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史的三个境界 -- 同人于野

共:💬169 🌺820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的,我也不赞成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观
家园 好文,不敢妄评,送花
家园 为入而出

拜读了,有见地,好一个“一问三不知”,不知善恶,不知真假,不知对错,真真的是做学问为入而出啊

家园 历史从来都不是寻求“真实”的

因为“真实”已经不可求了。楼主讲的第三点自我矛盾,既有十九世纪兰克史学和傅斯年“史学就是史料学”的影子,又有後现代主义中海登怀特《元史学》的虚无主义观点。两者不可调和,所以下面有人指出文字上面的矛盾。

至於历史学的功用吗,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历史的人自以为是纯历史,但是其实隐含的名词定义、逻辑方法的选择、结论和感想、甚至出版、发表,无一不是以当下社会为潜在的对照物。不存在“纯历史”的。

家园 普通人不过识的历史的一层皮,记住了几个人名时间而已

史书多载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奇优名娼之类名人,读史者亦迷之。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做出过功绩者少,能彪炳史册者愈少。史家津津乐道于“秦皇汉武”之流的丰功伟绩,却不知“他们”治下的苍生衣食之艰,住行之难。

古语云“以貌取人”,所凭者不过是愈贵者服色愈鲜,上官衣紫,胥吏衣青,布衣衣白,服饰决定了人的社会等级.然此等事却不为众“史家”关切。

读书越深,经历越多,越觉所知所学不过皮毛。不由的感慨“读书经年,于古人能知名姓者不过数十,知详细事迹者不过十数 ”.从此轻看诸如武将文人排名.自觉深知成名不易,而能让历史记住的,又是怎样一番大浪淘沙。

有人说如果光绪维新变法成功,现在的中国会比日本强大的多,甚至日本变成了一盘菜。依我的理解,光绪皇帝的维新变法就跟袁世凯的登基称帝一样,都是一厢情愿的事。就算是把慈禧太后换成了秦皇汉武,大清朝也得玩完,二千年的封建传统使变革成为不可能,刀箭始终干不过火枪,谁来了都没辙。咸丰皇帝可以死不瞑目,慈禧太后倒成了历史替罪羊。日本能维新变法成功,人家是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加之船小好掉头。说这些,不过有感于网友拘拘慈禧一人物一名姓,却不识当时当世时局形势之艰难.

家园 境界有了,未必水平就到了,这并不奇怪。

这一点都不奇怪,可能一个很大很深的水缸,里边才有非常浅的一小层水。

像一作程序员的朋友。

比如写C的,写到一定程度后,认为实现开发无所谓什么语言,只要能达到需求就行了。

一些写JAVA的到了一定程度后,恰好也是认为实现开发无所谓什么语言,只要能达到需求就行了。

你说,写C的水缸里装的JAVA水可能是满的嘛?

当然不可能了。

但事实就是这样,虽然装的东西不一样,境界却是很相似的。

在偶看来,是有容为大,正因为抛开了那些看法和条条框框,所以才有现在的境界。

家园 读史的目的只是为了怎样和风细雨的推行自己的主张

大义不能丢,好人不一定做的了好事,枯硬的政策怎么受到阻塞的,什么是人,在政策中所能够的反映是什么等等。

家园 读史的确应如此
家园 同人这个贴的确挺没意思的

刻意地追求一种规律性和形式上的美感。

家园 公道不过是认同人数较多的一种偏见而已。善恶更是

无法说的。如果杀光中国某个省的人可以换得其他省的生存,是善是恶?要看站在谁的角度上说。

家园 LZ说这么清楚干嘛?让有些人

不爽。人家可是相信正义、善恶、是非的并自以为站在“好”的那边的,何必打破人家的梦呢?不人道啊不人道。哈哈。

家园 借用一句台词:那就是一畜生

如果杀光中国某个省的人可以换得其他省的生存,是善是恶?要看站在谁的角度上说。

这是畜生的理念,就是这些畜生脏了人类的历史.

我认同楼主不知善恶对错的历史观,但那还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修长城大运河,短期荼毒生民,但长期造福后世,可以说不知对错善恶;而大屠杀是没有“不知善恶对错”这一说的,是人都该知道是错的,是恶的。连正文中的善恶对错都没搞明白,就来品谈历史。

“活在当下”,人如其名,我隐隐闻到一股奸利禄蠹之气.抗洪地震救灾不用宣传了,西特勒屠杀犹太人不用批判了;孤寡病残不用救济了,烈士的鲜血难道白流了,活在当下的畜生好象多了些.

依愚见,您适合去研究恐龙的历史,免的脏了史记汉书。。。。。

人活一世数十年,皇朝一代二百年,封建历史二千年,功过是非秦始皇。你生的时候是喜剧,死的时候是悲剧,就看你选哪个时间点空间状态了。历史不过是放大了的人生,只是她的主人公叫人类民族国家,她比俗人活的长了点而已。李杜文章能传千年,好的思想信念永远不灭。人,不应该仅仅活在当下

家园 如此好文,竟然才读

其实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一点都八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心目中的历史。历史人物的面孔是怎么样的不中要,中要的是人们以为他们是怎么样的。历史人物的意义在于引导当下的舆论,所以他们会为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和解释,与他们的本身面目好无关系。

家园 曾经被狭隘的道德标准害

信道德不如信规则

家园 公道不过是认同人数较多的一种偏见而已

这句话说的好,下句话得罪人。所以总说实话是不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