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北非战场到对印反击谈后勤 上 北非战场 -- 龙骑兵

共:💬107 🌺45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这样就更是吞吐量要远远大于日常消耗了

当然战役间歇期消耗肯定是比战役期间消耗小很多的

家园 印度果然好困难

1,看资料

2,看地图

你不掌握最基本的资料,怎么能谈论战场态势?

比TG通过雪线间那些山间小道送补给还困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贴点资料,证明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么

娘姆江曲西岸有一条可四季通行的乡村 公路,向南经吉米塘、下地、龙拉可至达旺。1959 年 3 月Da*lai 喇嘛集团外逃时,

就是经由此路逃往门隅、再逃到印度的。

——转自《边境战史》

中国部队在做法上却更加专心一意,更显得紧迫。驻防色拉山脊北麓的印度前沿部队自他们的掩体中发回的报告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能够听到,中国部队从麦克马洪线上的棒山口沿着通向达旺的古时商路赶修公路的爆炸声;中国人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不断向前推进。十一月初,空中侦察发现中国的卡车在达旺奔驰——说明公路已经修通。接着,中国部队又开始修整从达旺到色拉一段的印度公路。同时,他们向印度阵地前方和周围地带搜索前进,而且——虽然当时印度人还不知道——已从几个山口和小路插入东北边境特区色拉的东北。

——转自《印度对华战争》

家园 呵呵,我想说的是

把印度打到丧失战斗意志,又不至于狗急跳墙,这个挺难把握的。至于印度的战争能力,解放军当然看不上眼了,解放军打的都是世界前500强的,哪里看得上这家公司。

家园 好嘛,这些公路能应付多大的需要?

娘姆江曲的乡村公路能供应一个旅还是一个师的战备需要?

达旺到色拉的急造公路寿命如何?运力如何?

TG为了这一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储备物资的?

你的资料这么多,可否查到从错那前出到西山口,仅仅保持足够的威慑力阻止印军试探性进攻需要多少兵力多少补给,需要增加多少运输力量,如果要应对印军师旅级的反攻,又需要多少补给?

如果控制整个藏南地区,又需要保持多大规模的部队,需要多大的运力?

家园 认真点看书,不要说不着边废话

顺便问问你,你知道这段资料来自哪里?

从邦迪拉向前,没有机械化的运输工具,虽然当天气晴朗时,偶尔可用吉普车费力地开到达旺。这一点必须记住,在东北边境特区,由于地形和天气的因素,距离就具有不同的意义了,因为那里的行动必须以时间来计算。步兵在山路行军是每小时走一英里;大批部队行军,在最好的情况下,一天最多10到12英里。

……

由于去达旺的道路不能运输任何给养,**的后勤供应状况,要比中国方面困难得多。

另外提醒你,是从棒山口前出到西山口,不是从错那前出,你要是连地图都不看,乱扯态势,也太不着边了……

通宝推:bigworl,
家园 但是如果印度在西藏跟中国耗上多年,中国也受不了。

  如果我是印度狂人,就在藏南边界上跟中国耗,出兵占上边界一些地方,被打败了过几天再来,中国在那片地方长期进行师级的战争很难承受,相对印度的后勤供应容易得多。

家园 印度一直在藏南屯兵和修路,这些年没有停过

中国也是没停过,几条进藏的公路整修一直没停,老早就先修了输油管道,有专门的部队保障这条油管……

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1967年在乃堆拉山口干过,印巴战争时期为牵制印度军力还演习过,最近一次的最紧张事态是在1987年,几乎是一触即发……

家园 这与开打还是大不同的。
家园 1967年已经是开打了……

相互炮击

出兵占上边界一些地方,被打败了过几天再来

这么多年来,蚕食与反蚕食一直没停过,印度不断推进哨所,中国反推回去……一直在这么对耗着

家园 支持你的说法
家园 隆美尔只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战略家
家园 好像刘伯承元帅有过你类似建议

不过没有被采纳,后勤补给有困难,退是要退,但要不要退那么多呢?一刀切的让人20公里(是不是这个数?)很不合适,战略上胜了,战术上输了。

家园 20km是个误解

是武装部队退回实际控制线后20km,但在实控线上还有民警点。

其实这种姿态做了根本无用,印军很快就回返,依然保持了原有的推进蚕食政策,我们也只好进行反蚕食斗争。

现在实际在达旺方向西北的塔格拉,很多印军哨所已经深入麦线以北,和中方哨所处于交错状态

家园 过了麦线都不打,搞不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