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家觉得围城怎么样? -- 豫蒙

共:💬68 🌺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个离题的困惑:

          :“妈的个B,我的书本来好好的,就让那篇序搞坏了!”我去找来了聂绀弩的《散宜生诗》,发现胡乔木的序写得很好,评价也很高,真不知聂为何如此愤怒,为什么不知感激,但是一想到聂因“反革命”罪被判了无期徒刑,又似乎可以理解他的情绪。反过来想,这样直率,不会保护自己的人不坐牢,谁坐呢?章诒和说,“聂绀弩对腐朽,污秽,庸俗的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和愤怒。”又是敏感,又是愤怒,这竟然是鲁迅与聂绀弩这两位知识份子一脉相承的共同特性!这种内心的愤怒和张力,敢于蔑视权贵的勇气,既能进研究所,又不怕进监狱的胆量,才是知识份子独立精神和道德力量的一部分。

          一个疯子,一个缺乏正常思维的精神病人,鲁迅也如此吗?为什么要类比?这叫敢于蔑视权贵不怕进监狱?这叫知识分子对立精神和道德力量?

          人常说一码归一码。

          看不懂作者,看不懂评论的标准。

        • 家园 钱其实也挺无奈

          大师是大众封的(除了官方的拥戴),不是他自己要的,虽然带着大师的帽子也挺舒服的——现在又被大众剥去了,再骂他不配——钱是不是有些冤枉呢?

          我们一直在批判他,却很少反思一下大众的责任。

          这多少有些不公平。

          渴望自己的代言人是很正常的,但找错了人,再怨别人不好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为什么自己不谨慎一点、眼光清澈一点呢?

          大众英雄,还要靠适当的人自己主动去争取大众的认可才行。

          • 家园 中国读书人的大病:向圣而非圣

            多读了几本圣贤书,然后就以仙风道骨自命,全不问当年的圣贤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曲为之解。

            然后呢,又处处清高,讲究什么风骨。

            真有风骨也就那么的了。钱钟书不也就是一矮檐下的狂生?

            我喜欢李敖,也就是这个原因。李敖从来不装蛋:我嫖过妓,我泡过妹妹,我在床上就是这么练的,我弄钱,我骂人,我瞧不起你们。坐牢就坐牢。离婚就离婚。

            比较一下,钱钟书有多假就清楚了。

            • 家园 钱也未尝是假...

              钱也未尝是装蛋,他的意思也很明确:

              "我比你们聪明,我比你们渊博,我看不太起你们,我不太爱搭理你们,我自己一个人玩,这些我就是不说出口而已..."

              这个你们是大众,是政治人物,也是读者...

              • 家园 觉得你的理解还算是淋漓精致的

                上面转帖的那个评论,看了感觉作者(们)不满的原因好像是:

                原来主人公们当时不是如他们所愿的反毛反江青啊

    • 家园 【文摘】俺是老粗,和钱钟书这精细人没有任何过节。

      下边这个贴子转自中国书法艺术网,原贴主书丰子。转这贴没别的意思,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

      《管锥篇》研究系列

      如果只读《管锥篇》的正文,不看脚注和《管锥篇》第五卷,我们一定会被

      钱先生能阅读理解多种不同语言著作的神奇能力彻底征服,因为他在《管锥篇》

      的正文中大量引用了从古到今涉及西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拉丁文、德文、法

      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的原文著作,在大部分情况下将它们翻译成中文,偶

      尔还用中文解释原文的意思。不过如果阅读《管锥篇》前四卷的脚注和《管锥篇》

      第五卷,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许多情况下,钱先生是根据某些以英语为主

      的双语文库里的英文翻译来阅读理解拉丁文和其它几种文字的著作的。

        例如,如果我们注意《管锥篇》里所引用的所有拉丁文的脚注,就会发现钱

      先生自己也偶尔悄悄地承认他是借助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Loeb古典文库(Loeb

      Classical Library)系列作品里的英文翻译来理解并解释古代希腊和拉丁文的

      著作的。顺便介绍一下,该文库收集了西方古代在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

      历史、游记、哲学、演说、医学、数学、神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并按原文和译

      文左右相互对照的方式排版印刷。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其它双语文库。钱先生在

      《管锥篇》第五卷里提到的爱丁堡双语文库(Edinburgh Bilingual Library)

      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在德州的首府奥斯汀从1971年

      开始发行的一套双语文库。文库的主要目的是用英文翻译介绍当代西欧国家的文

      艺作品。该文库1971年出版的第一部双语对照本就是由Graham Dunstan

      Martin编的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French Poetry(当代法国诗歌选)。

      钱先生在《管锥篇》里就引用过当代法语诗歌,不过他没直接说明他引用的法语

      诗文的出处是否就是此类双语文库。《管锥篇》大概成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这

      时候MLA, APA, Chicago等写作规范手册对如何在正文里引用英文翻译已有以下

      规定:如果出处是非英文著作的英文翻译则引用英文翻译(I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 non-English work is used as the source, cit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并且指出:使用别人的思想和文字并当作是自己的就

      是剽窃(Plagiarism is using another’s words and ideas and passing

      them as one’s own)。

        在《管锥篇》中钱先生不仅依靠英文翻译理解西方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

      经典著作,而且也依靠英文翻译理解现代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的

      名著和这些语种的当代正统著作。有例为证:

        在[钱锺书,《管锥篇》(全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

      版,以后正文里的页码均指这一版]第33-34页,正文里引用了德文原文诗句,

      但在第35页的脚注却说明出处是The Penguin Book of German Verse.

        第465页,讨论中西对“正言若反” 有类似说法时,原文引用了德文,

        但脚注里给的出处却是(F. J. Warnke, European Metaphysical Poetry)

        第1053页,正文引用 Schlegel 的德文原文,但脚注却说明引自Eichner编

      的 Literary Notebooks

        第1471页,正文里引用达分齐的意大利原文,脚注却说明出处是英文的翻译:

      Leonardo da Vinci, The Notebooks, tr. E. McCurdy, I. 98. 同样在第61

      5页也引用了此书。

        第1439页,引用了但丁诗歌的意大利原文,也引用了西班牙诗歌原文,还引

      用了法语诗歌原文,但是在脚注里却说明出处是

        a. Eleanor L Turnbull, Ten Centuries of Spanish Poetry

        b. Three Centuries of French Verse.

        由此可见,钱先生不过是利用英文翻译阅读理解其他语言的著作的。

        下面是从《管锥篇》前四卷的脚注和《管锥篇》第五卷里找出的一个简短的

      书单,以进一步说明钱先生的确是通过英文理解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

      牙语的学术著作的:

        The Lyric Poetry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H. Hatzfeld, Trends and Styles in 20th 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C. Speroni, Wit and Wisdom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talo Calvino, Italian Folktales, tr. G Martin,

        Robert Clements, Michelangelo’s Theory of Art

        Spanish Mysticism

        The Novel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

        The Oxford book of German Verse.

        The French Renaissance in England

        Britain in Medieval French Literature

        以上例子说明所谓钱先生精通多种外语和相关学术是不符合事实的,不过是

      闭着眼睛瞎吹牛而已。物质生产方面的胡夸所造成的灾难是急显急报的,文化生

      产方面的胡夸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两者之间有无必然联系?

        当然也不能说《管锥篇》里作比较研究的方法一无是处。其实《管锥篇》告

      诉我们,对使用中文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而言,认真学好英语之后利用西欧语言

      间的血缘关系,走点捷径,依靠英文翻译就可以做好中西比较研究了,不必死记

      硬背其它外语。钱先生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窍门,只是没有明说罢了。不过就这

      么东扯葫芦西扯叶仅罗列表象做比较研究能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则是白菜萝卜各

      喜各爱的事情了。不然为什么当许多人欢呼皇帝身穿漂亮的新衣时也有少数人会

      说:天哪,他什么也没穿!

        最后有个建议:如果连大师都要靠查字典读双语书籍理解除中文和英文之外

      的其它语种的学术著作,普通人企图靠死记硬背精通两种或者更多种外语岂不是

      浪费精力?盲目强调学习多种外语的重要性,只会不必要地浪费精力和时间。还

      是先学好自己的母语和英文较为实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英文,这是事实,因为

      当今只有英文才是强势语言,才有许多以英文为主的多学科的双语文库。

      • 家园 盲目学习多种外语的重要性,只会不必要地浪费精力和时间

        同意!

      • 家园 前面不做评论

        最后一段莫名其妙

        据俺所知,几乎所有的翻译家好像都是在翻译的时候要看大字典的,往往还不是看一本,那么岂不是说可以结论是普通人只消能看懂中文就好了,反正有中文呢

        借助“英文”不等于是只认识中文啊

        俺有个朋友(是个变态)他就是借助古希腊语来理解拉丁文,借助现代希腊语来理解古希腊语,借助英语来理解现代希腊语的,而他的第一外语是俄语……

        • 家园 仅提供一个视角而已

          我并不想贬低钱钟书。只是想把这人立体一下。被搞成一个躺在平面媒体上的神仙,不一定是他的错,可默许受贡还是不好的。

          至于肥肥那个朋友,倒也不一定是变态。无论低地拉丁还是经典拉丁,都与古希腊语有关。而以现代希腊语理解古希腊语,好像是必走之径了。

          不过呢,浮云对国人精通异族古典语言,觉得可能性不大。前些年,诸如古亚述语这样的学问都曾经引进过,用当时还很宝贵的教育资源供养一批洋专家。但除了多给了一些人出国不归的机会,也没什么成就。而那些不回来的人,后来也是从事一些利润比较高的行业买房子育儿女了。

          比比划划一些莫明其妙的学问,然后清高得跟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呵呵。现在的人知道周作人,不首先因为他是绝代传奇大师的弟弟,然后是现代散文家吗?有几个知道,周作人是古希腊语专家?

          • 家园 俺只举一个例:季羡林,吐火罗语
            • 家园 呵呵。知识分子首先是品格,然后是学问。

              我有一个问题一直很不理解:季氏在德国读书期间,正是二战。可他所有的回忆文章,似乎都是战争的旁观者,谈谈跑防空洞什么的。

              对文革的反思,季氏也是以受害者身份出现的。大家都是受害者,怎么可能出现文革?学者对一个时代的思想,没有责任?

              更深层的东西,不想多谈了。陈寅恪从来不掩饰他对某些知名人士的鄙视。

              至于学问,是啊,吐火罗语。俺是老粗,谁能告诉我,季氏在东方学研究方面,有什么开一代之先河的大成就?中国的东西也成。

              我喜欢河里的气氛,可能的话,还是不争论的好。中国知识分子,集体软骨症,外加好名好利。这些问题,还是不争论了吧。

              • 家园 这个都是有原因的

                季在德国呆的不错,他自己讲德国人并没有歧视他,也吃了牛油,也谈了恋爱,还奠定了他一生的事业,不爽才怪呢。

                文革起,他老人家也是一个造反派,可惜搞不过小谢,于是利马成了受害者,还骂人破鞋,够次的。

                他是很圆滑的一个人,50年代就是大教授,经常出国的,除了文革栽了,一直很拉风的。

          • 家园 呵呵,俺觉得此人就是变态……

            因为这个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

            他的本职是在国内某个IT领域内相当有研究的青年专家,兼职工作是网警……(特?谍?……)呵呵

            其实俺觉得钱的一句话很好“你吃个鸡蛋不错,干嘛非要认识母鸡呢”俺觉得《围城》这书不错,《管锥篇》读不懂,读不动。至于钱本人如何,与俺关系不大。俺读书看电影听音乐,都是内容俺觉得喜欢就喜欢,跟作者、导演、演员、指挥、演奏家关系不大,所以经常搞不清谁是谁。

            换句话说,有才无才,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看出来,不必通览

            • 家园 没错,我也正想引用这句话呢

              我只吃过一个钱钟书下的蛋,就是《围城》。我觉得不错。钱早于1980年的时候就在前记中说,他对《围城》不满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