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感受地球之肺-亚马逊攻略1 -- 米宝

共:💬80 🌺3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妙妙妙!!!
家园 又一个和平阿姨

链接出处

家园 腐败啊,毫无第三世界阶级兄弟的风范
家园 嗯,没机会去,看看相片也是享受。
家园 【原创】感受地球之肺-亚马逊攻略6

这个水上餐厅附近修了一条长长的木桥,可以走入丛林近距离观赏帝王莲。走上木桥,阳光和雨滴同时撒在身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亚马逊王莲(Victoria amazonica)生长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莲,直径2m多,最大可达4m,圆形,叶缘向上卷曲,浮于水面,可载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也不沉没。[7]有好事者曾做试验,如在其表面均匀铺沙,最高纪录是载重约70公斤。

王莲属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有直立的短茎和发达的须根;叶缘直立,叶片圆形,像圆盘浮在水面,叶面光滑,背面和叶柄有许多坚硬的剌,直径可达2米以上;花大型,直径25厘米~40厘米,傍晚伸出水面开放,甚芳香,次日逐渐闭合,傍晚再次开放,第3天闭合并沉入水中。王莲是水生有花植物中叶片最大的植物,每叶片可承重数十公斤,为极有名的大型花卉。原产南美巴西,现已引种到世界各地大植物园和公园。[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镜头拉近,可以见到莲叶背面坚硬的刺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及传说中只开三天的莲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走回水上餐厅,这儿是流水席,一船船的游客随来随吃,饮料另付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旁边还有一间大屋子出售各种当地手工艺品,坤哥和磊哥一人挑了一条巨大的食人鱼标本,30多公分长,刷了清漆,闪闪发亮。我收集了几个颜色艳丽的亚马逊风光木头画。

下午活动是坐小舟在水上的丛林穿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雨季所有树木都浸在水里,旱季应该这里应该是成片的沙洲。水下就有食人鱼和鳄鱼出没,两边看见奇奇怪怪的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比如下面这棵,似乎应该不是一棵树,像是好几棵缠绕在一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七八条小舟最后汇集到一棵硕大无朋的“消息树”下,就是用棒子敲声音传出很远的那种树,不过这棵可是太……太巨大了!

照片左边能看到我们乘坐的小舟一角,可以作为参照物。这棵巨树根部的直径应该不小于十几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群当地孩子划独木舟围上来,向我们兜售树獭、鳄鱼、蟒蛇作为模特抱着照相,一次收费1巴币,多给也不会拒绝。鳄鱼蟒蛇敬而远之,树獭面容和善,看起来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注:树獭是右边那个,不是左边那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趾树獭生活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这种珍贵古怪的小动物常年生活在树上,奇妙的是,它们无论是休息、睡觉、生儿育女,都是脚朝上、头朝下的倒悬在树上。有的一生都生活在同一棵树上,甚至死后仍挂在树上。

树獭非常懒惰,倒挂在树上一连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饥饿时,它就摘些随手可得的树叶、嫩芽和果子,够不着了,才不得不挪动自己的身体,这时也头朝下,用后肢在树枝上懒洋洋地移动。树獭的行动相当缓慢,平均每分钟只能移动1.8~2.5米。它能忍饥挨饿,于是懒于觅食,即使饿上一个月也死不了。由于它出奇的懒,原来粗糙的长手的表面上寄生着大量绿色的地衣和藻类植物,这也成了它巧妙而神秘的天然保护色。

树獭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照理说应该很容易养活,奇怪的是各国动物园中都见不到树獭。这主要是树獭调节体温的能力极差,而且体温很不稳定,适宜生活于25度环境。如果把它放在35~40度的阳光下晒一会儿,它的体温就升高到致命的限度而死亡,所以很难在动物园中生存。

树獭的四肢长而结实,长着锋利的钩爪,所以能倒钩在树枝上。它只能用后肢站立,不能行走,在地面上只能用前肢拖在陆上,虽行动不便,但在水中却是出色的游泳能手。[9]

回到餐厅,看到这帮划独木舟的孩子也回来了,七手八脚把模特们——树獭和蟒蛇一起塞进塑料编织袋,鳄鱼用尼龙线绑着扔在船底,欢叫着冲进厨房。树獭在袋中蠕动半天,慢慢伸出一个头来四处张望,状甚可怜,估计习惯了也不怕蟒蛇,都是难兄难弟。

(第6篇结束,土鳖抗铁牛。)

[7] 百度百科-王莲(Victoria amazonica)条目

[8] 百度百科-王莲(Victoria amazonica)条目

[9] 百度百科-树獭条目

版权声明:以上文字及图片转载请注明西西河,未经作者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关键词(Tags): #亚马逊王莲#树獭
家园 嗯,一边玩儿一边受良心谴责

家园 帝王莲没把您臭昏昏?
家园 总统记错了吧?
家园 没有啊,帝王莲不臭的,臭的那个貌似应该是印尼的大王花

嘿嘿,名字挺像的。

家园 哎,俺真的记错了!

帝王莲从来没有见过闻过,大王花还真的是在植物园见过……远远的闻着味,就绕着跑了……

家园 猪啊……没文化啊……
家园 【原创】感受地球之肺-亚马逊攻略7

等船的功夫,磊哥找到今天的导游联系钓食人鱼和捉鳄鱼的活动,讨价还价结果是每人R$100,活动结束负责送我们回酒店码头(在这里夸赞磊哥一句,跟这家伙出游总有意外惊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带我们来的游船缓缓倒退离开餐厅,只留下我们四个,船上的其他游客用好奇的目光和我们对视,船头站着一个摄像师,据说回去后会把今天旅程全程刻成光碟兜售给船上游客。今天的额外节目带来两个不利后果:一、我在船上小卖部看上一件T恤,只要R$25,因为懒得随身携带本想回程时买的,结果船走了才想起来。二、本想今天两个相机都带上再去泳池拍落日和MM的,现在落日要在河上欣赏了。

不过跟后来的奇妙行程比起来,今天一切付出都值了。

在餐厅里等了十五分钟,新导游过来找到我们,收了钱立即出发。

还是白天我们坐过的这种小船,这次没有了前后呼啸而过的大队人马,丛林中明显增加了许多生机,很多吓得躲起来的动物纷纷出现。建议后来者一定要设法单独进一次丛林,能欣赏到的东西绝对不同。

导游一路上介绍我们看到的各种动物,葡语名字一个也记不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小到大从没这么集中欣赏过如此多数量的野生动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磊哥手中的长焦镜头又一次充分发挥出作用,我手中的拉到最近也就是下面这种效果。下次回国一定要鸟枪换炮,差距太大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路上又经过大片的野生帝王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行驶一小会,小船钻进一片幽静的树丛,水面下是无数饥饿贪婪的食人鱼,在这地方落水后果可不是开玩笑的。食人鱼喜好阴凉,导游把船停到树丛下,给每人分发一根鱼竿和一堆鱼饵,鱼饵是新鲜牛肉比干亚(PICANHA),开始垂钓。

把牛肉穿上鱼钩放入水中,连个过渡都没有,鱼竿就开始颤动,感觉到无数食人鱼在撕咬争食鱼饵,顺手把竿一提,仅仅3-5秒钟,鱼饵被吃光了!我开始相信只要十几分钟一头水牛就被食人鱼吃成骨架的传闻了。

再穿一块牛肉放下水,又开始颤动,狠狠一提鱼竿,感觉手上重量倍增,一分钟不到第一条食人鱼被我钓上来了!想不到这辈子钓到的第一条鱼居然是食人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食人鱼(Piranha,又名食人鲳)栖息在安地斯山脉以东、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巴西、圭亚那的沿岸河流。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盖亚那、巴拉圭、乌拉圭、秘鲁及委内瑞拉均有发现的纪录。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食人鱼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把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鱼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鱼的攻击。成鱼主要在黎明和黄昏时觅食,以昆虫、蠕虫、鱼类为主,但其有些相近种只吃水果和种子。活动以白天为主,中午会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成熟的食人鱼雌雄外观相似,具鲜绿色的背部和鲜红色的腹部,体侧有斑纹。有高度发展的听觉。两颚短而有力,下颚突出,牙齿为三角形,尖锐,上下互相交错排列。咬住猎物后紧咬着不放,以身体的扭动将肉撕裂下来,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强有力的齿列可引致严重的咬伤。[10]拍张近景看看锋利的牙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钓上来的也不老实,身体乱扭,嘴巴一张一合总想咬点什么东西。导游摘了片树叶放进食人鱼嘴里,吭哧一口,半圆形缺口出现,又放进去,又一个半圆形,像台切割机一样。这还是在陆地上被人捏在手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食人鱼的体型虽然小,但性情十分贪婪凶暴,从我们下钩下去连试探都没有就狂咬可见一斑。

它的颈部短,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上下腭的咬合力大得惊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钢制的钓鱼钩一口咬断(手指更不在话下),其他鱼类当然就不是它的对手了。平时在水中称王称霸的鳄鱼,一旦遇到了食人鱼,也会吓得缩成一团,翻转身体面朝天,把坚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鱼无法咬到腹部,救自己一命。

食人鱼的生活按属分是群居性和独居性,群居的时常几百条、上千条聚集在一起,最小6只也可成群,能同时用视觉、嗅觉和对水波震动的灵敏感觉寻觅进攻目标(这也是导游教我们没鱼咬钩时就用鱼竿搅动水面的原因,不过这个顾虑当天完全不必要,一下钩就有无数不怕死的冲上来)。它的视力较差,靠铁饼一样的体形区分同类。

许多人对这样一个问题大惑不解:既然食人鱼这么厉害,为什么亚马逊地区的动物不会被它扫荡光呢?

食人鱼的主要食物当然不会是落到水里的人、猴子、牛或其他哺乳动物,因为这种守株待兔式的猎食方式不能使它挨到下一顿,它们的主要目标是其他各种鱼类。

然而对于食人鱼来说,在亚马逊流域的河流里去猎食其他鱼类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因为河水实在混浊,能见度通常不超过1米,而食人鱼发起攻击时离猎物的距离不能大于25厘米。

食人鱼的游速不够快,这对于许多鱼类来说无疑值得庆幸,但是捕食时的突击速度极快。游速慢的原因归咎于食人鱼的那副铁饼状的体型。长期的生物进化为什么没有赋予它一副苗条一点的身材呢?科学家们认为,铁饼型的体态是所有种类的食人鱼相互辨认的一个外观标志,这个标志起到了阻止食人鱼同类相食的作用。

为了对付食人鱼,还有许多鱼类在千百年的生存竞争中发展了自己的"尖端武器"。例如,一条电鳗所放出的高压电流就能送30多条食人鱼上路,然后再慢慢吃掉。

刺鲶则善于利用它的锐利棘刺,一旦被食人鱼盯上了,它就以最快速度游到最底下的一条食人鱼腹下,不管食人鱼怎样游动,它都与之同步动作。食人鱼要想对它下口,刺鲶马上脊刺怒张,使食人鱼无可奈何。[11]

此后食人鱼以几分钟一条的速度上钩,钓到的都被扔进船底水槽里带回水上餐厅。

当天晚上我们钓到的食人鱼被厨娘变成了这样,美味啊,让我想起在家里爸爸经常煎给我吃的一种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这条大概有一半进了旁边一条小狗嘴里,没办法,那狗东西吧嗒吧嗒亮晶晶的眼睛,拼命冲我摇尾巴,状甚可爱,不给都不好意思。

晚餐后是另一项刺激活动,导游带我们去捉鳄鱼。

(第7篇结束,土鳖抗铁牛,请不要走开,后面更精彩。)

[10] 百度百科-食人鱼条目

[11] 百度百科-食人鱼条目

版权声明:以上文字及图片转载请注明西西河,未经作者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关键词(Tags): #食人鱼
家园 花这生猛的家伙。
家园 那只狗呢?想看看“吧嗒吧嗒亮晶晶的眼睛”
家园 食人鱼腥不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