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虎爪留痕:逃票 -- 京虎子

共:💬60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来如此,还以为是实践出真知呢

当年方圆半里之内无敌手,斗的真舒心啊。

家园 哈,原来如此。女孩很少有对斗蛐蛐感兴趣的吧。

听说国内又时兴斗蛐蛐了呢。还下赌,赌得挺大的。

不过我没见识过。

家园 虎子,是不是欺负我南方人不懂北京话?

我什么时候有这么个难听的别称啊?

多亏雪个主持公道,还我清白。

顺便说一句,蟋蟀上海话叫----两尾(发“妹”的音)子和三尾子,上海七宝的蟋蟀最经斗。

家园 出国了也逃票

在国外,我也逃过,有人检查,嗖就窜下车了。惊险ing

家园 现在

除了一些人文景点象岳坟、灵隐寺等,其他公园都不要票了,拆了围墙景色好多了。听说也是国内第一个这么干的城市,这个市长在市民里口碑挺不错的。

家园 有趣啊,必有以报之。
家园 我在多伦多也见过逃票的

就是最后上来,车开了,才告诉司机没钱,下一站下去等下趟车就是了。

白人、黑人都有,但是没见过中国人逃票。

家园 我在慕尼黑还有柏林老能看见那些查票的人逮住一两个逃票的

不过我也没看见过有中国人逃的。不过倒是尽是在网上看人家说他/她怎么逃票的。

家园 对对对,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家园 大家准备一下过两天研讨海外逃票,估计是个大热门
家园 对呀,广东话那是骂人老妈子专用
家园 我小时候,逃的最多的是电影票。
现在
家园 上次去杭州是99年的事情,还是很怀念那里,虽然没呆多久
家园 废票利用是个好办法

我们学校在大礼堂放电影,四周都是玻璃窗,有些比较诚实的电影爱好者就站在外面隔着玻璃看,就是累了点。而有些比较有心思的人就瞅准了检票口的光线不是很好,检票人员主要根据票的颜色来确定票是否有效,他就把以前用过的票根留下来,等下一次又是这种颜色的票的时候就拿着这票根,把没撕的那边让给检票员再撕一次就可以混进去了。

家园 德国逃票的笑话

这是我听一位老留德人士说的笑话,有些东西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据说有那么一批出国考察(旅游)的官员在某地要考查一段时间,就和当地的中国留学生认识了,就颇从这批穷学生那里学了一些省钱歪招,要知道那时候出国考查的人都想尽办法省点外汇去买大件。而最直接省钱的办法就是逃票,逃车票。在德国逃车票特别容易,因为上车的时候不用出示车票。快速列车有专门的列车员,查票基本上是难免的,而慢车偶尔才查一次票,所以有些人就在这上面动脑筋了。

言归正传了,话说这批官员有一次和一批学生乘同一慢车出去玩,官员们每人都买票了,而学生们总共才买了一张车票。半路上一个查票员出现了,这时官员们可得意了,有恃无恐吗,就等着看这批学生的好戏呢。哪知道这批学生一起起立跑厕所去了,等那查票员经过厕所边上时,看见门锁了,就敲敲门,里边就递出来一张票,那查票员检了票什么都没说就走了。那批官员虽然觉得没看上好戏挺遗憾,但是觉得学了这么一省钱的高招很值得。

后来这两批人又一次同车旅行,不过这次更绝,那批官员就买了一张票,而那些学生压根就不买票。还真是巧,又有查票的。官员们抢在学生们之前把最近的厕所给占了。过了没一会儿,他们也听到敲门声后就非常合作地把票给递出去了,不过没想到查票员没把票还给他们,他们想想也无所谓,反正这一关已经过去了。谁知道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敲门,官员们不回应,可敲门声越来越大,他们顶不住就出来了,发现是查票员,那没办法就付罚款吧,但是他们争辩说,我们至少买了一张票啊,应该少付一份,可是那查票员愣是说没有。原来第一次敲门的是那批学生,把官员们的票给那走蹲在另外一厕所里了。

另外还有一段好像是涉及到周末票的,但是我实在记不起来了。还有本人是非常反对逃票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