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行万里路:在印度的日子 -- 风雨声

共:💬195 🌺1016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Bist du tourist

How many country have you reise

家园 图文并貌,好游记。我看5美金就可以成交了

风雨兄会谈谈印度人吗。印度女孩中漂亮的似乎不多,中国以前看印度电影以为印度人都是美女,其实选世界小姐成功并不代表平均素质。

最搞笑的是有一位5年前出差去印度的事。她当时已30出头并有一女,姿色算中稍上。但当看到她穿上印度传统服装后,估计因为她样子有点西方且穿上去看很漂亮,那里的印度人竟惊为天人,一天到晚有富人拿着鲜花向她求婚。

家园 莫卧尔王朝和蒙古人还是有点亲戚关系的

莫卧尔王朝开国皇帝巴布尔的父系来自铁木尔。铁木尔这家伙自称有成吉思汗的血统。其实和咱们那位刘皇叔到底有多少汉高祖的血统一样很成问题。可靠一点的证据是铁木尔的母亲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不过铁木尔自称其父系也是黄金家族。

巴布尔的母系也来自成吉思汗。生母是蒙古羽奴思汗的女儿。所以巴布尔也应该是成吉思汗后裔。

只不过蒙古人在征服中亚和西亚之后,很快就接受了伊斯兰教。甚至到了后来连蒙古话都不会说了。到巴布尔这一代,到底还有多少蒙古传统留下来就很难说了。

家园 您写的真好,这儿也是一篇写印度的,您鉴定一下

http://63.166.3.23/BBSView.asp?SubID=joke&MsgID=118755

家园 另外说一句

由于蒙古人的关系,一段时间内中亚地区的所有统治者无论是否是蒙古人都要尽量要把自己和成吉思汗扯上亲戚关系。最好还要把自己说成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这和汉朝覆灭之后不断有姓刘的跑出来争天下,唐朝覆灭后不断有姓李的跑出来争天下是一样的。

家园 多谢任兄指点,解决我一个一直疑惑的问题。
家园 看样子是真实感受,损了点,捡着毛病说。计算机工业判断有问题,

印度的计算机软件确实很发达,主要在中部城市班加洛尔。

家园 uber zwanzig und funf Länder
家园 印度人很精,5美元是成交不了。你说得对,印象中印度女人

分化很大。美的惊如仙人,不好看的也满街都是。

家园 【原创】在印度的日子(4):苦海无边

因为相信宗教相信轮回,印度人大多安分守己,在新德里听到入室盗窃是条大新闻。但是听到灾难和事故则是家常便饭,1996年新德里机场飞机失火,几十人死亡;火车相撞,几百人丧生;夏秋之交新德里爆发登革热,二百多人丧命。

印度不习惯挂蚊帐。我那时候带了电蚊香和无数个清凉油。这清凉油本来是用来送人的好东西,印度人喜欢这种味道和感觉。在中国抹清凉油是轻轻点一下,揉在额头和脖子上,清凉之气悠然而至。

可这是在印度。我听着电视里登格热的病情发展心惊肉跳,也顾不得把清凉油送人了,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把电蚊香开足马力,大巴掌大巴掌的用清凉油自己胳膊,背,腿,脚上一一抹得透亮,然后满屋子寻找蚊子,决不错过任何蛛丝马迹。

饮水

印度卫生条件比较差,喝水是个大的挑战。在印度,外国人不能喝生水,住在五星级的饭店也不例外。如果你觉得这话小题大做了,下面是一个被随从人员精心呵护中国要员的经历。四川的一个副省长,他还在台上,就不说出名字,到印度考察移民经验。一行人坐着小巴浩浩荡荡从新德里开走。因为长途旅行,印度人给予不错的礼遇,派一个彪悍的持长枪警卫跟随。三个小时的路走到一小半,发现省长脸色不对。

陪同:[关切地]省长您怎么了?

省长:[有难言之隐]我好像不行了?

陪同:[明白了]坚持一会儿,现在是野外,一会就到一个小镇,我们立即找地方。

......

省长:[脸色越来越困难]:真的要不行了!

陪同:[对司机耳语,进一步提要求,回头对省长说]这就快了。

......

省长:[大吼] 停车!!

陪同:[大吼] STOP!!

......

车还没有停稳,省长提着裤子冲出了车门。

秘书跟着冲了出去,手里拿着手纸。

带枪印度警卫冲了出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今天,为解决引用水的问题,印度政府还没有吵出办法。

穷人

用不着黄卷青灯埋在历史的尘埃中梦回二千五百多年前,琢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为什么会对现世的生活满怀痛苦,放弃锦衣玉食而出家。就在红堡的外面,与印度金碧辉煌的宫殿一墙之隔,是老德里的贫民区, 在这儿你能隐约看到释迦牟尼的忧虑。

老德里残垣断壁,人头孱动,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我向来粗心,对细节马虎。在老德里我却不经意看见路边上一个不起眼小小的垃圾堆里爬出一个人来,是个小孩;又一个人出来,还是个小孩;还有第三人,是个大人!在我吃惊于这个小垃圾堆怎么能装这么多人的时候,第五个人已经爬出来,是个大人。那里是他们的家,我都不敢看他们一张张瘦弱而糌满尘土的脸。这里面黄肌瘦的挑夫,疲惫的老人,负重的妇女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凄凉的是我这个看客,也许这里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许印度的下层人数千年来就是如此生活。

十月我到加尔各答出差,同行的还有小傅。加尔各答是当年英国殖民地的总督府所在地,也是印度的文化中心。这里的建筑大多是巴洛克风格,看图片的时候以为这是个欧式城市。到市区的时候,才知道什么人家用黑白的图片宣传这个城市,这些欧式的房屋就象一个浓妆艳抹的贵妇人在垃圾堆里住了十年没有洗漱的感觉。这恐怕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了,北京和武汉相形见绌。早晨出门穿一件崭新的衬衣,晚上回来袖口,领口还有脸上全是黑色的油污。加尔各答是西孟邦的首府,这里是印度最穷的省,却有最严重的污染和最不可饮用的水。

我们在加尔各答居然见到一个中国城,都是一些殷实人家,拥有自己的小企业,作皮衣,皮具。六二年中印战争的时候,不少人被关进了监狱,他们说印度人总的来说对他们还是不错。我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到了加尔各答,他们笑着回答:“我们也问自己的爷爷,为什么到了这里来了?爷爷说其实大家从福建出海时候都坐的是同一条船,爷爷太累,在船上睡着了。其他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下了船。等他们醒来的时候,已经到加尔各答了。”

我们住在东道主所属的一个俱乐部里,夜晚归来, 沿街而走,我一不小心睬在一个人的身上,定眼一看,才发现街道两旁,密密麻麻睡的全是穷人,衣衫滥缕, 瘦骨嶙峋,一眼看不到头。 那一刻,我在惊恐的同时,明白什么叫做苦海无边。

通宝推:玉垒关2,加楠,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生死极苦,从谛得度。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明教的歌实在是怀大悲悯心啊。

每一见文中所写场景,便想起药王的宏愿:

愿收天下诸人病

尽作吾身点点疮

。。。

谢谢风雨声好文。

家园 看这类原创真长知识!谢谢。

知道印度锡克教都分布在印度的什么地区呢?曾经居住过的城市有很多锡克教的印度人。各个都包着头,蓄着大胡子,感觉有点恐怖。

家园 好文章! '借花献佛'一篇以答谢!

http://63.166.3.33/BBSView.asp?SubID=warmth&MsgID=90257

真可惜! 风支书好像把音乐给卸了,

有了,试试这个:

http://www.enetstudio.com/music/sks/sks1.rm

家园 有没有去ITU,他们最好的大学?和张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ndian Sikh devotees leave the Gurdwara temple after prayers, to celebrate the birthday of Guru Gobind Singh in New Delhi, January 3, 2004. Singh, the tenth and last guru of the Sikhs, was the rare combination of a warrior-saint who provided a new shape to the movement started by Guru Nanak 200 years ago. REUTERS/B Mathur

家园 我觉得研究印度的社会政治文化,比起研究美国什么的,对中国的意义不知要大多少.

之所以对印度这么着迷,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制度,意识,文化极复杂, 从人类的社会的原点到非常现代化的东西 .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本来很相似的两个社会,近代走过了完全不同的道路,现在又有靠拢的趋势.观察印度,就好象看到多年不见的兄弟,即陌生又熟悉.比较一下,思考一下,能感受到很多东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