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东四日游(前言) -- 喜欢

共:💬136 🌺1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哦?爱莲兄家在什么地方来的?

不过,即使你在波士顿我也没法见到你,除非你那天去搬免费蔬果

家园 【原创】美东四日游(2,哈佛大学游)

★ 悠哉游哉的第二天

2,哈佛大学游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我们就集合出发。先去十几分钟车程外的世界知名学府哈佛大学参观。

哈佛大学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它始建于1636年,当时叫做“新学院”(the New College)。英国大学毕业生约翰·哈佛(John Harvard)于1637年带着妻子移民来到这里,成为神职人员。他不幸于第二年染上肺结核,不治身亡,终年不足31岁。他没有子嗣,遂把一半的遗产和全部400部藏书都捐给了“新学院”,院长是他在英国的老同学。

1639年,为了纪念这位最大笔资金的捐助者,学院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始称“哈佛大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04 哈佛雕像

哈佛逝世两百多年后,人们为他树起了这尊铜像。由于哈佛先生并没有照片或画像流传下来,于是就从学生(一说教授)中挑选了一位英俊的男生做模特,塑造了这尊哈佛坐像。

有趣的是,雕像的基座上刻着这样的一行字:

约翰•哈佛,创建者,1638 (John Harvard, Founder, 1638)

于是这尊雕像被导游们称为“三个谎言的雕像”(the statue of three lies)。

第一,那不是真正的哈佛先生;第二,哈佛先生并不是创建者;第三,哈佛大学(的前身)始建于1636年,而不是1638年。

不仅我们的导游是这么说的,连维基百科里面都记载了这件趣事。

下面是在校园内拍的几张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05 大名无牌

——据说因为哈佛大学太有名了,以至于连校名都不用标!你在哈佛大学找不到能拍下它名字的地方!牛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06 晨曦中的肃穆

我很喜欢这张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07 古老的建筑

哈佛学院曾在1674年被一场大火夷为平地,那么这应该是那之后的建筑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08 静悄悄的校园蕴藏着勃勃生机

我们一个学生都没看到。但是照片中调皮的雪人却让人想到塑造它们的那些充满活力的、聪明的年轻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09 图书馆

哈,这图有人能看出什么破绽么?没看出来?那就对了!

好吧,不故弄玄虚,说说破绽在哪里。因为我们一团30来人,每到一个地方大家都纷纷拍照、留影、摄像……人头攒动啊!这张照片的下半部全是人头!:D被我给截去了。可是,导游先生站在较高的地方,如果把他也截去,图片就更不完整了。于是,我就施展PS大法,我涂,我抹,我盖……

现在,还能看出来原来导游先生的头在什么地方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0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当时来不及看说明。回来查资料得知,这是“Harvard Mark I”,美国第一台大型全自动电子计算机,也被认做是世界首创。于1944年从它的诞生地IBM公司运抵哈佛大学。Harvard Mark I标志着现代计算机时代的开端。

告别了哈佛,我们从同样著名的学府,麻省理工学院(距哈佛仅几分钟车程),旁边驶过,向美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纽约——开去。

家园 再来一沙发!

创建哈佛的是英国剑桥的毕业生

家园 是不是有什么传统要摸摸雕像的脚背

上次去,朋友告诉俺的.不过那脚背像是经常被人摸,贼亮贼亮的

家园 住的酒店和俺上次住的是同一个。

外观像个城堡似的,不过俺们去是自驾游,不是十分喜欢旅行团像赶鸭子样的旅游方式。

家园 好像是有这一说~

学生考试前要去摸摸他的脚,以期考出好成绩~

家园 哼,我还记着上两星期你说下雪五尺高的事。这回还不捉你现行。

你就是在美东嘛。

家园 【原创】美东四日游(3,纽约观光游)

3,纽约观光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1 纽约高楼林立,可说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鸟瞰纽约全景,是观光旅行的一个重要内容。登上位于曼哈顿区中部的GE大厦,在70层高的楼顶了望台(Observation Deck)观看纽约全景,据说是最好的选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2 GE大厦

GE大厦是洛克菲洛中心(Rockefeller Center)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它是全纽约第七高楼(259米高)。楼顶了望台叫做Top of the Rock,从这里可以360度全方位、无遮拦地观看纽约全景,也是观看日出、日落的好去处。

它一年对外开放365天,节假日也不关闭。不过它曾经关闭了20多年,直到一年多以前才再度对外开放。(回来才知道这一点,看来我们还是很幸运滴。)

两部电梯不停地上上下下,可楼下还是排了两列长队。身穿制服的帅哥和靓妞指挥着我们的行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3 四下看看,大厦里面虽然有点暗,却装饰得金壁辉煌

帅哥招呼我们进入电梯,特意叮嘱要抬头往上看!原来,电梯顶部像个透明的屏幕,幻灯、音乐、字幕、广告,还有一路扑面而来的霓虹彩灯仿佛带你进入了梦幻世界……“叮~”,70层楼转眼就到了。

有个工作人员在给游客拍照,以一幅放大到一面墙那么大的鸟瞰图作为背景,于是效果好像你是坐在顶楼的围墙上拍的这幅照片。(不过我女儿后来看了照片忍不住大笑:那也太假了!)

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等我们从楼顶下来时照片就已经都洗出来了,花30美元(不知记错没)就可以拿走。我没买。没买?那女儿怎么看到的?原来,每张照片给你一张电子卡片!上面有网址,照片在Top of the Rock的网站上登出(照片的拷贝功能被取消了)。你回家后可以再买,邮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4 这是从了望台看到的最典型的景色。左边那幢摩天楼就是著名的“帝国大厦”。(可惜这张照片是隔着玻璃照的,不清楚。)

帝国大厦(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102层楼高的帝国大厦建成于1931年。单单楼体就高达381米,加上上面的塔尖天线部分,就更高达449米,雄踞世界第一高楼超过四十年。911恐怖袭击事件摧毁了曾经高过它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后,它再度成为纽约第一高楼。

画面右边向前方延伸过去的那条河是哈德逊河。沿河远望,能不能看见河口处小如针鼻儿的自由女神像?看不见?那再试试下面这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5 画面中央的小小塑像,看见了吗?

这张是我把相机从玻璃墙的窄缝中伸出去,单手拍摄的。没有了玻璃的阻隔,画面能清晰一点,可以放大来看。(这是我拍的唯一有自由女神像的照片了。

如果你也去这里观光,记得带上望远镜!那么你就能比较清楚地看见那塑像了。还嫌看不清?那好,我们等下到她身边去看看!

在电梯里望着天花板上方刷刷远去的霓虹彩灯,我们从“天上”回到了地上。

接下来就是乘游艇游览哈德逊河(Hudson River),观看纽约的skyline(怎么翻译?城市剪影?),即沿河而行,从“外面”回望纽约的高楼大厦;并近距离观看自由女神像(这一段留在后面单写)。

坐完游艇回来,我们又去走马观花,给各式各样的著名地点/建筑物拍照、给自己留影,比如去仰望著名的华尔街股票交易所,比如去远观已经无影无踪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原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6 夕阳西下,高楼变成了镜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7 我们赶在日落前的最后一份钟拍下了这张代表着股市兴旺的——劲牛!真有气势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18 晚上,享用中式自助餐之后,我们入住喜来登酒店(Sheraton Newark Airport Hotel)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花一个!
家园 【原创】美东四日游(4,自由女神像)

4,自由女神像

(为了写这个游记,翻看了不少资料——叹一下,本该在行前做这些功课的!。于是这一节内容较多,故拿出来单写。)

游艇上坐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艇上配有专门的导游,用英语详细地介绍两岸的著名景点。年过半百的导游先生很有风度,声音尤其好听。:)

可惜游艇的玻璃窗很脏,没法透过它拍照。而甲板上又太冷了,上船前已经排队冻了半个小时的我们不想再出去受罪,所以没拍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02 从游艇上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

终于,游艇来到了巨大的自由女神像脚下,缓缓行过。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的大名儿叫做“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语: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

她矗立在纽约市曼哈顿岛以西哈德逊河口附近的小岛“自由岛”(Liberty Island)上。自1886年落成以来,她一直欢迎着所有到访美国的人,包括新移民和返乡的美国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03 自由女神

自由女神是座铜像(内部结构为钢材),在空气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硫的作用下(是这样吧?)她全身变成了好看的绿色(只有她右手上的火炬除外)。她左手拿的书上面写着"JULY IV MDCCLXXVI" (“July 4, 1776”的罗马数字记法,即1776年7月4日) ,用以纪念美国独立日。她本是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原计划把她作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纪念”的贺礼。不料由于工程实在浩大,铜像真正落成的时间已经比预计的年头整整迟了十年。

塑像在法国建造完成。然后分成350块,装进214个木版箱,用轮船运到美国。再花四个月的时间,把她重新组装,树立在专门为她建造的基座上。塑像本身高达46米,足有十多层楼高,加上基座另有46.9米,所以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她。在最初的十几年里,她正是被当做灯塔用的,她火炬上的光芒能从39公里外的海上看到。岛上设有一个电厂为她提供电力。

塑像的基座有十层之高。1986年在第二层里建成了一个展览馆,专门介绍塑像建成的历史和其象征意义。展览馆里还展示有塑像头部和脚部的复制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04 塑像脚部的复制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05 这是那支被塑像举了100年的旧火炬,现存放于展示大厅里。

由于这个原装的火炬已经坏掉,难以修复,1986年铜像被换上了新的火炬。

塑像的铜质涂层只有两毫米多厚,总重量却高达31吨!铜像内部的钢结构则重达125吨!

(注:我的资料来源是wikipedia等英文网站,粗粗估算了一下,可信。有中文资料显示其厚度为2.4厘米,铜材重80吨,存疑。)

参观者可以上到十层楼高的基座顶部去近距离观看塑像内部的钢结构,那是艾菲尔先生的杰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06 艾菲尔先生(Alexandre Gustave Eiffel)

艾菲尔的大名因为他的杰作——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而妇孺皆知。而真正设计建造自由女神铜像的法国雕塑家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 却似乎不那么为人们所熟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07 建造自由女神像的法国雕塑家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巴托尔迪)

家园 抢沙发的又回来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而甲板上又太冷了,上船前已经排队冻了半个小时的我们不想再出去受罪,

是啊,三月份扭腰那边是够"动人"滴。

试试看,要写多少才能成为'有效'帖。

家园

家园 我来配合~——这个有效!:D
家园 唉,一直在改的新规矩,让俺都不敢随便冒泡了。

如果像您和地主这样“有贴必花”的LZ,把俺的口水短帖回了花,俺声望不涨倒没啥,可是LZ的经验就白白消耗了。俺可过意不去。所以经常闭口献花了。

还花到您下面的内容帖上了。

此帖无须赞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