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拙侃股票101】第48周汇报 ——11个月浮盈104% -- 老拙

共:💬107 🌺23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辛苦!

11月初的时候是100万,现在60万,可以想象老拙承受压力之大,身体是第一位,钱是身外之物,大不了回到30万,建议一个月报告一次吧,我想格子组是倾向长期价值投资的,其实基本面没有变化,就没有报告的必要。

家园 贴个成大的数据

辽宁成大(600739)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供的赢富数据:

时间:1月03日 基金持仓73个帐户,持有2.1666亿股

时间:1月24日 基金持仓73个帐户,持有2.2033亿股+367万股(1.06亿股大非解禁)

时间:1月25日 基金持仓66个帐户,持有2.2272亿股+239万股 散户:137534(人) +3792(人)

时间:1月29日 基金持仓65个帐户,持有2.2860亿股+588万股 散户:136678(人) -856 (人)

时间:1月30日 基金持仓62个帐户,持有2.3280亿股+420万股 散户:135077(人) -1601(人)

时间:1月31日 基金持仓65个帐户,持有2.3364亿股+84 万股 散户:134570(人) -507 (人)

时间:2月01日 基金持仓65个帐户,持有2.3869亿股+505万股 散户:132422(人) -2148(人)

时间:2月04日 基金持仓68个帐户,持有2.4289亿股+420万股 散户:130760(人) -1662(人)

时间:2月05日 基金持仓67个帐户,持有2.4457亿股+168万股 散户:129713(人) -1047(人)

时间:2月13日 基金持仓67个帐户,持有2.4457亿股+0 万股 散户:128886(人) -827 (人)

时间:2月15日 基金持仓66个帐户,持有2.5214亿股+757万股 散户:122378(人) -6508(人)

家园 中信证券收购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

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2006年12月31日总资产14490.67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2.10万元 流动资产:3494.00万元,总负债 2946.47万元,所有者权益 11544.20万元。

2006年净利润7278.8745万元。

2006年底的主要股东: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70.56%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61%

中信国安集团公司,4.56%

柳州两面针股份公司,2.88%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40%

2003年7月,中信证券股东大会就通过了收购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的决议。但由于当时管理层未开放券商直投业务,证监会对于中信证券的收购申请不予受理。

2006年10月,中信证券卷土重来,在2006年3季度报告中宣布继续收购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的控股权,并着手与其主要股东就收购事件进行磋商。

到2007年3季度报告,中信证券宣布:截止2007年9月30日,公司持有其(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70.56%的股权,已支付58,130,401元。报告期内,公司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中信证券的这项收购是否合算呢?我们来做个估算:

中信证券原持有9.61%,现持有70.56%,增持70.56%-9.61%=60.95%

支付58,130,401元。以此估算,中信收购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的总价格为:

58,130,401元/60.95%=95,373,914元

比2006年底的股东权益还少2000万元。

这还不算。2007年2月,中信集团宣布,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减持其持有的全部中信证券股票共9,183,283股(现在看明显是为中信证券控股做准备)。按当时股价,减持均价当在30元以上。由此,股东权益当在2006年年底11544.2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至少10000万元,达到2亿元以上。

2007年8月,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持有的辰州矿业631万股上市,到今年8月解禁,当前股价40元,届时股价若为30元,则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股东权益将再增加1.5亿元,达到3.5亿元以上。

也就是说,中信证券用不到1亿的价格,买了净资产3.5亿元的公司。

中信联合创业投资公司还持有哪些创业资产,我们还不知道。

家园 30pma朝下

且股价也运行于其下,波段操作似乎可出局.

家园 【文摘】证券 交易量持续回升,合规监管推动发展

证券 交易量持续回升,合规监管推动发展

--------------------------------------------------------------------------------

报告类型:深度报告 评级:看好 来源:国泰君安 作者:梁静 报告日期:08-02-14

[摘要]

1 月份交易额快速放大。当月日均股票基金权证交易额2367亿元,环比上升42.8%,同比上升61.8%。

1 月份承销额仍然维持高位。当月公开发行30 家,环比增长50%;筹集资金487.1 亿元,环比下降18.5%,但同比仍增长247%,亦高于07 年全年月均448 亿元的水平。

1 月份经纪、承销业务竞争格局:中信经纪业务继续扩大领先地位;承销市场继续保持高度集中,中金、银河承销金额占据市场第一。

“强化日常监管”和“支持创新发展”将成为2008 年证券行业监管的主要基调。我们预期,随着相关监管举措的相继实施,资产管理、直接投资等创新业务全面铺开,而金融期货、融资融券及衍生产品将陆续试点,2008 年也因此将成为优质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加速发展和盈利模式全面转型的关键一年。

维持对行业增持的评级。

家园 献花。辛苦了,坚持

价值投资考验人的时候到了.现在改弦更张,将来两头不靠。

家园 基金一直在增仓呀,广发的事情批了?

不过50块以上还是套住不少人的,基金不会猛做好事吧

家园 可能不是与广发有关,敖东弱弱的

价格和成大接近了。

家园 难道成大还有其他的利好呀??
家园 辽宁成大07年3季度的主营利润哪里去了?

根据07年3季度数据与06年全年对比:

财务指标(单位) |2007-09-30|2006-12-31

营业利润(万元) |197011.29 |20012.42

投资收益(万元) |173480.68 |36198.55

补贴收入(万元) |- |673.71

营业外收支 (万元) -17.69 |-558.99

利润总额(万元) |196993.60 |56325.69

06年全年主营收益2亿+投资收益3.6亿=5.6亿

而07年3季在取得营业利润增长376.62%的情况下:

营业利润19.7亿 + 投资收益17.3

怎么得出利润总额 19.6993亿元?中间相差15亿哪里去了?

家园 难道成大又变身为医药股了,主打产品是疫苗?

机构再来段成大生物制药业绩有高增长前景的故事?要知道成大有券商,生物制药,批零贸易,和超市零售四种属性,既可以是金融股,又可以是消费类,还可以是医药股,实在不行人家老本行是进出口贸易。这种会变身的股票实在是机构坑蒙拐骗,杀人越货,造假忽悠之必选。

家园 抄一段给你参考

600739是券商股的一个另类,因为正宗的券商股600030、600837之类均处于机构连续减持阶段;2月以来约增持3个百分点的流通盘,主要增持机构除了保险系资金,就是前期猛烈减持的南方系基金开始在低位大量回补,重仓持有000623的中邮也有增持,主要抛空方则为深圳吉富创业,这是广发证券的职工持股会。不过,吉富公司系被管理层要求减持,先是在07年内减持光了广发证券12%股权,之后就是减持600739的股权,因为这个职工持股会至今未能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估计吉富减光了,广发借壳才有可能获批。

  恩,偶个人推测也可能年报会有送配题材之类的个股利好罢,南方系基金历史上与739的关系不错,有可能先知先觉;而近期000623的走势沉闷,所以不太可能是炒广发借壳提前获批。

- Lnx818

家园 美衰退? The longer, the better

先说两个悲观消息:

从高盛分析师传来该公司如下观点:

1. 美国经济衰退的长度可能超过大家想象。

主要风险来自:A):房价回落速度过快;B):信贷市场的深度危机威胁。

A):房价在很多地区已经下跌超过20%,而美国很多房屋贷款比高达90%甚至100%,这就导致大量负资产房产出现。

高盛将美国的房市情况和97年香港房市衰退类比,当年香港房市下跌导致负资产比最高达30%,而美国一些房价下跌已经接近这个程度。

而香港历经5年才走出房市衰退,高盛认为美国房市的衰退也难以短期见底。负资产程度加剧导致贷款人违约上升,将进一步恶化信贷市场。

B):信贷市场面临进一步损失。首先债券评级机构由于资金短缺面临被降级威胁。巴菲特的注资计划主要在地方政府债券,而非对次级债相关的债券担保。

其次,商业地产和公司债也面临违约上升威胁。最后,高盛认为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多的次债损失公布。

2. 由于美国衰退影响和金融股的损失加剧,高盛全面调高A股金融股的贴现率,其中中信证券贴现率调高至12.2%。

高盛走访了国际投资者,认为和A股投资者状况类似,现金充足,但是情绪化严重。

由于经济的不明朗、金融业损失加剧以及投资者情绪化波动较大,高盛尽管看好中信长期走势,短期不建议买进,下调中信证券评级至中性。

再说下高盛经济特别顾问宋国清教授的看法:

美国衰退,短期对中国经济影响大,中期没什莫影响,如果长期衰退,对中国是大好事。

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下降,可能比例很大,但是中国正需要经济结构性调整,即便没有美国衰退,中国也要逐渐从出口为主导的经济转向机构更优化的经济形态。这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一件事情。

最后说下和高盛分析师探讨后自己的结论:

1。高盛下调中信评级主要原因是担心美国经济衰退长度大于预期,可能导致金融类股继续下调,甚至触发全球投资人恐慌抛售,累及A股。如此,它的预测完全建立在熊市的基础上,模型中拿掉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PE等未来三年可能产生的全部利润。这是谨慎做法,但却是不客观的。个人认为未来三年创新业务无法退出的可能很小。

2。本次下调的唯一原因是美国经济衰退的悲观性,那莫它缺乏论证美国衰退对中国股市影响如何,逻辑上是不严谨,因此也是未必靠得住的。高盛在中信最高点时候推出其买入评级,而在中信腰斩时候推出下调至中性评级,是一种至少机构投资者认为不聪明的决定。

3。目前中信腰斩当然是市场的决定。个人认为分歧原因主要出在两派的角度,一派是top-down 角度,一派是bottom-up角度。前者从宏观去看,美经济衰退,中国调控,这些都显然影响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的震荡和下行,直接受冲击的当然是券商,所以没啥可说,卖出再讲。而另一派是从中信的实际盈利和确定增长的驱动角度分析,认为中信的盈利增长是确定的,而且是稳健的。我没有资格评价哪种角度更优,但是有一点,对于中信未来三年到底盈利如何,肯定是专注bottom-up,分析公司业绩与发展本身的人们,把握得更加精确些。

另祝老师和队友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家园 第一个送花,呵呵。
家园 送花一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