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话圣人之一:圣之"冠" -- AleaJactaEst

共:💬89 🌺46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刚去世的那个教皇封过482个圣人,你放心吧!我肯定......
家园 好好!

我下一个游记里要提到这个扇贝之路呢:)这样省了查资料的事儿咯:)

家园 bench hua
家园 你自己的大北方呢?
家园 【原创】五:昆仑三圣,东方长老,大力神

据《圣经》马太福音记载: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

有几个Magoi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

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当下希律暗暗的召了Magoi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

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

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的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Magoi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希腊语的Magoi,波斯原文Magus是占星术士(法师)的意思,他们本是古波斯的拜火教的高级神职人员的头衔名称,由此可以看出基督教早期受到犹太教的排挤而不惜拉来异教的拜火教势力,以壮声势。

<<马太福音>>里面,并没有说参拜耶稣的有几个人,他们具体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到底姓甚名谁。

所以在早期艺术作品里面,他们的数目从两个到八个都有,现在新教提到他们,说他们是东方来的博士(智者)。

但是从三世纪开始,罗马天主教逐渐把他们定义为“王“,因为他们出场的时候,有王爷的派头。再根据礼物的数目,把他们的人数定为三人——通常称他们为东方三圣王。

点看全图

到了六世纪,三圣王开始有了名字。基督教有句常用的“咒语“:Christus mansionem benedicat(基督赐福此屋)",根据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演绎出三个名字:Caspar(来源于波斯语“财务主管“),Melchior(来源于希伯来语“光之王“),Balthasar(是巴比伦语“Baal大神保佑你“的意思)。

巴尔这个名字,现在人们不太熟悉了,当时在很多闪族部落里都是主神,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名字,原意也是“巴尔大神所爱的“。

当年基督教统战对象范围可是相当的广啊!等到他们站稳了脚跟,巴尔成了下面这个魔头形象:

点看全图

十四世纪,欧洲人认为世界分成亚非欧三洲,于是,出于“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思路,三圣王的籍贯被安排成一洲一个。

而且,他们的形象也固定为老中青三结合。Caspar 是个年轻黑人,Melchior是个白胡子老头,Balthasar 是中年壮汉。

点看全图

他们的礼物也有象征意义:黄金进贡给王,耶稣是万王之王;乳香是教士的用品,而耶稣是天下教士的首领;没药是灵丹妙药,耶稣的使命就是拯救世界。

“在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

但爱心,找不到比你好。

爱比天高,千万样好。“

三圣王的纪念日是一月六日,传统上,这天穷人尽可能打扮成三圣王的形象,挨家挨户唱圣歌,祈求施舍。现在三圣王日,在德国南部还是法定节日。有一年的三圣王日,我在德国人家做客,一伙孩子上门唱了几分钟我一句也听不懂的歌,然后女主人给他们糖果,男主人给带队的老师十马克捐献。

点看全图

孩子们出门时,用粉笔在门楣上写上:

“20*C+M+B+0?(要是今年,?应该写8)“,表示这座房屋受主的保护(C+M+B既是三圣的名字,又是Christus mansionem benedicat的缩写)。

公元1144 年,叙利亚主教 Hugo 给教皇欧根三世带来了重镇埃德萨沦陷于穆斯林的坏消息,希望教皇能够再次组织一次十字军东征。

他同时报告教皇:在波斯和亚美尼亚的东方,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基督教国家,国王名叫约翰,是东方三圣王的后代,约翰王刚刚大败穆斯林。

点看全图

现在历史学界猜测,这种说法的来源可能是几年前西辽的耶律大石大败塞尔柱,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耶律大石信奉天主,或者曾自称约翰。但是,西方却从这种说法中产生了信心,他们可能从东方找到基督教盟军,从而夹击穆斯林。

公元1165年东罗马皇帝曼奴埃尔一世 (1143 到1180 年在位) 收到了一封据说是约翰王的亲笔信,书略曰:

陛下威加海内,盛名远播。老夫平生无所憾,唯憾尚不识陛下耳。

老夫定都在Bibrich,藩属诸王七十有二。疆域从印度起,直至于日出之处。领内大象,吸血鬼,巨人,凤凰等等,无一不有……

境内有河名 Ydonus, 发源于天堂,河床为宝石铺就;尚有泉水一处,人饮三次,则长生不老…..

老夫有十三军,每军俱以一车为前导,车上立一巨形金十字架,车后则精骑一万,步兵十万……

江湖有言,“不为天主打圣战,综称英雄也枉然“。老夫约翰在国内自称"Presbyter"(天主的长老),盖世间之美称,无过于此也。

老夫为天主仆人,诚不愿见异教徒牧马于圣城,穆斯林嚣张于圣墓也。

贵我两方,何不携手出兵,会师于巴格达,岂不荣耀?

约翰

这封信<<Joannis presbiteri Epistola>>,是基督教的著名文件,或者说是著名的假文件,流传甚广,现在尚存抄件。到底是由谁伪造的,史学界尚无定论。

当时很多人却深信不疑,觉得有此盟友,收复圣城有望了。

1177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派自己的医生去东方寻找约翰长老国,医生就此失踪。但是,还是不断有西方代表团前往亚洲,各种关于约翰长老国的说法也不断出现,有人说在印度,有人说在中国。直到十六世纪,欧洲人的世界地图上还有约翰长老国(那个大城堡)。

中国当时的地图同样有趣。明朝时第一批葡萄牙教士到了中国,自称是葡萄牙国人。有关衙门查了世界地图,上面没有葡萄牙这个国家,拒绝发给他们"签证"。那几个教士只得问:你地图上,西边有什么国家?有个大西洋国?那好!我们就是大西洋国人。

点看全图

马可-波罗就自称在波斯朝拜过三圣王的墓,而约翰王就是信奉景教的,后来被义子成吉思汗干掉的克烈部首领王罕。

点看全图

<<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富庶的东方的描写,让无数欧洲人着迷。其中有一个粉丝,叫哥伦布。他坚信:从西班牙往西走4500公里,就可以到达日本(实际上直线距离是20000公里)。

结果,他“发现“了美洲。

点看全图

十字军东征失败后,教会不再继续在亚洲寻找圣战盟友。但是,另外一种声音却越来越响:约翰长老国在非洲。

这种说法的来源是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的确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虽然既不归天主教皇管,也不是东正教属下,但是他们确实自三世纪起就信奉基督。在阿拉伯人兴起之后,他们和欧洲的通道被切断,但是,还是有风声传到欧洲:海的那一边有基督徒。

在十四十五世纪,葡萄牙人把“寻找约翰长老国,然后结为盟友,从而将穆斯林驱逐出非洲“,作为他们大航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下图是王子航海者亨利的墓雕。他的确相信约翰长老国的存在,并为之奋斗终生——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点看全图

剩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葡萄牙人每到一处,都问当地人:“你们这里有基督徒吗?我们是来寻找基督徒的。

没有?没关系,我们带你们走,让你们学着信奉唯一真神,这需要通过劳动来改造,而且一代人还不够,下一代接着受教育。“

在宗教狂热和利益驱使之下,葡萄牙人环绕了非洲。

点看全图

达珈玛在东非阿拉伯人的带领下,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印度。

点看全图

1487年,葡萄牙人 Pedro da Covilha 到达埃塞俄比亚,宣布找到了约翰长老国。

达珈玛的儿子,克里斯多夫-达珈玛还真的在1520年组织了十字军,和埃塞俄比亚的基督徒一起,与穆斯林作战。

1542年,他在四次大胜之后,战败被俘。穆斯林用酷刑逼他改宗,他誓死不屈。

穆斯林砍下他的脑袋,扔在井里。据说:这口井,从此就有了治病的神奇。为了防治谣言的扩散,穆斯林又扔了一只死狗进去,然后用石头把井封死。

英国著名的探险家,东方学家,非洲维多利亚湖的发现者,<<一千零一夜>>的翻译者Richard Burton爵士,在<<First Footsteps in East Africa>>一书里,称小达珈玛为“骑士时代最有骑士精神的人“。

小达珈玛和哥伦布的First Name,都是克里斯多夫。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圣克里斯多夫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圣克里斯多夫是有的,我家一开窗子,就可以看见一座圣克里斯多夫教堂。但是,一般认为:这个圣徒在历史上并无其人,是个传说中的人物。

在东正教里,他名叫Reprobus ,是个狗头巨人。在 Lykien让 48000 人皈依天主。被当地国王砍头后,他流出的血,可以治病,让国王也幡然悔悟。

点看全图

在西边,他的故事神话色彩要少一点,但也就少一点点而已。

他名叫Offerus,他身材高大,让人望而生畏。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智力平平,所以力大无穷的他不想去统治人,而是为一个主子服务——但是他立誓:要为世上最强大的主子服务。

有人对他说:最强大的是上帝,上帝的旨意是让他在河边,把行人背到对岸去。

他将信将疑地去了。

一天,一个小孩想过河,Offerus就把它扛在背上。

点看全图

这个小孩越来越重,压得他直不起腰。

点看全图

于是,他回头问:小孩啊!我怎么觉得整个世界都压在我背上啊!

点看全图

小孩答道:你说得没错,世界就在压你背上,而且还不只是一个世界。我就是耶稣,我不仅仅是世界,还是世界的创造者,能不重吗?

点看全图

Offerus 放下小孩,大彻大悟。

耶稣说:你刚才背过Christ,可以把这个词放在你名字前,你从此就叫 Christofferus 。(不好意思,四个作品来源不同,所以形象不一致。)

圣克里斯多夫的纪念日是七月二十四日。据说,克里斯多夫的圣像,可以让淬死的人复生,所以他现在是司机的主保圣人,很多人开车都带着他的圣像。

在奥斯卡得奖影片<<Crash>>的情节里,还为此惹出了人命。电影快结束时,警察

点看全图

车里有圣克里斯多夫像,那个搭便车的黑人看了哈哈大笑,然后把手伸进口袋里,警察以为他要掏枪,就把他击毙。

其实,黑人只是想拿自己的圣像出来说:我也有一个。

圣克里斯多夫兄弟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纯慈善性机构,2007年有16500名成员,包括西班牙国王和荷兰女王。兄弟会是1386年在阿尔卑斯山,由一位孤儿出身,名叫亨利的教徒成立的,当时主要是为了照顾冬天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朝圣者,现在,兄弟会的总部还在这个滑雪圣地 St. Christoph am Arlberg。

点看全图

尽管是个传奇人物,但是,据说圣克里斯多夫还有遗体,保存在克罗地亚的Rab岛上。当年,敌人围攻,居民向圣体祈祷,于是天降大风,把射来的箭吹回去,把敌船吹走。

现在每年的纪念日,这里会举行仿古的中世纪比武会。

点看全图

1936年,英国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王爱德华八世,协辛普森夫人在此裸泳,开天体运动先河。下图是上了年纪的他们和尼克松(中)合影。

点看全图

同样是传说中的人物的三圣王,居然也有遗体……

[MP=320,240]/audio/0804/3389_05101559.mp3[/MP]

土鳖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花谢好文

怪不得Christopher可以简称Chris,原来来源于此。长学问了

家园 太好的文章了!!!
家园 【原创】六:九个完美女人

第一个宣布基督教合法的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本人只是在临终前才受洗。在他心里,可能从来就没有真的信奉过天主。

但是,他的母亲赫伦娜,却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她以皇太后之尊,在各地收集圣徒们的遗物,并且为殉难的圣徒们修建教堂。

她在耶路撒冷(也有说在更东方)的几个私人收藏家手中,得到了东方三圣王的遗骨,并把它们带到了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公元四世纪,三圣王的圣体从君士坦丁堡来到米兰。1158年,德国皇帝巴巴罗萨南征意大利,兵围米兰城,在城外的教堂里,德国兵抢到了圣体。1164年,圣体作为战利品,被带到科隆。

巴巴罗萨很看重这个。他把三圣王解释成世界上最早信奉基督的君王,而圣体落入自己手中,表示他的帝国继承了三圣王的法统。

巴巴罗萨和他前任后任的几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样,与罗马教皇争夺着“全世界“的统治者的地位——圣体成了皇帝和教皇叫板的本钱。三圣王节在德国比在其他国家更重要,原因在此。

为了保存三圣王的圣体,德国人在1191年打造了一个圣物柜,历代逐步加以装饰。这个110厘米宽, 153厘米高,220厘米长的金柜,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黄金制品。

点看全图

德国人还扩建了珍藏三圣王的圣体的科隆大教堂,它现在是德国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

点看全图

不过,如此的宝物,在赫伦娜发掘的众多圣物里面,却不过是个小Case。

赫伦娜(全名:Flavia Iulia Helena Augusta)的一生比较曲折。一般说法,她是后来以她儿子命名的城市君士坦丁堡(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小酒店主的女儿,她也女承父业。

身为女老板,或者还是女招待的赫伦娜,在酒店里结识了罗马军官Constantius Chlorus,在公元272年左右,赫伦娜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君士坦丁大帝。他们到底有没有正式结婚,史学界还有争议。

这个军官君士坦提乌斯(Constantius)的子孙当了皇帝之后,宣布他们的血统可以追溯到另外一个皇帝Claudius Gothicus。事实上,君士坦提乌斯可能出身于社会底层。

英雄不怕出身低,他一步一个脚印,成为罗马帝国的重要将领。公元289年,他与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的“一字并肩王“马克西米安的继女(王后和前夫生的)提奧多拉结婚,并且被老丈人收为养子。

赫伦娜呢?当然离婚了,也许他们从来就没有结过婚。

赫伦娜的前半生像秦香莲,后半生像<<狸猫换太子>>里面的李娘娘。狠心人君士坦提乌斯后来当了皇帝,她的儿子君士坦丁又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和大军,并且打败了帝国里其他的皇位争夺者,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他把母亲接到了现在德国的特里尔(马克思的故乡)供奉。

据传,赫伦娜在七十六岁那年,朝拜圣城耶路撒冷。高龄的她,在那里的"成就",足以让后来的考古学家们汗颜。

一百多年以前,迫害基督徒的罗马皇帝哈德里安,已经把耶稣殉难和埋葬的地方,破坏得面目全非,并且在上面建造了维纳斯神庙。

赫伦娜下令拆毁庙宇,掘地三尺,发现了埋葬耶稣的圣墓,并加以修缮。

点看全图

她命令在圣墓上方,修建圣墓教堂。

点看全图

接着,她又找到了当年钉死耶稣的圣十字架。

点看全图

她所发现的十字架,不再完整。流传出去的碎片,引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最大的一块残片,现在保存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里面。

赫伦娜死后,被尊为圣徒。她最著名的雕像,也在圣彼得大教堂里,手持圣十字架。

点看全图

圣赫伦娜的纪念日是八月十八。她是打造钉子的工匠的主保圣人,因为,她还发掘出了钉死耶稣的三枚钉子(耶稣当时左右手各钉一枚,双脚被钉在一起)。

现在这三颗钉子,分别被收藏在德国Bamberg,奥地利维也纳,还有下图罗马的Santa croce in gerusalemme教堂里。

点看全图

据说,她的遗体被安葬在罗马的 Santa Maria in Ara Coeli 教堂里。

点看全图

但她的头颅,由德国皇帝查理四世,改葬在她居住最久的城市特里尔的教堂里面。

点看全图

圣赫伦娜在伯利恒修建的圣诞教堂,现在是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的朝圣地。

点看全图

据说,当初在这里,圣母玛丽亚诞育了耶稣。

点看全图

南大西洋的圣赫伦娜岛,因她而命名,她的形象,留在徽章上。

点看全图

这个小岛,以关押拿破仑到死而闻名。

点看全图

赫伦娜的一生,其实是基督教从社会底层进入上流社会的一个典型例子。

尽管信仰不同,刚刚站稳脚跟的基督教,和当时的罗马上层,并没有马上水火不容。如果没有古罗马文明为底蕴,基督教不会有后来那么深远的影响。同样,基督教里面,犹太教的传统,也留下了很深的痕迹。

基督教的艺术作品里面,有个“系列“,叫做九个完美女人(neuf preuses)。艺术家们,为此创作了很多图画和雕塑。这九个女人分成三组,分别代表三个时代:异教时代(古罗马),犹太时代和基督时代,每个时代各有三个代表,圣赫伦娜是其中之一,她当然代表基督徒。

前六个,尽管不是圣徒,但是在欧洲的艺术品里经常出现,也顺便介绍一下:

罗马时代的第一个代表是露克莱蒂娅(Lucretia)。

历史上,在罗马共和国之前,罗马还有一个王制时期。国王有一王子塞克图斯(Sextus)和一王甥柯拉汀(Collatinus)一同随军征战。一日无事饮酒,王子与王甥各自吹起自己的妻子如何贤惠,互不相让。两个年轻气胜,发誓打赌不能说服对方,於是决定出其不意地回家偷看,以决定谁的妻子更贤惠。於是便连夜快马赶回罗马。那王甥的妻子露克莱蒂娅正在灯下为丈夫缝制衣服,而王子的妻子则难耐寂莫,招了一群男友在家中饮酒做乐。谁胜谁负不言自明。

塞克图斯大为不忿,心生一计以报复王甥柯拉汀。到了夜深人静时,塞克图斯潜入露克莱蒂娅的房间,用短剑相威胁,强奸了露克莱蒂娅。

点看全图

塞克图斯离去後,露克莱蒂娅写信给的父亲和丈夫说家中有难,要他们带上亲信随从火速回家。

露克莱蒂娅将塞克图斯的所做所为哭诉完後,抽出暗藏的短剑刺入自己的胸口。

点看全图

露克莱蒂娅的尸体被抬到罗马市内的大广场的讲演台上,市民们面对此景无不愤慨。引起众怒的王室被驱逐出罗马。传说,罗马的王制被终结,共和国从此成立,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09年。

点看全图

罗马共和国成立后,对居住在亚平宁山脉罗马东部的沃斯基(volsci)人和亚平宁山脉罗马南部的埃奎(aequi)人进行长达六十年的作战。这些蛮族不时从重山峻岭之中哇呀呀地冲出来,跟罗马作对。战事打打停停,一进一退。

战争期间有过一个举足轻重的事件:保守派贵族武将柯理奥Coriolanus,因不满罗马的对平民救济政策,被开除“城“籍。他愤然投敌,带着蛮族攻到罗马城下。不过面对年迈老母Veturia的哭求,柯理奥不忍攻城,收兵回山,后来反被蛮族砍了头。

点看全图

Veturia回城后,得到全城的感激,人们为她修建了纪念碑,上面的题词,大意是:“Blessed of the gods, O women, is your gift.”

她也是九个完美女人中罗马时代的第二个代表,下面这幅作品,有了基督教的味道。

点看全图

传说,在公元前451年,罗马共和国陷入了内部危机。人们开始对民主乱象如贿选,官员乱用职权等等感到厌倦,开始怀念王制。共和国的强人阿匹乌斯,被很多人看作未来的王。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阿匹乌斯也在爱恋着一个漂亮的女孩Verginia,这女孩的父亲Lucius Verginius是个军官,小姑娘自己是平民阶层。依<十二铜表法>,平民与贵族是不能结婚的。

既不结婚又要将小姑娘搞到手,留给阿匹乌斯的只有两条路:或让小姑娘做自己的情妇或让她成为自己的奴隶。第一条被人家拒绝了。于是阿匹乌斯便唆使自己手下人诬陷那小姑娘是阿匹乌斯的奴隶所生。奴隶的后代还是奴隶,而且归其父母的主人所有。于是阿匹乌斯便名正言顺地将人家绑架回府了,而且是趁着人家的父亲在前线打仗的时候。

听说了这事的军官,立刻飞奔回罗马,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哭道:孩子,能使你自由的路只有这条了。说完将短剑刺入自己的爱女的胸膛。

点看全图

事件很快传遍罗马,不但留在罗马的平民,而且在战场上的平民都一起蜂起,抗议阿匹乌斯的专横。

元老院知道事情危急非同小可,便将阿匹乌斯逮捕,并宣布要对他进行审判。自尊心极强的阿匹乌斯无法忍受被审判的屈辱,于开庭前夜自杀。

共和国得救了。

九个完美女人的第三位Verginia的名字,另外一种写法是Virginia,眼熟吧!

犹太时代的三个代表,都是<<旧约>>里面的人物。

居<<以斯帖记>>记载,波斯国王在天下广招美女选后。犹太孤儿Hadassa,隐瞒自己的血统,自称为以斯帖(Ester),入宫后当上了王后。

点看全图

奸臣哈曼建议国王下令,在全国灭绝犹太人。王后闻讯,急忙向国王求情。不久前,好莱坞还以此为题材拍了电影。

点看全图

由于国王的法令不可收回,所以他采取了一个变通方法:又下了第二条命令——犹太人有权拿起武器,消灭一切犹太人的敌人,于是犹太人在两天之内,在全国杀了75000人,包括哈曼的儿子们。犹太人声势之壮,让很多其他族人自称为犹太,以求活命。

第二个奇女子是<<士师记>>里的雅亿(Ya'el)。上帝决定:犹太人凶恶的敌人西西拉,必须死在她手里。西西拉被犹太人击败后,单身逃跑到雅亿家中。雅亿虚与伪蛇,等到西西拉睡着了,就用锤子把橛子从他耳朵里钉进去。

点看全图

犹太人得以征服迦南人。

下一次,敌人更加强大。亚述国王尼布甲尼撒派遣Holofernes率领大军征服一切敢于反抗的国家。十五万亚述大军围困耶路撒冷城,Holofernes宣布:如果犹太人投降,只要刺瞎一只眼睛就可以了,还可以保住性命。

负责守城的长老们决定如果五天之内没有救援,就开城投降。

这时候友第德(Judith),一个美貌的寡妇,挺身而出。她家境富有,而由于她对上帝的虔诚,没有人说过她一句坏话。

她带着侍女进入军营,在敌军中引起极大的轰动,被带到司令面前。

点看全图

友第德花言巧语,获得了自由进出军营的特权。一天夜里,她灌醉了Holofernes,割下他的脑袋。

点看全图

然后像下图米开朗奇罗画得那样,将首级带回耶路撒冷。第二天在城头上挂出来,敌人军心惶惶,解围而去。

点看全图

友第德归功于上帝,回到寡居生活。

在圣赫伦娜之后,代表基督时代的完美女人是"匈牙利公主圣伊丽莎白"。

公元1207年出生的她,自幼许配给德国图林根伯爵,所以她又被称为"图林根的圣伊丽莎白"。

她从小时候起,就把自己定位成die discipula(上帝的女仆),一生关心穷苦,积善洁行。

点看全图

她最有名的故事是玫瑰传说:

她的婆家看不惯她大手大脚地施舍行为。一天,她带着一篮子面包(一说:包在围裙里)到城里,准备救济穷人。不巧给老公(另外一种说法是婆婆)撞见。

她撒谎说篮子里是玫瑰花。

老公不相信。结果掀开一看,果然是一篮子玫瑰——主已经“施法“,把面包变成了玫瑰。

点看全图

这也是艺术品中,圣伊丽莎白最常见的形象。

点看全图

她二十四岁就与世长辞,死后不久就被尊为圣徒,她的纪念日是十一月十九日。她是孤儿寡母,病人和面包师的主保圣人。

她的遗体,埋葬在玛尔堡Marburg的圣伊丽莎白教堂里。由于圣体显灵的传说不断出现,这里成了朝圣的重要目标。德国的条顿骑士团投资扩建教堂,这是德国最早的哥特式建筑精品。

点看全图

她的贵族出身,让德国皇帝决定树立这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1236年,人们把她的遗体又请了出来,专门把头颅取下来另外作为圣体保存。在三十年战争里,瑞典军队把它带走,现在珍藏在斯德哥尔摩的博物馆里。

遗体的其他部分,在宗教改革时期,被作为“四旧“迁出了教堂,后来辗转安葬在维也纳的圣伊丽莎白教堂。

无数教堂以她命名,如她出生地附近斯洛伐克的Kosice市的圣伊丽莎白教堂,

点看全图

斯洛伐克首都的圣伊丽莎白教堂,又称为蓝教堂,是全国代表性建筑。(为啥匈牙利公主,斯洛伐克人崇拜,请看本系列第一篇)

点看全图

著名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还作曲<<圣伊丽莎白传说>>。

伊丽莎白的哥哥,是那个倒霉的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他在位的时候,蒙古大军来犯(第二次西征,又称长子西征),匈牙利损失了一半左右的人口。

伊丽莎白的异母妹妹,嫁到西班牙。她的儿子的女儿,取了天下闻名的姨奶奶的名字"伊丽莎白",1282年,她成为葡萄牙王后。

点看全图

"葡萄牙的伊丽莎白"和她的偶像"匈牙利的伊丽莎白"一样,是虔诚的基督徒,也爱救济穷人,死后也被尊为圣徒。

她老公被称为"农民王",因为他是个环保爱好者,种植了大片松树——后来被砍伐下来,做成船,为大航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农民王"有好几个私生子,伊丽莎白的儿子,担心继承不了王位,就起兵和父亲作对。伊丽莎白在两军对垒时飞马赶到,避免了父子相残的悲剧。等儿子当上国王(阿方索四世),又和他岳父,卡斯蒂利亚的国王几乎兵戎相见,高龄的伊丽莎白再次出现在战场上,挽救了和平。

第三个基督教完美女人是一个瑞典贵妇人,等下次和北欧诸圣人一起写吧。

基督教相应地,也有个九个完美骑士(les neuf preux)的说法。在科隆的市政厅,他们就集体亮相:

点看全图

这九位,也是三个异教徒,三个犹太英雄和三个基督王侯。不过,估计不放狗,没有人能够猜得出来,他们到底是谁?

关键词(Tags): #圣赫伦娜#圣伊丽莎白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海伦纳阿姨的挖掘是否是考古

难讲,很难想象能找到百年前的十字架,难道是混凝土做的,呵呵

any,很精彩的系列,AleaJactaEst大牛请继续。

家园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有个Helena

这个Helena应该是东欧人比较通用的名字,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

家园 希腊语,引发特洛伊战争的就是一个美女Helena
家园 不仅找得到,还找到了三个。因为当初耶稣是和两个强盗一起被钉死的

大牛不敢当。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哦?

为啥要把两个强盗的绞架放进墓里去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