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兄弟连故事1:那棵并不存在的树 -- 山一程

共:💬128 🌺35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这个我看兄弟连的时候还真没注意啊,有时间再看一遍
家园 书名Band of Brothers,by S. Ambrose
家园 又看了一下,果然,抽完签后,那个钢盔就空了
家园 花赞,等着抗铁牛。

希望是个超级大坑。

家园 我到不这么认为

我想美军也没有人这么认为,当兵打仗,任务完成,得够积分或者足够幸运抽到回程的票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一个士兵应该坦然承受的事情。比如孟菲斯女神号上的机组成员,飞完了轰炸任务离战争结束还有一段距离呢,不照样回美国风光去了,从没有人质疑说为什么战争还没结束,这帮家伙怎么就能马放南山了呢。就美国而言,二战并不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战争,即便输了也不过损失一些海外利益而已,和中国,苏联不同,所以我们才有了“敌未退出我国土即言和当以汉奸国贼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军”的充满了危机感的壮语,当然苏联方面也有“背后就是莫斯科,我们已经没有退路”等,因为形式和中国比较类似。感觉楼主以中国心度西人腹了

家园 那一声“NUTS” 实在是惊天动地

不过围在村外的德军,实力和装备都比不上坚守在包围圈里的美军

44年12月19日,101空降师紧急进入巴斯通,然后被德军团团包围。22日,代理师长McAuliffe向德军的劝降发出著名回信“NUTS!”26日,巴顿的第三集团军突破德军包围,恢复了101空降师的陆上交通线。不过此后盟军为了吃下参与进攻的德军,需要集中手头的所有力量。101空降师并未撤出,E连也一直留在巴斯通的森林。

家园 先送花,呵呵。不过,书中倒有很多例子,伤兵们着急返回E连

《兄弟连》一书的作者Ambrose写道,在他访谈过的众多二战美军部队中,E连形成的纽带极为特殊。他从未见过战后50年来关系始终如此紧密的连队。

而且,E连和孟菲斯机组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1,机组成员早就知道,飞满25次任务就可以回国。大家都掰着指头在数次数。完成任务就回国,这是题中应有之意。而Shifty的中签却是从天而降,非常突然。

2,更重要的是,孟菲斯飞完25次后,整个机组都回国。而Shifty却是独自离开。我们知道,机组成员最认同的单位,就是他们这个生死与共的机组。而E连成员最认同的单位,却是整个E连。对于孟菲斯机组而言,反正关系最紧密的哥几个一起回去,当然会兴高采烈。而对Shifty来说,难免会有抛下战友的感觉。

3,对E连的认同,和愿不愿继续打仗关系并不大。德国投降后,绝大部分的E连成员都想早早回家。不过,如果他们真的被投入太平洋战场,如果真的再次像巴斯通那样被团团包围,我想他们会一边大骂美军头脑,一边为自己和整个E连浴血奋战。

当然,Shifty不安的两个原因只是我的猜测。真正的答案,也许只用编剧才会知道。

家园 原著的确提到过

原著里有提到是几个军官做了手脚故意请shifty去休假的, 因为觉得对他不公平, 所有的大战他都参与了, 就是因为运气好, 没有受伤, 所以分数不够。

家园 您看的是哪一版?我这版(2001)好像没有提到这个呀?
家园 "NUTS"的妙处相当于"傻*"
家园 多谢多谢
家园 或者翻译成“呸!”
家园 俺们东北话讲...

扯犊子。

家园 "呸"太文明鸟
家园 “娘希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