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学招生按地区划分名额是否合理? -- 忘情

共:💬83 🌺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的确按地域划分名额是不太公平

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不算班里成绩拔尖的学生。当年我记得我高考成绩只不过在自己班上排名30名的样子,学校排名估计200位以后了,结果各地高考分数线一下来,我发现我竟然比北京学生上清华的分数线还高了几十分。我所在的高中在湖北也不算很好的高中,只不过是一所普通县市级重点高中。事实上上大学以后不少北京上海来的同学也没觉得素质比我们高多少。当然他们的见识在入校的时候的确强过我们,很多人会一到两门艺术类特长,还有就是他们的英语口语,听力可能比我们强,但是阅读,写作什么会好过我们。毕业的时候似乎大家之间的差别也就缩小了。

家园 那也分学校专业

我们系湖北来的同学入学成绩确实比我们好。

大学四年玩的也比我们狠。两次加权平均分不够要被劝退的人也比北京学生多。我们学校是伪著名广收北京学生的大学。

扯远点,欧洲的学生刻苦精神和收到的压力比起中国学生差多了。但就是这样的地方还没少出大拿级别的人物。我是说学生啊。

就我接触的学生里,只要有兴趣的,往往思维上的活力很强。翻过来看中国学生,分数重压下对模式化解题一般很强大,但是稍微超圈一点就不知道该如何入手了。

所以我个人以为争论成绩与入学率本身其实意思不大,怎么才尽其用是难点。

家园 我也没有说入学成绩和以后的成就能挂钩啊

我们湖北考生的分数高那是逼得。每年就这么多的上学名额,你不考高分就是上不了。另外,我们都是拿身边的人做例子,这个事实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搞研究的人都知道个案没有啥意义。我反对的是在当年大家考一样的考题的时候,对于像北京这样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进行招生倾斜。本来嘛,对蒙古新疆等地的考生进行倾斜我没意见--毕竟别人的老师,教师等设施都要差一些。另一方面,我不喜欢拿素质教育说事,北京来的学生可能英语比我们这些小地方出来的强,但是说句不好听的,我不少同学还会耕田,放牛呢。这是不是也算一种素质?另外,像武汉,城都,重庆这样的大城市的小孩事实上在很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比北京的差,结果还是一样要考高过北京考生很多分才能上好学校,这事实上也是很大的不公平。

欧洲不可否认出了很多大牛,请问现代以来,还有多少大牛是当学生的时候就尤其是本科的时候就已经是大牛了的。

中国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不差,只要你能给他足够的平台,我们做的不会比欧美学生差。另外,欧美学生只要是有一定成就的其刻苦精神并不比我们差。我们实验室就有两个欧美学生,教育北京及其相似。一个每周进实验室2天,所以5年了还在读博士,另一个每天来的比大多数中国学生早,走的比我们还晚,所以3年的时候已经递交论文了。

家园 你说的我不反对,我的意思是非要拿分来说事儿其实挺没意思的

个人感觉,就好像在争论上马一个夕阳产业这种好处多还是那种坏处多一样。

欧洲那个。你提到实验室了,那么应该是偏重实验的诸如化学一类的科目,这个通过努力是能有成就的。我本人混迹于数学系。数学这东西如果光是凭努力会很难突破。我见到的2个本地学生,心算能力、记忆能力还不如我呢。但就是在遇到比较麻烦的时候很自然的先坐下来想,然后基本上不走什么弯路地化繁为简。不是我崇洋媚外,我见到的好几个中国学生遇到难题第一反应就是强攻。一不怕死,二不怕麻烦。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育所欠缺的。这也是分数杠杆所带来的吧。

还有,好多大牛小的时候就已经不简单了吧?当然,搞数学的大牛一般活不长。像加洛瓦、阿贝尔这种大神级别的。

再说句一定会挨砖的话。假设山东湖北北京用一个分数线录取,那么北京街头会多多少混混?

上面那个我就是这么一说,欢迎拍砖,谢绝争论。本人的看法,声讨这种不公平,如果就是为了声讨或者出口气就没什么大意思。想想怎么提高教育水平还有点意思。

家园 东亚地区的学生面临的考试压力都很大

听说韩国、日本、台湾的都差不多,高中升大学是一道门槛。升学率再普及,学校总有好差之分,大伙都拼命去朝那几个名校奔。这种情况估计跟儒家思想影响有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华人即使到了欧美,也是特别注重子女的教育。

家园 按人口比例分配大学名额谁最公平的。
家园 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新疆西藏的一万名考生,水平比起江苏浙江的一万名考生可能很不相同,甚至不接近

家园 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

就算是免煮石油的美国

象加州华州纽约这种州的学生

可利用的资源也远比莫名其妙州的学生多得多

付州内学费就能上的公立名校也多得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