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王牌悍将张灵甫传》(节选《临蒙公路之战》1) -- 钟子麟

共:💬78 🌺1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段倒是颇有新意

这些战斗与孟良崮战役颇有相似的影子。74师在山地运动中突遭解放军强袭,张灵甫命令部队迅速控制公路要点并上山凭险据守,仓促间虽然工事准备不足,最后还是有惊无险,自我摆脱了困境,这样的战斗经验,对他后来在孟良崮战役中的关键决策显然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在网上读过的诸多谈孟良崮的文章都没有提到这个前哨战对张和74师的影响。

家园 对于张灵甫和74师在孟良崮战役前的这段战况

关于内战的军战史通常只有简单的几句一略而过,限于所接触的资料,可以说一般人对此所知极少,也就无从评论了。

这一段其实是华野寻歼74师的又一次企图,也是孟良崮战役的前奏。我在下一节中会提到,由于陈粟未料到汤兵团北上来得这么快,华野兵力集中不够,而汤兵团的第3纵队也赶来靠拢,所以华野在临蒙公路沿线的战斗,在打了一下李天霞后就撤了,而在74师方向则没什么战果,所以一般战史就略过了。不过既然张灵甫是本书的传主,老钟就不得不专写一节交代这段与后面的孟良崮战役衔接,而且我认为这段战斗对张军长后来的决策确有影响。

家园 偶和李天霞五百年前是一家,不帮他帮谁?

开个玩笑,呵呵

关于这段,我看到的全是事后回忆,有74师全军覆没这个前提在,他们还能说什么。

放在当时的角度看,74师比83师差不多强两个档次,和我军作战,74师屡屡占便宜,83师屡屡吃亏,按照我军先打弱敌的传统,拿83师开刀对双方来说都差不多是一种心理定势了。华野打74师,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野司下了死命令,打不上去的部队撤番号,打别人可没这么用心。

李天霞混蛋不在于对敌情的判断,而在于采取的行动。他应该把部队向左收缩,占领孟良崮、垛庄一线,和74师打成一片。向后开腿跑,就把74师的右翼彻底闪开了,就算是华野一开始没有打74师的计划,临时计划也能把74师收拾个灰头土脸的。李天霞再蠢,好歹也打了多年仗了,不会看不懂这点,他这么做分明就是想看张灵甫的笑话。

临蒙公路之战,我当然是把宝押在能堵住74师的前提下了,如果堵不住,除了趁早蹽丫子是没别的办法了。

家园 【原创】《王牌悍将张灵甫传》(节选《临蒙公路之战》4)

张灵甫在界碑、垛庄一线的战斗刚刚停歇,李天霞在青驼寺也是才擦干一头的冷汗。

李天霞这些天的日子很不好过。四月二十九日,整83师的主力向南撤过了青驼寺,到达沂河东岸约十五公里处的葛沟,李天霞留下归属该师不久的整编第44旅(欠一团),在青驼寺附近的瑷玉湖(爱于湖)、刘家河地区掩护公路交通补给线。这个整编第44旅颇有来头,它的前身整编前的第67师本是拟派驻日本的占领军,由于内战全面爆发而作罢,在临沂期间该师划归李天霞指挥,一个月前刚刚换了番号整编为第83师44旅。该旅因原拟派驻日本,故早就装备了美械,比李天霞原有的19旅和63旅装备都要好。当华野第2和第7纵队分别发起进攻时,该旅130团在瑷玉湖南北维护交通,旅直和132团驻沂河西岸刘家河屯。经过一天的战斗,四月二十九日晚,华野在瑷玉湖、大小磨石沟山地全歼了130 团,转而围攻44旅旅部所在的刘家河地区。44旅旅长刘声鹤连夜向李天霞求救,为了笼络新收编的44旅,加强他们的向心力,李天霞在报话机上对刘声鹤慨然保证:“绝对负责救44旅出险。” 他果然没有食言,第二天一早,李天霞与副师长周志道一起带了19旅和63旅前来解围,战至五月一日下午,解放军撤退转移。刘声鹤的旅部和132团逃出天生,之后全旅随副师长周志道回临沂休整。几天后,当张灵甫在垛庄、小埠稳住了阵脚与李天霞取得联系的时候,李天霞正在为丢了一个美械团而心疼不已,又因为徐州陆总刚撤了他第1纵队司令官的职而生闷气。

后来在74师和83师军官中有一个传言,说李天霞丢官是由于张李矛盾激烈,张灵甫直接向蒋介石发电告了李天霞一状造成的,这可能是因为两件事前后相隔没几天而产生的误解。张灵甫给蒋介石发电报不假,但是与李天霞撤职并无直接关系,他的矛头也不是针对李天霞,而是就整个国民党军的糟糕状况以及“剿共”作战成效不彰向蒋介石一吐心中的郁闷。

一九四七年五月六日,张灵甫的师部刚在在距离孟良崮约九公里的小埠安营扎帐,他就提笔给他的蒋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中痛斥国军积弊,对剿共前景深表忧虑,措辞直率激烈。

张灵甫写道:

“职师进克蒙阴后,匪乘我立足未稳,大部集结,期殄我于主力分散之时。幸我占取山地,集结迅速,未为所乘。惟进剿以來,职每感作战成效,难满人意。目睹岁月蹉跎,坐视奸匪长大,不能积极予以彻底性打击。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自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能进退飘忽,來去自如,我则一进一退,俱多牵制。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能统一耳。窃以若不急谋改善,将不足以言剿匪也。职秉性直憨,故敢以肤浅之愚,披沥上陈,伏乞俯赐训示。”(6)

张灵甫这番直言上谏一针见血,对于国民党军内积弊和军事上败因的认识不可谓不清醒,这令两耳总是灌满来自下面虚情谎言的蒋介石十分震惊,他当即在张灵甫的信上批示道:“此电应抄送陈总长顾总司令与各司令官军长师长阅读反省,陈述感想与如何改善办法呈核。”(7)张灵甫死后,蒋介石在高级将领会议上公开说,读罢此信“精神上受到无穷的刺激,亦为他特别感动”。的确,环顾四周,能向张灵甫这样作战用脑用命又对他忠贞不二虽死不辞的将领,实在是屈指可数,张灵甫对蒋介石算得上是忠心可鉴了,也难怪蒋介石在张灵甫死后大发感慨:“若人人皆做张灵甫,何愁剿共大业不成啊!”

张灵甫写此信时,离孟良崮开战仅一周之遥,他大概也不会料到,国军“勇者任其自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的痼疾,很快就将在孟良崮上来一个大爆发。信发出仅十天之后,蒋介石给他的回电尚未来得及送达,张灵甫已经在他自己所痛斥的国军陋习并发症中命休矣。

(本节连载完,注释略)

家园 沙发 花
家园 地板花
家园 感慨,送花——
家园 笑。
家园 咦咦,大和尚怎么不来?
家园 被雪太傅惦记

还敢躲起来?赶快手舞足蹈浮出来吐一口泡,俺在这儿尼(水上芭蕾的亮相哦)

问你家书生好

家园 孟良崮发生的时候,校长已经把小张的信群发了吗?

如果真的是

“此电应抄送陈总长顾总司令与各司令官军长师长阅读反省,陈述感想与如何改善办法呈核。”

把小张私底下提出的意见转送他的直接领导和同事、竞争者,真是嫌小张死得不够快啊……哪有这样当领导的!!!

家园 就在孟良崮之前,小张对要他进山区作战曾经放出狠话

说我是重装部队,进山区作战是牵大水牛上石头山,有人和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就死给他们看吧!老蒋把他的信forward群发的时候,估计正是小张于战役最后在指挥部心一横索性“死给他们看”的时候我在旧档案中翻到最早就此写来阅读感想心得的,是在孟良崮战役结束三天之后。

家园 其实,除了小张,大家都是土共卧底……

只是各人分属土共的不同单位组织领导,都是垂直体系,长期没有相互联系,彼此提防有加,不敢推心置腹。

土共内部争权夺利,各个特务组织之间勾心斗角,特务头子彼此势如水火,相互不通声气。所以各组织在国军内部的卧底相互不知情,也非意料之外。

——引自脏绒著《你所不知道的国共斗争》

家园 虽然不可否认情报战在战争的作用

不过过分夸大不免危言耸听。对于张女士考证出的“共谍”名单,有的本来已非秘密,有的呢,老钟才疏学浅不敢置喙,大吃一斤之余,再加一两也受不了了

回到张军长战败,如今“共谍”小郭说、老刘说也是一派之言。不过老钟我对于小郭泄密说是严重质疑的,他在老蒋官邸开会,当时老蒋的指示定为先攻沂水、莒县,但是蒋的指示到了徐州陆总作了修改,成了汤兵团以74师主攻坦埠并且已经开始行动。小郭若真传了情报,也应是前一个才是。至于刘斐,老钟认为应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华野的情报,是有证据显示粟裕事先得知了“密息”资料关于汤兵团的作战命令,中央军委几乎同时向他通报了同样的情报,可是与刘斐有什么关系却是没见到证据,没有证据最好闭嘴。其实资料显示,不顾顾祝同反对、张灵甫提意见而坚持要汤兵团以74师主攻坦埠的人,是陈诚,难不成陈辞修也涉嫌“共谍”(麻烦总统大人在张女士名单上查一查)?对于战败的真正原因,其实张灵甫战前的信就像在给自己算命,看得很透彻了,死的时候心里怕是也明白得很,六十年后旁人出来为他怨天怨地怨“共谍”,何苦来着?说到底,情报战本来就是军事谋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子还上兵伐谋呢,以情报得战役先机岂有胜之不武之理

家园 一切迹象都最终指向一个人

john gates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