确”的;到了1941、42年华北抗日根据地面临了严重困难、负面后果充分体现出来,也就升格成了“军事上不正确,政治上也不正确”;到了今天,我们站在历史全局的高度再看,又变成了“军事上问题致命,政治上正确”。很正常,时不同、势不同而已;而这一切也别都往太祖头上扯,很多事情和他没关系,实在是彭德怀把军内党内的同志搞惨了、自找的。

              说到和彭的个人品质挂钩,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彭德怀的很多错误、不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和他的个性、人品脱不了干系。

              • 家园 这番逻辑感觉很眼熟

                比如,当年整你是正确的,现在给你平反也是正确的。尽管人还是这个人,他的个人历史也没变。 ^_^

                “百团大战”刚打完,负面后果尚未体现出来,自然是“军事上有缺陷、政治上正确”的;到了1941、42年华北抗日根据地面临了严重困难、负面后果充分体现出来,也就升格成了“军事上不正确,政治上也不正确”;到了今天,我们站在历史全局的高度再看,又变成了“军事上问题致命,政治上正确”。很正常,时不同、势不同而已;而这一切也别都往太祖头上扯,很多事情和他没关系,实在是彭德怀把军内党内的同志搞惨了、自找的。

                顺便说一下,我的理解是:百团大战刚打完时的“政治正确”是对国家而言的,之后根据地遇到严重困难了,那么这个所谓的“政治不正确”就是对土共而言了,再到今天,“政治正确”当然又是回到针对国家而言了,呵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很会歪曲别人的观点

                  我所说的“政治上正确”,无论是百团刚刚打完、还是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事情的“政治上不正确”、还是今天的“政治上正确”,都是从中共的视角看问题……如果换成国民党的视角,“百团大战”从来就是“政治上不正确”的,要不然百团刚刚打完、国民党干嘛断了八路军的军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难怪老兄的贴子也喜欢跟人家的人品挂钩
          • 家园 顺便再补充一句

            百团大战这样的大规模敌后破袭战,如果国民党能够给共军和正规军同等的补给相同的待遇,共军完全可以隔三岔五来他一下——可惜没有,在当时,哪怕是一把刺刀、一粒子弹,共军也别想从国民党那里得到;而那本身就少得可怜的军饷(平均到八路军每个战士的头上,每个月只有几毛钱),也马上就要停止供应了。

            百团大战总共消耗了70余万发子弹,缴获数量大致在40-50万发之间(具体数字记不太清楚了,但是肯定补不上消耗);而正面战场的国军,哪怕是国际交通线全部被切断、装备补给最困难的时候,一场会战也动辄消耗上千万发子弹……

            抄袭水木清华一个网友的精辟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是穷鬼,国军是大穷鬼,而共军则是超级大大大……穷鬼

            • 家园 老实说 要是没有百团大战

              可能八路还能多领几年军饷

              这一打

              老蒋可真有点害怕了

              嘿嘿

              人家前头打大仗 后头给人家把军饷补给给掐了

              这就是老蒋这位抗日统帅干的好事

              还说什么后来 为什么八路不打大仗

              为什么豫湘桂的时候 八路不帮老蒋一把

              国民党分子也真好意思

              • 家园 这话我也有同感

                类似孙刘联盟,刘备打下益州孙权要走三郡,刘备夺下汉中孙权袭杀关羽。联盟中的勾心斗角说起来也有意思,你强大了我就要限制你,一点不手软。

                我甚至怀疑没有百团大战会不会有皖南事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