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围攻深泽之战的八路军中日本兵(1) -- 老拙

共:💬46 🌺18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围攻深泽之战的八路军中日本兵(3)

      水野靖夫躺在地上,闭着眼睛等死。他的脑海里飞快地闪现着这次耻辱战斗的前前后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梁山战斗示意图

      昨天晚上被围困在梁山脚下的独山庄里,并受到八路军猛烈攻击时,日本兵们都纷纷在心里赌咒他们的长官长田敏江,这个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实在是太骄蛮自信了!就是他的错误指挥,导致了让大日本皇军丢脸的失败!

      其实,这也难怪。日军第32师团是1939年5月才从本土调到中国山东,担任守备任务的。他们还没有与中国军队正儿八经地交过手,满耳朵都是先期侵华部队指挥官们关于支那军不堪一击的评论和那些“赫赫战功”。那些战例使长田敏江们非常看不起中国军队,也使他们急于建立战功。

      来到山东驻防汶上县后,经常接到关于八路军游击队活动的情报,长田大队每次都是立即编成讨伐队即刻出动,前往扫荡。但每次都是扑个空,连八路军的一个人影都没有看见,只好抢一阵东西、打骂一通老百姓就撤回来了。

      在多次无功而返后,这支世界上最丧失人性的军队终于露出了它狰狞的野兽面目。

      一天夜里,长田大队接到“有游击队活动”的情报,立即编成一支4、50人的讨伐队前往扫荡。当他们来到那个村庄是,跟以前一样,还是没有看到八路的影子。这一次,日军在村里抓了4个农民,把他们捆起来,直接拉到村外,在路边挖起坑来。

      被捆的中国农民看见日军在挖坑,急得纷纷求饶:

      长官,我不是八路!

      长官,求求你不要杀我!

      几十个日军围着4个中国农民,嘻嘻哈哈地看着,他们知道,这是要“试斩”了。

      一个鬼子军官走出来,从腰间拔出手枪。

      这时,求饶的中国农民突然不再求饶。他们紧闭着嘴,双眼圆瞪,怒视着鬼子军官。

      鬼子军官扳下了手枪保险,日本兵们停止嬉闹,鸦雀无声地看着。鬼子军官站在离中国农民10米远的地方,举起手枪瞄准其中一个农民。他的眼睛充满了血丝,手腕微微地颤抖着。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许只是一瞬间,枪响了。

      农民应声倒地,满地都是鲜血。

      又一个鬼子军官提着军刀走出来。他运足了气,一声吆喝挥刀砍下去。。。。。

      找不到八路军的长田大队的鬼子兵们,就这样拿中国农民出气。一旦发现八路军就在眼前,长田敏江当然不肯轻易放过这个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好机会。

      长田哪里知道,他面对的是八路军主力中的主力,5、6个响当当的红军连队,把他这个用3门大炮、3具掷弹筒、十几挺轻重机枪装备起来的部队包了饺子,给中国人报了仇!

      想到日军在中国地面上犯下的滔天罪恶,水野靖夫心想,这下死定了。

      突然,水野靖夫听见有人在用不太自然日语喊他:

      起来吧,我们不杀俘虏。

      水野靖夫不由地睁开眼,看见一个身穿八路军装,27、8岁,留着长头发,腰间别着一把毛瑟枪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八路还给他拉来一匹马,让饿得头昏眼花的水野靖夫骑着。

      进了村,水野靖夫又看见另外几个日本兵蹲在地下,被八路军看着。想来,这也是长田大队被俘的。

      到头部负了轻伤的佐藤猛夫被押过来时,他看见水野靖夫他们5个日本兵正在树荫下吃西瓜呢。当时,佐藤猛夫气愤地想,这些日本兵怎么能若无其事地吃敌人的西瓜呢?!

      之后,水野靖夫他们六人被装上2辆马车,拉到了八路军的旅部。一路上如果不是那个姓李的青年护着,恐怕他们早让老乡们拿石头块子给砍死了。

      在旅部,水野们受到了审讯,一个27、8岁的年轻八路军管问了他们许多问题,水野们编了许多谎话。最后,这个年轻军官笑嘻嘻地招呼八路士兵拿来几本装订好的厚厚的文件。水野一看,糟了!那就是他们携带的日军绝密文件啊!年轻的八路军官将审讯记录与绝密文件对照着看了看,抬起头来对他们说:

      你们瞎编,回头给你们看些东西!

      年轻的八路军官说完,到院子里跟几个八路军士兵嘻嘻哈哈地抢西瓜吃去了。

      水野们被八路军押到一个院子,水野靖夫看见了他们的全部装备:92步兵炮、意大利野炮、掷弹筒、轻重机枪。。。

      水野是多么想把这些武器夺回来呀,可是办不到。一个八路军战士还把手里的步枪炫耀似的伸到水野的鼻子底下,那是一支三八式步枪。

      审讯后的第二天,八路给水野他们每人送来一条毛巾、一块肥皂和一个笔记本。水野打开笔记本,看见扉页上写着一段话:

      日本弟兄们:为了中日两国人民,让我们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军阀、财阀进行战斗,胜利就在眼前!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杨勇

      杨勇是谁?

      尽管水野对这段话不以为然,但是他对一名陆军少将能给他签名还是很感兴趣,何况是把大日本皇军给“全灭”的陆军少将。

      当听到李青年告诉他,杨勇就是昨天审讯他们的那个年轻的八路军军官时,水野靖夫心里大大地咯噔了一下。

      尽管如此,尽管八路军再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第二次审讯,而且每天白面馒头伺候着,水野们还是只有一个念头——想办法逃跑。

      十几天后,日军的侦察机来了,接着就是野炮的隆隆声震撼着大平原,夹杂着机枪的扫射声。水野们知道,这是日军来抢他们和大炮的。

      可是,水野们的希望很快就落空了。他们被转移到湖中的一个小岛上。入夜,梁山方向的夜空被炮火照得通红。92步兵炮、坦克的炮声清晰可闻。水野想,估计是再也看不见那个20多岁的陆军少将杨勇了。不知为什么,水野甚至有些惋惜。

      可是,过了没几天,杨勇却又出现在小岛上他们的面前。杨勇有点轻描淡写地向他们通报了这次战事。

      日军32师团在木村师团长亲自指挥下,出动3000多人,汽车、坦克160多辆,发誓要夺回被八路军缴获的大炮和被俘日军。可是一直打到独山庄都没有看见八路的影子。只好把被八路军掩埋的日军尸体挖出来,火化了。撤退时,一支部队中了八路的埋伏,毙伤200余名,击毁汽车10辆,坦克3辆。

      杨勇最后说: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水野他们没什么不方便的,他们就是想跑。

      1939年9月13日夜晚,暴雨骤降,东平湖暴涨。几个日本兵一合计,跑!

      趁着八路哨兵进屋躲雨的机会,六个日本兵窜进了暴风雨中。

      倾盆大雨中,他们在湖水里挣扎着,向济南府方向的堤坝游过去。游着游着,就听见有人喊:喂,我要淹死啦!

      别的人却想:不能管了,否则都得死!

      天亮时,好容易爬上岸时,只剩下了3个人。

      3个人摇摇晃晃地在堤坝上站起来时,都已经走不动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不要再跑了,恐怕是逃不成了!

      3个人都呆呆地愣在那里,久久未动。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端着枪的八路军出现了。这几个日本兵举起了双手。

      看见他们几个身上只有一块兜档布,战战兢兢的样子,八路们居然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还是把他们给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

      到此为止,梁山战斗被俘日军还剩下3人。他们是:

      上等兵水野靖夫、中尉军医佐藤猛夫、一等兵今野博。

      关于佐藤猛夫,在我的“被中国人教育过的日本人”里有比较详细的交代。他在八路军中的化名是山田一郎,后来当了八路军白求恩医院的医务主任。

      后面,我想再接着说说水野靖夫和今野博。

      特别是水野靖夫。因为他还跟我们西西河里另外一门著名的92步兵炮关系密切。

      关键词(Tags): #深泽之战#日本兵
    • 家园 【原创】围攻深泽之战的八路军中日本兵(2)

      在我方的记载中,日军长田大队600余人(一说400余人)携带野战炮2门、92步兵炮1门,对梁山地区扫荡,被我八路军115师包围歼灭。

      实际上,长田大队此行并非扫荡,而是护送炮兵小队,其中日军200余人,伪军50余人。

      本来,长田大队是可以躲过此劫的。但是,长田敏江的指挥错误和日军的骄横,最终把他们送进了坟墓。

      1939年7月31日,驻防在山东汶上县城的日军212联队长田大队突然接到命令:护送野尻博炮兵小队,从县城出发,通过可能是敌人控制的地区,将野炮小队送到友军阵地。

      于是,大队长长田敏江急急忙忙编成了一个不足200人的护送队,加上野炮小队,共有229名日军。

      根据梁山战斗同时被俘的日军军医佐藤猛夫的纪录,出发日军的编成如下:

      一、步兵第212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长田敏江步兵少佐)(计177人);

      1、步兵第212联队第1大队本部要员30人;

      2、步兵第212联队第2中队第1小队46人;

      3、步兵第212联队第4中队第3小队47人;

      4、步兵第212联队第1机枪中队第3小队39人;

      5、步兵第212联队第1大队大队炮兵分队15人;

      二、野炮兵小队(小队长野尻博炮兵少尉)(计52人);

      三、汶上伪警备队 (队长肖方代)(计50余人);

      四、其他还有一些中国苦力等(约50人);

      以上共计329人。(其中日军229人)。

      由于惧怕行动被八路军密探侦知,长田敏江下令部队趁黑夜出了城门。这时是1939年8月1日凌晨。

      日军从汶上县城出发,在东平县以南约15公里的靳口渡河西进,取道梁山西去。

      这天,八路军115师师直机关正在梁山地区召开 “八一”建军节庆祝大会,突然接到情报:日军长田大队600余人,携带3门大炮,从汶上县城出动,正向梁山地区开来。

      陈光和罗荣桓很快就定下决心,决定调集部队,在梁山地区设伏,歼灭这股敌人。

      我方情况我就简写了,大家可以参看前面的链接。

      而这时,长田敏江还蒙在鼓里,继续带着他的部队向梁山地区开去。

      不过,不要因此就以为日军指挥官都是大笨蛋。当时,日军行动前和行动中,都会派出汉奸便衣密探前去侦察敌情,然后再斟酌行动方案。既然没有密探回来报告敌情,长田敏江就指挥他的部队继续前进。

      8月1日晚,日军在一个村庄宿营。尽管没有敌情报告,日军还是非常恐慌。那天晚上,水野靖夫衬衣浸透了汗水,浑身泥水。他们无法预料,八路军、游击队何时会来袭击他们。

      好在一夜无事。8月2日拂晓,日军离开村庄继续向梁山地区进发。

      这时,八路军应该已经在梁上埋下了伏兵,修好了工事,就等着鬼子们撞上枪口了。

      中午时分,这股日军渡过了运河。正在河堤下背阴处休息时,便衣密探来报告敌情了。

      密探报告说,前面的那座在广阔平原中孤独坐落的山就是梁山,那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在梁山发现了八路军小股部队!

      日军立即紧张了起来。士兵们抓起了枪支,军官们拿起望远镜瞭望,侦察兵也派出去了。

      远远地可以看见,山上有几个穿这军服的八路军。

      这时,水野靖夫想:我们的任务是把野炮小队护送到友军阵地,不是扫荡八路。因此,在不清楚八路军部队数量的情况下,按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实施:

      第一方案:继续快速前进,尽快脱离八路军控制的地区;

      第二方案:下决心返回汶上县城;

      第三方案:另择新路,迂回通过。

      可是,不一会后传达的命令令他大吃一惊!长田下达的命令不是上面三个方案中的任何一个,而是:

      “立即准备战斗。目标梁山,开始进攻!”

      这个命令显然是太合陈光和罗荣桓的意图啦!

      说到这儿,咱们就不能不怀疑长田派出的密探是些什么人了。估计八成是八路!

      八路军在梁山大张旗鼓地开庆祝大会他们探不出来,反倒是鬼子一出城门就让八路知道了情报。

      八路军在梁山地区调兵遣将、修工事,他们也探不出来,反倒让鬼子大队长以为对面山里就几个土八路,带着孤军进攻扫荡。

      当然,就算八路人多一点,长田敏江也不怕,凭他带的这些人和这几门炮,够把中国人一个师撵得满世界乱跑了。

      长田现在满眼都是他的“赫赫战果”,别的都看不见了。一声令下,部队展开,摆成一个2000米长的散兵线,向梁山前进。

      前进到接近山麓200米左右的地方,才看到山腰一带有几个八路在活动。

      “射击!”

      随着一声令下,日军一起开火。但是,回答他们的是四处响起了捷克式机枪声。鬼子们这时才意识到,他们遭遇正规八路部队,而且被包围了。

      日军立即将火炮展开。水野靖夫担任步兵炮的观测手,他拼命寻找机枪的位置,并指挥火炮进行试射。可是捷克式机枪并没有停止射击,相反却打得更加猛烈,而且向炮兵阵地射来。水野靖夫附近的鬼子纷纷接二连三地倒下去。散兵线上也因为伤亡过大,出现了几十米宽的空隙。

      战场上始终看不到八路军的身影,但却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

      直到这时,长田敏江才明白,他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八路军不同于其他中国军队。他立即下达了全体撤退的命令。鬼子们抬着伤员,拖着奄奄一息的伤兵,撤进了梁山西南的独山庄。

      晚六时,日军清点人数,发现已经折损过半,有的小队几乎被全歼。

      清点完人数,日军刚要准备做晚饭时,突然四面响起了八路军震耳欲聋的冲锋号声。鬼子们没有想到,八路军的总攻会如此之快,抓起枪就跑,指挥官的命令已经不起任何作用。转眼之间,八路已经冲到2、30米左右。

      经过一夜激战,枪声基本停止。显然大队长长田已经战死,指挥系统完全丧失。残余的日军士兵这里两人、那里三人地躲在隐蔽处。

      水野靖夫和几个日本兵多在一个土墙围起来的院子里的小屋中。从小屋望出去,院子里横七竖八地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气息奄奄的伤兵。村里不时响起零星的枪声,那是残余的日军还在抵抗。接着就会响起一排集中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那是抵抗的日军被消灭了。

      这时候,水野靖夫想起了长官的命令:“你们每个人要保留一颗手榴弹,那是在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时用的!”

      可是,这个用法实在是太难了。水野靖夫正在这么想着,院子里进来几个八路,用很难听懂的日语喊道:

      日本的士兵们!

      我们不杀你们!

      把枪放下,出来吧!

      可是水野靖夫他们根本不可能投降,但是又很难拉响手榴弹与八路同归于尽。正在犹豫时,头上的房顶被挖开一个洞,一捆烧着了的高粱秸扔了进来,瞬时小屋里充满了浓烟。

      不能再犹豫了!水野靖夫灵机一动,抓起3条枪扔了出去,趁着外边的八路以为他们缴枪投降的机会,对另外几个日本兵说:快跑!

      水野靖夫冲出小屋,逃进高粱地,爬到路边的小沟里喝起了泥水。这时,他头一歪,昏死过去。

      等他再醒过来时,周围站着几个八路。他们有的穿着军装、有的农民打扮,有的打着裹腿、有的散着裤腿,有的拿着三八枪、有的要上别着青龙刀。

      水野靖夫想,这下完了,被这些土匪似的的人逮住,就绝不会得救了。于是,他闭上眼睛等死。

      根据此战同时被俘的佐藤猛夫二战结束后的调查:“日军此次参战229人, 战死189人,失踪16人,最后仅有24人逃回汶上。而参战部队中的步兵第212联队第4中队第3小队,步兵第212联队第1大队炮兵分队全灭,无一人逃回。”

      我军战史记载,此战共歼灭日伪军300余人,俘虏日伪军24人(其中日军13人),缴获野战炮2门、九二步兵炮1门、掷弹筒3具、轻重机枪17挺、步枪200余支,以及其它军用物资。打扫战场时,在一个洼地里发现了长田敏江的尸体,他的胸前被一把战刀洞穿。

      关于此战中被俘的日军,一说12人,一说13人。但是,不论水野靖夫还是佐藤猛夫都只看见了6人(包括他自己)。

      时任115师敌工干事、1977年任中国驻日大使的符浩回忆说:1939年秋,一一五师主力一部在鲁西梁山伏击战中,一举全歼敌三十二师团所属长田敏江少佐指挥下的200人,其中13人为我军生俘。俘虏中有几名负了伤,经过初步治疗,在本人的要求下被送回敌据点。

      后来,剩下的6名被俘日军,走过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只有2人活到了战争结束。他们中有一人,死得不愧于“重于泰山”。

      关键词(Tags): #深泽之战#日本兵
      • 家园 [求教]日军进攻时为什么要形成一条2000米长的散兵线?

        根据拙叔的原文,日伪军总共有329人。猜测其中不在步兵攻击线的有:

        步兵第1大队本部要员30人;

        步兵第1机枪中队第3小队39人;

        步兵第1大队大队炮兵分队15人;

        野炮兵小队52人;

        中国苦力50人;

        以上共计186人。

        实际上在进攻线上的日伪军仅有143人,如果不预留预备队,这143人全上,按照散

        兵线为2000米计算,士兵平均间距为14米。实战中的进攻队形拉开这样大的距离是

        不是有点儿太稀疏了?

        日伪军个各战斗组相互之间的掩护,策应能否有效?指挥官长田敏江怎样在这么长

        的散兵线上指挥和协调他的部队?这种部署的用意何在?

        长达2000米的包围圈对TBL是不是也太大了点儿?

        兄弟没有军武经历,没知识,只会瞎猜。也许在真正的战斗中的散兵线就是这个样

        子吧。求能人给分析一下儿。

        谢谢。

        • 家园 这个问题我来讲讲我的体会吧。

          散兵线拉的长,并非是ls所说的平均14米的“标准”队形。

          一般都根据地形和对方的火力编组情况,利用较为有利的地形和敌人火力以及防守薄弱处,交替掩护实施突击。

          在实施攻击时,如果敌人的侧后缺乏掩护,往往采取一路正面主攻,一至二路兵力从侧后攻击的方法。

          各路之间选择攻击点后,必然拉的距离比较大才能达到对方首尾不能相顾的情况。

          所以,不能光看文字介绍还要对地形和防守配置有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全面认识作战的过程和指挥官的思路。

          • 家园 谢谢指教。

            同意您说的步兵攻击队形应该相互掩护,而不是像美国民兵对抗英国殖民军那样简

            单地排成一横列进攻。我的疑问是:日军只有有限的兵力,在这么长的地段稀疏展

            开,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分兵几路进行多点突击,这种战术在突围战中是否有效,

            或者说会不会反而给TBL提供了机会对其分割围歼?

            另外,战场是动态的。可能在整个战斗中,日军的作战范围是在一个2000米的区域

            内。还有一个可能是,长田敏江少佐低估了TBL的战斗力,觉得用这种分兵战术也能

            取胜,於是就搞了个全线出击。

            瞎猜。没有军旅经历,只会来纸上谈兵。找拍呢。

            • 家园 你说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但是不能扯太远,

              敌我兵力对比,士气,装备,情报,指挥员的作战指挥能力和作战意图都很重要。

              本文中日军拉大散兵线进攻的最初企图是什么?

              作为鬼子头目是冷静思考认真判断后的决策?是屡次被骚扰后的恼怒?是轻敌骄狂的草率?

              不难判断。

              作战其实就是敌我双方根据地形、兵力、局势等作出的一系列决策交错互动的反应,说白了就是斗心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