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足球与耐力跑的亲身体验 -- 蜡笔小新

共:💬75 🌺6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问一下,你感觉自己3000米要跑多长时间。

我一直认为国内球员将那个12分钟跑当一个老大难问题太可笑了。中国足协仅仅用12分钟跑考察一下队员的体力,这是最低标准,就像中央军委要求步兵必须会开枪才能上战场。足协并没有要求各俱乐部专门练匀速长跑吧。

做个类比,步兵必须会开枪,扔手榴弹,但在战场上,仅仅会这些肯定是不够的,需要观察地形,如何冲锋,如何与战友配合攻击敌人等等。中央军委要求步兵必须拥有开枪扔手榴弹等基本技能,否则不允许上战场。结果,底下中级军官降低要求,就让步兵们光练开枪,扔手榴弹,而不学习其他的(因为中央军委没有制定强制考核措施,因为有些无法客观评测)。这怨谁?怨军委还是怨中级军官们?

足球队员拥有一定体力是必要的,但仅仅又这个是不够的。就像步兵仅仅会开枪是不够的,不过如果步兵连枪都不会开,那还打什么仗。

一定的体力是竞技比赛参赛者必须具有的。否则要吃亏的。

虽然俺目前感觉速度还行,耐力却下降了很多。和中国人踢,俺还可以坚持三个甚至四个小时;不过要是和老外在太阳下一拼,60分钟基本就是极限了。
许多国内球星在国内也是很牛(对付中国人自己),一对付老外就不行,往往上半场踢得还行(技术意识都还可以),下半场就动作变形,跑不动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让人家压着打。足球比赛,要求不仅仅是能挺住90分钟,即使没有30分钟加时赛,终场补时那几分钟也是非常关键的,亚洲别的队好几次就是利用终场补时废了国足的(黑色3分钟的由来)。如果再有30分钟加时赛(实际上由于补时,可能是35分钟呢),我们就自动投降了。锥子提到郝海东,就是郝海东所在的大连万达在98年足协杯被甲B的辽宁队挤出局的,当时大连万达已经称霸国内足坛数年,甲A里边N连冠;郝海东等一批队员,经验丰富,技术意识等要比辽宁队强多了(当时辽宁队的球员大多数是98年初刚被提到一线队的,职业比赛经验普遍不到一年)。而且还是主场(大连金州,当时辽足被沈阳队给挤出来,到处流浪,98年跑到大连金州混了一年。虽然理论上是双方各自一场主场,不过,在在金州全是给万达加油助威的,辽足的球迷都在沈阳等地看电视转播呢)。最后,万达的大腕们就是让辽足的后生拖到加时,最后在点球中淘汰的。

就是你的经验说明一定的体力是必须的,否则与老外对阵时,我们前60分钟踢得还行,后面就完蛋了,都跑不动了,技术变形,冲也冲不上去,防人家的过人也防不住了,被动挨打。这时要想不输就只有祈求上帝了。

家园 你的经历说明不了什么。

肥罗,百米冲刺10'6,平时很懒可激烈的比赛时平均跑动9000+/场;风之子卡尼吉亚,百米冲刺10'23,世界杯上的跑动平均万米+/场。中场球员要的体能就更高了,李铁在中国队算能跑的。可看看国际级的球员,小贝,平均1.3万米/场,也有说1.5万的。五大联赛的球员平均每场跑动距离在万米上下还有身体对抗,这个标准和12分钟跑3000谁更难达到踢过球的全知道.

这是观沧海提供的数据,链接出处你可以找出证据说这是假的,否则你的经历说明不了什么。业余和职业要求是不一样的,美国人许多人都会使用武器,而且不需要什么体力,开枪准是非常重要的。但职业军人却依然要求体力训练,特别是特种部队。

家园 一笑,传小贝一场16公里不算什么,还有人说弗林斯一场20公里

观沧海举的那几个例子我不想反驳,为什么,因为这几位妖人在世界杯这种重大比赛中的数据,和中国球员现存的状况没有可比性。他这种说法我见得太多了,我们单位原来有个打篮球的小孩,经常拉着我聊足球,动辄就是你看人家巴萨那谁谁踢得怎样怎样,中国那谁谁踢得怎么就这么臭云云。这时候我从来不搭腔。没有可比性的事,比较有意义么。不过你既然重复说了,那我就再写点吧

以下是摘自黄健翔的《21个人的足球和1个人的足球》

在中国队大胜卡塔尔队之后的一系列赞美诗里有这么一篇,大意是米卢为了激励中国队员打好这场比赛,故意问大家是否知道贝克汉姆在同希腊队的比赛里为英格兰跑了多少米,答案是16000米。队员们大受鼓舞,决心向贝同志学习,于是打出一场好球。于是米卢的神奇又有了新的故事。

  初听此话以为是别人开玩笑,后来真的在报纸上见到了文章,才不得不认真。不知这16000米的统计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不敢怀疑它的权威和真实。只是这样一来,如果贝同志真的跑了这么多,现代足球恐怕就要发生自70年代荷兰人搞的全攻全守“核时代足球”之后的又一次巨变,可以称为“超音速时代”足球。

  为什么?

  大家可以算算,足球场的标准长度和宽度是多少,一般来说,两个禁区之间的距离是80米,即16000米的1/200,换句话说,贝同志必须在一场90分钟的比赛里跑上100个来回,才有16000米。除去死球时间(单他自己就罚了7次任意球,还有双方的角球和任意球),在一场比赛里的净比赛时间一般是60多分钟(当然他也可以在别人犯规后或别人被犯规后都继续跑着),如果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跑16000米,的确可以去练马拉松了,因为田径比赛里的世界级选手的马拉松成绩(42195米)一般在2小时10分左右,而这些人是专门练这项目的,除了跑什么也不会,更不用去拼抢、摔倒、带球、过人、传球和铲断,也不用经常地加速猛冲和折返变向,他们只须最后冲一次。

  田径场上的标准跑道是1圈400米,40圈是16000米,要想在60分钟里跑完,需匀速在1分30秒跑完每圈400米;王军霞拿女子万米世界冠军时的成绩大约是在30分钟左右,25圈平均每400米用时1分12秒,那是在塑胶田径跑道上不停地跑,没人踢倒她、冲撞她;甲级联赛过去的体能测验12分钟跑的底限是平原3000米,也是在跑道上不停地跑,跑5次正好是60分钟15000米,接近了贝同志的惊天纪录。但是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足球运动员能跑下来。

  如果一位足球队员在比赛里真的这样跑,那么他恐怕除了跑,什么别的也顾不上了。而这场比赛就会变成21个人的足球和1个人的长跑。

  过去是有过克鲁伊夫一场比赛跑11000米、年维泗也跑过11000米的纪录,都是至少27年前的事,那正是足球整体水平不如现在的体现,大家跑不动,只能累死个别人。现在还有谁在提跑动距离?因为大家都能跑了,平均了,所以更讲究的是效率。李铁能跑吧?一场球能跑到12000米吗?

  以前听老人们讲大跃进时代的荒唐故事,什么亩产万斤、超英赶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总不大相信——难道听这种谎言的大众就能相信,就没人站出来质疑?今天的16000米的故事让我终于相信了,我也终于明白了儿时喜读却始终未能参透的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的现实意义,明白了为什么一位童话作家能够被世人被后人如此景仰。如果这16000米的说法真的有据可查来自英国权威的足球科研机构,那么我们只能承认贝同志是超人是神人,能他人所不能。我的怀疑也就可以被视为凡人对圣人的可笑指责。如果查无实据,也许就是英国的某位记者太想夸贝同志,不知怎么赞美他才过瘾,才找到这样一个统计数据来佐证吧。英国也会有人热衷于造神嘛。

顺便说一句,李铁在英超时,有场比赛跑出了12.9公里,列全队之首。他跑不死之名不仅在中国适应,在英国也一样适用。再给个今年举办的A3中的数据,山东球员郑智、周海滨、 申花球员李刚的全场跑动距离分别是10355米、11412米和10541米,这个数字接近欧洲平均11400米水准。

我已经在帖子里说过了,耐力对球员来说是有用的,尤其是中场球员。申花如何我不清楚,但山东,这几年在南斯拉夫教练带领下,冬训期间从来不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即使如此,需要郑智周海滨跑的时候,他们也能做的和欧洲人一样。我反对的是中国足协愚蠢的12分钟测试,这种测试的害处我已经说够了,再也不想补充了。谁要咬定青山说12分钟测试就是好,就是好,随你们。

我没踢过职业联赛,我的经历说明不了什么,呵呵,做为一个踢了很多年业余足球的人来说,起码我不会被些凭空想象的“血性”“斗志”之类的词汇糊弄,起码我知道足球里面,除了慢跑还有很多很多其他东西。是这些东西,而不是慢跑决定了中国球员的差距。我宁愿相信专业球员郝海东的话,也不愿接受没踢过一场球的“中国足球爱好者”们的思维。“中国足球爱好者”们和体育总局的崔大林们一个思维,他们永远抱怨中国球员缺练,却一点不清楚,也不关心中国球员该练什么。如果这些人和崔大林们换个位子,他们能做的肯定和崔大林一样愚蠢。

家园 这里有体能分配的问题

技术太糙,满场无谓跑动,白白浪费体力。所以治本当先苦练技术,在技术好的基础上开始练体能。足协现在是看到队员下半场跑不动就认为队员体能不够,要靠练匀速长跑来解决,这就把方向搞反了。

家园 你还是把70%无氧运动的连接给大家吧
家园 你分清快速跑是有氧还是无氧了么?
家园 你是山东人?

申花如何我不清楚,但山东,这几年在南斯拉夫教练带领下,冬训期间从来不进行专项体能训练。
另外,郝海东虽然在大连踢球,却是山东人(青岛的)。

山东球员郑智、周海滨、 申花球员李刚的全场跑动距离分别是10355米、11412米和10541米,这个数字接近欧洲平均11400米水准。
这几位好象没有对12分钟跑犯难吧。李铁在辽宁(他在98年回国进入辽足一线队)时也从来没有为12分钟跑测试头疼过(当时辽宁的球报是替另几位,比如曲胜卿头疼)。李金羽在99年中从法国南锡队回辽足时,也是12分钟跑轻松过。

我反对的是中国足协愚蠢的12分钟测试,这种测试的害处我已经说够了,
足协的是体能测试,不是要求各队按照这个搞专项体能训练。按照欧洲平均11400米水准,12分钟测试很难过吗?你是否认为足协要求有什么测试,下面就必须针对这个测试作专门训练,不管有无必要?

是这些东西,而不是慢跑决定了中国球员的差距。我宁愿相信专业球员郝海东的话,也不愿接受没踢过一场球的“中国足球爱好者”们的思维。“中国足球爱好者”们和体育总局的崔大林们一个思维,他们永远抱怨中国球员缺练,却一点不清楚,也不关心中国球员该练什么。
确实不是慢跑决定了中国球员的差距。但“中国足球爱好者”们和体育总局的崔大林们永远抱怨中国球员缺练,却是对的。我们的许多球员确实不敬业,与郝海东年龄差不多的高峰(那英老公的那位)也是一个用脑袋踢球的队员。他能在国内足坛混就是靠他的意识和技术。不过他“敬业”可有名,在沈阳踢球时,被主教练捏波(后来到你们山东执教的那位)评价为沈阳队作风最差的,最后高峰成就如何?作为四小天鹅之一的李金羽,技术意识方面都不错,不过他在国内越来越懒了,作为辽足球迷,我曾关注过他在辽足的表现(从法国南锡刚回来到2002年,以后我再未注意他),看着他如何一步步的走向平庸,变得如同国内普通球员,与欧洲五大联赛无缘。而一直敬业的李铁在辽足呆了几年以后,依然有机会到欧洲五大联赛展示自我,李金羽就再也没有这个可能了。

体育总局的崔大林仅仅提一下,要求队员敬业、加强训练而已,这在西欧都是要求球员自觉的,因为不自觉,就完蛋。罗马里奥水平如何,一旦放纵自己,就完了不是。山东队还有冬训,这算人道吗?西欧赛季结束,各俱乐部球员都是各干各的,自己保持状态。

敬业,才能出成绩,2002年罗纳而多是如何准备世界杯的,是如何在场上积极跑动的?

家园 要想踢好球的话,这个网站你也应该看看

http://www.soccer-training-info.com/fitness_and_nutrition_guide.asp

你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由于你的时间有限,你的训练经历只是说明你主要进行了耐力训练(有氧训练),估计你没有时间进行无氧训练,当然你会觉得自己的冲刺能力下降,希望这个网站的信息对你有用。

足球也需要运动科学,也需要系统性的训练计划,你可以在这个网站上看看,也可以查询其他网站。专业球员的训练项目可就不仅仅包括体能训练,还包括其他各种训练项目。至于说中国球员,还有你们所诟病的12分钟测试,请相信科学。

12分钟跑并不是长跑测试,而是体能测试
。我不相信一个体能都不合格的运动员能够在运动场上坚持90分钟。保持自己的体能是任何一个体育专业人士对自己职业的最基本尊重,我不相信吸烟对自己的体能有好处,国内你能看到多少足球运动员吸烟?他们哪怕吃兴奋剂,我至少也认为他们对球迷是尊重的,至少还有欲望要给球迷一个精彩的表演!

就像学生一定要读书,工程师也要读资料。哪怕是妓女,要接客不也要打扮得妖艳一些?

Aerobic Training

Anaerobic Training – Build Speed and Power

Plyometric Drills

Roger Spry Drills

Creative Technique

家园 靠大门一锁来确保敬业是不现实的

足球市场化较早,那么必然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关,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足协还用专业队那种管理办法对球队和球员都没用了,所以要批就批他们吧。

增加足球人口、搞好竞赛环境,这些基本的事情足协自己没做好那也活该对着一群*&*&自己在哪瞎忙活。

家园 有竞争有危机才会敬业

生来敬业的人要RP,完全靠RP是靠不住的。中国足球赶上了市场化的头一波好时光,暴发户没有危机感。

家园 那你说该如何?

技术太糙,满场无谓跑动,白白浪费体力。所以治本当先苦练技术,在技术好的基础上开始练体能。足协现在是看到队员下半场跑不动就认为队员体能不够,要靠练匀速长跑来解决,这就把方向搞反了。

足协仅仅是加了个测试,而且也不难。结果各俱乐部却将其发展成一个匀速长跑来应付测试。谁的责任更大一些。另外,据我所知,技术基本是在20岁以前就定型了,对于国内的那些糙哥在技术上提高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当然主观因素多些,反正保持目前水平也有钱挣,可以吃香喝辣)。

体能分配的问题?如果连最低体能要求都达不到呢。

家园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足鞋的出发点的体能达标,这本无可厚非。

不过偏偏各俱乐部的大腕们长跑能力都不强,就演变成了冬训变成练长跑的闹剧。其实和足球更相似的测试方法也有很多,比较业余一点的连续400米/200米的慢跑/冲刺更科学一点。

体能和技术没有本质区别,也是青少年时期就定型的,更可能是基因决定的。

如果你要用这个队员(譬如郝海东),就好好用。不然就干脆别用,不过就是浪费一次世界杯出线权(再等20年嘛),狠狠地杀鸡儆猴一把,俺们也无话可说。不要现在这样既作婊子又要牌坊。。。

家园 确实如此。

后备培养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国内现在各俱乐部普遍不注意培养自己的后备队伍,光注意挖别人墙角,使自己力量迅速提高。现在就穷光蛋辽宁队(崔大林的嫡系)不得不注意挖掘自己的后备队伍,因为没钱,无法挖别人的墙角,还经常被人挖了墙角。辽宁足协在职业化后,先后出了李铁李金羽肇俊折那批人和郑智王新欣徐亮那批人。

而且,现在职业队还不如当年专业队,毕竟当年那批人中还有一部分人带着发展中国足球事业的理想。而现在的就是为了钱,既然踢好踢坏都差不多,就都混了。

不过现实就是这样。领导只好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家园 郁闷....

足协的是体能测试,不是要求各队按照这个搞专项体能训练。按照欧洲平均11400米水准,12分钟测试很难过吗?你是否认为足协要求有什么测试,下面就必须针对这个测试作专门训练,不管有无必要?

我已经说过了吧,在体能测试那几年,各队冬训上海埂,一个多月除了练长跑基本就不干别的。都找了些田径教练,专门给球员讲跑步技巧。职业联赛刚开始那几年各队基本都没有体能教练,哪个球员跑不及格当年就上不了岗,哪个俱乐部不怕?所以他们就整天跑跑跑。这不是我认为,是事实。

12分钟也不是特难过,要不全国绝大部分球员年年不都过了么?问题是,一它耽误时间,冬训是什么?练一冬吃一年懂不,一共就两三个月,你一个多月光让人弄个耐力,值么?二是它逼死老将,老了体能下降,过不了标准就得走。很多人就这么被迫退役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看看那些年甲A赛场,为什么老将迅速流失。三是它给年轻球员选拔造成误导。很多青年队教练和你一个心思,体能过不了还培养什么培养价值?于是很多所谓“体能困难户”就被放弃了。看看赛场上,很多好球员都是“体能困难户”,郝海东高洪波曹限东李红军小王涛舒畅张效瑞。如果早几年搞体能测试,这些人早就被开除了。看看现在的赛场上,驴高马大的一大堆,善于拼抢的多了去,少的是什么,是有特点的球员!中国多年出不了快马了,为什么?蜡笔小新已经说了,爆发力好的大部分耐力差。所以很多“快马”从小就被放弃了。

李金羽懒,懒他去年打进29个球,拿了联赛最佳射手。中超比他勤快的多了,李毅大帝不懒,一年进一个球。罗马里奥人家踢到38,完了那是你以为的。

但“中国足球爱好者”们和体育总局的崔大林们永远抱怨中国球员缺练,却是对的

对,很对,请你读完我那个完整的句子成么?“却一点不清楚,也不关心中国球员该练什么”我都说了多少遍12分钟跑就能练点耐力,中国球员不缺耐力,缺的是体能!是技术!是特点!

家园 是,我素质太差。以后麻烦您别回我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