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还有人读诗吗? -- 牛公

共:💬57 🌺8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最近几十年来的许多“诗人”本身修行太浅,很多诗都是些“怪话”
    • 家园 不读诗。读词。读好多流行歌词。

      诗人没有了。都去写歌词了。现在的歌词比诗好。

    • 家园 基本只读古诗

      中学时候读过席慕容,海子,食指的那首相信未来貌似还听过一首歌用它作歌词的,蛮好听的,其他现代诗就不读了

    • 家园 前有郭沫若后有赵梨花,我算是队国内诗人彻底恶心了

      对不起,是国产现代诗歌自寻死路,没法怪别人

    • 家园 高中的时候读

      食指有些写的确实不错 ,

      比如 那首《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家园 到现在仍然在读

      也偶尔写一写。。。

      链接出处

      三岁的时候,最早背的一首诗是“锄禾日当午。。。。”那时候,我经常被父母追着喂饭。。呵呵,即使会摇头晃脑的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也断断不会体会其中的含义的。再大一点,十岁以前,读的都是唐诗。十岁上初中以后,竟然读了很多台湾诗人的诗,在读席慕蓉之前,我看的更多的是余光中,洛夫,郑愁予,其中,一直在记忆里的是余光中的《寻李白》,洛夫的《众荷喧哗》,郑愁予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还有泰戈尔,几个吴岩译制的集子跟随了我很多年。

      北岛,海子,食指,顾城的都看过一些,对徐志摩,最喜欢的是他的那首《偶然》。舒婷曾经是我们文学社的顾问,我到过鼓浪屿她家,总是想象不出那么瘦的一个人,怎么能写出那么有力量有激情的致橡树。。。。。

      外国诗歌成集子的看的不多,通常是碰到什么看什么,只有一次,曾经很不讲理的扣下过一个同学从他们图书馆借出来的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选集,每一页都有好看的手绘剪影,那时候觉得白朗宁夫人的爱情感人浪漫。后来读叶芝的《等你老了》,觉得爱原来也可以是这个样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自己会悄悄在小本子上抄下很多喜欢的诗歌,再顺手也写下几笔伤秋的句子,呵呵,如今想起,那真是个诗意的年代。

      • 家园 噢,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

        想起来了,我买过,就是你说的那样,每一页都有剪影,整本书是白色基调上的深灰色剪影,淡雅得很。她的诗和她的爱情一样动人,那时可以一首首背下来:说了一遍请再说一遍“我爱你”,即使那样一遍遍重复。。。谁会嫌星星太多,即使每一颗都在太空里转动;谁会嫌鲜花太多,即使每一朵都带着春意。说你爱我吧,一声声敲着银钟。。。

        还有叶赛宁。。。我倒一直不太喜欢普希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