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看书(主要是小说)之路 -- njyd

共:💬49 🌺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篇文章

      还有回忆录集《红旗飘飘》、《星火燎原》,其中有一篇说了个共产党被农民武装当探子抓去要枪斃,结果反而当了这支武装的军师,最后变成共产党的武装的事。这应该是电影《独立大队》、现代京剧《杜鹃山》的最初故事原型,不知为什么崔永元拍《电影传奇》时没追查到这里,也许是他“书龄”不够长?

      ————————————

      那篇文章后来收入中学课本了的,啥题目来着?

    • 家园 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

      也是我喜欢看的

      • 家园 呵呵,这个我也看

        还有一本东方少年,比少年文艺开放,成熟一些。另外一个是童话大王,好像是因为比较贵,而且童话都是胡话,家里不同意订,就让隔壁要好的mm订了,她也不看,都给我看,哈哈。

    • 家园 老前辈好文,花!

      主要苏联的,书名只记得有一本叫什么大街,另一本叫马什么兄弟

      应该是<叶尔绍夫兄弟>和"马什么什么大街"吧.看过前者,印象很深.后者也可能看过.

      那时的苏联小说,好看啊!大气.

      • 家园 还有青年近卫军

        另外还有一个卓雅。炼钢铁, 不过看怎样炼钢铁那本书的时候,看到保尔抛弃冬妮尔的时候,我心都碎了,我那时候就明白,我绝对做不了一个革命者。

        • 家园 是的是的.看那些书的时候,也是&quot;激情燃烧的岁月&quot;啊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舒拉是驾着坦克压上了未爆的炮弹而炸死的,卓娅则是个被枪杀的英雄.死的时候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孩子.

          还有<青年近卫军>,里面有个女孩叫刘芭,"她是睁着眼睛,仰面迎着德军刽子手的子弹..."而死的.呵呵,印象太深了.

          为什么那个时代能出现很多大气磅礴的小说,而现在几乎没有了.中国也一样.有点搞不懂...

          • 家园 时代造就英雄。

            对了我想你一定也喜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吧,过了20年再看这部电影,还是一样的伟大,一样的感动ing。前苏联的文学作品里,往往都是以这样一个个简单普通的小人物的悲壮行为,创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磅礴气势。俄罗斯的文学,总是给人留下一种细腻忧郁又充满悲壮的古典油画形象。苦难的俄罗斯呀。

            对了,还有静静的顿河,真正大气又优美的作品。总是觉得只有俄罗斯人才能正真的写出那种史诗气势。

            河里曾经有人翻译过的那个公民故事, 执着追凶20年的那个俄罗斯警察,也是一个经典的俄罗斯英雄,只有这种充满苦难的民族,才容易产生这样悲壮的英雄小人物。而也只有同样充满苦难的中国人,阅读这类作品,才更容易产生共鸣。

            至于你说的非共问题,有没有看过阿拉伯的劳伦斯?北非蝶影里的鲍加,那也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任何时代, 不分政体,在民主独立和抗争外侵的过程中,总是一个英雄辈出的过程。。

            最后推荐一把, 大汉帝国风云录 ,yy的大气作品,至少在前半部是。

            • 家园 没错,喜欢&quot;静悄悄&quot;.

              但是"静悄悄"是比较晚近的作品,味道已经和前面说的那些书不太一样了.少了点壮烈,多了点人性,恐怕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微妙变化的反映.

              劳伦斯和鲍加是真没读过.大汉帝国风云录,是新书吗?不知道yy是什么意思.

              • 家园 大汉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

                开头的半部很有史诗味道,又不是yy的离谱,因为你说喜欢看大气的场面,还有一部溯风飞扬也不错,写的是唐朝时一个将军对西域的征服,一个很悲壮的小人物。有兴趣可以看看。

                不过我觉得前苏联文学,俄罗斯文学的传统,一直都比较强调人性,从托尔斯泰,图个猎户起都是这样的,总是用细腻阴冷的风格去描绘小人物在残酷历史环境中的抗争,和俄罗斯人五大三粗的形象截然不同,这和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而且俄罗斯人的骄傲敢,可以保证哪一个时期的作品都不会完全出现类似国内那种政治文学的调子。甚至在政治空气最紧张的时候,还出现了静静的顿河,以及后来的日瓦戈医生这样的作品。

                我一直觉得希特勒的错误,就是低估了俄罗斯民族的那种长期和苦难抗争而养成的独有的骄傲。你可以打倒我,但是我们一定会笑道最后。

                • 家园 再花一朵!

                  你说得不错.俄罗斯这个民族还真是有点个性.从那些老的苏联歌曲里也能看得出来.五大三粗和似水柔情可以供存,有时略显粗陋但是从不卑微.

        • 家园 看《青年近卫军》时已经在中学了。

            印象最深的是苏联政府撤退时组织的游击队,报到时少了原本要做头头的党委书记。

            还有开头没顶住拷打招供了,反而引来了更多的拷打,结果一个人毁了整支游击队。

            还有一个细节不知为什么记得很清楚:苏军撤退时炸毁了肥皂厂,德军来后把流出的半成品教切成小块运回国内。

          • 家园 那是个出英雄的时代

            有个疑惑,同在那个时期,像德国美国那样的非共产国家,也有像卓娅和青年近卫军那样的英雄吗?

            抑或是共产制度下的英雄大都是虚构的?

            • 家园 肯定也是有的。

                这样的英雄,或者是“英雄”都是出自坚定的政治信念,不管这个信念是对是错。如果是为个人利益就出不了这样的英雄。

                比如说日本当年六。二六(?)政变的一些人,在被枪斃时还高呼口号。

                相对来说,共产党比较重视人的政治信念,这样的英雄可能出的多些。

                

              • 家园 没错,有道理

                跟意识形态还是有点关系.

                共产制度是主张灭人欲而成就"崇高理想"的,对舍生成仁的行为有一种激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