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 -- 任爱杰

共:💬327 🌺3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提上来讨论】【原创】周文的行军日程是怎么算出来的

周文的行军日期是怎么算出来的?主要根据《秦楚之际月表》。

《史记》的时间线索以各年月表为准。当然,这不是说这些表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有冲突,一般可以用计算解决。

按《月表》的说法,周文九月屯兵戏水,但是在《秦始皇本纪》和《高祖本纪》却说是在秦二世二年。秦以十月为岁首,似乎应该在十月之后了。这似乎很矛盾。

但是如果研究一下《史记.陈涉世家》就不难发现哪个日期是正确的。《史记.陈涉世家》中详细叙述了周文的战绩: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馀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这里说的很清楚,周文在进兵至戏后屯兵。秦政府的章邯这才就近赦免骊山刑徒,拼凑了一支军队去打周文。周文战败后退到曹阳又坚持了两三个月,章邯才又追过来将他打败。于是周文在逃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又坚持了十多天,再次被章邯打败后自杀。

周文自杀的日期在《月表》是十一月。徐广注解《史记.陈涉世家》也说是“十一月。”

那么到底是十一月底还是十一月初呢。我们不知道周文在戏到底屯兵多长时间。从章邯有足够的时间来武装刑徒并组成军队来看,绝不止一天两天。这里我们就假设他一天都没有屯兵过,到了就和章邯开打好了。之后周文在曹阳坚守了两三个月。太史公没说到底是两个月还是三个月。那么我们严谨一点,就算两个半月好了(一般说两三个月,多指接近三个月)。最后周文又在曹阳坚持了十来天。那么是十一天?还是十九天?我们也不知道。就算少的,十一天好了。加在一起就三个月只少三天了。

如果周文是十一月底死的,那么减去三个月也已经是九月初。这符合《月表》的说法。如果周文是十一月初死的,那么减去三个月就到了八月初了。

后一种说法似乎不符合《月表》的说法,但如果研究一下随后的战况,我们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

周文自杀后,章邯随即逼近吴广所在的荥阳。听到周文战败的消息,吴广的部将田臧认为吴广无能,于是杀了吴广,把首级献给陈胜。陈胜于是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

田臧于是派部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结果大败,田臧身死。

章邯进击荥阳,李归战死。

阳城人邓说屯兵居郏,章邯另派部队击破,邓说逃到陈县后被陈胜杀掉。

铚人伍徐屯兵许昌,章邯随即击破伍徐。伍徐也逃到陈县。

击败伍徐后,章邯攻击陈县。连破柱国房君和张贺军。张贺战败后,督战的陈胜逃到汝阴,还至下城父被车夫庄贾杀死。至此张楚覆灭。

从这个列表来看,章邯击败周文后恶战连连。从渑池到荥阳312华里。从荥阳到许昌182华里。从许昌到陈县220华里。共计714华里。前面说过,因道路曲折,实际距离因该是直线的两到三倍左右。按两倍算,应该是1400华里左右。

这1400华里,章邯要走多少天?这就要从陈胜的死期来推出一个合理的推断了。陈胜死在十二月(腊月)。这一点大家都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陈胜死在十二月里的那一天?章邯攻击前进一千四百多华里,中间连场恶战,士兵是需要休整的。这肯定是达不到白起每天推进六七十华里的速度的。那么,用一个到一个半月左右推进到陈县应当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不要忘了,章邯进击荥阳之前,田臧还杀了吴广,把首级献给陈胜,陈胜也任命了田臧。从荥阳到陈直线距离372华里,来回就是744华里。按两倍算,接近一千五百华里。

当时可没有什么“六百里加急”之类的。将近一千五百里路(实际距离可能更长)不顾惜马力的话(按蒙古军的闪击速度的两倍来算吧,一天 360 到 380 里),四五天左右可以跑完。加上陈胜乍见吴广的人头,可能需要一两天时间考虑应对,整个过程算作六七天应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章邯从彻底击败周文到进抵陈县,应为40-50天左右。

如果周文死在十一月底,那么加上40-50天,陈胜就应该死在一月而不是十二月了。所以周文死在十一月的上中旬是比较合理的推测。这样,周文进抵关中的日期就自然是八月上中旬了。

有人可能会说,你厚此薄彼。周文进攻关中只用一个月,为什么同样的距离章邯倒要走40-50天?

其实这也不难解释。周文进攻关中时基本没有遇到抵抗。而且从后来荥阳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都没有被攻占看,周文很可能是绕过大多数的城池,直接攻击关中。这个策略不久之后刘邦也用过。所以速度自然就高了。

好吧,如果还有人不满意,咱们就算章邯是飞将军,攻击中也能达到每天六七十华里的速度,也不休整,一个月打到陈县好了。

但是从陈胜起义的日期来算,也是有问题的。陈胜起义在七月。也没人说过他到底是七月初起兵,还是七月末起兵。公平起见,算作七月中旬如何?

陈胜起义的大泽乡在现在的安徽宿县(州),称王的陈县是现在的河南淮阳县。两地直线距离是208公里,也就是416华里。实际距离按两倍算,832华里。

我们算他和周文一样,一天也能走百里左右,九天走完全程。中间他还攻克了蕲县,然后攻下陈县。这两场攻城战就都只算一天好了。这就是十一天了。如果七月中旬起兵,这就已经快到八月了。如果他真的是七月一号起兵(小概率事件),也已经到了七月中了。

攻下陈县后,不可能马上发兵。周文是陈县人,以前做过项燕手下的占卜官。陈胜打下陈县后才任命他为上将,统兵西征。我们不知道周文是否早就投靠了陈胜。不过从《史记》的叙述看,应是占领陈县后的事情。刚打下陈县不让士卒休整就立刻发兵是不可能的。所以到七月下旬或是八月初发兵都是正常的。

这样,就算周文死在十一月底,减去三月后进抵关中是九月初,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给他进军。

欢迎大家提意见。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在开口骂人前,最好先动动脑子

没人说过这里没人看《史记》。这里看《史记》原文的高手一大把。不过看《史记》不是光会引用就完了。最好先动动脑子,想想自己看到的东西为什么会有矛盾。

你质疑我估算的周文行军日期,可看下面的帖子。如果你继续谩骂,在下述不奉陪,而且会建议管理层采取措施。

任爱杰:【提上来讨论】【原创】周文的行军日程是怎么算出来的

家园 别的不说,蒙古西征可不是步兵

马到处能吃草,你让人整天吃草试试?

蒙古西征穿越整个亚洲还是靠的马力。

因为马不吃夜草不肥就在机关枪时代之前放弃骑兵,真是佩服某些人的逻辑。

家园 任老师,周文的军队是属于“流寇”还是“正规军”?

从章邯拼凑骊山刑徒就能击败周文,以及陈胜部队的战斗力看,似乎周文的部队更像是一支“流寇”,行军什么的谈不上有组织有纪律,至于不攻击城市,也似乎可以认为周文没有这个实力(攻城需要的专业素质和器材他可能都不具备)。如果可以这么认为,那周文所部的情况就是:一大群没有什么严密组织和纪律的反秦“义士”跟着周文向咸阳进发,即谈不上安营扎寨,也无论运输粮草辎重,一路烧杀掠夺。所谓的“车千乘,卒数十万”也无非是一些概数,既然没有组织,也谈不上多大的威力。

是否可以这么认为,请赐教。

另,付学费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这个情况很难说

从其进军迅速来看,很有流寇特色。但是从其能攻入关中来看,也未必就没有攻坚能力。

秦末的“老百姓”基本都受过军事训练。盖前面的战国天天打仗,统一后也是动不动就抽壮丁去扩张领土。陈胜吴广不就是壮丁吗?

但是受过“军事训练”是一回事,临时凑在一起能否协同作战就是另一回事了。项羽以子弟兵横行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应当是其早就磨合好了。

周文的军队对上章邯的骊山刑徒军。从组织上看可能大家半斤八两。但是骊山刑徒军平时服劳役,本就已经有了组织,现在不过是过去的工头摇身一变为十夫长,百夫长就是了。而周文的军队恐怕磨合期还没有过去。再加上周文不过是一纸上谈兵跳大神的,碰上名将章邯当然败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周文败后还能继续坚持近三个月,可见头一仗的损失并不太大。而章邯要等三个月才能继续进攻,一个可能是在等待边防军回援。另一个可能性就是在练兵,把刑徒彻底改造为战士吧。

家园 猎豹?

好像只有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才有啊。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人类体毛稀少,就是因为进化的结果:利于长途追逐猎物时候的散热。

家园 谢谢任老师

还有一个问题。秦军的地方部队(比如关中各县的地方守备力量)为什么没有动员起来对付周文?从后来刘邦攻入关中的时候看,秦军是有这样的武装力量存在的。那为什么只提到章邯武装骊山刑徒?有没有可能章邯将咸阳的警戒部队及附近的地方武装当作了骊山刑徒军的“士官”,当作了基本的骨架?

家园 你的问题,河里很早以前讨论过多次

铁老大多次让西西河改道,这些帖子都不知沉到哪里去了。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帖子的主要论点理解如下(可能不一定符合帖主的原意):

当时秦军主力分为两个集团,一个仍然在征服南方。陈胜起义后就割据称王了。另一个则是蒙恬留下的对付北方匈奴的三十万边军但没有确凿证据他们南下了。有人推测后来巨鹿之战中的秦军主力就是这支部队。

对山东诸国来说,秦军仍然是占领军性质。秦军当时要占领全国又要分兵征服南北。真正的秦地秦军不过六十来万(见王翦统兵灭楚事)。分配到全国就不敷使用了。所以关内空虚。当然,禁卫军是肯定有的。但也绝对不多。碰到周文的“几十万”大军,当然觉得害怕。

秦军虽猛,但并不以以少胜多见长。看秦的几次大胜利都是在兵力占优势或轻微劣势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在古代战争中人数还是决定性的。训练和军纪甚至武器可以弥补人数不足到一定的程度,但绝少会出现两支都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中人数相差悬殊,而人数少的部队大获全胜的情况。而周文的军队人数有“几十万”,似乎兵种齐全(有车兵),秦国方面自然不了解他们的虚实。自然要小心为好。人数上的缺口自然要补上最好。

最后,周文的进军的确是非常迅速的。陈胜七月起兵,周文九月(按《月表》)就打倒咸阳附近。对秦国的震动是极大的。因为秦国已经多少年没有被敌人打倒国都附近了。自然拉的人越多,越能壮胆。

用刑徒作部队。一是凑手。二也是为了防止这支力量被起义军得到。“临阵倒戈”的典故秦人也是知道的。

至于是否用了警备部队作骨干,在下学艺不精,似乎没看到过什么文字证明。作为猜测不错。作为事实恐怕还要考据一番。

用刑徒作部队就怕“临阵倒戈”。虽然打胜了,猜想章邯还是不敢立即追击。等了两个月,一是可能北方军回防了,二是可能整编了刑徒军。从地望上看,似乎后一种可能较大。

家园 是,受教了

咱决定让《窃明》去自生自灭好了。

以前写历史小说的,历史功底真是好。

多谢。

家园 谢谢任老师

“万恶”的一直在改让西西河改道的过于频繁,许多帖子我以前见过也难以复习了。

秦统一时间不长,山东六国在文化等方面和秦人的差异恐怕不小,心理上估计也没有做好接受大一统局面的准备,秦为了维持这一局面,区区60万(估计是极限动员数字,实际统一前平常能够维持的数目肯定小于这个数量)自然不敷使用。

用警备部队作骨干这个想法也就是我随便想的。总觉得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放着手边的正规武装(虽然质量肯定比不上野战部队)不用,岂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家园 而且部队不光是要走到目的地,而且还要能打仗,打胜仗

一般人走路,走到地方就可以了。部队还要自己搭建营地,砍柴生火,埋锅造饭,喂养马匹,修建工事,站岗放哨,这些工作的大部分都不能在天黑了以后完成,再考虑行李辎重的装卸还需要时间,恐怕用来行军的时间就很少了,模糊记得看到一个说法,罗马军团一天行军的时间也就是三四个小时。

家园 猎豹?不会吧?

据说猎豹冲刺速度是60英里每小时。但是耐力不够好,

我记得有个类似于动物世界的片子说,猎豹出击4次

抓不到猎物就有生命危险。:)

家园 猎豹抓到猎物以后还是有生命危险的,它的耐力太太太差

只能坚持十几秒钟的全速冲刺,抓不到就只好停下来休息,就算抓到了因为太过疲劳失去战斗力自己很可能成为其它猛兽的猎物,或者至少猎物被抢走。据说以前印度王公们养猎豹出去打猎的时候猎豹是要骑马的,保持体力。

家园 马还真的不一定跑得过人.

但这不是短距离,而是人与马来个马拉松,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是人赢了!因为人的耐力比马好.这也是以前看的一个资料,真人真马哟,颠覆了一般人对于人跑不过马的观念,所以印象极深,可作参考.

家园 这还要看用的什么马。以前不是有人提到中国赛马把短程改成中程或者

长途,结果那些血统纯正的高级马轻则受伤,重则倒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