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浙江农村的“移动厨师” -- 月色溶溶

共:💬104 🌺28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家园 有宝,呵呵。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能够一个月保证20天很厉害了

不知道要多少人口规模能够做到?

这个我们老家也有这样的厨师,可是一般是兼职的,有活的时候就过来帮忙一下,可是很难保证一个月有这么多生意,有时候日子好,好多人家办事情,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所以也没法接多家的活平,没吉日的时候一般没活干。碗筷桌子有另外的人专门租,用完收回就行了,租的人会洗。

家园 常州也有类似的职业,这个和当地农村经济情况有关的。

常州乡下都有在家办各种红白喜事的习俗。

家园 【原创】流动厨师的菜绝对好吃!

为什么呢,各地风俗大同小异,待客席面都是几辈子大浪淘沙固定下来的,我们这里是五盘五碗或八盘八碗加八凉菜的水席,大部分是笼菜,流动厨师一辈子只做这几道,流程火候能不精嘛。想不好吃都难,而且货真价实现场加工,往往比饭店地道。另外,流动厨师有市场也跟红事日期往往撞车有关,遇到好日子饭店不够用的。

我们这里流动厨师近年又有进步,现在一般是找一个比较大的村镇,建一个砖墙水泥地面石棉瓦顶的简易大棚,有背景台,全套桌椅餐具,三四个厨师,一台旧中巴车,打下手的村里临时找些妇女,客人全程接送,乐队剧团随时安排,一般可以包下周边一二十个村庄,平时不接散客,虽然辛苦收入还都不错,也没有一般饭店杂七杂八的事。

家园 呵呵,我们这儿移动厨师的菜,可是常常推陈出新、于时俱进的

一般味道都不错。

家园 这类厨师要求跟饭店技术不一样

饭店厨师做的是小锅菜,讲的是精细,花色多.做这种厨师,一般做菜用个巨大的锅,用大铲菜双手翻抄.怎么样让这个锅的菜入味并且咸蛋合适,是一项技术啊。叫饭店师傅来未必,因此小锅菜和大锅菜是两门技术

家园 我女朋友家也是做这个的,真的是赚辛苦钱

几个人一天就要做出来上百人的菜,而且上桌了还真和饭店里做出来的差不多,和你说的情形差不多的

不过不在宁波,是在苏州,大概江南都有吧

家园 在我们这里叫“一条龙”,包括饭菜、搭棚、桌凳都提供
家园 真巧,前两天正聊到这事儿呢

还以为是本地独特风俗,敢情是各地都有啊。

福州地界,多丘陵,少平地,各个自然村离着镇子县城都不近,又以同姓聚居为多。早些年,酒家、酒楼的也不多见,于是逢着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就在祖宗祠堂前空场上垒起七八九十个灶台,架上大锅,各家各户能掌勺的男人都出场,蒸煮炒炸,甜酸各样,拳头大的鲨鱼丸,一天下来折腾不出二十盘不算完席。传统如此,市区亦然。

这些年,物质生活丰富了,满大街酒家、酒店多如牛毛,可福州的老传统还真没丢。比如嫁娶,头天两家接亲办酒,花车司仪酒店红包回礼一样不能少。第二天新娘子“回门”(回娘家),晚上再回到夫家,就要在本村(其实城市建设早十几年都是住宅小区了,可人还是那些人不是?)“老人馆”前摆上十几桌,叔伯姑嫂,乡亲四邻,熟悉的不熟悉的,互相喊上一声,都来热闹热闹,也就算昭告亲友了。

灶台还是那砖垒的灶台,当然也有与时俱进的内容了。一是厨师已经有了专业的队伍。一位主厨,多数是“驻村”的,从商定菜式、采买材料开始一水包办;三两帮厨,或全职或业余,打打下手;再加上几位相对固定来帮忙端盘洗刷的阿姨,前前后后就不用主家操心什么了。再来菜式也是传统与时代接轨,“太平燕”之类的传统大菜当然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少的。餐前冷盘、餐后水果,也都和大酒店学得有模有样。剩下的搭配,就少了早年的大鱼大肉,多了清淡、养生的做法。一方面也是受限于设备、人手的因素,多数菜式改了以蒸为主——对炉火、操作的要求相对都低一些,也免去了重油重盐的顾虑。最后,从菜品上看,这看似简陋的村宴真真会吓人一跳!只要主人家开得出来,龙虾、海蚌、三文鱼、大闸蟹,全能给你整出来,而且口味还真的让人惊艳不已!真真不能小瞧了这帮师傅。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场地。这几年城区越扩越大,房子越盖越多。早几年还是城市郊区的菜田村子,转眼便成了闹中取静的高档楼盘。不过也好在福州这地界儿乡土观念重,如果是原拆原迁的,多半会尽量保留一个以“老人馆”为名义的宗族祠堂,条件好一点的还要把戏台也留下来,热闹时请剧团“做戏”,闲暇时就是村酒的场所。加上福州各个地界的“本土神”崇拜从未断绝,大小神庙门前也就成了摆桌做席的好地方——笔者上班所在已算是福州最热闹、最繁华的中心地带,紧挨着某家KFC,有家“赵财神”庙,也不算大庙,就是每年到了“菩萨诞”的时候,门口便硬是整起几桌大圆桌,占道吃饭、烟花爆竹什么的,恁是没人管啊没人管!

其实关键还是对风俗的延续。前边说了,福州老地界儿多数是同姓家族聚居,所以传统上家家户户婚丧嫁娶、寿诞满月,加上各路神仙的“菩萨诞”、各村一年一次的“半旦”,都要乡亲们一起热闹热闹下。一来是起了通告消息的作用,二来也是加深感情联络。早年家里困难的人家也能一年几次捞上两口油水;这些年则更注重了感情的沟通,家里小孩儿也趁着机会认识认识各路长辈。至于搬离了家里老地界儿的人家,也不用担心——买了别墅的、单元房的,只要有场地,或者物业出面、或者自发组织,一年也总要借着本地“半旦”之类的名头办上一两场联欢酒。去年我那移民了澳洲的小表妹回来嫁人,也还是得开开心心地在新居的别墅会所开席三十三桌热闹一番。只是,厨师等从外村请来,桌子碗碟也得自己解决,至于流水儿端盘上菜的活计。。。无疑就落到我们这一群哥哥弟弟头上了。。。

所以,只要传统还在,这“移动厨师”的行当,不仅没有没落,反而一天比一天红火了。

通宝推:赵沐浴,
家园 上海郊区也有

郊区农民别墅区,都有个大饭堂,专门供本村人办红白喜事,可以摆得下30来桌。外人不容易借到他们的饭堂用。

操办的厨师,也是本地人。外地人做的,也不合本地人口味呀。

江苏苏南苏北也是一样的。貌似厨师自带很多设备,事先和主人家说清楚,哪些东西主人家有。大概也分全包不全包等等,经营手段很灵活。

还有增值服务。道士班子,鼓乐队,说唱的(以荤段子为主哈,老百姓不就图个乐呵嘛),各有一帮人,他们之间还会互相介绍互通信息。

家园 甘肃,陕西,四川都有。

甘肃,陕西,四川都有。收入不会有那么高,基本就是每周俩仨

家园 很累的

我们这边也有,但是很累。几十桌上百桌的酒席,就那么些人。所有的东西都自己操办。早上很早就得起来。

家园 皖西也有

皖西也有类似的情况,不过一般都是自己村里,在需要时候主人家请来帮忙,给点意思,帮衬帮衬,没有形成专业化经营。看月色MM之说,这条发财之道在我们那旮旯还木有开发啊。我得赶紧回去赚银子。。。

家园 我当年去参加住娄葑的高中同学婚礼就是这样。

全村人都请, 在不同的时间段来,有吃午餐,有来吃晚餐的。我去吃的是正席,就是同学迎娶新娘子回来后的那顿晚餐。下午到的时候看见好多人吃好了抹着嘴出来,心里还想:哎呀,来晚了哇,人家都吃好了。。。。其实是中午那顿刚结束。也是请的厨师来烧, 看着大盘大盘的虾仁、甲鱼出国,很是诱人。味道也不错,热闹的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