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在医学院学习的日子 - 探索人体的奥秘 -- Ni28

共:💬51 🌺10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法医图谱eMule可以下!

      Color Atlas of Forensic Pathology

      ed2k://|file|Color%20Atlas%20of%20Forensic%20Pathology.pdf|32203240|EC88F4B2516D40FF640D14D10D04241B|/

      Handbook of Forensic Science

      ed2k://|file|Medecine%20-%20Handbook%20of%20Forensic%20Science..pdf|19149268|E496E52BC0201EF36DC1B4A6987C773D|/

      Forensic Pathology--Causes of Death, Time of Death, Decompos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ed2k://|file|[eBook]%20Forensic%20Pathology-%20Causes%20of%20Death%20Atlas%20Series%20-%20Time%20of%20Death,%20Decomposition%20and%20Identification.pdf|14887139|B7B17632E8E1FDBDD169F19E618767EC|/

    • 家园 法医学图谱 - 勾起我温馨的回忆

      想当年同班一好汉在图书馆中觅得尚健全的《法医学图谱》一册,男同学们竞相传看,并依此比拼忍耐惨状的功力。兄弟几个没心没肺,当时边捧着饭盆进食,边翻阅欣赏爆炸伤彩照 -- 吃的是猪肚子,看得是X肚子,变态得紧。

      《法医学图谱》对男生来说可看的还有一样,咳咳,这儿就不说了--谁都有过青春期不是?

      女生看不看,我不知道。只记得有一次联谊寝室一碎嘴的女生在我们的光棍之家为了什么事喋喋不休,兄弟我烦的忍无可忍,厉声喝道:“再说,我把《法医学图谱》翻出来给你看!”

      话音刚落只听得“嗷”的一声,MM遁走无踪......

      关键词(Tags): #法医学#图谱
      • 家园 吃的胃口好么
        • 家园 九十年代初,没几个胃口不好的大学男生

          您大概也见过这样的场景吧:

          一个本地同学从家拿来个水果罐头与室友们共享,在众饿狼注视下刚掀开罐头盖儿,就听得一阵急促的大小匙子碰击罐头及互相撞击的金属乐,开罐人尚未放下罐头盖儿,水果如变戏法般的就没了,连汤渣都不剩。此时绝无人说话 -- 大伙儿个个都鼓着嘴嚅动不迭呢。

          说实话,爆炸伤是最恶心的,咱那也是看多了练出来了。随便找个正吃饭的就翻给他看那一摊一摊的红白物?靠,我们的宝书《法医学图谱》准立马被呕吐物覆盖了!

          关键词(Tags): #法医学#图谱
    • 家园 呵呵,也有一些同学是学医的

      聊起来,印象最深的是要背书。号称学医的考试前就是看谁能熬夜复习背概念,考试前2天2夜不睡觉背书很正常,就打个盹。

    • 家园 【原创】在医学院学习的日子 - 探索人体的奥秘 续1

      尽管同学们盼望学习医学的热情很高,第一学期的课程却是和医学很是没有关系。可是由于咱们对医疗工作者的需求量很大,学院设立了一条培养人才的快速通道,对了,您猜对了,医疗专科班。由于专科班的学制是三年,他们的进度可谓神速:当我们还在学着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学习解剖学这种很有前途的东西了。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的基础课还是太薄弱。培养一个真正的技术过硬的医生,窃以为至少要七年。国内很多五年制的医学院,大大削减了基础课程的分量。一些科目,比如化学,生物等课程,甚至数学,深入一些还是有好处的。

      扯的太远了,拉回来。

      却说俺们精力比较过剩,学院又有一些个学生社团在招兵买马,于是就加入了一个。可也奇怪,都忘了是什么机构了。大概是因为当时也就是三天热度吧。却记得这么一件事。

      那是一个傍晚,这个社团有个欢迎新鲜血液的party。俺和一位班上的老兄去的比较早。地方是借用专科班的教室。前面说过了,专科班的进度比较快,他们已经在学解剖学了。所以那个教室后面的桌子上面放了一些大个白色搪瓷盘子。里面放了些心、肝、肺等内脏 模型。

      这里要说一句,由于解剖学学习的基本是形态,讲课时模型就很重要。否则老师在上面讲这心脏的左右心室、心房是怎么怎么,如果没有模型,基本上很难讲清楚。一些复杂又重要的器官,通常用模型。而另外一些,可能就不是了……

      却说俺们二人坐在后面,比较无聊。俺就去观察那些“模型”,还饶有兴趣的把那个心脏模型打开来研究。待看到哪个肝脏“模型”时,俺就想,这个模型也作的太逼真了吧,和农贸市场卖的熟猪肝一个样。凑近一闻,呵呵,这个可不是模型。回头问那位老兄:“这个肝儿不是真的吧?”

      “肯定是假的。”他说。

      “那你拿起来俺瞧瞧”

      老兄满不在乎的一把抄起,但看他的脸色一变,就听“扑通”、“咣啷”,肝儿掉到了盘子上,盘子又掉到了地上。老兄冲出教室,冲进洗手间,十几分钟后才出来,还狠狠地瞪俺一眼。

      俺在那里收拾残局,那个肝儿表面很是油腻,硬邦邦的,不知是被怎么处理了一下。若干年后,在普外科实习时,主任奖励俺拉钩拉的好,特意让俺摸了一下正常的肝脏,感觉就和新鲜猪肝一个样。那时才明白,肝硬化真的是肝 —— 变硬了。

      其实,医学生并非天生大胆。接触的多了,就无所谓了。就说上面这位老兄,在俺们开始学习解剖学后,就常常一手拿着包子啃,一手抄起个零部件研究……倒不是他有这怪癖,盖是因为老兄经常起的比较晚,而俺们的教授又喜欢在每堂课前对上一次讲过的东西进行回顾。通常的形式是他拿着个零件,从花名册上随机点一个人,让这位同学回答一些问题。老先生很是严厉,于是每堂课前大家都要好好准备。于是就很是有几位同学是一边塞早餐,一边研究那些零件。

      • 家园 看得俺心里一阵阵抽。。。

        谢天谢地,俺老爸明察秋毫地认定俺不是学医的料

      • 家园 现在在医学院的日子

        在美国,学制不一样。上医学院的(包括牙医)学生,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一上来第一学年第一星期就是解剖。我记得第一堂解剖实操,就是把上胸部和上臂的皮肤,包括乳房都拿掉(strip away)。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从胸到腹部,下身,腿,再回头部。

        至于解剖到了“关键”的部位吗,大部分都不是小孩,有的实战经验丰富,有的还是孩子他爸、孩子他妈了,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了。只是用刀割吗,还是第一遭,大多心理也是墨念“上帝保又”“哦呢陀佛!善哉,善哉!”“真主在上......”

        解剖时,手套、围裙、相应制服一应俱全。毕竟都是千辛万苦才进医学院,谁也不想这么快就为科学献身

        因为尸体都是捐赠的,到了期末,整个医学院的师生在chapel为施主举行一个集体的悼念活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