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馒头与黄金 -- 范适安

共:💬320 🌺5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思路对

现在西方生活有点畸形,先吃出病来在天天吃药。

家园 大飞机的发动机?

俺也刚听到一点消息,如果确实要按照某条路走的话,可能未来的大运还真能给人一点惊喜.

家园 日韩在海外屯田备战粮食危机

咱们是不是得加快步伐去老毛子那边租点地,垦荒屯粮呀?日韩这边可早就动手了。

日本在海外屯田备战粮食危机

主要在南美(巴西、秘鲁、阿根廷),现在还有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印尼、新西兰、美国,主要方法:

日本的“海外屯田”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当地人联营。日本几乎没有完全独资的农场,大部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与当地人联合经营。外国提供土地,日本农民或者企业提供资本和技术。在投资比例上,外国政府以提供土地等方式出资51%,日本以提供农业机械、基础设施的方式出资49%。

  二是日本不直接在海外农场种植玉米、大豆等需求量大的作物,而是通过与当地农户签订购买合同的方式来确保供应。由于直接经营农场收益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日本全国农协联合会和综合商社为中心,在当地购买谷物然后直接出口到日本。这种方式其实与日本确保海外石油供应的手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日本大石油公司就是与中东产油大国签订共同开发协议,获得油田的部分股权,掌握上流油源,保障日本国内的能源供应。可以说,无论是在石油、金属还是在粮食这些重要战略物资上,日本采取的手法都是相似的。

外链出处

韩国要在东南亚屯田

在韩国海外垦田的历史中,成绩最好的应该是在俄罗斯边疆区垦荒。在那里,韩国拥有近30万公顷的农田,相当于韩国耕地的1/6,生产出的无公害大米受到韩国消费者的欢迎。

竟然垦荒到蒙古:

今年4月,韩国获得了海外垦田的最大成果——以无偿援助的方式在蒙古国获得了27万公顷的土地。这块地是由韩国政府动用农田管理基金,向垦田企业提供支持。主管该项目的是国际协作团,他们决定从2008年到2010年,向蒙古国提供2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据了解,该项目每公顷土地年租金为76美分,租借期限为50年(可延长至100年)。

外链出处

家园 哈哈,看来早动手了啊!
家园 这儿还有一篇浙江人在国内屯粮的报道

浙江人出省包田 跨10省种粮百万亩

  据介绍,浙江是全国第二大缺粮大省。每年粮食需求在185亿公斤左右,省内自给约85亿公斤,自给率不到50%。2001年,浙江与黑龙江省签订了国内第一个省际粮食购销协议——《关于促进两省粮食购销及经营合作的协议》,确定3-5年内每年由黑龙江向浙江运销粮食250万吨。目前,与浙江进行粮食产销合作的地区已扩大到江苏、江西、安徽、山东等10个粮食主产省,采用订单基地、租地经营、收购仓库及设立产加销基地等形式建立了较稳定的粮源基地150 多万亩,种类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外链出处

为啥勤劳勇敢的浙江同胞没想到去俄国那边包地种粮呢?

家园 【原创】小声的问一句,这60/小时是税后还是税前?
家园 为啥勤劳勇敢的浙江同胞没想到去俄国那边包地种粮呢? ---问的好
家园 是税前

这是我估算项目成本中的一个因素,CDN$60/hr是个平均劳动成本,包括了加拿大政府要求交纳的养老金,意外伤残保险等.实际工资大约税前$45/hr.因为是平均值,意味着打扫卫生的小工可能只有$15-20/hr,工头$65-70/hr,有压力容器焊接资质的B级焊工(美国叫coded welder)$80/hr,如果是在施工现场的"个体户"焊工$90-110/hr,但要求自己承担养老金,意外伤残保险等税赋.

以上均基于正常工作时间.

家园 好像是政治原因...
家园 高粮食自给率的成本需要衡量

为啥勤劳勇敢的浙江同胞没想到去俄国那边包地种粮呢?

估计是因为国内粮食价格还不够高,国内粮食能保证供给,海外种地收益不一定有国内高,缺乏利益激励。

当国内农地继续减少,部分粮食品种供应不足,足够的利益驱动下,学习韩国日本的做法是必然的吧。

外链出处

海外买租地种粮政策建议方案上报国务院

粮食安全问题很重要,但保证高自给率的成本也需要衡量。

家园 海外屯田风险不小。所在国政府一旦决定控制粮食出口就抓瞎。

海外屯田风险不小。所在国政府一旦决定控制粮食出口(比如搞出口配额制,或者加征高额出口关税,或者干脆国有化)就抓瞎。而且国际粮食行情越紧张,所在国政府这样干的可能性就越大。国际粮价低迷的时候反倒没这个问题。

家园 风险和成本肯定要考虑

但是,土地和石油相似,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别人早包租了就意味着将来可待咱们包租的土地资源要少了,而且价格也会因为土地的稀缺而昂贵起来。

楼下adamwoo给了一篇文章,提到农业部就海外包租这一建议在评审和权衡中。

家园 哦,愿听其详。。。
家园 哦,以前看过的,现在手头上没有资料了...

中国有不少人去俄国搞农业的. 俄国怕土地争端出事,一直有很多限制...具体我记不清楚了...

家园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