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高手分析中信证券 -- 懿和

共:💬314 🌺2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今后成交量过3000亿只怕是常态了

今后成交量过3000亿只怕是常态了,大小非的抛售只怕是压不住股价了.

本来是要今天抄底的,昨天手痒,抄了一个高价,51.88元,而且满仓,资金余额为128元.

不过我仍是不后悔,毕竟抄到底部是很难的.这几天我对中信证券下了不少功夫,心里越来越有底了,就象原先的雅戈尔一样.随着垃圾股的退潮,5月份中信证券应该有一波上升行情,关键是要消化大小非.

家园 下午考虑在50.40以下少量买点
家园 中信证券06年佣金水平为1.6‰

正如老拙所说,不任是牛市还是熊市,中信证券的市盈率从上市以来就从没有低过40,因此,中信证券成为首支100元证券股是可预期的.什么时候消化了大小非,什么时候就是过100元.

  我国的证券化率只有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远低于周边国家.美国象中信证券一类的公司,经纪收入只占比20%,中信证券目前大部分的收入靠经纪收入,随着各种创新业务的开展,比如股指期货等,龙头中信证券的高成长性更是可预期.

修正说明:上次粗略计算中信证券每股收益后,查了一些资料,中信证券06年佣金水平为1.6‰,我是按1.5‰计算的,因此,中信证券07年每股收益可能更高一些.

家园 证券公司远没想像中风光

证券公司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行业,而且行业特点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作为证券公司的大小非对行业的特性比普通股民了解得多.现在不趁行情好、想像力高的时候减持,那还等证券行情回落的时候减持吗?

你所提的利润算法是不太适用于证券公司。简单地说,去年今年行情好,利润高,可是开支也要翻几倍地增长啊,要不苦了几年的员工和高管会答应吗?而且,有利润也要藏着点以备荒年啊,其他该打点的地方就不说了。简单看下当年风光的申万和南方广发就知道了,赚钱是赚钱,可是最后钱大部分会以各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消失的。

中信目前的价很高了,短炒可以,长线小心。

家园 楼上讲的这些理由我也是考虑到了的

楼上讲的这些理由我也是考虑到了的.成本的增加应该主要以员工收入的增加,网络\营业场所等的增加并不会随业务的增长而快速增长,这个特点相对于其他行业应该是利好因素.

大小非减持不能以不看好来论.这些个大小非都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在中国资本市场快速扩展的时候,他们很有机会再次获得象中信证券这样几十倍的收益,所以减持是不会在乎百分之几十的增长空间的,因为有更有吸引力的地方,比如原始股.

我的计算是以07年第1季度预增公告为基础,成本自然是第1季度为最高,因为有春节.因此我认为粗略估算还是可以接受的.

家园 中国股市如果不行,其它股票也好不哪里.

另:所有的分析都是以看好中国股市与各种金融创新业务不断拓展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这些分析都是无效地.

中国股市如果不行,其它股票也好不哪里.

家园 支持,这使我买中信的根本原因,花你
家园 2007年2季度沪深两市成交额较1季度会不会翻倍?

看看2007年2季度沪深两市成交额较1季度会不会翻倍.

沪深两市1季度成交额为8.63万,共59个交易日,日均成交1463亿.

4月份:今天2630亿,昨天3000多亿,前天2900亿左右,随着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新股的不断上市和海外上市公司的回归,日均成交量2季度较1季度翻倍,达到2926亿完全可以实现,3/4季度可能还有增加,因此我粗略估计的中信每股收益是不是有点保守呢?

因为今天中信降了2.93个点,算是给自己打打气,而且做好长线准备.

家园 再估算中信用07年每股收益

再估算中信用07年每股收益

1季度预告:业绩大增是由于2007年第一季度证券市场总体向好,其中,二级市场总体成交量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

2006年手续费收入27.97亿,07年1季度手续费收入按27亿,2季度为54亿(估算能翻倍,另有分析),3\4季度按10%增长,则3季度为59亿,4季度为65亿,全年共计205亿

净利润按41%(06年的数据)计算(肯定还要高),07年手续费产生净利润84亿

07年手续费导致每股收益为84/29.82=2.8元

不算了,这样算下去,加上其它收入,只怕会达到4元.

疯了,哪有这样的好事等着我啊.是不是算错了啊

家园 相信自己!你先杀进去,待我将资金从其他股票上倒出来,接应你撤退!
家园 哈哈,不要调戏我

哈哈,不要调戏我,我是买了以后瞎分析,把老弟套进去,可是罪过啊!

家园 参谋有三次建议权,我好象超过了

喝了点酒

在此严重申明,没有老拙的表态,只能算建议了.

话说回来,参谋有三次建议权,我好象超过了.

家园 原因会不会是如此

既然你能分析出这些,很多老股民也都能分析出来。这个股票的价格这么高,新股民的习惯都是买便宜的股票,所以持仓这个股票的应该都是老股民。而且一个个的持仓量都会不小。我也持此股不少,并且被套在53的高位。

这就给庄家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要骗新股民的钱,只要拉高就行了。老股民都滑的要命,庄家拉高出货就难多了。

也许还要长期调整下去,等老股民的耐性都磨的差不多了,庄家再出手???

炒股也要考虑散户和庄家的心理吧。

家园 应该不会调整多久了

应该不会调整多久了.

如果我的分析不算太离谱,股价不涨的原因肯定是大小非的减持.

随着价值投资的回归,中信肯定会大涨的(前提条件是我的分析不算太离谱,所以要请高手分析).

不要把庄家太高看了.这样的权重股,一般的庄家想控制股价只怕是太难了.

说实话,陈经老大分析这支股票最是拿手好戏了,因为他是看多经济学家,我是深受他的影响啊.

如果真是大小非的减持造成低估,那就长线吧.

青山遮不往,毕竟东流去.

家园 转篇文章,我看了以后很受用

转篇文章,我看了以后很受用

2007年第一季度的基金季报上周末全部完成披露,在全程详尽报道最新一季基金季报之后,本期为读者精心挑选出了一季度末基金投资的四宗“最”,以另一个视角为投资者盘点最新一季基金投资的四大特征。

基金最看好的行业

本季度末,资产规模达到1万亿的基金最看好哪些行业?

答案是银行证券、钢铁建材、机械制造行业。基金在这3个行业都是1000亿元以上的大手笔。而且,基金对上述3个行业的兴趣不断提升,一季度里继续增仓300亿至600亿元左右。可谓情有独钟。

仔细盘点一下,在银行证券(金融业)这个行业中,基金一季度里更看好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其中,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受到新老基金的一致追捧,一季度内增持2亿股。以目前股价计算,基金在中信证券里已经累计投了200亿元。

另外,在钢铁和建材行业(金属非金属行业)里,基金的兴趣也不断提升。这里有个误解,此前大多数人都认为,金属非金属行业就是钢铁。其实,这个行业还包括水泥等建材行业、汽车玻璃等汽配行业、铝锡钛等有色行业。

而一季度末,基金在该行业里,最看好的前五大上市公司分别是,武钢股份、宝钛股份、太钢不锈、福耀玻璃、海螺水泥。并不包括宝钢股份,是不是有些意外呢?

在机械行业里,基金看好的公司就更杂了,第一名是今年年初刚宣布,成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对象的沪东重机。21家基金花费200亿元“控制”了该公司1/4的在外流通股权。没办法,谁让船舶制造的景气度那么高呢。

另外,三一重工、广船国际、S湘火炬、上海汽车等公司也成为基金最看好的机械制造类上市公司。而它们背后的工程机械、汽车制造、重卡等子行业也就是基金最看好的行业。

基金投资最多的股票

找到看好的行业只是投资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买了啥股票。一季度以来,动辄发行100亿的基金,更看好什么股票呢?它们手头的巨资又瞄上了哪些公司呢?

基金一季度投资规模最大的10个股票分别是: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万科A、民生银行、浦发银行、贵州茅台、苏宁电器、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大秦铁路。

招商银行依然是所有基金最一致认同的股票,其身份极其类似于当年的上海机场乃至上个世纪的深发展。截至今年3月末,基金持有的招商银行达到310亿元市值以上,再创历史纪录,尽管目前招商银行的股价已经达到了20元左右,但是,基金对这家公司的看好依旧不输往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的退出和大秦铁路的进入(前十大重仓股)。中国工商银行的暂时退席,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去年四季度的疯狂拉升,使得工行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经营业绩上,市场都不可能那么快适应这种飙升。

而对大秦铁路的看好,则是一季度以来日益明显的事实,适中的估值和资产注入的想象空间,构成了这个股票最大的卖点。显然,有越来越多的基金选择相信这个卖点。

  基金最一致认同公司

投资最多并不意味着认同,就好像最富裕的人和最有影响力的人不是一码事情一样。

一季度内,多家基金认同的好股票,就是本篇文章想要关注的。能够受到那么多基本面分析专家的共同认同,显然表明这家公司的行业状况得到一致认可,值得基民和股民都挣大眼睛看一下。

一季度,最受基金认同的上市公司依然是——招商银行。145家基金把它选择为重仓股票,表明这家公司是机构心目中不折不扣的“万人迷”。尽管这个数字比上一季度的168家略低一点,但仍然遥遥领先第二名。

第二位是一季度的新科状元——中信证券,一季度末有136家基金选择它为重仓股票,相比3个月前增加了51家机构。A股市场越来越火,作为“收费渠道”的证券公司受到机构青睐是理所应当的。

第三位是民生银行。还是银行股,没办法,101家机构看中。

第四位是万科,地产行业中的龙头老大,91家机构认可。

第五位是浦发银行,86家机构相中。

  基金最大量抛售公司

除去最多人认可的公司,基金本季度减持力度最大的股票也为你揭晓。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基金减持力度大并不意味着公司基本面状况不行,更不表明接下来一段时间涨不上去,毕竟机构看走了眼的事情,还是不少的。当然,参考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季度,基金最大量抛售的股票前十位就是:工商银行、中国石化、武钢股份、中国国航、金融街、中国联通、青岛海尔、华闻传媒、五粮液、华侨城A。

从行业上看,主要是银行业、钢铁、石化、地产与一季度增持前列的股票行业重叠非常厉害。这从某种程度表明,减持可能更多出于估值的角度,而非公司基本面。(周宏/市场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