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阿波罗登月的各种质疑及相关讨论的专题 -- 随园过客

共:💬34 🌺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来的图纸的确被销毁

NASA有关人员专门作了澄清,NASA's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的官员Shawcross就说土星五号图纸的缩微胶卷就保存在马歇尔航天中心,联邦档案管东南地区中心(在Georgia)就有2900立方英尺的有关土星五号文件档案。

家园 这个代码ABC前辈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吧

代码ABC:【原创】关于通信知识的扫盲

俺非常外行,不过大概看了一下,楼上这篇文章从头到尾恐怕都是忽悠...至少

头上用热力学定律算,好像热力学定律对传播能力的计算只适用于机械波吧...电磁波是另外一码事?

尾巴上勇气和机遇上都有n个天线,最高速的一个(通过火星轨道器)似乎到地球可以达到128Kbit...哪里是几百比特...

家园 一并送花谢了
家园 疑问:阿波罗的通讯系统不足以传输电视信号
家园 【原创】正方解释:对阿波罗无线通讯设备了解错误

修改注:又去读了一遍“哈姆雷特教授”的原文眉间尺:【原创】呼应“我不是马甲”对登月的看法,发现其主要问题倒不是对通讯原理理解方面的问题,而是对登月通讯设备参数想当然,所以在本文相应作了些修改。

既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说明还是值得放进这个专题里的。就借此机会详细解答一下吧。

反方这里的计算充满了很多对阿波罗通讯系统参数的臆测,不过和实际情况相差太远,这直接造成了其结论错误。前面已经有河友作过反驳代码ABC:【原创】关于通信知识的扫盲,所以原理方面我就不再多废话了。这里我再仔细介绍一下阿波罗的通讯系统,同时作些有针对性的计算。

阿波罗的通讯系统采用的是“统一S波段”系统,简称USB。对于这一系统,NASA在其SP-87文件中有详细介绍。

为了保持与阿波罗保持联系,NASA总共在三个地点(美国加州,澳大利亚,西班牙,差不多等经度间隔)建了6套深度空间通讯系统。每地两套,一套主用一套备用。这些系统采用的是85英尺(26米)的定向通讯天线。除了这些保持和月球通讯的站,另外还有一些装备了30英尺天线的通讯站和通讯船用来填补深度空间通讯站的覆盖空白,保持在发射和在地球轨道上和登月舱的联系。这些近距通讯设备包括了总共11个地面站和3艘通讯船。

30英尺天线的波束发散角在USB波段大约是一度。它对飞船的跟踪除了需要预知轨道数据外,还需要一个3英尺10度波束发散角的小天线来辅助进行初步捕捉。

不过在月球轨道和月面的通讯,包括电视转播都是由深度空间通讯站来做的,所以我们的分析也集中在它的配置上面。因为这些通讯站发射功率是万瓦级的,所以上行链路不是问题关键,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下行,即月球到地球的通讯。下面的计算也针对下行链路。

前面说过这些地面的深度空间通讯站使用的是85英尺天线,它们的接受增益为52。5dB。在月球端指令舱的高增益天线是可调的,波束发散角越小,增益越大。分别可以调成7。4,23,和28。4dB。发射功率也有两档,5W和20W。不过我们当然更关心的登月舱的情况,因为电视信号是直接从那里来的。登月舱有两个抛物面天线,一个是2英尺,发射增益为20。3dB。另一个是在月面时与地球通讯的主天线,是一个10英尺的抛物面天线,3dB波束发散角是3度,发射增益为34dB,功率为20瓦(经过各种设备衰减,我们假设离开天线的实际功率为12瓦,也就是11dBW)。

自由空间(真空)信号衰减公式是这样:衰减=20xlog(d)+20xlog(f)-147.56。其中d是距离,单位为米(地月距离是384400000米);f是频率(USB中心频率大约是2300兆周)。这样算出来对于USB来说从月球到地球的信号衰减为211。5dB。

地面接收天线和登月舱发射天线的增益分别为52。5和34dB,所以收到信号强度是发射信号强度再减去125dB(即52。5+24-211。5)。也就是说11dBW的发射信号到接受时变成了-114dBW。

接收设备噪声性能很好,加上主通讯站可以用制冷方法降低接受设备温度来减低设备电热噪声(设计温度指标是零下63摄氏度)。整个USB站的频段对应噪声应该是-135dBW左右。专门收某个某几个子频段的设备噪声可以更低。比如登月实况转播的电视信号只占用500KHz,是一种特别的320行10祯每秒的黑白电视信号,这样对于专用接受电视信号的设备,垓段噪声仅为-148dBW。当然实际应用中还会有其他衰减,但是如此大的信号边际有足够的能力来满足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通讯要求。

一般来说,在有线电视同轴缆里面的电视信号如果达到40-45dB信噪比,那么收看质量就非常好了。普通电视天线接收需要12-16dB的信噪比。从另一种大家熟知的技术,WiFi11g的带宽是20兆,比USB还小一些,如果有20dB的信噪比,基本可以有18兆的数据物理层速率了。

“哈姆雷特”的计算中,前面热力学的计算有一定道理,但是到后来联系实际情况对登月舱设备的假设就和实际差的太远了。登月舱带了比他可惜想象得到的还要大得多的抛物面天线。

另外从他恐怕也不知道如何从热力学计算通讯容量(就是香农极限,其实那些热力学计算就是推香农极限公式的前半部分),所以他的后半部分就生搬了两个不知哪里来的数字1.6K和51.2K。我不知道他的两种通讯的数据是那里来的,反正是不正确的。举例来说,USB的指令信号是数字式的,采用BPSK调制,每一位的长度(对BPSK而言也就是symbol length)是3KHz。所以在USB频率,单是指令信道就是700多kbps。

另外USB之所以叫USB是因为它在总带宽(大约20兆赫宽度)内分了很多小的子频道,分别给跟踪,指令,声音,电视等等不同通讯。前面说的指令通讯只是其中一种罢了。当然对于有的通讯任务,需要带宽比较大,这就需要关掉一些任务,把它们的子频道让出来。比如在传高质量电视的时候就需要关掉了一些其他通讯来给电视讯号提供更多的带宽。在执行不同任务时宇航员可以自行选用最合适的组合。

其实USB在不少其他探月任务中都用过。最初喷气实验室研发这套系统就是为了让无人探月器勘探者号可以往地球发电视讯号。勘探者用的电视摄像机和登月的阿波罗用的差别不大。另外不少的探月器,包括一些苏联的探月器,都往回传电视图像的,只不过没有有USB系统,没有实况转播罢了。如果要从电视转播角度来否定阿波罗的登月实况,必须否定所有这些系列的月球图像才行。

通宝推:渡泸,
家园 解释得好啊,还有宝就更好咧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花谢!
家园 good, but one question

why is the system noise -188dB?

If we consider the thermal noise only, it will be -131.6dB (if use 210K and 6MHz band width).

However, 17dB S/N ratio is still big enough to distinguish the signal from the noise.

Today, GSM cell phone can even work at lower S/N. The noise power is around -115dBm. If the signal power is -100dBm, we still can hear the speech, but the quality might be bad, e.g., broken speech. Here, the S/N is only 15dBm.Normally the GSM cell phone can work pretty good with -90dBm signal strength, or, S/N = 25 dBm. The GSM cell phone will show full antenna bar when the signal power is around -70dBm (S/N=45dBm). Remember, 17dB is 47dBm. hoho

家园 thank you for your correction

i must have used a wrong bandwidth. only like 50hz would produce such noise level. thanks for your sharp eyes. i have made corrections to the post.

家园 补充一点

登月舱的天线如你所说有两个,舱顶的天线较小但随时可用,大天线需要宇航员EVA中手工放置。阿波罗11号进行首次EVA的时候大天线还无法开启,所以用的是小天线。为了弥补信号不足的问题,NASA用澳大利亚的Parkes射电望远镜来进行接收。这个天线的直径是64米。原本的计划是在登月舱成功着月后先休息一阵,等到月亮在澳大利亚升到半空了才出舱,这样转播效果会很好。结果宇航员们觉得状态很好,要求立刻出舱。这时月亮还没在澳大利亚升起,为此澳方还担心了一阵。不过幸好穿宇航服耽误了时间,最后EVA开始时还是赶上了。

家园 不错,比我看到的要清楚些。
家园 当然有,

如果土星五不存在,哪个火箭能送这么重的东西?

能源号运载能力大概还要大1/3,不过这更证明了这不是不能达到的技术,也不是只有美国能达到的技术水平。

家园 谢谢补充,对,能源号也可以

不过能源号首次使用是在87年了,比天空实验室上天晚了14年。

大推力运载火箭是载人登月的关键。所以苏联当时也发展过大推力火箭,叫N1,代号大力神。设计工作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开始了,尺寸和土星五差不多,最大设计载运能力是95吨,比土星五小一些。不过研发过程很不顺利,多次失败,导致最后到75年整个计划被取消。

能源号是76年开始研制的。有意思的是能源号推力最大的那种配置也被叫做大力神,可以载运175吨。

家园 谢谢,送花!
家园 有人质疑照片太多,登月后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拍照?

大家知道阿婆萝一共在月亮上照了多少像吗?

我是老庄,庄冬,我的“7率”笔名又被他们给封了,而且还删了我的全部的所有的帖子,也就是说一个也没剩,不信你就搜搜。有意思吧?

其实呢,关于阿婆萝在月亮上照的像片的一个我以为最有意思的事实是阿婆萝一张有星星的照片也没照。所以,我以为最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阿婆萝一张有星星的照片也没照?

特别是如果大家看看那些阿婆萝在月亮上照的照片也是基本上除了牛逼也没什么别的意义,阿婆萝14号的爱伦晒婆的(Allen Shepard)居然还在月亮上打了几杆子高尔夫球哪!因此,阿婆萝一张有星星的照片也没照这个事实就非常好玩儿了。

当然了,如果人家阿婆萝时间紧来不及,或者如果胶片不够的话,阿婆萝一张有星星的照片也没照也可以理解。那么,大家知道阿婆萝一共在月亮上照了多少像吗?

总之,阿婆萝“登月”总共12名宇航员一共在月亮上照了 5771 张像!照了五千七百多张照片,一张有星星的照片也没照!而且用的还是普通柯达胶片哪!

我在网上找到了下面的东西,我就不翻译了。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I have been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nearly all the significant photos from the Apollo missions. These official photos are readily available on multiple NASA websites for downloading. Recently I noticed they were taking up many gigabytes of memory on my computer's external hard drive, so I began organizing them and deleting duplications. I did a rough estimate of the number of Apollo photos, and was amazed that I had thousands!

I visited several official NASA websites to find HOW MANY PHOTOS WERE TAKEN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Amazingly, NASA AVOIDS THIS SUBJECT almost entirely. Two days of searching documents and text were fruitless. But Lunar Surface Journal, one of the sites, lists every photo with its file number. So I undertook to make an actual count of every photo taken by astronauts DURING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EVA), the time spent on the surface out of the LEM.

Here is my actual count of EVA photos of the six missions:

Apollo 11........... 121

Apollo 12........... 504

Apollo 14........... 374

Apollo 15..........1021

Apollo 16..........1765

Apollo 17..........1986

So 12 astronauts while on the Moon's surface took a TOTAL of 5771 exposures.

That seemed excessively large to me, considering that their TIME on the lunar surface was limited, and the astronauts had MANY OTHER TASKS OTHER THAN PHOTOGRAPHY. So I returned to the Lunar Surface Journal to find how much TIME was available to do all the scientific tasks AS WELL AS PHOTOGRAPHY. Unlike the number of photos, this information is readily available:

Apollo 11........1 EVA .....2 hours, 31 minutes......(151 minutes)

Apollo 12........2 EVAs.....7 hours, 50 minutes......(470 minutes)

Apollo 14........2 EVAs.....9 hours, 25 minutes......(565 minutes)

Apollo 15........3 EVAs...18 hours, 30 minutes....(1110 minutes)

Apollo 16........3 EVAs...20 hours, 14 minutes....(1214 minutes)

Apollo 17........3 EVAs...22 hours, 04 minutes....(1324 minutes)"

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