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社会主义简史(浮云版) -- 浮云

共:💬43 🌺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高兴这样交换看法

话语权也不一定就能打造出真理的。有些人,你给他话语权,比把他关牢里更能毁了他。

你看看当初跑出来那帮人,那可真是从枪口下逃生的青年学生,货真价实啊。民众基础也没得说,那批学生,谁没坐过免费车吃过老百姓送的冰棍面包。出来了,众星捧月,正义真理在握……这话语权结实的。

十几年折腾下来……居然成了天下第一臭。我靠。

民主自由这四个字,真NND好玩儿。

家园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

《共产党宣言》中说得非常清楚,不过后世的社会主义国家,能直面这句话的恐怕没有。而且我相信,如果不告诉这句话的出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下面出来的人,大概有99%的人认为这句话是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

按照马恩的说法,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权利机构应该是生产者的平等联合体,后来那种高度极权的体制恐怕是他们深恶痛绝的。确实,在马恩的著作中,从来看不到任何对于国家、政权的崇拜色彩,那种对于“上面”,对于官府的畏惧,是点影子也找不到的。可以说,马恩虽是德国人,却没有沾染德国人那种对于强权国家的崇拜,他们对于国家的设想,更多是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对于政府的不信任。特别是马恩对于美国政治制度的赞赏,恐怕是后代以美国制度为最大敌人的所谓社会主义者不敢面对的。

马恩作为理论开创者,不可能对于后代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防止独裁专断作出设计,而后来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又统统没有马恩那种警惕政府的社会背景,相反,都是政府崇拜国家崇拜盛行的落后社会……而作为马恩嫡传的第二国际,他们在贯彻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反而更成功些。

家园 说的好!
家园 同一辈人,许多感觉真是相近的。

俺很同意流浪者的话,经济自由是人身自由的基础。

家园 这俩不矛盾吧

自然科学方面,理论必须要符合观测结果和给出可证伪的预言。

社会科学理论也要走这一套吧,虽说预言落空的情况比较多

这个“给出预言”不就是“指导社会走向”么

“提出具体的行为方式”没看懂,这个似乎属于政治斗争策略

感觉您这意思是说阶级斗争给出的预言没有实现,所以理论是错的,所以不该照这套思路思考问题

这个俺不敢乱说,毕竟不到五十岁,不敢自称懂得马克思理论

家园 应该说马恩是众多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种

鄙人的共运史基本上都忘光了;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国际的成立宣言。但是第一国际很快就分裂了,马恩是一派;另有一派,头子好像叫拉萨尔,是英国工党的鼻祖,英国后来经过工党几十年的改造,到70年代因该算社会主义国家了。后来撒企尔夫人又搞了个资本主义复辟

第一国际分裂后,老马潜心研究资本论,后来恩格斯又组织了第二国际,其中的伯恩斯坦成为今天欧洲社会民主党人的老爷爷,从这点来说,今天的西欧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听说丹麦的执政党人集会时还是高唱国际歌的。

第二国际里继承马恩衣钵的是李扑克内西,卢森堡等人,他们好像在一战前后被各国政府给扑灭了。记的有幅画叫李扑克内西之死。

俄国共产主义者以是否在一战中爱国为导火索分裂为多数派(孟斯维克)和少数派(布尔什维克)。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马克思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步入社会主义;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有可能先在一国或数国单独胜利, 并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的理论。

鄙国的伟大领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主要贡献是两点。 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可以不以产业工人为主力; 二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这第二条因该是老人家的精华,但已经被后来的修正主义者否定了。

家园 叙述得很不错。

叙述得很不错。

现在的资本主义主义世界,与二次大战前的大不相同。不说别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就逐步演变成了“周期性经济衰退”,接著变为“软着陆”,最后干脆消失了。由此连带“罢工”这两个字,好象也不大出现了。美国人是“羞答答”不好意思承认:

自FDR起就“引进”了许多社会主义的政策,这些“新政”发挥了作用,经济危机不再威胁,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好处,而欧洲人坦诚的多。

社会主义好比一件很有用的物件,看了好象山姆大叔拿么要拿的,拿了用了之后又不敢承认,拿来用上了。纽约、芝加哥等地的街头,30年代以前,冬天的早晨,是天天要出动“拉尸车”的,……够吓人的吧?听上去好象是说解放前的上海、北京?是的,实情就曾经是这样的。这是俺在老美的网站上,看介绍“LABOR DAY”来历时,读到的,印象非常深刻。

楼主好象故意“回避”提到上面简述的史实,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其实也已经消亡或转变,这比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早,早半个世纪。所以,社会主义实践的局部挫折(在中国、苏联等地),也应当把它视作,是社会主义一种自我修正、交学费。20世纪上半页,社会主义随一次大战、二次大战在一些国家取的了胜利,20世纪下半页,社会主义反倒在资本主义国家大行其道,这两点足以说其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咱们的故国家园,资本主义的东东,不要怕(大概现在没有人怕了,见多了么),该用的地方,就用,也不必硬套上“中国特色”而否认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东东,不能都丢了,历史已经表明,没有一个国家能不搞社会主义而安定、和谐。

任何国家,都社资混合了,比例各异罢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同时各自翻开了新的历史。

家园 大的原则和理论,具体的治理国家,马恩都是外行
家园 觉得你的感觉有点狭窄

以民族或国家为限界的各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冲突是几千年来有史可见的;同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矛盾冲突也贯穿着人类的信史,俗话说“天下的穷人都一样”,否则‘国际主义’是不可能找不到市场的。

矛盾并不是只有‘对立’,还有‘统一’的一面,时髦点的词就是‘双赢’。

家园 没啥说的。送花致敬。
家园 这点很值得思考

如果一切财产和一切权力归国家所有,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每个个人自然变成很普通的生产资料。

关键是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资源的分配权只能由政权掌握,就算这个政权和政权的机器是最公正和高效的,个人的正当自由也未必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而另一方面,如果资本家掌握了过多的资源分配权,工会和政府都没有足够力量的时候,劳动者的权益由谁来保证?

我觉得猛士兄引用的马恩原始理论设想的政府更象一个协调者或仲裁者,而不是管理者。但是有两重问题。第一,只有协调者的社会是否可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行?第二,协调者的权威有谁来保证?

要解开这个资源和谐分配的方程式,恐怕还需要人类文明漫长的迭代。

有时候瞎想,如果生活在Matrix那种性质的空间,需要什么都可以让系统随时分配,连所爱的人都可以由系统虚拟,人和人之间不会有任何的矛盾,那样的生命是否又有意义?甚至,还能算是生命吗?

家园 送花送祝福~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 系统屏蔽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