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方直布罗陀”的累累白骨——血战松山(一) -- 风中的羌笛

共:💬104 🌺46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1比15是有问题的.

不知兄是不是发现了一个事实,凤凰网所采信的松山战役资料,几乎全是《大国之魂》的说法。邓贤在这部历史小说里为了突出战役的残酷,有意夸大了数字,比如他说远征军死亡8000余,伤10000,这个数字太可怕了。真实的数字其实应该是伤亡8400人,其中阵亡和负伤约为1比1,这样综合下来,双方损失比应该是1比7。

家园 伤亡比怎么这么低?

是不是国民党军不把自己的伤兵当人看——不努力救治伤员?

家园 今天早上我才看完

之前一直没敢看正文 因为我知道松山是很惨的

但是 看了之后 发现 超过我的预判.

太惨了.

造成这种惨状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 国军侦查不力.对于日军的基本情况几乎完全不了解.

而且 高层用兵极为粗糙(可不是粗犷啊). 很多地方纯粹是拿人往上扔.

先进装备也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炸山顶是这样 炮兵飞机都有. 炮兵阵地居然被日军给突破了好几次.

而且 国军似乎完全不会夜战,对于遭遇战也不在行.

看到这里我有一个感觉,难道土八路那些山地作战的经验,怎么在国军里面一点都没有呢? 土八路的夜战水平可是黄军,乃至以后的美军都头疼的.

国军放着八路不学.去学美军英军,是不是有点舍本求末的感觉.当然装备还是应该要的

难怪后来大陆这边拍电影,要拍国军的历史很难拍.挑来挑去就选了台儿庄.

那要是拍松山大战..要是走写实的路子(而不是像团长那样演绎).那拍出来,以国人的习惯性好恶,如何接受的了?

家园 哦 那这不是跟tg的口袋战术很像么

扎口袋 挖大坑

扎完口袋挖大坑...........

廖药湘是这么完滴

美军那个什么北极熊团的先导队好像也是这么完的吧

家园 这我就不知道了。

我也是十年前看的大国之魂。很多东西都不记得了。这方面还有什么书能够推荐一下么?

家园 大国之魂是历史小说,不能当作史料。

飞机迫降的事,在防卫厅编写的缅甸作战或大东亚战争全史里提到过。

家园 救护水平是一个问题,士兵体质是另一个问题。还有就是地形。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战场保障机制问题。

家园 说的是.特别最后一句,我很赞成.
家园 战术就这么简单,可是能从容做到的却是高手.
家园 对尤其是口袋战术

弄不好就被对方给扎口袋了.

挖坑挖不好就坑到自己了.

刚才看萨苏,那是多能挖坑的一个人啊. 发现他竟然有一个坑 三年了都没填上.....就是那个关于国军和共军作战特点不同的..

家园 我前一阵子在水木跟别人讨论抗战伤亡比

当时我提到抗战总伤亡:

国民党军亡132万人,失踪13万人,伤176万人;

共产党军亡16万人,失踪(含被俘)13万人,伤29万人。

看看这伤亡比,啧啧,人家共产党的条件那么差,伤亡比比国民党军还高,明摆着国民党军不把伤兵当人。

有人提醒我,国民党的很多战斗是被日军全歼、并且是日军控制战后战场的,因此谈不上救治伤兵。可是,松山大战不同,是国民党全歼日军、并控制战后战场的,然而,伤亡比仍然这么低、低于八年的平均水平,是不是松山大战中对伤员的救治不力是个特例?

家园 呵呵,老兄不知道萨苏是河里的坑王么?
家园 近这些年来,对岸老是在唏嘘国军兵员素质差,

我就奇怪了,莫非TG全是大学生参军?

家园 国军的松山大战伤亡比低 应该还有一个原因

除了 地形 战术之外 我认为可能还存在一个原因

就是 装备和后勤体系不配套.

当时的国军虽然也有了比日军强的多的洋装备. 但是战美军场救伤什么的还是老一套. 所以如果是美军或者英军的话,受点伤就被救下去了.

这并不简单的是后勤水平落后的问题.而是后勤跟作战装备不配套的问题.

我觉得,如果当时国军的作战装备再差一些 跟后勤体系配套了,说不定伤亡比会高一些.

因为手里家伙事儿差了,国军也就不敢太凶猛的冲了. 这样反而少死人.

家园 强攻不下,攻下又守不住

这是国军的老毛病了。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都没有很大起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