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增长的几个要素 -- flyingcatgm

共:💬52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弟没说在点子上啊:))))

        包产到户后发展副业要占地是一个原因,例如最初用来种粮食的旱地用来种西瓜,水田挖深养鱼;另一个原因则是包产到户后期出现了瓶颈现象,农民们纷纷外出打工,我老家很多田地都荒芜了。我认为合理的统计数字应该以包产到户前(80年)的总产量和包产到户(81年)的总产量相比比较科学,如果能各往前后推五年就更有说服力(其后副业发展就开始占地)。

        • 家园 只比较总产量不能说明问题

          除了大跃进时期以外,我国的粮食产量都是增长的,要比较政策原因对粮食增长的作用,需要剔除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不是你我能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截取比较长的时间段来考察是能够粗略说明问题的。

          另外,不同的地区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没有全局性的统计数据很难说明问题。比如,以我老家(河北农村)的情况看,种植业仍然是以大宗作物为主,副业占地的问题并不明显,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养猪)才是重点。虽然农民纷纷出去打工,但土地也没有荒芜。

          • 家园 你老家每人分了多少(田)地呢?

            我家其实是抢在别人前面以养猪赚了一笔钱,89年前后基本上就赚不到钱了,养猪的人实在太多。

            • 家园 我不知道每人都分了多少地

              我自从上小学起就不在农村了,太具体的情况我不知道,只是些回老家看看时走马观花的感觉,好在地里种什么,长的怎么样是一看就知道的,另外就是看看我当年那些小伙伴们都在干什么,大体情况知道些。

    • 家园 我的看法

      1 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的成果;

      充分发动人主观能动性。

      2 化肥的大量使用——据说是文革时开始大规模生产;

      生产应该有,但是绝对不是大规模的,80年代初我见到遍地都是“日本尿素”。

      3 良种的推广——据说是文革时开始大规模推广;

      没有相关资料。不予置评。

      4 水利的建设——据说前三十年的建设占了80%;

      这条是真的,但是为何当时产量低呢?

      没有把握的地方我全用“据说”,那么,这几个因素中到底哪个占主要地位呢?请大家谈一谈。

      联产承包责任制功劳最大,其次是与西方国家关系缓和带来的进口技术导致化肥广泛运用。

      • 家园 联产承包责任制功劳最大
        • 家园 承包得益处80年代中期已经耗尽了。

          往后就是科技,工业带动农业发展,联产承包只能是粉碎4人帮得政治附属品,只能是抛出得那块砖,引来得是玉。

          当前农业发展继续进行个人承包恐怕又是一个限制生产力发展得瓶颈,必须发展集体大农业模式,个人分红。才能规模使用先进得农业机械,技术。现在小农经济走到尽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