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和香港十年(上) -- 听松
十年变化真是大啊!
2004年秋,我又和同伴去了香港。一天和一个国内的厂商拿着他们的产品到一个政府部门去演示,这个部门是下面的终端用户,不过是潜在的。到了那,同去的本地联络秘书介绍完双方,然后那里的人就只和联络秘书用粤语间或英语交谈。如果要了解什么情况,他们是先对秘书说了后她再用普通话告诉我们,我们如果对他们说什么也要等着秘书翻成粤语。最初的了解之后双方就沉默地等待他们的经理开完会后来听演示。我悄悄问厂商要不要我们用英语翻译他的讲解,因为本地的秘书不懂技术术语。他说:“不用。香港回归这么多年了,他们公务员早就应该学过普通话,听不懂再说。” 演示开始后,秘书翻了几句就卡住了。厂商这时指着投影屏幕说:“我的演示都是用英文和中文写的,各位一看就明白了。听说香港已经普及了普通话教育,我说话说慢点,大家听得懂的。” 听众都没作声。后来听众提问,厂商倒是听完就回答,间或还有一两个词用粤语讲,提问者好像也是听完回答就又提问,似乎双方一下子都听得懂对方在讲什么,不用翻译了。坐在我旁边的两个中年人在用英语讨论着参数,我插进去解释了一下。他们好像对与我聊天的兴趣比对产品的兴趣大点,他们问我对香港印象如何去哪里玩了之类的,我说很久以前来过所以哪里都没去等等。我觉得他们的英语只是一般般。以前总听说香港的正式用语是英语,学校里从小是用英文上课的,可能那些高级一些的精英公务员是把英语当母语学的吧。他们倒是吃惊地问我国内大学毕业的人是不是英语都不错。临走前他们留了两个样品说试一下,双方微笑告别。第二天又和同伴到一个总管部门去介绍系统,从一开始双方就是用英文交谈。同伴做着演示没我什么事,我多次瞄瞄对方发现都是一脸严肃。完了后对方倒是没提什么问题,一个负责人说他们所有的系统都是用的XX国的,没用过内地的。同伴解释说这套系统的核心就是XX国的。对方回答他们讨论一下。出来后,我抱怨说来港没有任何收获,同伴倒是有点吃惊地看着我说:“到这来就是联络一下。香港这么小,市场这么小,即使有合同也是小合同。”
本来想办完事就走,不过行前看到了携程网上的各种香港功略,特别是上海的GG和MM写的功略那叫详细,各个血拼和美食的地点线路费用好处无一遗漏。我一下来了兴趣,打印了长长的单子带上。正事一办完,马上拿出功略杀向中环。我在崇光百货里逛了几个小时后走不动了,就到对面的许留山吃众人推荐的芒果捞,后来又跟着功略继续吃。当时国内的香港自由行已开放一段时间,在店里、街面上到处能看到满手拎着购物袋的内地游客。商店里的店员大多可以讲不标准的普通话,关键是他们愿意和你讲普通话,因为发现内地来的人消费能力很强。特别是我到大的化妆品店,女店员不断向我介绍这个东西上海卖多少、我们卖的便宜多少、还可以送什么小礼物、可以1:1收人民币等等,我问她怎么这么清楚,她说有很多上海的MM来比较过的,一买就是好多份,要知道那东西卖¥500的。如果到随处可见的莎莎等连锁化妆品店,那更是人满为患,MM们是一筐一筐地提着化妆品排着长队到收银台交费,交现金的多,多是几张千元面值的港币,然后同行男士是一大袋一大袋地往外提。我看得心痒,虽然这里化妆品价格也不比北美便宜,但还是被这热烈的气氛推动着买了不少东西。其它表店、珠宝店、服装店、电器店里的人流大多如此。我看着那些大包小包,想想内地游客给香港贡献了多少钱啊。那段时间香港经济不好,没有这些游客,香港的商店大概就空了一半了。
今年初有点私事又到了香港,办完事就直奔中环。这时各种店里内地游客就更拥挤了,好多女士买衣服、饰品都是看看差不多就付钱,还催着同伴说后面还有好多店要看。我这次购物倒是有点不愉快。在崇光百货那个喜欢的服装品牌柜台看衣服的时候,一个老太太和一个提满东西的年轻男士到店里来,老太太看一看问一问,听口音是江浙一带的。店员小姐们态度不是很好(我觉得百货公司里的店员没有小店里的热情),回答了几句就没有理她了。老太太看了一会说要给几个年轻的孙女买点小东西,请店员推荐一下。店员左指指右指指,这个也好那个也行,就去忙其它的了。老太太这时说这个要几件、那个每种颜色要一样等等,又问买得多有没有优惠,得到有赠品的答复后就加了点东西凑够了几千块钱。旁边的男士直埋怨说每家店都买都累坏了。拿赠品的时候,老太太希望用一个大赠品换两个小的,店员小姐先不同意,老太太说我买你这么多东西,讲了几句后如愿以偿。他们刚走,几个店员小姐就用粤语说了好一会老太太,大意是麻烦、讨厌、土、内地来的人都是这样等等;声音一点没压低,还作出轻视的表情。要知道店里有不少顾客,每个人都听得到她们的讲话,她们是觉得反正有内地人也听不懂,本地人听见也没什么,所以没有顾忌。我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气得不行,不明白刚才对我彬彬有礼的小姐们怎么能这么肆无忌惮。心里说我不和你们讲粤语不代表我听不懂粤语,顾客刚走就在其他顾客面前数落他们的不好也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内地的营业员都不会这样,你们这些香港大百货公司的营业员就这样的水平;更别说别人刚在你这花了不少钱;现在香港的优势正在下降,没有这么多内地的游客给你们不断送钱来,你们这些没什么技能的小姑娘哪里有工作,这个城市哪有这么欣欣向荣;内地还正需要提高内需呢,干吗便宜你们。懒得跟她们理论,她们普通话和英语都半咸不淡的。我放下衣服就走了,差点打电话投诉,后来想想算了,别真砸了她们的饭碗。这次对香港印象一般,觉得和内地的大城市差不多。
这就是我和香港在十年里的几次接触。愿香港越来越好。
动不动就内地如何如何,北老怎样怎样~~~
香港回归10年,变化没有电视里面描述的那么大,
应该还需要几十年的相互磨合,
我们这个小地方难得来过香港同胞,
聊天的时候,她似乎也认同中国人这个身份,
可惜,大陆同胞讲的大陆的事情,
看起来,很多她都没有听明白,
可能是普通话还没有过关,
平时的交往,她跟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的交往似乎更多,
这里只是明显些。
我住过三年,所以感觉习惯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反正我上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出国的事情,感觉那是几乎和登月差不多难度的事情。同学之中出国者寥寥无几,大致可分两种情况。
一是考研,拿到了清华,南大还有中科大的master的人出去的比较多些,这当然都是班里的尖子,而且出去就是拿奖学金读博的,都是去美国了。
二是靠家里,通常都是领导干部,当然是掏出大把的银子去英国加拿大读个master啥的。
最搞的其实还是在国内,地方院校的学生只许在本省就业,出省还要交培养费!其实当时教育部已经下文取消了这项规定,但是有的省还要收,有的省早就不管了。最狠的是有的省干脆要学生拿了工作合同才发文凭,这样一来,没找到工作的学生算是没毕业,呵呵,学生的就业率就上去了。倘若你找了省外的工作,呵呵,正好么,交培养费吧!否则你去了单位报道却拿不出文凭来,咋样儿?
整天什么“北姑”的……
象这个场景换到上海也是行得通的
呵呵,人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你呢?而且是不用你花什么钱呢?因为你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了这样一个读书机会,大家从内心里都愿意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伸手帮你一把啊.
其实说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中国的一个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即使是那些从商,从政挣了大钱的人,教育自己子女还是要好好读书,将来有机会能考上清华北大,如果能够出国留学就是更好了!所以关键是帮助你的人从内心里觉得你能够到香港上学这是一个好事,所以极其愿意帮助你啊!打个比方说:就好比是一个亲戚向你借钱买东西,你内心里是不愿意给他的,但是如果是一个亲戚的小孩考上了大学,无力支付学费,那么你自己也是很愿意资助他一把的,不是吗?
确实是俺们中国人的典型思维么,总结的好!
哈哈, 不感兴趣, 对那个地方毫无兴趣, 本人不搞经济, 它那个经济,金融中心对我没有吸引力.本人喜欢历史文化, 对欧洲比较关注, 对那个小城市没有任何兴趣.本人也没有钱到香港购物,我估计香港也没有东西是我喜欢的.
前几天我老婆还在问我,'香港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 我白了她一眼, 说'早就换给中国了.'
以前未读过,现在补课😁。
几个感想啊。首先你去香港时广州的边检官员的权力真是好灵活。其次,香港那时的收入确实很高,与国内差距太大。我在英国碰到的香港人好几个都是自己打工攒钱出来读书的,我听了都不敢相信。最后我觉得你亲戚们的感受好真实。海外华人这种矛盾心理已经在很多地方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