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你咋还没那什么 -- r33300

共:💬23 🌺8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说一下自己的感觉

出国后直到毕业都寄住在米国人家里, 自己也一直很有兴趣的观察文化差别对人行为和思想的影响. 个人目前的结论是-某种意义上来说, 老美对个人隐私的的保护过于重视, 而国人似乎(体现为)不够重视. 引用一下主贴原文:

即便是对像同事这样的“家人”平时聊天也就是天气啊,我家前院如何,你家狗狗咋样这样的问题,顶多就是聊到汤姆家二小子娶了麦克家三丫头,至于小两口打架弄了个乌眼青的事往往就不会继续深入研究了。

一般这样的谈话都流于泛泛, 过后就忘的那种-您想找国人那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怕是不容易(打牌搓麻就更没戏了). 总之感觉一般情况下老美对礼节很重视, 表面上客客气气的, 但是如果要别人帮大忙出大力, 那真的是交情相当深才行…当然也有例外情况: 一. 对方是虔诚的教徒而您常去教会; 二. 说话的地点是party或者bar而对方又喝高了-以前开会时和平时特正经的教授们一起去喝, 感觉酒过三巡所有人都把身份揉成一团扔到桌子下面去了, 连唱带跳又叫又笑就差没有借酒瞎胡闹…不过, 老美这种”tend thy own business”的做法对简化人际关系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当然不绝对, 帮派斗争无处不在…)

至于老美的家庭联系一般比较松散(就像原文说的祖父算是一很远的亲戚了), 不过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了. 保守派(感觉年长又信教的人多属此派)对家庭观念相当重视, 我房东每年感恩节圣诞节经常驱车几千麦去看自己的父母和子女. 年轻的一代当然比较反叛, 不过现在米国社会风气日趋保守估计他们结婚后也逐渐会向传统派演化.

至于八卦, 那是不分国籍的…记得以前看过老冰的贴子, 说道他一次提及公司新来的小姑娘时因为嘴里含着牛肉吐字不清把可爱(kawaii)说的让人听成了可怕(kowai),而公司同事背后八卦不止的事情….看来人性还是有不少共同点的..for better or worse…

最后正经的说一句, Mr. P的祖父父亲都因癌症去世, 他绝对是属于高危人群. 自己平时应该多注意一下, 比如多吃紫葡萄西红柿红薯西兰花之类的食物, 多喝红酒绿茶(听说白茶抗氧化效果更好, 未经证实), 比萨之类的就少吃点吧(除非是以有机面粉和橄榄油为原料的…)-他的姓不是来源于Pizza一词吧?

PS:本文纯属胡侃, 对提及之人无冒犯之意

顺便给主贴送花.

关键词(Tags): #没有关键词
家园 I服了U!
家园 美国Pizza倒是不错

块大量足,味道也不错。

家园 你的观察细致多了

不像你,我们当时在工司里和老外的关系有点油和水的关系,表面上大家都和和气气,实际上互不了解。另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个文化积累,没有这个基础,想全面的和老外交朋友很难。最简单的事情,人家说个笑话,大家都笑,而咱就不知道为啥笑,虽说每个词都听懂了。

还您一朵花。

家园 必须是现烤好的

凉的就不好吃了。

家园 有关冷Pizza,有个真实的笑话

几年前日本有个首相小渊惠三,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他了?他当政的时候政策不温不火,被人指责为“冷Pizza”,意思是没有味道。还真有人给他家送了块冷Pizza去。记者知道了,就采访首相,问他什么感觉。他倒干脆:“拿微波炉热热还可以吃啊。”

家园 赵兄渊博

博闻强记,花一朵!

我这个老帖子也刚刚从微波炉拿出来,哈哈。

家园 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