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战场上的蒲公英(二十三) -- 王外马甲

共:💬267 🌺208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之
家园 同感!花!
家园 王外美文,送花为敬
家园 萨苏不止一次地表示过内战悲剧是民族不堪承受之重

我想,这一段可以作为内战悲剧的一个注脚:

“唐僧”把枪一收,板着脸回答:“杀老百姓?那不是比土匪还坏了么?”

......

车子一路开得飞快,可蔡智诚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陈保国是他的老战友,抗战期间还救过他的命,所以他对这个罗哩罗嗦的部下始终带有一种特别的关心。卡车已经快到军营了,蔡智诚还是命令立刻掉头,回去接唐僧。

可是,已经晚了。那个小村子空空荡荡的,只有陈保国一个人躺在院子里,脖子被砍断了,步枪也不见了。

蔡智诚说,战争期间,他见过无数的死人,但他只为陈保国一个人哭过;在战争期间,他做过许多坏事,而最坏的一件,就是在那天,他亲手点火、把整座村子都烧掉了。

烧房子的滋味并不好过。

那天夜里,蔡智诚想起自己弃笔从戎的初衷,想起自己曾经痛恨过那些殴打平民的军官和士兵,想起自己曾经盼望着投身一支利国利民的高素质军队,而如今,自己却成了一个纵火报复的匪徒、比以前那些兵痞有过之而无不及。内战的疯狂,正使自己一步步走上一条邪恶的不归路。

其实,真要表现“人性”,这一段中,很可以挖掘出一些发人深省的内容。

家园 不得不花呀
家园 看见马甲关于 集结号 的评论,无它,花
家园 花,篇篇追看。

看到小蔡烧房子,真是不胜唏嘘。这么好的故事真的应该拍成电视剧。

家园 这句要花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值得当年的烈士们为我们牺牲?先烈们的追求理想还是不是在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手中得到了实现?如果我们能够对以上两个问题坦然地回答“是”的时候,我们才能心安理得无愧地站在他们的墓碑前。”

相信很多朋友看完电影会有所思。

家园 这个“唐僧”很有戏剧性

他不肯对平民开枪,结果自己被根据地平民当作国民党反动派给杀了。这很有冲突性和对比。如果拍电影电视,这是个很引人深思的点。不过,一般导演很容易拍得表面化了。

顺便说一句,我一直认为一个成熟的民族、国家一定是经历过一次信仰、理想和精神上的内战的,社会因为这种理想上的冲突而发生广泛和深刻的分裂,经历过这样的内战国家才会成熟。那种军阀混战不能算作这样的内战,因为那基本没什么信仰理想上的冲突。

家园 能否对人性理解达到这个境界,这是真正的艺术与冯导之流的区别

能够安慰死者的不是勋章、不是墓碑,而是他们的信仰是否得到了捍卫、是他们的理想是否成为了现实——斯皮尔伯格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让大兵瑞恩站在战友的陵墓前说:“我做到了,我是好人,一直是个好人”;而《集结号》的导演却似乎没有明白其中的意义,所以,我们只在银幕上看见了血肉横飞和哥们义气、只在逼真的音效里听见了凄厉的军号和狂野的吼叫,却没有领悟出牺牲的目的。

导演其实并不明白“九连”为什么牺牲,所以他让焦大棚提出了一个请求:“撤吧,给九连留点种子”。这话听着有点耳熟,因为分明也有人曾经喊过: “撤吧,给西北军留点种子”……但是,什么是“种子”?对军阀而言,“种子”是兵、是枪、是番号,所以他要求撤退;而对于献身理想的战士而言,“种子”是精神、是觉悟、是高于生命的信仰,在最艰难的时刻,只有坚持战斗、付出牺牲,种子才有可能发芽开花。

并不是所有的阵亡者都配得上“烈士”的称号的。是否为信仰而战,这是烈士与炮灰的区别。

家园 并不是没有多少人想不到这第二层,但很少人会提及的是

这第二层的意义,也就是当年这些烈士所为之牺牲的源由,今天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了,或者说不被多数人认可了。虽然可以换一个角度说当时的牺牲是为了民族,国家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很大部分的是主义与内战的背景。

但还有第三层恐怕你却没有想到,这也是马甲文所以能唤起多数人深思的原因。马甲文中提到的大兵雷恩,虽然可以当做反衬冯导拙劣的例子,但其反映的恰是最重要的部分,无论哪种宗教,主义,国家,只要牺牲的目的超越了自身,献身于信仰,集体,其都可称为“烈士”。 这其中的精神意义上的种子,已经超越了主义之争,而着眼点在献身这个事物的本质上了。这也是为什么九连的战士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可以被敬仰为烈士的最终道理。也因此,许三多那句:“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对牺牲者的最好安慰与记念。

当然了,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冯导们大概只处在第0层的深度。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值得当年的烈士们为我们牺牲?先烈们的追求理想还是不是在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手中得到了实现?如果我们能够对以上两个问题坦然地回答“是”的时候,我们才能心安理得无愧地站在他们的墓碑前。可惜可叹的是,我看不出多少人想到了这第二层,或者故意避免谈到这些乃至于行动。我们需要的不是说,我们需要的是作。

家园 请问马甲兄,关于“六·九”突围有哪些书籍记载比较详细

在网上搜了半天,只找到以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剩下的基本都是在傅秋涛的传记中略有提及,而且轻描淡写。

六·九”突围

国民党纠集10万余兵力,对我鲁南解放区实行反复清剿扫荡。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鲁南区党委、行署和军区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与敌周旋,先由双山县的贾庄向北经天宝山区,越临滋公路到达郑峪,又由郑峪南返,经核桃峪到达赵铸县的马庙,接着由马庙通过芦柞向抱犊崮山区集中。 6月6日,敌军借我立足未稳之机,从四面八方向抱犊崮合击。鲁南党政军机关部队、赵铸、邳县、苍山、枣庄、峄县以及苏北地区的县区干部、军工家属共五万余人被围困在云峪艾湖一带。7日晚,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治委员傅秋涛决定,避开敌军锋芒、跳出包围圈,向苍山东部的涌泉转移,尔后东渡沂、沭河进至滨海解放区。按照区党委部署,在军区武装的掩护下,围困在云峪的鲁南党政军民连夜突围,刚越过台潍公路,敌人就紧追而来。为加快突围速度,军区命令突围大军分为两路奔涌泉。八日晨,当两路突围大军到达磨山以东地区时,突遭狂风暴雨与冰雹的袭击。大家互相搀扶,艰难行进。一路上冻饿累致死者近200人。经一天的艰苦跋涉,于黄昏到达涌泉,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热情接待。 9日凌晨3点,突围大军又分三路出发,第一路由张光中、傅秋涛带领,从马湾渡过沂河;第二路由魏思文带领,从北营子渡过沂河;第三路是区党委、行署、军区和一、二地委的部分机关人员,由南营子渡过沂河。三路大军在武装部队掩护下,顺利地穿过临郯公路后,在马陵山区甩掉了敌人的追击,东渡沭河到达店头,受到滨海解放区人民的热情接待。

家园 都不是啥好鸟,我老家那全是正规国军干这脏事。
家园 没有国军撑腰,还乡团能干个啥?
家园 傅秋涛命够硬的

皖南事变就突围成功了

不知道山东还有这么一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