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都是么个啊?胡侃“一个超眩的细胞内分子作用” -- 大鹏翔宇

共:💬68 🌺1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插嘴的份,老实听讲
      • 家园 cut actin 的酶象是ADF/cofilin

        因为图示其为黄绿两种颜色的2聚体。

        • 家园 我也这么觉得
          • 家园 水道长,给讲讲吧

            这块我没细学过,也是瞎猜的

            点看全图

            • 家园 呵呵,这次我又错了

              那个蛋白是gelsolin没错,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大小上。之所以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再加上我没有考虑蛋白的大小,或者说已经把这两个蛋白的大小和结构完全给忘光了。

              第一,ADF/cofilin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丰富的微丝截断蛋白。

              第二,ADF/cofilin的功能是由磷酸化去磷酸化调节的。而我记得白细胞在变形的时候,首先是由激酶受体激活了整个反应,使得整个细胞停顿下来,然后进行变形。在变形的时候,PIP3信号途径被激活,钙离子涌入,从而产生变形信号。

              而在没有钙离子信号的细胞内部骨架体系调整中,ADF/cofilin是主要的微丝解聚蛋白。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在没有产生新的表面结合蛋白之前,微丝的解聚肯定是由ADF/cofilin控制的。因为影片并没有显示钙离子涌入后的信号改变情况,而且gelsolin的作用是完全受到钙离子信号调控的。所以我就像当然得认为了那个蛋白是ADF/cofilin。(ADF/cofilin是结构非常相似的一个蛋白家族的成员,个头很小,跟微丝蛋白差不多,可以大量的结合到单个的或者纤维状的微丝蛋白上)

              而作者这里选用gelsolin,我估计是因为gelsolin个头比较大,演示起来好看。而且这个影片是XVIXO公司为哈佛本科生教程所编写的,不必太在意细节问题。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是,在影片里gelsolin的结构完全展开了,6个结构域分的相当的开。我一时间没有认出来。最后还是查了查PDB才确认这群家伙是把这个蛋白给完全展开了,而这个构象只在变性的时候才会存在。看惯了盘的结结实实的PDB分子,再看到艺术化的表现手法,我真是不习惯阿。

              嘿嘿,又露了一次怯。没办法,谁让人家变形了呢?

      • 家园 又是啥呢?还是天书...还是上花
    • 家园 如看天书...也花!
    • 家园 图3是白细胞的附着蛋白和

      细胞识别蛋白与和capillary proteins“flirting ”来附着的过程。

      好久不来西西河,一来就看见了这么好的东西。3分钟把以前一年的所学都涵括了。我读书的时候有这个,那就省事了。

      诸位达人的解说不错,不过这不仅仅是白细胞的动员过程。actin 的assemble, disassemble,涉及到的酶诸如ADF/cofilin,microtubules 的运输, mRNA 进入核孔,tRNA 的转运都很传神。尤其是myosin 在microtubules 中的拖动有如置身魔幻世界。ribosomes 组装蛋白也演示得很清楚。

      • 家园 myosin-微丝; Kinesin-微管,有分工有合作
      • 家园 翻译起始过程的吹毛求疵

        应该是mRNA转运出细胞核,然后进行翻译。有直接在细胞质内进行翻译的胞质蛋白(从孔里出来三条线状的东西,然后收尾相连成为三个圆圈),以及在内质网上翻译(类似于之前的翻译,但绿色的核糖体是驻留在内质网的通道上面,翻译产生的蛋白也直接“掉” 到内质网里),并经过修饰最终释放到细胞外的膜蛋白或分泌蛋白(分泌之前,就是存在于那个被拖动的蓝色球体内,通过微管被转运到靠近细胞膜的地方)。应该没有tRNA的镜头。

        其实翻译过程的表现满多问题的。(纯属吹毛求疵!) 首先mRNA离开细胞核的过程不应该是如此简单的。mRNA从生成到成熟,再到最后转移出细胞核是一个耦连过程,之中有众多的蛋白会结合在RNA分子上,决非只有一个帽结合蛋白和Poly A 结合蛋白那么简单。(影像中线状的RNA分子头尾各有一块结合蛋白) 。其次,RNA分子的高级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决非一根细线条的样子。我理想中的翻译前RNA应该是一团蛋白质复合物,里面包裹着RNA分子,从而避开细胞内磨刀霍霍的RNA酶。当然,裹得太严实,片子就不好看了,所以还是浑身上下只戴帽子,穿袜子的形像比较吸引人。

        翻译过程采用了比较流行的Scan模型。就是绿色的核糖体亚基先结合在RNA分子的头上,然后有一个短暂的滑行过程,最后停在RNA分子内某一段,等待另一个绿色亚基的到来。说实话,这个模型给我的感觉就是Too good to be true。可惜不能变小了进到细胞里去亲自看一看。

        翻译开始后我就不了解细节了,留到内行来解释吧。

      • 家园 拖着vesicle的不是myosin,而是kinesin
    • 家园 看不懂也花!
    • 家园 直到今天看门的大爷只有一位献身的,现身的rodopsin

      其他的都在制药公司的通缉中,悬赏极大。人类基因总数5%,

      药物靶点的70%。

      中国一位捕快叫 陈凯先,也不知道抓到什么没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