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心里的海峡有多远? -- 北宸

共:💬974 🌺3386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5
下页 末页
家园 当然要拒绝了。合办不就是投降么

海鲜那边看辛亥革命,是“中华民国成立”,这要两岸合办,那下次要不要合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庆典啊?

家园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于历史记忆没有传承

正如你所说,普通人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经历了文革,但是没有发言。兄台觉得是因为他们一没有话语权,二没有能力。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即使正确也是片面的。

首先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的传承不是由个人能力决定的。就文革而言,如果现政府没有那么多研究限制,那么很多研究者或者有兴趣的人完全可以去采访很多很多人,然后写出来让我们了解他们的故事。比如冯骥才就写出来《一百个人的十年》当然可能你觉得这个又是基于知识分子立场了。但是中国这么大这么多人,左派右派都很多,这两派对于文革的兴趣都是相当浓厚的。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相信文革中普通人的经历一定会写出很多很多。河里的萨大不是写了很多故事么?其中就有文革时候的小故事,我记得是个飞毛腿采花大盗。现在这种事没有人去做,不能不说现政府责任重大。在一个历史情怀和底层情结都很重的国家,那么重要的历史阶段没有普通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件难以释怀的事。

其次在这个网络时代,上一辈的故事本来完全有机会充分表达,因为他们的子女很多都精通网络发文技巧。但是吊诡的是,天朝的父母们都三缄其口,不愿意对后代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能奈其何。

还有就是阁下的乐观说法不大让人信服。过日子,简单的幸福总是能找到的。文革也只是十年而已,很多人只当个无奈的特殊经历。比如你的那几个姨妈如果让她们做一辈子农民,她们的态度恐怕就难说的很了。

通宝推:葡萄,
家园 距离不远,但心却很远
家园 “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的传承”是一个伪概念

不成立。

历史,不等于史实的集合。

在少数人那里,更重要的追求是史识,眼光,洞察力,高度,深度。

在大众,历史命定了是被人使用的工具,你自觉或不自觉,而已。

参见忙总和我聊的上下这几句话:wxmang:所以我说必须理解毛主席当时的处境,手里一把烂牌,还能

家园 达雅兄说的是呀...

要是在武昌合办...

马的户口本就是挂靠大陆的聊...

各办各的...

大陆也会唱出一台大戏的...

台湾那边不论咋办...回顾一下历史...

对绿都是个打击...

海峡两岸的事...就是磨心...

越磨越中国...

家园 主要是中国人被骗的经验太多了

建国以后,反右,文革,八九,二零零九,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也让大多数中国人有了怀疑的精神。

家园 有很远的

你说的,我理解。

但大陆很多人在非理性的教育下,丧失了理性思维。

还有,大陆人比较自私,甚于台湾的居民。

家园 你别冒充大陆居民行吗,谢谢。
家园 哈,有道理

花一个~

不过,我看,早晚会合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的。

而且,到那时候那边都不是合办的问题,是参与办的问题。当然这边一定会给面子的。

他们就抓住最后几年可以嚣张的尾巴最后爽一爽吧。

家园 谁愿意?

谁愿意当大陆居民?连什么事都不懂的农民都千方百计地偷渡,你还好意思拉别人作大陆人?你看看大陆有钱、无钱的谁不是要外国的身份,你知道么大陆政府里持绿卡的人有多少?

家园 你们台湾居民啊,呵呵。
家园 也算一个家庭经历文革的真实经验

我很赞同你说的“文革留给现代阅读者的印象,主要就是由那些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文字来提供,而恰好,文革期间受到冲击的,主要就是这两类人:官员和知识分子,中国人口中的很小一部分”。

但是我也想提供另外一些的文革经历,我一个亲戚家,本分的资本家家庭(工厂主),7个孩子整死了3个,其余的发配到边疆。俺村的富农,也没有得罪什么人,苦干。就是因为本来不是本乡人,本村没有关系,被人活活斗死。我对你外公外婆那种“理性的批斗”可以理解,但是相信背后一定有原因。俺家算地主,但是因为是本乡本土人,没有受冲击。但是文革时代真是穷。

其实听上一辈的故事,最血腥的还是革命和土改,用本乡一个著名的将军的话,他们杀我们,我们也没少杀他们。

家园 毛主席的悲情之处就在此

毛主席的悲情之处就在此

为了改造社会,彻底的从旧思想中解放劳动者,而得罪了尚未被完全推翻的旧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那一部分人。

家园 花,就是这样,我们这边革命的时候也没有少互相杀戮

很多都是同村的,还是毫不手软。我也是听人家转述的。

家园 过去的很多都是被动的接受

以前的中国社会中坚力量是士族社会,垄断了上达下效的空间,无论是文化还是生产,后来这个阶层没有了,文化出现混乱,中国人开始寻找自强之路,百年来多少灾难。

至于为什么不讲,我觉得过去很多都是信息不对称,大家都是被动的接受,从小的教育环境就是如此,你也没什么选择。我们必须改革这块,让民众有自我选择的空间,国家设立简单的准入和监督制度,无为而治,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最大的价值。但是国人文化里往往都不愿意提及历史,因为过去都是参与者,虽然只有10年,但是是很怪异和惨痛的10年,这样的经历不值得称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