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Canon和Nikon的龟兔赛跑 -- 晨枫

共:💬44 🌺4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现在是用D1x,

当时忍住了没上D2x或是D200,还是想等全幅。如果现在进了D300,半年后如果出了全幅的岂不被忽悠了?

家园 俺也是尼家的,不过不看好乌龟

毕竟专业级,特别是新闻/体育,现在C家几乎一统江湖。

而且两家公司的数量级不是一个级别的。问一下,N家这次的新机是用自己的CMOS还是SONY的?

家园 晨大这篇,对市场有点看得不重啊

把CN的产品摆个列阵,D40,400D,D80,40D,D300,1D3,D3,1Ds3,那么除了D3是要和1D3在奥运市场死磕,因此性能上有所针对外,其他的错位排布,非常规律.

作为厂商,什么是成功的产品?和DSLR市场对应的是DC市场,由于诸大厂商角逐,每款产品的生命周期都短,一年不出新品,那就等同于死刑宣判.这个市场,尼康不算成功者,为什么?因为单靠技术进步是不足够的,产品只能去追逐或开创市场需求.在过去几年里,DSLR市场和DC完全不同,一个产品能卖个3年还不落后,这样的格局,可以保障厂家有充分的时间去开发新的技术,也可以靠技术上的一招鲜吃遍天.但是这样的格局能维持多久呢?技术是会有瓶颈的,D3在11张连拍时不能AF,这个应该是技术问题.但指望SOP永远做不出能11张连拍还能AF的机器也是不现实的.看看现在DSLR的低端,尤其是O的产品,小型化,低价,什么功能尽可能的堆,外加快速的升级换代,和DC市场象吗?我觉得CN都是早已看到这一点,佳能的对策是在DSLR市场DC化之前,能多赚点是一点.肉搏战之前也要吃饱点嘛.尼康的策略是,镜头始终是负担,尤其是中高端用户,几个金圈镜头,基本就套牢了,现在能多圈点N饭是一点,机身的利润低点也可以接受,这个策略当然也合理.但是,如果在第三者插足前就火拼,得利的无疑不会是CN自己,所以他们才会竭力去维持现在错位的格局,40D难道有什么技术限制使它不能在今年2月发表么?因为佳能在观望,看到什么时候就不能再光顾着吃了.尼康在短期内,看来也没有机器可以去冲击5D(D80+FF cmos<5D不构成威胁,D300+FF cmos价格会太冲击D3),这个也应该不是巧合.

家园 然也,佳能重来没有迷失“赚钱”这个方向。
家园 在相机上,两者还是一个级别的

从数码时代开始之前一段,nikon有些颓式,不过这两年似乎已经缓过来了,技术上除了“大炮”外,Nikon技术上都没有什么劣势。和C,N想比,P和Sony在相机技术上还有不小差距。

日本公司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大小很难说(据说Nikon是三菱集团下面的),还是看市场份额重要。

家园 这个还是要看过图片来对比才行吧

一个1/2.5的CCD,现在在DC上做10M,ISO还能上到800,按面积算,他一个象素点的大小只有D3的1/40.他的ISO100,其实就是D3在ISO4000时的状况.他能到ISO800,已经相当于D3push到iso32000,可见技术上并不是多难,难的是,DC在ISO800下图片基本不能看,只能应急用.D3在ISO25600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噪点水平和到底损失了多少细节,这两个能平衡好了,那就是真的强悍了,如果只是能拍,那就只有广告效应了.

家园 hahaha 吉祥三宝!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其实佳能、索尼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公司了,在美国的业务也做得很大。

前两年不是有好事者鼓动尼康和索尼合并,对抗佳能(因为能同时做Camera和camcorder,并且做得好的也就这两家),现在看起来都是没影的事。

家园 没看到图的确不好说

从DSLR的观点,小DC的那个400,800普遍都没法看了。

Nikon吧ISO25600放在BOOST里,说明肯定还是有明显的噪点的,不过一般来看,DSLR只要敢放在菜单里,不会差到那儿去。

现在就看SONY的下一个DSLR了,号称是集成了新的降噪电路的。

家园 按照这个错位排列,5D的位置不大好放啊

莫非放在D300和1D3之间?那就是D300要同时抗5D和1D3?

N和C的错位排列的说法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不过不大使人信服。从C的角度来说,错位对它有利,可以稳坐头椅;但从N的角度来说,长期拱手把头椅让给竞争对手,这是不可思议的。D300作为体育摄影主将,有点单薄;D3的重点不在体育摄影;我觉得N可能还是要倚重老将D2x之类的在运动场担纲。

1D系列的AF比xxD(包括5D,这是和30D共享chassis的)强得不是一点点,在胶片机上也一样,1系列比Elan级要强出太多,只有3才接近一点。

C的市场主导的经营策略已经开始害C了,在这样不思进取,成为照相机里的GM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家园 这个高ISO确实很牛

至少说明ISO6400的噪声是可以接受的水平,ISO25600只要“可用”就行了。

Sony在相机上没戏,相机的难点不在电子,在于系统综合和人机功能,就像ASUS做主板很厉害,但ASUS的整机就平平了。

家园 男爵说得好

现在有点像90年代CN大战的时候,不过角色倒了过来。当时C在中低端有Rebel、Elan、A2,把N压得透不过气来。在高端,1还是被F4压着打,直到1N出来才翻身,但这一翻身,连F5都压不住了。1V和F6简直就打不起来了。

现在N在DSLR的中低端布点圈地,我不认为C已经“丧权失地”,根据dpreview的点击率和一般认为的市场份额,C依然占优,但我倒真希望C失一点地,好清醒一下。

40D不能和D300相比,价位相差太大了,有50%?非常期待N出一个5D的竞争者,这是N足球队的中卫位置,不要留软档。

忽发奇想:1N RS用pelicle mirror,不用翻板就可以拍照,用在DSLR上不是可以大大提高连拍速度吗?固定的镜子还免了CMOS的灰尘问题,为什么不做呢?

家园 市场的中低段和高端还是有连带性的

低端虽说是面对普通消费大众的,但高端的旗帜意义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它代表了厂家技术水平,让低端用户在加入系统后对长期的前途有了信心。最重要的是对那些由低向高端升档的用户提供了一个roadmap。

尼康在近两年内低端的布局搞得很好,低端产品质量可以说比佳能要高很多。但为什么在低端的销售吸引力为什么还是不能大幅超越佳能呢?那就是缺乏在高端上能够回答佳能竞争的有力产品。这就在整体的技术实力上表现得比佳能要差,没有了高端产品的优势,让大家看不到‘希望’。尽管佳能的全幅产品只占产品中非常小的一个部分,但还是给佳犯有了一种希望。这种心理的优势就是十年来佳尼优势移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D3的发布就是尼康在完成低端布局后的一个转折点。那就是让尼犯有了盼头。一但有了希望,那么尼康目前在低端的优势马上就可以表现出来。

pelicle mirror在低光下的对焦肯定有问题。

尼康可以在Live View的状态下用对比法连续聚焦,不用象佳能相机半按快门后反光板要落下进行对焦,这时LCD要黑屏。不过对比法的对焦速度可能相当慢,不能应付高速连拍。

家园 D300到D3之间有3200美元这么大个档次跨度

所以无论是D80机身+FF CMOS或D300+FF CMOS都有自己的档次空间。D80FF可以在2000-2500美元,而D300FF可以在2500-3000美元之间。D3是运动相机。这个D300FF不需要追求高连拍,极端高ISO,就是一个风光肖像机,那么在功能上不和D3竞争,在成本上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家园 其实还是理念不一样造成市场策略的不一样

尼康前两年在佳能的几个产品的冲击下,有些慌乱,导致市场表现也不佳,但慌乱过后还是坚持了原来的既定方针,就是面对摄影爱好者兼顾潜在的爱好者在中低端市场发力,D200可以说是尼康一个重要的标志产品,其后的D80是横扫中低端市场,然后D40/D40x更是直取入门市场。这几个组合拳反击下来,耐克已经牢牢地把握住了中低端市场,销量和利润也证明了这个策略的正确。而且耐克一贯的传统是中低端的镜头不但价格便宜还能保证一定的质量,也吸引了不少潜在和入门的爱好者。

反观佳能,在高端市场上遥遥领先,但根本就不重视中低端市场,这一点从中低端市场挤牙膏似的升级就可以看出来,20d--30d--40d说实话是有些糊弄人。而且中低端的镜头也是鸡肋,感觉入了c的门,就得上L头,佳能的策略就是把用户往高端上逼。但现在高烧的人说实话是一部分,大量的入门级的玩家都只是出去拍个旅游照,平时拍拍家庭人像,对于高端都是yy的多,实际行动的少。不过现在市场也给了佳能一个教训看看佳能以后的策略会是怎么样的。

家园 还是写成尼康吧。

耐克看着实在是怪,老以为在说鞋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