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无责任漫画评论---《风之谷》 -- 南北朝大蟑螂

共:💬32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会吧。

          俺买的就没有图改啊?!不过一些色色的笑话是给删掉乐。记得90年开始买的时候,2。2rmb一本啊。俺一星期的生活费才10块,都是牙缝里扣除来的。

          后来92年,海南摄影又出了补足篇(volume 8?)就是把以前7套里删的都拼到一起。俺买了后,对照前文,终于全闹明白了。呵呵。

      • 家园 可惜可惜,没看过剑心的动画,只看漫画了。

        不过朋友买过的剑心张贴画真是精美,想来是取自动画中了。

        小强同学看宫歧骏漫画似乎很早啊,我从没看过他漫画就连动画都是买DB碟后看了一点点。大概看的时候就过了合适的年纪?

        《孔雀王》真有些颠倒神人,日本众多神都是反面存在,人才是追求美的一方。从同学那里发现好,再找的时候正好是断层时期:以前书店存货的已经卖完,而新的不知道何时才能有了。俺只好从从书摊上买旧书,慢慢积攒居然差不多把正传集齐了,后来连外传也这样买全。

        《城市猎人》曾经是俺的最爱,嘿嘿,对寒羽良和阿香这对儿主角非常喜欢。不过小强兄也指出了它的弱点,情节挺重复的,有点儿象侦探电视,一集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可俺还是看的津津有味,只能说趣味不高了。

        北条司的另一部俺也很喜欢:《非常家庭》,一部主题有点儿非正统的漫画,但温情和爱情还是非常感人。不知还有谁看过。

        • 家园 补充一段《剑心》的评论

          原来在新浪混的时候被人拉着做的功课,没完成---可见我挖坑是历史悠久了,今天应景,来出来遛遛

          名字:人斩的悲哀

          “在洁白的月色中,高高的跃起,手中的长刀带着无可比拟的杀气向对手袭去…鲜血飞溅,宛若樱花的花瓣一般无声的飘落。”

          一种悲凉的凝重。

          相信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都看过或者是断断续续的接触过《浪客剑心》这一部日本著名的动画,所以,关于里面所涉及到的一些幕末的基本的知识以及浪客中的基本的人物,我就不再这里复述了(其实,我也是很讨厌打字的哦)。

          《浪客剑心》到现在已经出了好几部了,比如为我们剑心的fans所熟悉的TV版,被称之为是绝对的经典的追忆篇,以及那个最被大家所不看好甚至是挨的臭鸡蛋最多的完结篇。但是,无论是TV版也好,追忆篇也罢。剑心的系列剧都没有能够处理好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可以带着忏悔的心情面对那些为我所杀死的人,但是我又将如何的面对那些死去的人的遗族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追忆篇中的剑心的彷徨。但是,这种彷徨更多的被剧中的悲剧所掩盖。我们沉浸在阿巴死去之后的伤悲,却浑然忘记了阿巴心中的更强烈的冲突---是为了已经死去的爱人而复仇,还是为了现在的爱人而努力?

          这点,说真的,尽管我看追忆篇不止是一次了,但是我还真的是没有办法在剧中找到最后的答案。阿巴的死冲淡了一切,她是在剑心的怀中死的。但是,当她提起了刀,在剑心的脸上加上另一道伤疤的时候,你能相信她还是忘记了清远吗?

          有关与复仇与否,这个概念实在是很难判断。在忠奸可辨的情况下,杨过固然可以郭靖肝胆相照。但是在根本就无法找寻到善和恶的基本的分界的幕末,被称为是郐子手的剑心却又将如何面对遗族的泪水呢。这个问题简直是棘手的很,强如金庸,在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只有编出来个“那一刀,到底是砍还是不砍呢?”这样的踢皮球似的答案来敷衍了事。

        • 家园 《非常家庭》的评论

          原来还胡说过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开始选择《非常家庭》的时候,是完完全全冲着北条司的名字去的。实在是很喜欢他的《城市猎人》和《猫眼》,里面的写实般的画风,捧腹的搞笑,都曾数度让我为之迷醉。

          于是在书摊上看到了北条司的名字之后立马就做下了决定。没有太多的迟疑。

          而后果就是…

          很难相信画过了寒羽獠的北条司居然会选择BL,以及GL作为题材。尽管这个作品是在尾崎南的《绝爱1999》之后。---我也不知道在这里评价这个作品有会什么样的后果,希望不要让这里成为“人妖俱乐部”,月阳,小阿,请原谅我吧。---但从主人公为登徒子到主人公为一批大大咧咧的人妖?之间的转变真的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看着看着,不知不觉的就融入其中了。

          故事在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一个父母双亡的大学新生突然收到了自己叔叔的妻子的邀请入住,老套的有点乏味。

          而转变却也随之展开了。

          原来真正的叔叔却是那个家庭中的“母亲”,而真正的婶婶却是那个家庭中的“父亲”。一句话,这是一个性别颠倒的家庭!不过这个还不算,这样的一个家庭居然还有了一个女儿。

          … …

          有的时候真的很难相信世界上居然会有如此荒谬的事情,可它就是如此的存在。静静的等在那里,就如同旷野中的玫瑰,直到你不经意的想去摘的时候才能体会被刺的痛苦。而在《非常家庭》中,这种痛苦又是以一种另类的形象出现的。一杯被甜甜的幽默稀释过了的咖啡。

          因为自知,所以坚持。尽管《非常家庭》是以一个大学生为主视角,但是我却固执的以为其实真正的主人公应该属于那些在漫画中闪过的BL和GL们。

          天生性别无法改变,可是天生的心理也是无法改变的。造物的残忍就在于把性别和心理进行一个完全错乱的安排之后再把这些可怜的承受者毫不留情的打落尘埃。对于上帝来说,或者看着他们在平凡的群落中痛苦的挣扎和逃避是一件乐事。但对于这些人本身呢。

          我们常常带着有色的眼镜看着那些所谓的同性恋或者是性别颠倒者们,但是我们又可曾想过他们所背负的十字架又是何等的沉重呢?基督为了原罪而被钉在了盗贼之中,却可以在三日之后重生。而他们呢?

          尽管他们也可以通过医学来改变自己身份证上的性别,可是他们却无法摆脱与生而来的生理烙印。也无法摆脱被人在身后指指点点的痛苦。

          相信北条司也感受到了这点,于是在他的《非常家庭》中,尽管也有歧视,也有冲突。但这些冲突和歧视之后却都立着块“众生平等”的牌子。更多的是同情,更闪亮的是理解。

          … …

          一口气说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连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在说些什么了。唯一值得期望的或许还是大家的理解。

          • 家园 原来小强兄也看过,握手握手。

            俺从来都是看了能获得快乐就好。里面人物都很温馨,加上北条的搞笑本领。我很喜欢北条司比较写实的人物造型画法,虽然个体差异真是太小,似乎他从来没解决过这问题。

      • 家园 我也谈谈我的动画/漫画经历。

        是的,电视上曾经引进过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不过我比较喜欢铁臂阿童木。

        我看的第一本漫画是从邻居那里接来的《金星战记》,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只是感觉战争场面描写比较真实,对比后来的高达系列就非常明显。高达系列的机师们在闲暇时还可以谈谈情、跳跳舞,而《金星战记》里的小人物只能在血腥和泥泞中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力挣扎着。遗憾的是当时只借来了两本,后来一直都没有再碰上过,也不知道结局怎样。

        我在读初中时比较幸运,当时读小学的老弟班上有个有钱人喜欢买漫画书,和老弟关系又比较好,于是我也就借着沾沾光。圣斗士、龙珠、城市猎人、猫眼三姐妹、风魔小次郎、怪医秦博士都是这时候看的。

        当时国内还发行了漫画杂志《画王》,我和老弟省吃俭用,买下了所有的,一期都没有缺过,因为版权问题,后来画王停刊了,这也成了绝版收藏。

        再后来高中时,老弟和他那个同学仍然还是同学,老弟又认识了班上的女生,所以能借不少少女漫画,也算是填补了一项空白,期间也看了不少漫画,倒也一言难尽,反倒是电视上的机动警察、天空战记啥的影像更深刻一些。

        上了大学之后,手里有了几个闲钱,又有了点闲暇,所以就经常去租漫画看,橙路、人鱼传说、乱马1/2、火鸟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看的。

        随着国内盗版业的发达昌盛,我就经常去电脑城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动漫卖,当然这也要看运气,有时能碰上很不错的,有时你碰上了也未必能知道。就像我那次去买的《恶男杰特》,要不是我认识封面那几个人物,谁也猜不到这是什么。宫崎骏、EVA、天地无用就是这个时候欣赏的。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用花钱去买了,但是,不得不说,这几年似乎也没什么动画能特别吸引我,除了ghost in the shell。火影啊,钢链我觉得太不适合我了,混沌武士还行,太无趣了,有时只能翻翻以前的漫画了。

        • 家园 崇拜啊,能收齐《画王》,偶像偶像。

          开始对漫画感兴趣上高中之后了,吃什么都凉了。家里的的一点点画王还是同学搬家时候送给我的。

          《GHOST IN THE SHELL》动画绝对精品,可惜第二季没跟下来,现在又没太大动力下来看了。

          《HUNTER X HUNTER》的动画不错,可惜作者放鸽子。

          《犬夜叉》动画也是好东东,就是集数太多,俺落下就没力气跟了。

        • 家园 推荐

          目前的还行的:

          对日本的文化有兴趣的:

          浪客行 孔雀王曲神记

          目前流行的不错的:

          海贼王

          探讨的:

          银河铁道,怪医--比较老了

          追忆的:

          天使心,苍天之拳---都不如前著

          还好他们出的速度比较慢,不然我可买不起了

      • 家园 无题

        狄野真的漫画太压抑了点。

        俺喜欢他的《电脑骑士》。

      • 家园 加点料:我的动画/漫画经历

        看起来我比楼主大几岁,圣斗士出来的时候我是在高中。

        在“机器猫”以前(80年代初),电视上曾经引进过若干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

        圣斗士-----让我神魂颠倒的第一部漫画:受困于高中生可怜的经济现状,我有过在书摊前站几个小时看圣斗士最后被摊主驱逐的经历。当时北京市场上也很怪,除了“正版”的圣斗士,不知从什么地方又冒出一个“盗版”的(印刷质量差些,封面是蓝色的,字幕都是粤语,怀疑是香港进的),而且这“盗版”出的特快,正版的海皇还没打完,盗版的睡神死神都出来了,最后海南摄影出版社还专门声明他们是“正牌”,其它都是D。高中班上的粉丝们(当时还没有粉丝这个词)也各有各fan的对象,我和很多男生喜欢沙加,但也有人fan双子座双人组合,或者穆先生。呵呵,喜欢那几个“青铜小丑”倒很少,除了一辉还有些人气。

        大约同时流行的还有“风魔小次郎”“北斗神拳”“龙珠”“城市猎人”“猫眼三姐妹”“电影少女”等一堆。这里面城市猎人寒雨良和桂正和的“电影少女”都有些限制级内容(桂正和的东西好像就这样,裙子永远短得吓人),不过等我们知道城市猎人是删节版已经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龙珠是那种比较搞笑的漫画,“龟仙人喷鼻血”也一度成为SL的代名词

        在下面传的还有一部动画片“太空堡垒”(在VCD还没影儿的时候更多的是依赖传看录像带)-------虽然那里面的人物都是西方人样子却是典型的日本动画,女明星林明媚小姐也风靡一时。这片子长的要死,后来还出了好几部,人物也全换了。

        90年代中期,凤凰卫视的前身卫视中文台在几个大院里开始能被接收了,我接触高桥留美子的漫画/动画“福星小子”“乱马1/2”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到现在我还是认为“福星小子”比乱马好得多:福星里面糅合了好些日本的神话故事/传说/甚至中国的传说,乱马好像除了瞎搞笑没有更多的东西了。个人多少还是更喜欢喜剧,人鱼故事这种恐怖片就始终没有看下去。

        说着说着好像漏了一大类“纯爱”漫画/动画:其实到了高中/大学,同学之间已经有些暗恋/明恋的事故发生,半懂不懂又憧憬所谓“恋爱的甜蜜”的半大小子给这类漫画提供了空间--------“橙路”就是其中之一:红草帽的邂逅,温柔美丽的女主人公,男主人公的超能力,若有若无的三角关系,经常发生的误会,......都足以让年轻的读者沉溺其中。但真实世界里的爱情多少总是有些无奈甚至残酷的成分,大概也是源于这“一体两面”,H漫画/动画也发育出鬼畜/纯爱这两大类。

        漫画里有没有更“像”平淡现实里的感情故事的呢?好像高桥的“相聚一刻”就有点这个意思:男女主人公磕磕绊绊好些年才修成正果。有意思的是,时间不是永远停留在初中或者高中(乱马和福星),而是均匀的,和平时生活一样的向前流淌。据说当年“相聚一刻”连载的时候正碰上“橙路”横空出世,结果似乎还是yy成分更大的“橙路”风头更盛。

        我本人上大学以后的好几年和漫画/动画几乎绝缘,直到出国一段时间以后,有一天在唐人街的音像店闲逛才重新发现日本动画/漫画。上网一搜,正是EVA(新世纪福音战士,这个名字比“天鹰战士”好多了)火热的时候,就跟着又看了一遍,顺带着复习福星等老动画。但是最大的惊喜还是宫崎骏(可能还有攻壳机动队),头一次发现动画电影能搞得这样好看,相比之下,美国的动画就显得粗糙和不够唯美了。

        • 家园 《橙路》和《相聚一刻》都是大名鼎鼎,可俺为啥没看呢?

          其实都买了《橙路》的碟,就那么放着了。这么看下来,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高桥老师的漫画大多轻松风趣,我淘过二手的《福星小子》,可集数太多,实在集不全。最后还是在网上才看全。

          • 家园 我不算动漫的狂热粉丝

            和狂热的日漫迷交流过,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啊。

            很多主流和流行的日漫都没有看过......有些看到是悲剧或者稍微有一点恐怖情节就自动不看了(连EVA我都觉得暴力),只挑喜剧。

            所以嘛,我特别喜欢福星小子那种无厘头搞笑,加上点草根对上层的嘲讽(每次看面堂倒霉我都爽得要死)和日本神话传说(不过是闹剧的方式)。3年前回国的时候在北京盗版市场买到了福星全集:200集左右的电视剧+OVA+剧场版+六部电影都齐了。强烈推荐电影的第二部,和一贯的风格不同,这一部有比较强的魔幻色彩。

            另外不是太喜欢动漫里面的感情戏,总是觉得怪怪的。相聚一刻我是翻到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才从头开始看的。

            当年有个朋友(呵呵,也在河里)向我推荐“橙路”好多好多次,我后来能把橙路看完,也许有怀念他的因素吧。

            说一点“技术上”的感想:福星啊橙路啊相聚一刻啊都是比较早的动漫,画得都粗糙,尤其是女主人公(对了,好些都是高圆明美画的),和90年代以后出来的简直没法比。

            • 家园 福星是老少皆宜,哦,太小的少年还是差点儿。

              面堂真是想起就乐,真喜欢高桥啊。福星的电影版也看过两个,不是很喜欢,更爱它的漫画。乱马漫画看的不多,倒是看了不少动画,更喜欢动画。

              稍微刺激些的自然有不同乐趣,不过还是看福星这样最放松。

              人物造型常带有时代烙印,橙路福星这样一看就能知道是比较早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